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怕我养不起你不成?”瑞定调笑道,然而刚说完,脑袋里电光火石间冒出一个火花来。
人多了,花费也多了!
难道是?
他急忙将黛玉放下,道:“晚上你先吃,我想起件要紧的事儿来,别等我了。”说完,他三两步便出了主屋,往小书房去了。
黛玉看着他的背影略有幽怨,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已经绯红滚烫的双颊,“这人……真是讨厌!”
瑞定进了小书房,拿了这两年他上朝听来的各部还有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奏折,还有这次江南水患的受灾人群,一条条翻着,然后……他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有人偷盐税。
或者……有人贩卖私盐。
江南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就说自打他入朝以来,约莫七八年的时间,人口怕是涨了三成不止,但是盐税……一成都没到。
那其他的钱去哪儿了?
难道这差出来的两成多人都不吃盐?那是不可能的。
瑞定算算林如海去江南的时间,怕是皇帝早就发现此事了,派他去,也是为了清查少了的盐税。
但是现在看来,效果不大。
盐税虽然一年比一年多,但是跟人口的增长相比,一点都不成比例。
这么说……王子腾也在里面掺了一脚,不然他干嘛要告林如海收受贿赂呢?
只是对瑞定来说,不知道的时候,揪心,知道了更加的揪心。
他怎么把自己摘出来,怎么把他岳父也摘出来,又或者利用这次机会,再给自己加加码。不过看父皇的意思……怕是相信林如海多一些。
瑞定在书房坐了一晚上,把自己熬得面容憔悴,第二天,怀里揣着奏折去找他的父皇了。
御书房里,瑞定一进去便跪在皇帝面前。
皇帝吓了一跳,又见儿子眼眶下面乌青两团,急忙道:“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又是——”太子两个字被咽下去了。
瑞定将折子从怀里掏了出来,捧在头顶,坚定道:“儿臣要弹劾巡盐御史林如海!”
皇帝眼皮子一跳,脸上的的表情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从桌子后面绕了出来,伸手拿起瑞定的折子,冷冷道:“你弹劾他什么?”
“江南盐税数目不对!”瑞定道:“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管着两淮盐税,难辞其咎。”
皇帝眼睛眯了起来,摊开折子翻了两下又问,只是声音变得有些轻飘飘的,“你是如何发现盐税出了问题的?”
瑞定一五一十的说了。
从这次江南水患开始,知道了江南的总人口,什么江南人口一年比一年多,盐税却没跟着增加上来等等。
皇帝叹了口气,拍了拍瑞定的肩膀,道:“你心思慎密,朕很是开心。”
瑞定又道:“父皇……”
很是犹豫。
“你说,你是朕的亲儿子,有什么说不出口的。”
瑞定声音里多了几分悲切,“还请父皇留林如海一命。”
皇帝站了许久,觉得腿有些不舒服,又坐回椅子上,道:“你站起身来。你能从蛛丝马迹里看出来江南的盐税有问题,朕合适欣慰。朕也能放心——”
瑞定心里突突的跳,谁知皇帝没说下去,“林如海他……便是朕派去彻查此事的。”
瑞定适时表现出来惊呆和不可置信,皇帝笑了。
“林如海已经上了重病的折子,这便是说他已经查好了。”皇帝停了许久,才轻声道:“明年朕便派你去江南一行,等你回来——”
皇帝一言不发,用一个“你懂得”的眼神看着瑞定。
瑞定止不住的欣喜若狂,虽然告诉自己要克制,但是上翘的嘴角依旧泄露了他的心思。
皇帝从椅子上起来,过来又拍拍瑞定肩膀,“朕这么多儿子,只有你……”皇帝不知道想到什么,叹气道:“这个江山交到你手上,朕是能放心了。”
瑞定立即跪在地上,“儿臣……父皇……”
只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你好好去办事儿,”皇帝笑道:“等你从江南回来……朕帮你把剩下的事情都料理好了。”
瑞定又谢恩,略有恍惚的走出了御书房。
皇帝看着他都开始左脚绊右脚了,不由得摇头笑了笑,“谁能想到最后居然是他呢?”
