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宝玉都是心头一缩,他虽不大知事,但是他屋里的丫鬟们一个个年纪都大了,言语里担心之意,或多或少他也听了两句。
总之……宝玉摇了摇头,急忙问道:“二姐姐可说什么了?”
“她在六殿下面前倒是试探过两句,听六殿下的口风,这次牵扯到了江南水患,死伤无数,怕是不能善了。”
贾政心头一震,想起现如今管理工部的正是这位六殿下,急忙道:“六殿下掌管工部……”
贾母叹气,“她说六殿下才入朝,虽是在工部,但是现如今还是跟着工部尚书熟悉各项事宜,怕是说不上话了。”
贾政听了母亲这话,心里越发的难受了,“都是儿子不孝,母亲这把年纪了,还要替儿子奔波。”说着,他眼圈便红了。
“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贾母语气严厉起来,“你去你旧日同僚家里,可得了什么消息。”
贾政犹豫了片刻。
有几家根本就没让他进去,想了想,贾政道:“都是差不多的消息,说是皇帝震怒……还有北静王,说是帮着再去打探消息,只是他现如今上不得朝,让儿子先回来等消息。”
贾母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王夫人突然道:“这是怎么搞的。”说着她便抹起眼泪来,“老爷不过一个工部给事中,他又做不得主,怎么事情全赖在他头上了。”
贾政的脸色顿时难堪起来。
贾母瞪她一眼,“现如今你说这个又有什么用!”
又问李纨和探春,“你们去王府,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李纨是大嫂,理应她先开口。只见她先扫了探春一眼,见她没什么计较,这才道:“没见着人,门上的说林姑娘不在。”
李纨刚说完一句,探春便接上,“后来王爷的马车回来,我冒死上去拦了一拦,王爷也说林姐姐不在。”说完她很是疑惑的又接了一句,“王爷都回来了,林姐姐怎么不在府里呢。”
贾母眯了眯眼睛,想起早先黛玉出嫁,她想让人去帮忙,结果被人拦了回来,又想起来去宫里,迎春说她根本就没见到过黛玉,他们在宫里住隔壁,三天的时间,竟然连见都没见一面。
还有今天……莫不是她……
贾母脸色一沉,道:“容我在想想。”说完,她又看着王夫人,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怕亲家笑话了,你给王家写信,问问你哥哥。”
王夫人点头,贾母又道:“他虽出巡去了,只是位高权重,想来京里的人也会卖他几分面子。”
说完这个,贾母又道:“我这次出去还听到一个消息——邢氏有孕了!”
王夫人眼睛一亮,贾母知道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冲她点头,笑道:“先吃饭,许久没这么饿过了。”
第二天一早,王夫人派了两拨人出去,一拨去给她哥哥王子腾送信,另一波假借王家的名义,去荣国府给王熙凤送消息去了。
与此同时,雪雁也正从王府出来,一路往荣府走。
朝堂之上,皇帝指派了去往江南的御史,又道:“赈灾的银子你们先从林如海那儿拿,自打洪水,盐税已经两月没交了。”
众人领命,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朕看行程,王子腾已经走到江南地界了,让他也去协助救灾。”
瑞定一惊,心里莫名的跳了几下。
可是……仔细想想有没什么不对。
盐税的确没交,他岳父手里的确有银子,况且他岳父也不是个能贪银子的人。
王子腾做了九省统制已有少说也有五六年了,比他在皇后宫里见元春的时间还要早,况且江南救灾,周围一大堆官员相互牵制着,想他也做不出来什么事情。
况且王子腾的九省统制,其实跟御史是有点类似的官儿,只不过他巡查的地方都是军队而已。
然而瑞定还是觉得不放心,等到下朝之后,他求见皇帝,私下进言道:“儿臣……儿臣王妃便是江南人士,得知江南水患心中难安,筹集了一批棉被粮食等物,想运到江南。”
皇帝笑了笑,道:“这事儿就不用特意回我了,你看着办就是。”
瑞定依言,急忙准备了东西,又差遣丁义等人下江南,务必要提醒林如海万事小心。
第117章 117
