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院子虽然不大,不过位置极好,在贾府的中路,跟贾母也挨的极近。
贾母由鸳鸯扶着,到了她屋里,看见王熙凤头发松散,一脸病容靠在床上,床边摆着一个小炕桌,上面几个清爽的小菜,平儿手里端了一碗粳米粥,正帮她吹凉。
王熙凤见了贾母,急忙掀了被子就想起起身,贾母道:“你在我面前平常也是随意惯了的,很是不必在乎这些虚礼。”
贾母伸手在她被子上虚按了两下,又道:“况且你这又不舒服,躺着便是,我不过来看看你,说两句话就走。不许起来。”
王熙凤点头,刚想说天黑了,不如上些红枣茶,便见鸳鸯拉了平儿出去,道:“前些日子你教我的花样子,再跟我说说。”
王熙凤知道贾母是有话要说了,便也不再开口。
“今日黛玉去了宫里,还得了皇后娘娘的赏赐。”
王熙凤笑,“这是福气啊。”
“只是又没见到元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王熙凤道:“兴许是娘娘派她去别人宫里了。”
贾母摇了摇头,不想再说这个话题,问:“我让你问迎春的婚事,怎么样了?”
“您也看见了,我婆婆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寻思着要找个什么机会才能问她,不然又要吵起来。”王熙凤小心翼翼陪笑道,言语里充满了歉意。
贾母立即掉了脸。
王熙凤忙道:“不过我也让二爷去问了问。”
“他怎么说的。”
王熙凤略有为难,“二爷管着外头的庶务,事多回来的也晚,去问也都是晚上了。”
“上回他去的时候,碰巧父亲喝了酒,问了两句只是说‘我拿她有大用处’。我们二爷又是个嘴笨不会说话的,再两句便吵了起来。二爷说父亲指着他的鼻子骂,‘我还没死呢!你妹妹的婚事轮不到你做主!’”
贾母脸色越发的阴沉了。
王熙凤看了一眼,又解释道:“我想着等中秋了,趁着过节让他再问一次去。”
贾母摇了摇头,“最近别去问了,问多了怕他也要生疑的。”
王熙凤急忙答应了。
“等翻过年去我亲自去问。”贾母盘算道:“迎春是春天的生日,翻过年去便要想着出嫁了。他虽是父亲,不过我也是祖母,难道问问孙女儿的婚事还不行吗?”
“理应如此。”王熙凤笑道:“老祖宗问才是名正言顺呢。况且我那婆婆,说出来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操办不来婚事的。”
贾母点头,话题又回到了王熙凤的身子上。
“你养了这两天差不多也该够了。”贾母笑道:“要是没了你,这府里便是一团乱了。我知道你辛苦,平日里别人过节,你最忙。我再放你两天假,等到中秋过了,可不能再这么躺在床上了。”
王熙凤谢了贾母的关心,又说了两句中秋夜宴的菜色,贾母便离开了。
平儿进屋,端起那碗已经凉了的粥来,道:“奶奶躺着,我再去端碗热的。”
王熙凤阴沉着脸答应了,看了平儿一眼道:“你也歇歇,看你两个眼皮子,肿的都快看不见眼睛了。碗放下,让小丫鬟去端,你陪我坐着。”
平儿起身又去吩咐了丫鬟,这才坐到了王熙凤身边,听着王熙凤说今后的打算。
第073章
一夜过去。
一大早,瑞定便又出宫了。
他今日出宫,打算给他将来的两千亲卫招一个教头。
京城周边三大营。
神机营是火器营,全是步兵;三千营是全是骑兵,战斗力最强;还有一个五军营是混编部队,早年太祖打天下的时候,五军营是太祖的亲卫。
虽然这些官兵的调动、升职包括除名都是归兵部管的事情,不过官员升迁,总还是要在吏部备一份底子的。
瑞定查了前面二十几年的调动档案,找了不少能用得上的人。
他看上的这一位叫做张得力,是从五军营退下来的队长,当初在五军营的时候,手下也管了一百号人。
至于他为什么从五军营里出来,吏部的档案是说他训练时被火器所伤,左臂不能高举。
坐了小半日的马车,瑞定到了京城边上一个叫做齐家庄的小村落。
齐家庄看着跟其他小村落一样,一点特殊之处都没有,但是它越普通,瑞定便越觉得此行要有不小的收获了。
五军营是什么地方?平常人进不来,一般人也当不了官。
张得力能从这种地方出来,想必是没什么背景的,但是他又做了队长,这只能证明他有真才实学。
至于被火器所伤,又是怎么伤的……这个得等见了面才知道。
到了离村口不远不近的地方,瑞定下了马车,跟他的两个侍卫,也就是姐夫给他的那两个人,慢慢朝村子走去。
瑞定虽然也稍稍乔装打扮了一下,不过从小锦衣玉食,单看他那一张脸还有一双手,便知道不是寻常人家。
村里的人看见了,三三两两低头交谈,不多时,有个老头出来了。
“老人家,我们路过此处,要去前面的农庄,想讨碗水喝。”其中一个名叫丁义的侍卫道。
这借口虽然老套,不过管用就好。
老头听他这么一说,转身去村口一户人家到了碗水出来。
丁义接了碗,先是一口干了,又略带腼腆的笑笑,“还渴。”
老头的戒心消了大半,很是爽朗的笑道:“水管够。”便又去给他接了一碗。
这一碗水丁义便一口口喝的比较慢了。
老头蹲在他旁边抽着旱烟,时不时说两句话。
这时候,瑞定从马车边过来,他看着村子,又看看老头,疑惑道:“这里是齐家庄?”
