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和吴太妃担心朱厚照的身体,张皇后也不再继续和儿子怄气,轮番上乾清宫探视。朱厚照嘴上答应得不错,等人前脚一走,后脚便将话抛在脑后,依然故我。
与此同时,杨瓒的帖子和书信终于递到顾千户面前。
放下名帖,展开书信,看着纸上短短几行字,顾卿的眉头越挑越高。
“杨侍读还说了些什么?”
“回伯爷,杨老爷只留下名帖书信,并未多言。”
“哦。”
顾卿点头,挥退家人。手指轻轻敲着桌沿,片刻后起身行至书房,提笔写下一封回信,直接附在名帖之后,令人送到杨瓒府上。
“亲自交到杨侍读手中,言我近日不在府中,有事可寻伯府长史,自会安排妥当。”
“是!”
家人离开,顾卿重新拿起杨瓒的名帖,看着横平竖直的几个大字,不觉嘴角轻勾,笑意涌上眼底。
彼时,杨瓒正在家中独坐苦思,厨娘精心烹制的晚膳送上,微微动过几筷子,就放下了碗。
“四郎不再用些?”
杨瓒摇头。
内忧外患不断,之前多番努力恐将付之流水,哪里有心思吃饭。
正想着,忽听门房来报,长安伯府来人。
杨瓒神情不变,心下陡然生出几分紧张。看到顾卿的名帖和书信,才终于松了口气。
“伯爷让小的给杨老爷带话,近日公务繁忙,多不在府内。杨老爷如有事,可令伯府长史代办。”
“杨某谢过顾千户厚意。”
杨土送伯府家人离开,杨瓒迫不及待展开书信,苍劲的笔迹,如刀锋在纸上划过。
读完全部内容,杨瓒靠向椅背,深深吸一口气,旋即将书信送到烛火旁,任由火苗吞噬白纸黑墨,直将烧到手指,才丢入火盆。
信的内容,多言及草原部落,尤以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为重。较真起来,甚至比不上他同锦衣卫通信“严重”。然谨慎起见,哪怕是为顾卿减除麻烦,杨瓒还是决定烧掉。
此番向顾卿求助,实是别无他法。
他在京中没有根基,对边塞之事的了解,多源于杨小举人的记忆。
想劝说朱厚照,不能兜头就砸大道理,必须言之有物,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
事由“亲征”引起,必当由此处引出话题。鞑靼、瓦剌、兀良哈,他知之甚少。有顾卿透出的讯息,仍要继续揣摩。
不过,知道三者间的恩怨纠葛,明白彼此强弱,于现下已是足够。
必须佩服太宗皇帝的智慧,早早在草原布下棋局。如不是土木堡之变,大明二十万精锐尽失,无论瓦剌还是鞑靼,此刻都不会是明军的对手。
盆中火苗熄灭,杨瓒站起身,走到藤箱前,取出弘治帝赐下的金尺和牙牌,神情肃然,背愈发挺直。
求得这把金尺,本为保全自身。现下却有了另外的用途。
面向宫城方向,杨瓒郑重行礼。
想扳正熊孩子,非寻常手段可行。金尺在手,说不得要演上一场好戏。
翌日,朱厚照仍是没有驾临西角门。
群臣无法,只得将奏疏全部送到内阁。
礼部等着朱厚照登位的令谕,急得火烧眉毛,偏偏正主一点不急,看闲书不算,听说还召见了为先帝炼丹的道士。
正逢杨瓒入值弘文馆,不似谢丕顾晣臣,杨侍读压根没在偏殿露面,手持御赐的牙牌金尺,直接行过三大殿,立在乾清宫前,请求觐见太子。
“杨侍读?”
闻听张永回报,朱厚照脸上闪过片刻犹豫。
张永和谷大用早看不惯刘瑾连发谗言,撺掇太子殿下不上朝。今番得着机会,自是尽力劝说太子见一见杨瓒。
内阁三位相公没办法,这位杨侍读总该有辙。
假如杨侍读也铩羽而归,当真会让刘瑾那厮得意,将太子殿下引上歪道!
当日,朱厚照在气头上,刘瑾趁机上谗:“殿下乃是万乘之尊,他日登上大宝,将为一国之君。朝堂之上俱为殿下臣子,君君臣臣,自当尊奉殿下之意,如何能够违背?”
“奴婢都晓得的道理,朝堂文武岂会不知。此番讽谏,必是欺殿下年幼。”
“殿下万不可退让,否则,今后恐万事不能做主!”
一番话直刺朱厚照痛处,激起更大的火气。
矛盾既成,又有刘瑾在一旁煽风点火,自那以后,朱厚照干脆不上朝,同内阁针锋相对起来。
张永几个说话渐渐没了分量,急得嘴角起泡,仍是没有办法。
说得再多,奈何殿下听不进去!