第二天一早,雪雁从库房里拿了两匹厚重的布料,坐上马车往贾府去了。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昨天又奔波一天,哭了两场,早上起来还是没精打采的,只是听见二门上的婆子来报,雪雁来了,她立即来了精神。
“快请进来。”
雪雁现如今可不是那个看着一团稚气的小丫头了,她手里拿着个布包,放在贾母身边道:“这是王妃让我给您送来的,颜色正合适老太太穿。”
贾母笑得都合不拢嘴了,“难为玉儿还特地惦记着我。”说着,她伸手在那两匹布上拍了拍,又道:“玉儿可好,有空她也来我这儿坐坐,整日待在王府有什么意思,也没个人,冷冷清清的。家里亲戚多,又有姐妹们陪伴,热闹。”
雪雁冷笑了一声,贾母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雪雁站起身来,看着坐在她不远处的探春和李纨两个,又斟酌一番,将黛玉告诉她的话加重了三分,说了出来。
声音清脆嘹亮,让人想装没听见都不成。
“我们家王爷是皇亲国戚,婚事侧妃全由陛下做主,断然没有自己上门自荐枕席的。”
雪雁顿了顿,将探春一瞬间涨红的脸看了个清清楚楚。
“就算三姑娘想没名没分的来我们王府当个丫鬟,我们王妃也是不能同意的。”
不仅仅是探春,连王夫人都觉得热血上头,气都吸不进去了。
雪雁明说的是探春,但是他们府上的姑娘,从元春到迎春……哪个走的不是这条路子。
探春嘤了一声,大哭道:“你这是要逼死我啊!”
王夫人气得浑身哆嗦,指着雪雁道:“你这个下作的小娼妇!”
雪雁也不理她,道:“东西送到了,我这便走了。”
只是她还没迈出门去,便见门口进来一个人,宝玉。
宝玉脸上还有眼眶都是红的,怒道:“就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你如何能说得出来这样的话!三妹妹她跟你从来没起过什么龌龊——”
“宝二爷。”雪雁想想她们早年在贾府过的日子,眼睛瞪的比宝玉还要大,“我可跟她没什么情分,况且她——”雪雁看着虽痛哭流涕,但是还有闲心抬头打量众人眼色的探春,很是不屑的冷笑,“心里是怎么想的,她自己知道!”
“林妹妹——”
没等宝玉将话说完,雪雁便将其打断,“王妃就更不会有了!”说完,她头也不回走了,留下一屋子的人哭成一团。
贾母紧紧捏着那布包,哭道:“我的敏儿!怎么就留下这么一个冷心肠的玉儿来!”说完又一个个看着厅里的人,“当初玉儿在的时候,你们都怎么对她的!生生的让她跟我生分了,她现在竟是连我都恨上了!”
宝玉安慰了这个又去安慰那个,只是厅里哭成一团,虽是假戏也不是那么劝的,一时间他也无奈的站在厅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知如何是好。
雪雁出了贾府,重重的吸了一口气,只觉得早年积累下来的恶气出了小一半,便笑盈盈的上了马车,“回王府!”
回到王府,她一五一十将她方才说的话,还有众人的反应全说了,道:“这下她们应该是再不会上门了。”
黛玉沉默了一会,起身道:“王爷喜欢桂花糖藕,我给他做去。
这天下午,王夫人派出去给王熙凤送信的人传来了她的回话,说是下午约她一见。
王夫人略略收拾便出门了,在院子里听见一直在哭的探春声音,眼里不免起了几分嫌弃,“让她安静些!青天白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死人了!”
玉钏儿紧忙去了。
这边王夫人跟王熙凤两个在王家的私宅见了面。
两人相互打量一番,王熙凤笑了,“姑妈这些日子过的似乎不太好。”
王夫人眼里闪过一丝难堪,的确,对面那个管着荣国府,依旧锦衣玉食,她已经落魄到变卖嫁妆的日子了。
“拜你所赐!”王夫人语气里有了几分厌弃。
只是说完这一句,她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笑了笑道:“只是你如今也过的不怎么样吧。你婆婆有了身子,将来小叔子比儿子还小。”王夫人摇了摇头,讽刺道:“真是有福气。”
王熙凤顿时变了脸色,王夫人不了解内情,她可是知道的,许是老年得子的原因,贾赦现戒了酒,也不出去鬼混,整日待在府里,连三字经百家姓等物都翻了出来,别说是她,连贾琏都变了脸色。
“……袭爵还没下来,”王夫人看着王熙凤脸上不快,越发的得意洋洋了,“若是这胎得了个儿子,贾琏……文不成武不就,前面那些年又过得荒唐,随便找一个错儿……你觉得这爵位还能落在你们手里吗?”
