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金相玉质,冰壶玉衡的顾千户,杨瓒突觉喉咙有些发干。
“无事,顾千户好意,瓒心领。”
“真无事?”
“真无事。”
“哦。”
顾卿点头,并未多言。不知为何,杨编修就是觉得,这声单音别有深意。
“既如此,在下不耽搁杨编修休息。若杨编修改了主意,遣人知会在下即可。”
“多谢。”
“不必。”
顾卿转身离开,牢房再次落锁。
杨瓒独坐半晌,忽然闷笑两声,捏了捏鼻根。
“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他。
前生本没多少经验,整日和工作为伍,又有家人压力,顾千户这样的美人,不说镜中花水中月,也是可遇不可求。
机会错过就错过,后悔也没用。再者言,对方未必就如他所想,是自己误会了也未可知。
启开盒盖,一股清香扑鼻。
盒中的药膏泛着青色,挑出些许,轻轻撵开,竟变得透明。
深深吸一口气,杨瓒拉开衣襟,有些费力的涂药。动作间难免拉扯到伤处,终顾不得形象,一阵呲牙咧嘴。
殊不知,顾千户去而复返,恰好撞见这一幕,脚步立时顿住。
“千户?”
同行校尉有些奇怪,下意识探头,不由道:“到底是读书人,金贵了些。”
顾千户侧首看了他一眼,只是一眼,校尉便通体生寒。我的个天老爷,千户大人吃枪药了不成?
少顷,见顾卿弯起嘴角,校尉更是连腿肚子都开始发抖。
牟指挥使笑,九成是心情好。顾千户笑,十成十是有人要倒霉。
那个倒霉的……不会碰巧就是他吧?
顾卿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校尉壮着胆子跟上,唯一的念头:嘴那么勤快干嘛?欠抽!
弘治十八年农历五月酉朔,杨瓒入住诏狱第三天,弘治帝再次罢朝。
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韩文,礼部尚书张昇等具本诣左顺门问安,未见到天子,只有宁瑾传达口谕:“上本已览,俱悉诚意。朕无大碍,调理渐愈,卿等各安心办事。”
马文升等应诺行礼,退出左顺门。
行到阶下,几人均是面带忧色。
“马冢宰,您看着怎么样?”
马文升摇头,只道出两个字:“难说。”
见状,韩文等都是惊疑不定,心中悚然。
乾清宫内,弘治帝服下丹药,强撑着写完四道敕令,着扶安送去文渊阁。
“敕宁王宸濠,晋王知烊,令戒谕郡王将军以下各谨守祖训,惇尚礼教,大明法度,安分守教。如有纵欲败度,戒谕不悛者,王具奏闻,下宗人府以问。”
“逮问大同西路右参将蔡瑁,守备朔州城都指挥周怀,守备平虏城都指挥关祥。罪以怠忽职守,不修边堡,设备不严,疏于防范。更兼临阵怯站,纵虏贼入境伤民掠财,其恶难贷。”
“秦府成县县君仪宾孙溏奸占乐妇,私越关摭,构陷宗室,劈空扳害十人以上,霸占民田。巡抚等官查勘以闻,勘报至都察院,历数数罪,怙恶不悛。责杖一百,发口外为民,责守边境,遇赦不赦。”
“宣府镇守太监蒋万,宣府参将李稽,副总兵白玉等阿党比周,里勾外连,同恶相求,假借朝廷之名滥发徭役,戕害于民,十恶不赦。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皇太子详问。”
敕令直接送入内阁,三位阁老均在,闻得敕令内容,神情都是一变。
“陛下可有口谕?”