杨瓒觐见给了几人希望。
刘瑾不是得意?
等到殿下被杨侍读劝服,回心转意,看这老小子还怎么张狂!
“既然是杨侍读……孤当见。”
一直窝在乾清宫中,朱厚照也是无聊。
杨瓒横空出世,引得朱厚照视野开阔,之前能引起兴趣的东西,渐渐入不得眼。憋着一口闷气,他才同内阁僵持到今日。翻着刘瑾送上的闲书,早就乏味无比。
“殿下召杨侍读觐见!”
唯恐朱厚照改变主意,张永一溜小跑,亲自为杨瓒引路。见到杨瓒的神情,扫过他捧在手里的金尺,背后陡生一股寒意。
“张公公且近一步说话。”
杨瓒略微缓和表情,低声向张永打听,太子殿下不上朝,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永左右瞅瞅,捡着重要的说出两句,重点提及刘瑾。
“是他?”
“是他!”张永咬牙切齿,“这个奸佞小人!咱家咒他生儿子没屁眼!”
“……”
该拍手叫好还是提醒一句?
杨瓒终是决定,沉默是金。
两人走进乾清宫,朱厚照正在暖阁里等着。刘瑾和谷大用伺候在旁,对杨瓒的到来,心情截然不同。
“臣杨瓒,拜见殿下!”
杨瓒行礼,待朱厚照叫起,面色严肃道:“殿下,臣斗胆,殿下为何不上朝?”
朱厚照皱眉,表情顿时冷了下去。
“杨侍读也认为孤年轻鲁莽,不知晓是非?”
杨瓒很想说“是”。事情不合心就犯熊,还能有什么解释?
好在理智压住冲动,暗中咬了咬腮帮,杨瓒正色道:“臣以为,殿下欲仿效太宗皇帝,出征塞外扫平鞑靼,并无可指摘之处。”
“孤就知道,杨侍读知我!”
没等朱厚照高兴太久,杨瓒话锋一转,问道:“既是出征关外,臣有诸多疑问,还请殿下为臣解惑。”
“杨侍读尽管说。”朱厚照信心满满,大有策马扬鞭,挥斥方遒之势。
“殿下可曾看过边塞舆图?”
朱厚照微愣。
“鞑靼同边军战力对比如何,殿下可知?边将何人擅攻,何人擅守,何人擅用战车,何人擅用火器,殿下可知?”
朱厚照僵住了。
“先人兵法,殿下可曾知晓?孙子、孙膑、吴子、尉缭子、孔明、六韬,殿下可曾详读?”
朱厚照开始石化。
“昔年太宗皇帝亲自领兵,横扫草原。中军大纛一起,兵锋过处,鞑靼瓦剌无不闻风丧胆。”
顿了顿,杨瓒加重语气,“太宗皇帝如何排兵布阵,如何驱策骑兵,布下神机营,殿下必是成竹在胸?”
石化的太子殿下开始皲裂,碎渣掉了一地。
杨瓒乘胜追击,道:“臣不才,略通孙子兵法。其谋攻篇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殿下可有解?”
朱厚照终于从石化中恢复,脸色瞬间涨红。
“孤……孤……”
朱厚照自幼不好读书,《大学》、《春秋》、《资治通鉴》轮番讲读,也未必能记下几篇。
自从杨瓒出现,太子殿下打算拾起书本。然每每见到两位学士,坐在课堂上,仍是云里雾里。无论听得多认真,始终半懂不懂。
况且,朝中文武皆有共识,一国之君,勤政爱民即可。带兵打仗是武将的事,压根不必劳动天子。
太子殿下不主动提出,自然没有哪位学士翰林闲着没事,撇开经史子集,拿出兵书讲读。
朱厚照是倔,却不是真的不讲道理。
言官的讽谏,满篇大道理,三句话不离开垂统继承,五句话不离江山社稷,朱厚照耳朵磨出茧子,也未必听得进去,只会越来越烦。
与之相对,杨瓒当面发问,手段简单粗暴,更有逾越嫌疑,却如醍醐灌顶,直接敲在朱厚照的脑门上。
回头想想,不懂排兵布阵,不知悍敌底细,兵法都没熟读过一部,亲的哪门子征?
就算内阁三位相公同时脑袋被门夹,放太子离京,除了给鞑靼送菜,就是给鞑靼送菜!
“孤想差了。”
朱厚照满脸通红,老实承认错误。
打过巴掌必须给颗甜枣,杨瓒当即道:“殿下有爱护万民之心,何错之有?”
“孤……孤今后必定苦读兵书!力求早日亲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