杨瓒收起笑容,敛下双眸。
身在朝堂,终不由己。既决心扶助熊孩子,开创中兴盛世,有些事不能不做。
哪怕不合道义,背上骂名。
第一百五十六章 庙堂铲歪
正德二年四月,注定被历史铭记。
短短一月之内,大事连发。朝堂民间,皆是愕然不已,瞠目结舌。
负责记录的史官,也不禁手指发抖。
放下笔,吹干墨迹,暗道一声,从弘治朝至今,少有如此“刺激”。能录下此等笔墨,也算前无古人,堪慰平生。
月初,蓟州贼虏被彻底扫平。
其后,鞑靼内部生乱,阿尔秃厮部掀起内讧,各草原部落接连卷入,短期内,再无力扰边。
月中,中宫诞龙凤三胎,堪谓天降祥瑞,皇统有续,天子大喜,满朝欢欣,举国同庆。
兀良哈,车禄,乌斯藏,云南贵州等地首领头目,及湖广等地宣慰使司土官,接连遣人入贡,献上牛羊方物,贺皇子公主诞生。
兀良哈和乌斯藏更在御前立誓,必调集人手,逐鞑靼漠北,为大明死守门户!
只是力量有限,兼囊中羞涩,出人没问题,兵器铠甲和部分粮饷需朝廷支应。
不白要,都用牲畜皮毛和土物交换。
于二者来说,牲畜和皮毛没了,的确心疼。但手握犀利兵器,身穿明造铠甲,大可纵马草原,抢夺他人。
这种来钱速度,远比放牧快上数倍。
当然,记录在史书上,必会春秋一番。
后人观之,不会以为是明朝使计玩阴谋,诱之以利,促使草原生乱,鞑靼被围殴。只会感叹,国运强盛,番人仰慕,甘为鹰犬爪牙,面对鞑靼来犯,应用抵抗,敢为盾墙。
春秋手段之高,下笔之从容,足令鞑靼哭晕在墙角。
被群殴的鞑靼首领,一边挥舞刀子,一边仰天悲呼,“明朝的官,全他x的不是东西!”
颠倒黑白,胡说八道成这般地步,还有没有天理?!
犯边?
犯他xx的边!
正德二年之前,的确是鞑靼主动进犯,屡次侵扰边镇。但从正德三年开始,鞑靼内战不休,被兀良哈瓦剌前后夹击,乌斯藏抽冷子来一刀,左支右绌,压根没心思去惹明朝!
相反,伯颜小王子派出使臣,带着金银美人,穿过茫茫草原,试图和明朝“和解”。希望能够借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保存部落血脉。
明朝是怎么做的?
金银留下,美人送去兀良哈和瓦剌,使臣在四夷馆困了数日,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最后,被笑里藏刀的鸿胪寺官员,用十贯宝钞打发出京!
“可延汗心意,朝廷已知。天子心怀仁善,无奈内阁不答应,五军都督府更是反对。万户带来之人,多为瓦剌及兀良哈旧部血脉,念伯颜部诚意,天子做主,分送还家。”
鞑靼万户:“……”
这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首领整日骂明朝奸滑,从国君到臣子,从文官到武将,有一个算一个,都坏得流油。
他还不相信。
今时今日,终于有了深刻体会。
鞑靼使臣前脚离开,后脚就有锦衣卫缇骑出京,飞驰兀良哈三卫。
抵达后,展开圣旨,敕谕三卫首领,鞑靼能穿越草原,到御前告状,一定是尔等不用心。如再有此事,明年的丝绸茶叶和甘薯秧都要减半。
三卫首领瞪圆眼睛,当即炸锅。
这还了得!
送走锦衣卫缇骑,聚到帐篷里一番商议,当日便召集人马,抄起刀子,遥指伯颜部方向,运气大吼: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敢到天子跟前告状,断咱们财路,干死他!
伯颜小王子万万没能料到,使臣一行,非但没能改变局面,反令战事更为激烈。
兀良哈三卫像打过鸡血,红着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遇上鞑靼就砍。
伯颜部跑得快,许多附庸和小部落被牵累,倒了大霉。
这些部落固然痛恨兀良哈,对伯颜部更是咬牙切齿。
按照后世的话,咱们的保护费按月交,不差半头羊羔。兀良哈打上门,收钱的提前溜走,躲后边装死,留咱们挨刀,还有没有点道义和诚信?!
没有伯颜部支援,仅凭自身,极少有牧民能扛住兀良哈壮汉。
到头来,凡三卫过,皆黑烟滚滚,满目疮痍,牧民损失惨重。
不反抗任抢,好歹能留几顶帐篷,保存多数人口。胆敢反抗,牛羊抢走,高过车轮的男子统统杀死,帐篷全部烧掉!