“只有敕令,并无口谕。”
扶安离开之后,四份敕令摆在案上,刘健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依我看,这两份倒在其次。”
将逮问大同守将和县君仪宾孙溏的敕令放到一边,李东阳点着余下两份敕令,道:“这才是重中之重。”
此言一出,文渊阁内顿时一静。
“是宁王还是晋王……”亦或两者都开始不老实,被天子抓住把柄。
“希贤兄慎言。”
李东阳出口提醒,刘健的后半句话终未出口。
“天子既有此意,我等理当从命。”谢迁拿起最后一份敕令,“太子殿下处,还需宾之兄出面。”
三人商议敕令,再无心关注其他。几分言官弹劾朝官的上疏,更被丢在一旁。
“不知所谓,无需理会。”
八个字,就是这些上言的最终命运。
天子沉疴,久不上朝。太子年幼,难承重任。
鞑靼屡次犯边,边军缺粮少衣,战力每况愈下。开中法刚一提出,宗室功臣便闻风而动,几欲令新策胎死腹中。
三位相公和六部尚书火烧眉毛,这些人不想着为朝廷分忧,为边军解困,整日里长篇累言,一次不问,紧接着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真是责人以方倒也罢了,只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完没完?!
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都能聚起八份弹劾。亏得人进了诏狱,否则,怕要跑到乾清宫门前上言。
谢迁比李东阳和刘健更为不满。
杨瓒的农商文章恰合内阁新策,虽有莽撞之处,亦有让人眼前一亮之言。送出名帖,本欲延府详问。现如今,人进了诏狱,别说问,见都没法见。
“庸人误事!”
谢阁老发出感叹,刘阁老深有同感。
李阁老拿起天子敕令,看着上面的内容,忽然定在了“太子”两字之上。
“于乔若要问策,非是无法。”
“哦?”
谢迁和刘健同时转头,打量着李东阳。
这老狐狸又起了什么坏水?
李东阳没说话,手指在敕令上点了点,两位相公先是皱眉,旋即恍然。
当日,太子入内阁观政,被李相公多留了两盏茶的时间,方才离开。
隔日,文华殿讲读暂停,诏狱迎来一个身份特殊的客人。
杨瓒正靠在榻上,捧着一本游记,读得津津有味。
听有人来“探监”,还以为是书童杨土。托狱卒给客栈送信,八成这孩子也不会放心,必要亲自来看看。
不料想,来人刚一露面,杨编修手中的游记就掉在了地上。
太子?!
还有那一身衣服,如果他没看错,压根不是盘龙常服,分明是一身麒麟服!
“杨编修。”
见到杨瓒,朱厚照心情很好。
杨瓒起身见礼,看着这位访问客,当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位不老实在宫里头呆着,跑诏狱来干什么?
第三十三章 警言
“弘文馆暂停讲习,《孝经》尚余半部。孤至诏狱,特为见杨编修。”
朱厚照大步走进牢房,随行只有谷大用和两名面生的中官。
当然,这只是在牢房内。
诏狱之外,早有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役层层把守。别说是人,连只苍蝇蚊子都休想随意进出。
太子殿下微服出宫,只带了几个中官。得知消息,牟斌和王岳立时吓了一跳。顾不得其他,忙不迭遣人护卫诏狱。
锦衣纱帽的天子亲卫,褐衫圆帽的东厂番子,持刀执棍,临军对垒般聚集起来,京城百姓惊吓不小,连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都惊动了。
这是怎么着,有人要劫狱?
没听说诏狱里关了什么恶贼。
还是东厂和锦衣卫宿怨已久,终于要一决雌雄,群集斗殴?
知法犯法,是要翻天不成?
牟斌先一步赶到,控制住局面,并遣人给宫内的王岳和戴义送信。
“本官在此,一切安好。”
佥事应诺,不假他人,亲自飞身上马,疾驰向宫门。
安排好诸事,牟斌大马金刀的坐在诏狱大堂,校尉番子左右分立,看那架势,分明是决意为太子殿下守门。
一句话:朱厚照什么时候出来,牟指挥使什么时候走人。
署理诏狱的顾千户,此时也只能退到一旁,全由牟指挥使做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