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的亲爹,当真是顾世子?
是日,庆平侯父子家宴豪饮,侯府酒库告罄。
面对空空如也的库房,侯府长史欲哭无泪。
宫城内,天家同样设宴。
仁寿宫中,王太皇太后,吴太妃,张太后,各抱一个满身通红的胖娃娃,笑得合不拢嘴。
朱厚照坐在下首,眼巴巴的瞅着,就是没胆子抢。只能化悲愤为食欲,和皇后一起啃玉米。
“福儿,再给朕生几个公主吧。”
夏皇后咬着玉米,用力点头。
“好,妾必定努力。陛下想要几个?”
“两个,三个,不,五个?”
“成,没问题。”
伺候的女官宫人眼尾齐抽。
没听见,她们什么都没听见!
如此混不吝,不着调,绝非天家第一夫妻,国朝帝后!
长春、万春两宫的美人,终于解除“禁足”。
嫔位以上有幸至仁寿宫,陪坐家宴。余下在长春宫设席,也能热闹一番。
按照世人看法,皇宫家宴,当该美酒琼浆,珍馐佳肴才对。
现实却是,仁寿宫的宴席上,主角非是山珍,亦非海味,而是甘薯和玉米。
有杨瓒献上的食谱,尚膳监开足马力,几个大厨一起下手,耗费心思,花样手段尽出,以甘薯和玉米为主,添加各式配料,竟成三十余道新菜。
然而,无论多少花样,最受欢迎的,依旧是烤甘薯和玉米烙。
不提皇帝皇后,太后太妃都用了两盘。
女官心惊胆战,生怕三位吃撑。
一则,太后太妃都有了春秋,稍有差池,伺候的人定要担责。再则,冬至佳节,唤太医入宫,就为开消食药,像话吗?
不舍的看着玉米烙被端走,太皇太后抱着曾孙女,道:“天子,钦天监可算好日子,何时为皇子公主取名?”
咽下甘薯,饮半盏蜜水,朱厚照方道:“出腊月即可。”
“甚好。”
太后和太妃互看一眼,抱着胖娃娃,笑得舒心。
“天子可有计较?”
朱厚照点头,道:“依圣祖高皇帝之册,皇子论序,中拟载字。宗人府以世次取双字,五行偏旁当取土。皇子依此例,公主可由朕定。”
话落,朱厚照又开始啃玉米。
一旁伺候的张永,想起堆在乾清宫的几摞宣纸,满纸的福禄寿瑞,妦媖妧妡,立刻低头,下巴几乎要抵到前胸。
不是钦天监上表,宗人府奏请,天子的心思,九成九仍在两位公主身上。皇子殿下的名字,都会抛到脑后。
国朝开立至今,宠女儿的天子不是没有。但宠成这样,实属首例。
预测小皇子的人生路,当真会闻者落泪,听者心酸。
三个娃娃,完全听不懂大人之言,正咧开粉红的小嘴,挥动着藕节似的胳膊,抓着小脚丫,笑得无比开心。
京城之内,无论官员百姓,皆是阖家团圆,杯酒言欢,喜庆佳节。
不知谁家,忽起乐舞之声。
非是妖娆冶丽,更非靡靡之音,反而带着声声雄壮,慨然似边镇鼓角。
鼓乐声中,将士冲锋厮杀,酣畅淋漓。
骤然落幕,则万籁俱寂。
一将功成,万骨皆枯。
四夷馆内,鸿胪寺官员送来酒菜。
停留数月的琉球使臣,新来朝贡的兀良哈指挥,以及女直各部首领,分桌而坐,猜拳行令,觥筹交错。
兀良哈和女直首领都是海量,互不相让,全喝得酩酊大醉。
少数几人竟撒起酒疯,光着膀子,跑到院子里叫嚷。最后被护卫敲晕抬走,关到隔间醒酒。
琉球使臣均有几分醉意。
离国数月,目睹明朝繁华,国力强盛,对比在岛上生活,竟生出念头,希望能长留此地,再不归家。
随行倭人早抱着酒壶,躺在地上,不知今夕是何夕。
鼾声隆隆,手里仍紧紧抓着一只鸡腿。
倭国正逢战乱,如能留在明朝,这些流亡倭人,必是弯腰到底,千万个愿意。
无论付出何等代价。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结局
冬至节后,朝廷下旨,敕吏科都给事中严嵩为正使,护卫三百,出使琉球,宣示天恩。
临行前,赐宴华盖殿。
赏琉球国王银五十两,宝钞十万贯,绢布百匹。并令内府造木牌,赏琉球王尚氏。
张永出宫,往四夷馆宣旨。其后屏退他人,与琉球正使密谈。
因即将返程归国,无望留在明朝,琉球使臣倍感沮丧。
未料,得天子敕谕,闻张永之言,使臣立即双眼圆睁,精神百倍。
“天使所言俱为实情?”
鸿运当头,实在不敢相信。
琉球使臣狠掐一下大腿,疼得冷嘶,嘴角却是越咧越大。
“自然。”
张永袖着手,抬起下颌,神情中带着轻蔑。
“蕞尔小国,岂被陛下放在眼里。几次挑衅,意图染指大明海疆,纵容盗匪,窃我大明金银,此等屡戒不悛,怙恶不改之辈,理当予以惩戒。”
“对,对,天使所言甚是!”
琉球使臣点头如捣蒜。
“正使归国之后,可报琉球王,天子允其请,明年将派海船市货,并于当地设互市之所。”
“那卫护?”
张永眯眼。
“自当从沿海卫所调拨。”
“甚好,甚好!”
琉球使臣再次点头,几乎成了应声虫。
“圣天子旨意,小臣必定带到。”
琉球使臣握紧双拳,想到来之前的遭遇,不禁咬牙切齿。
“倭人性恶,屡次侵扰我国。小臣国内,无论官员百姓,早对倭人心生恨意。苦于民不尚武,无兵可调,屡遭倭人欺凌杀掠,无力抵挡。今得圣天子敕谕,派兵相助,实感激不尽。国内上下,必万众一心,北逐倭人,出一口恶气!”
张永颔首,留下赏赐,告辞回宫。
张公公前脚刚走,琉球使臣便召集同行之人,宣布好消息。
“上国应允派兵?”
“当真许设立互市?”
“国主必定欣喜!”
“倭人内乱,各大名厮杀不停,战败武士和失地农人四处流窜,我国边境委实不安稳。如上国能驻扎卫兵,谅倭人不能来去自如,再不敢肆意烧杀劫掠,害我百姓。”
“天使言,明年正月后,朝廷将遣船市货。”
“明年正月?”
室内陷入沉默。
两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倭国愈发混乱,流亡之人越来越多。
大明严守海疆,遇倭人侵扰,必要吊打沉海,琉球却无这份实力。如不借外力加以防备,临近岛屿都要受灾!
“不能早些吗?”
“这……”正使面现难色,沉吟许久,终下定决心,毅然道,“明日赴宫宴,我等一同跪请圣天子!”
“好!”
听闻此言,众人不假思索,连连点头。
能提早几天是几天。如果能派兵同归,更好!
“那些倭人该怎么办?”
“好办。”
正使握紧佩刀,沉声道:“此番归国,有上国卫军同行,这些倭人已无用处。然上国有意,以其引路上岛,尚要留些时日。防其狡诈,不能直说,需得让其明白,敢生他心,必是死路一条!”
说白了,倭国陷入战乱,战败的大名小名不死也被囚禁。
这些流亡在外的倭人,失去依靠,没有生计来源,既无田可种,又不会经商,除挥刀砍杀,再无一技之长。养活自己都费劲,家人早丢到一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