草原上的战斗,向来没有心慈怜悯,手下留情一说。
几百年前,金国人的手段被借鉴发扬,为除后患,刀子砍得更加利落。
到正德十六年,鞑靼实在撑不住了。
伯颜小王子召集部众,以最后的力量顽抗。结果,一场惨败,部落勇士十去五六,直接从漠南被逐到漠北。
其后,又被瓦剌用弓箭指着,四处追赶,漠北都呆不住。只能分成数股,分散逃命。
总体而言,鞑靼武力值不低,奈何装备太差,又被多方势力围殴,胜算趋近于零。
可延汗被殴得吐血,气愤难平。
冥思苦想,想不出对策,到头来,听到紧追在身后的号角声,只能继续吐血逃命。
就这样,鞑靼一路败一路逃,离散的鞑靼骑兵,分别跑向中亚,东欧,甚至是西欧。
明朝得报,举朝欢庆。
至于欧罗巴是否会再次倒霉,重演匈奴入侵的历史,国王领主们会不会捆上马背,用金银赎脑袋,全不在众人考虑之中。
说句不好听的,在满朝文武看来,欧罗巴之地,俱为夷狄番人,生死于己何干?
提前十年,尚不会有此等激进想法。
自从杨瓒、谢丕和顾晣臣接连入主六部,严嵩升调都察院,执掌朝堂“喉舌”,朝廷对外的政策,从锐角倾斜,直接改成平角转换。
“白马非马,夷人人乎?”
后世的西方史学家,痛斥正德朝这种歪理邪说,明显的区别对待,种族歧视!
推动变化的幕后黑手,则掏掏耳朵,笑眯眯对侄儿招手,道:“廉儿,来,叔叔给你讲欧罗巴猴子上树的故事……”
草原的变化,尚在部分文武预料之中,不至大惊小怪。四月底,晋王的一封上表,加上佥都御使杨瓒飞送的奏疏,彻底让朝堂炸开了锅。
宁王不臣,上表请复护卫,实为谋反?
安化王早有反意,多次口出不敬天子之言?
半数以上的宗室违圣祖高皇帝法令,从事商途,地方官员亦被牵涉?
一切有往来书信为证?
天子高坐龙椅,恰如稳坐钓鱼台,俯视庙堂百相,群臣争执。
晋王府长史跪在奉天殿中,脸色煞白,抖个不停。汗水滚落,犹如雨下,顷刻湿透衣襟。
群臣吵过小半个时辰,火药味越来越重,几乎要当殿动手。
朱厚照终于咳嗽一声,轻飘飘落下四个字:“朕知道了。”
知道了?
内阁六部,武将勋贵,齐刷刷仰望天子,这算什么?
是斥是罚,是贬谪是流放,是杀头是凌迟,好歹给个准话。大家也有个标准,否则,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继续吵下去。
众人满怀期待,朱厚照却闭紧嘴巴,咬着尚膳监新制的甘薯条,摆摆手。
刘瑾会意,抢在张永之前,上前半步,扯开嗓子,“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翻译过来,换话题。
接连三日,围绕晋王上表,藩王不臣,宗室走私之事,早朝午朝吵成一团,乱成一锅粥。
奉天殿和西角门吵不出结果,轮值时,口沫飞溅,继续吵。
动嘴不过瘾,直接撸起袖子,以力服人。
从两人到四人,从值房到廊下。
绯袍和青袍打得热闹,六部九卿集体参与。
一位尚书,四位侍郎,部下官员若干,接连光荣倒下。穿着绿袍的小官,不入流的文吏,远远避开战场,抱团躲在角落,小动物一般瑟瑟发抖。
上官凶猛,着实威武,吾等弗如!
翌日上朝,文臣队列少去半截,天子诧异,询问得知,要么偶感风寒,要么微染小恙,全都告假。
咬着甘薯条,朱厚照撇嘴。
李院使都告诉他,兵部侍郎扭腰,礼部尚书脸肿,都察院右都御史崴脚,特地请他贴的膏药。
偶然风寒?
分明是打群架负伤!
文官陆续告病,声音渐弱。武将趁机请示,旁人不提,宁王得先帝厚恩,却生不臣之意,良心大大的坏了,理当派兵征讨。
“臣请缨,率京卫两千,械拿入京!”
文臣回过味来,全体瞪眼。
自家内部不和,竟给这些厮杀汉钻了空子!
出乎预料,朱厚照嚼着甘薯,仍是四个字:“朕知道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