老头看他下来,急忙站起身,略有局促叫了声“公子”。
瑞定突然激动起来,道:“张大哥可是住在这里,张得力?原来在军营的张大哥!”
老头见他这般行事,不疑有假,“公子跟张得力认得?”
“早先在军营里见过,张大哥倒是个热心人。”
老头笑笑,伸手抓过旁边一个光着屁股跑的小孩,道:“去田里叫你张大伯来,有人找他。”
小孩被拍了一把,捂着屁股急忙跑了。
老头又道:“他原先一人回来,身上还带着伤,又不说什么,倒是把我们都急坏了。”
老头说这话的时候也在偷偷打量着瑞定,像是在试探。
瑞定心说他的伤必是有猫腻了,道:“那时候我已经出了军营了,后来听说那人也没得好。”
老头一拍大腿,似乎是放下心来。
不多时,远处走来一个年约四十的汉子,背上扛了把锄头,看见瑞定几人脸色一变,顿了一顿又继续过来。
老头看见他,道:“张得力,有人找你,我陪了一会,先去干活。”
张得力站在瑞定面前,眼神游离。
瑞定很是坦诚,道:“小王行五,想请先生去我府上做个亲卫教头。”
张得力挥了挥手臂,他左手的确是只能抬到肩膀上头一点点,冷笑道:“这样的你也不嫌弃?”
“又不是让你去做亲卫。”瑞定道。
张得力眼神变幻莫测,却什么都没问。
瑞定看了他这般犹豫,知道有门路了,便不催他。
张得力想了一会,道:“你能找到我……让我想两天。”
瑞定点头,说了两句不着急,便带着两个侍卫离开了。
出了村口,他留下另一名叫做谭连的侍卫,又将马车驶离村口,在路上等着了。
不多时,谭连回来,跟瑞定道:“他没再去田里,扛了锄头直接回家了。我看他屋里也没什么好东西,看着很是落魄。”
瑞定点头,道:“回宫。”
转过去两日便是八月十四,这天夜里,皇帝歇在了皇后宫里。
两人吃完饭,有各自梳洗,上了床,皇后才开口说事儿。
她也学乖了,几次趁着皇帝吃饭的时候进言,没吃完饭皇帝就走了,眼下已经换了寝衣,皇帝又是个怕麻烦的,最多不过背过身去而已。
“一转眼已经几十年了。”皇后感慨道。
皇帝也唏嘘一声,“是啊。”
稍稍沉默一会,皇后道:“老五年底出宫,也该说婚事了。”
皇帝声音顿时冷了下来,“你看上谁了?”
“早先说的甄大人家里的四闺女,您不是没同意吗?”
过了一会,那一边传来一身“嗯”。
皇后眯了眯眼睛,又道:“不过又让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语气和善了一些,问:“谁?”
“林大人的姑娘,小名儿叫黛玉的那个,现如今在贾府上住着,前两日进宫我也看了,虽然年纪偏小,不过人长的不错,也知书达理,想必配瑞定是够了。”
“你怎么想起她来了。”皇帝声音冷了三分。
“您如此看重林大人。”皇后笑道:“我自然也是要给他的独生女儿找一门好亲事的,这最好的,也就是宫里这几个孩子了。虽说老六年纪跟林姑娘相仿,不过瑞定更沉稳些,一看就是个会疼人的,林姑娘给了他,想必林大人也放心。”
皇帝嗯了一声,心里却有些怀疑,皇后是猜到了什么?还是单纯想给瑞定找不痛快?又或者如果他不答应,她真打算将林姑娘说给老六?
皇后声音笑眯眯的,“瑞定见过林姑娘,又对她多有照顾,也不算盲婚哑嫁了,而且——不如将他俩凑成一对?”
皇后暗暗心惊,庆幸自己转得利索,没将瑞定下江南第一个建的就是林如海说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