“这便不牢姑妈费心了。”王熙凤强挤出一个笑来,“况且就算落不到我们手上,二爷毕竟是老爷长子……”王熙凤顿了顿,很是意味深长道:“再不济……也就跟我们现在似的,爵位和荣国府还都在长子手里。”
王夫人一愣,再次默念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你好好想想。我们两个可都是贾王氏,”王字被刻意重读了,“我的哥哥,你的大伯,他只要一回京,便是飞黄腾达,况且他外出巡查已经数年之久,想必回京不过两三年的事情了。”
王熙凤先是犹豫,随即又摇了摇头,她想着自打有了这个儿子,贾琏便收心了,不太在外面鬼混,若是这么下去,她生个真儿子近在咫尺。
而且邢氏能不能生儿子还两说呢,再者,她已经出卖了姑妈一次,难道还要在出卖二爷一次吗?那她就只能回王家了。
想到这儿,王熙凤站起身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都听二爷的。况且我们两个虽都是贾王氏,但是毕竟贾在前,况且这个贾也不是一个贾。我是长房长媳。”
说着,她便离开了。
王夫人也不拦她,她从来就没想过一次就能说服王熙凤。不过她今日肯出来,就证明她心动了。
王夫人又坐了一会儿,喝了两杯茶,这才动身回去现如今一点都不轻松愉快的贾府。
瑞定安排了人给江南送东西,又借着这个机会给林如海送信,水路现在是没法走了,马车运送物资过去怎么说也得一个半月了,于是他也只能耐下性子慢慢等了。
不过他觉得以他岳父的能力性格等等,又有了警惕心,怕是不会掉坑了。
“王爷可是累了?”跟他围坐在一张桌子上的高景林问道。
瑞定摇了摇头,“无事。”
两人还有六部尚书正在南书房商议水患的善后事宜,却见太子在门口一晃而过,只是没过多久,太子便走了进来。
几人将手上的东西翻了个面朝下放着,太子见了眼神一黯,过来拍了拍瑞定的肩膀,道:“父皇这些日子是越发的器重你了。”
说完又跟高景林笑道:“高大人,我这弟弟年轻,难免贪功冒进,这两日父皇虽老是召见他,只是孤也会在父皇面前进言的,还是高大人的功劳嘛。”
瑞定没忍住冷笑了一声,听见高大人笑眯眯道:“王爷年轻,精神好记忆力也好,有他在,倒是省了下官不少事儿。”
太子重重在瑞定肩上拍了两下,咬牙切齿道:“这便最好了!”说完便举了举自己手里的折子,离开了。
等到太子离开,屋里的气氛好了许多,众人又开始先前被太子打断的事情,只是瑞定不免在心里多想了一步。
因着这次水患,他在父皇心里的地位又大大的上升了一次,方才太子说的虽是挑拨,不过也是实情。
只是他的确记忆力好,父皇为什么要撇开他去问别人呢?
对于六部的运转,太子还没他熟,更别提其他几个兄弟了,皇帝不器重他器重谁呢?
瑞定笑了笑,也不知道今天晚上黛玉准备了什么,这两天劳心劳力,饿的特别快。
没过两日便到了中秋,瑞定在前朝大放异彩,后宫里吴妃也得了不少褒奖,比方这一次的中秋夜宴,便是全权交给吴妃去办理了,没让任何人插手。
当然吴妃也办的有声有色,力求让多数人满意。
或者……皇帝满意就行了。
说起来这还是黛玉嫁进来之后第一次全体人员出席的晚宴,瑞定捏了捏她的手,小声道:“我去那边坐了。”想想又觉得不放心,就算是最年轻的四哥的王妃,也比他家黛玉大了快十岁了,“有我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