很是大言不惭的说,瑞定觉得自己是皇帝几个儿子里面最最能干的一个,比太子都要强上好一截,有时候心里也会不由自主的想,照这个趋势,皇位非他莫属,然而真的到了这一天……
还是有点懵。
这代表什么?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理想抱负都能实现了。
瑞定想了一路,渐渐冷静下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声张。
唉……瑞定叹了口气,回到王府将黛玉一抱。
可怜我的王妃了。
第122章 122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看见瑞定分毫不乱,眼里对他的赞赏又多了几分,瑞定看在眼里,办事更加的勤勉了。
不过心态还真有点不一样了,这将来都是他的东西。
转眼便是除夕,瑞定带着黛玉去宫里赴宴。
养心殿里,皇帝正在整理着装,进忠上来帮他正了头冠,皇帝叹了口气道:“老五的确是个好孩子。”
进忠一震,要说皇位归属,现在知道的人怕是不超过四个。
皇帝,五王爷,内阁首辅高大人,再有就是进忠了。
只是知道归知道,讨论这件事儿,他是万万不敢的。
“陛下说的是,五王爷很是孝顺。”进忠头也不抬。
皇帝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朕也老了。”说完皱了皱眉头,“好像有点歪,再往右一点。”
进忠依着皇帝的话又去调整头冠,皇帝又道:“不过……朕还是有点不放心。”
“朕原本想着趁着瑞定出去,废了太子,再将朝廷上几个顽固不化的给他剔了,这样等到瑞定回来,也能得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皇帝说出来之后,觉得浑身轻快了许多。
“但是朕还是不放心。”皇帝摇摇头,“瑞定现在看着还好,跟几个兄弟相处还算融洽,他的两个哥哥得罪过他,但是逢年过节,日常见面,瑞定脸上看不出分毫的不快来。”
皇帝一点点回忆着,虽然进忠不答话,然而皇帝不过是想找个人说一说罢了,该怎么办,他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朕得趁着这个功夫给几个皇子一一封赏,免得将来瑞定当了皇帝——”说到这两个字的时候,皇帝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又停了好久才叹道:“你看看太子,从懂事起便嚣张跋扈,欺负几个弟弟。朕真是怕瑞定,万一……”
“不如朕封赏几个皇子,将那些大臣们留给他应付,这样至少能保证他们几个几年的安稳……”
皇帝摇了摇头,又觉得不妥。
这时,外面传来海忠的声音,“陛下,时辰到了。”
皇帝又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刻意挺直了腰板,“走,去赴宴!”
除夕宴为了热闹,依旧是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张巨大无比的大圆桌上。
瑞定虽记得克制,然而还是不由自主的帮着黛玉夹菜,又替她挡酒,言语行动中满满的体贴,看得周围几个妯娌又是一阵眼热。
看见皇帝扭头去跟虞嫔两个调笑了,皇后先是慢条斯理放下筷子,又用帕子压了压嘴角并不存在的污渍,缓缓但是带着恶意问道:“你们两个成亲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好消息吗?”
黛玉跟瑞定两个还没怎么呢,吴妃脸上的笑先挂不住了。
她瞪了黛玉一眼,对皇后道:“劳烦娘娘关心了,他俩才成亲才八个月,还不着急呢。”
刘嫔笑了笑,接茬道:“你这儿媳妇虽然年轻,只是王爷他……淑宁公主在他这个年纪,都有两个孩子了。”
瑞定咳嗽了一声,他跟兄弟们能直接顶回去,黛玉跟妯娌间也能直接说,然而对着这半个长辈,却是不好开口了。
他笑着看了两位长辈一眼,道:“多谢两位娘娘关心。”
吴妃又是瞪了他俩一眼,冷冰冰道:“此事就不劳刘嫔操心了,听说三王爷府上又添了庶子,这次还要养在王妃身前吗?”
刘嫔面色一僵,王妃已经养死了两个庶子了,她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吴妃笑了笑,又看着皇后,道:“听说我那不争气的哥哥现如今还在往太子府上送礼,也不知道太子什么时候能松口?”
皇后也变了脸,太子的庶女就为了这个,已经被生生的拖过了十八了!
这般唇枪舌战,皇帝也听见两句,他沉下脸来,道:“大过年的,你们说点什么不行!”
众人一愣,立即夸起菜色完备,色香味俱全了。
等到晚宴结束,除了瑞清以外,各人都跟着自己亲妈回去了,瑞定跟黛玉两个跟在吴妃身后,到了承乾宫。
黛玉这次没怎么敢喝酒,几乎都被瑞定一个人沾了。
吴妃上下打量她一番,又着重看了看她的肚子,冷冷道:“你……这般忌酒,莫不是有孕了?”
黛玉急忙摇头,小声犹豫道:“还没有。”
吴妃哼了一声,瑞定道:“还不快上醒酒茶来,头都晕了。”
这一下把吴妃想说的话打断了,吴妃略想了想,等众人都坐下之后才道:“虞嫔又有身孕了!你看看人家,这才几年,第二个就上身了。皇帝都多大了?翻过年去就要六十了!”
吴妃看看屋里的座钟,道:“已经六十了。”
“你们两个,都是年轻轻的风华正茂,他又只有你一个,听兰说他夜夜歇在你屋里,连——都没避过去,你怎么就怀不上呢?”
黛玉眼圈都红了。
瑞定急忙打岔,“再给我添杯茶来。虞嫔怎么又有身孕了?几个月了,这次是打算在正月十五公布吗?”
吴妃几次三番的被打断,直接道:“不行,去宣太医来,再给你把把脉看看,是不是还没治好!”
瑞定分明看见黛玉一滴眼泪滴在手背上,又极其迅速的抹去了,他心里一阵抽,急忙道:“母妃,你这便要中计了。”
“她们几个分明是嫉妒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你想想,那几个人有哪个是一进门就怀上的,这分明就是激将法,要让你们婆媳不和来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