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闹出人命,谢家必定不肯善罢甘休,说不定还要作假成真,诬陷他逼奸不成,杀了谢家的嫡长女。
谢知真自幼养在深闺,见过她的人本就不多,面前这女子又和她有几分相似,若是谢家咬死此事,他长着通身的嘴也无法自证清白。
心腹听出屋子里动静不对,弓着腰进来察看情形,看出端倪之后,走到季温瑜面前献言献计:“爷,不如参他们谢家一个欺君之罪……”
季温瑜斥道:“蠢货!”
不管谢家有没有欺君,他夜闯尼姑庵都不是甚么光彩的事,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根本落不到一点儿好处。
为今之计,只有吃下这暗亏,安抚了眼前的女子,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慢慢寻访谢知真的真正下落。
这一出金蝉脱壳之法,少不得又是谢知方的鬼主意,一想到谢知真这会儿说不定正在和哪个男人郎情妾意,私定终身,他就觉得说不出的愤怒。
这梁子是结大了。
季温瑜恨得咬牙切齿,俊脸扭曲,却还要强压着脾气递给女子一包金子,封住她的嘴巴。
久在烟花之地的人最会看人眼色,那女子瞧出季温瑜没有杀人灭口的打算,捏着沉甸甸的金子,胆色又肥起来,得寸进尺道:“公子找的那人想必和奴有些相似罢?奴对公子一见倾心,情愿做个替身,解一解公子的相思之苦。”
她褪去半边缁衣,露出浑圆雪白的胸脯,搔首弄姿道:“公子没听说过么,这女人啊,关上灯都是一样的……”
季温瑜教她恶心得够呛,腹下积累的欲望散了个干净,恼怒地挥开她的触碰,败兴而归。
却说真正的谢知真,早在弟弟出征没多久,便被大舅舅秘密接回了临安城的外祖家,这会儿正和几位舅母围坐在火炉前守岁。
二夫人捏了捏谢知真身上的小袄,又摸摸她的手,慈和地道:“真娘的气色比刚来那阵子好了不少,饮食上还是要多精心些,不可大意。”
初夏的时候,一个花骨朵一样的美人瘦得纸片儿似的,神情恹恹,气若游丝,连下轿子的力气都没有,把太夫人心疼得大哭了一场,自那以后,郎中们往府上跑得勤,各种滋补灵药更是流水样地送进来,好不容易吊住了她的性命,慢慢将养回来,众人都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谢知真是来避祸的,大夫人谨慎地再叁敲打宋府下人,令他们守口如瓶,也不称呼甚么“表小姐”,一律改了口叫她“四小姐”,竟是论序排辈,将她当做自家嫡出的女儿一样爱护。
谢知真笑着点头,扭过脸对青梅低声交待了几句,青梅应下,从炉火边拣了几个大个儿的烤甘薯,两大把花生,放在红木托盘中,静悄悄走了出去。
她在廊下站了没多久,一张圆似满月的脸便从屋顶倒悬下来,那女孩儿十五六岁年纪,生得浓眉大眼,又憨又虎,梳着道姑髻,穿着青衣道袍,一笑露出两个小虎牙,指指青梅手中的托盘,小声问道:“给我的?”
青梅招手唤她下来,女孩儿挠了挠头,做贼似的往上面看了一眼,轻手轻脚地落在地上,将将接过托盘,便听见身后响起一道男声:“十五。”
十五的身形僵了僵,又实在不想错过眼前香喷喷的美食,抱着托盘转过身,讨好地对同样穿着道袍的高瘦男子点头哈腰:“师……师兄,我、我就下来这一回……”
“半个月内,这已经是第叁回了。”男子不赞同地用眼神示意她把吃食还回去,“十五,咱们是暗卫,非紧急情况不得现身于人前,你不能仗着谢小姐宽和,便屡屡得寸进尺,坏了咱们师门的名声。”
他似是身体不太好,说话间抚着胸口咳嗽了两叁回,长相普通的脸有些发白。
十五显然很敬畏他,闻言不情不愿地将托盘还给青梅,小声嘀咕了一句:“本来想着你喜欢吃甘薯,还打算给你留个最大的呢……”
青梅笑着缓和气氛:“平时也就算了,这样大冷的天气,又是年节,你们在屋顶上一待就是一宿,也够辛苦的。小姐心中过意不去,这才使我来送些零碎吃食,若是闹得你们师兄妹生了龃龉,倒是我们好心办坏事了。”
经过一场历练,她的性情稳重许多,如今说话行事也有模有样。
男子又咳嗽了一声,对青梅拱手道:“谢公子对我们有恩,又许以重金,这不过是我们分内之事,当不得甚么辛苦。这丫头太过怠惰,需得好好历练,请青梅姑娘转告谢小姐,不必顾念于她,若有甚么吩咐,直接呼唤十五的名字便是。”
这男子名叫初一,听说曾经是江湖上名列前五的高手,七八年前为歹人所害,肺腑受了重创,这才隐退下来,于半路上捡了个天生神力的丫头,带回师门仔细教养,如今已能独当一面。
贴身保护谢知真,便是她下山后接的第一桩任务,初一又当师兄又当爹,操碎了心,生怕她性子莽撞,闯出甚么祸事,因此亲自赶过来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十五扁着嘴、空着肚子自去屋顶的暗处倒立练功,过了会子,瞧见谢知真在几个丫鬟们的簇拥下往自己的院子里走,连忙一骨碌翻下来,如墨滴融入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紧跟上她的脚步。
谢知真回到房中,梳洗过后,坐在铜镜前怔了许久,轻声唤守夜的青梅:“青梅,把邸报拿过来。”
邸报上写着谢知方大破蛮夷的好消息,白日里众人已经传阅了一遍,太夫人又是担心又是欢喜,宋家几位老爷夫人齐声夸谢知方有出息。
青梅依言将邸报取来,挑亮灯火。
谢知真将邸报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每一个字都拿出来仔细推敲,只要一想到在这寥寥数语背后,弟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便觉心痛难忍。
大节下哭哭啼啼的不吉利,她含悲忍泪,这半年来头一次提起弟弟:“他……回家过年没有?”
青梅小心翼翼地答:“听说边关战事连绵不休,少爷脱不开身,并未回长安,倒是又托安寿送了家信过来,随信还有许多珍奇之物,小姐要不要看看?”
谢知方的信和寻常信件不同,半月一回,每一封都厚得令人咂舌,也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话可讲,又是如何挤出来那么多时间。
除了信件,送过来的东西也千奇百怪,大到宝马香车,小到和璧隋珠,哪一样单拎出来都是足以讨女子欢心的稀罕物。
然而,小姐一封信都不肯拆,一样他送的物件都不肯用,尽数堆在妆奁和库房里吃灰。
也不能说她不关心少爷,毕竟每个月的邸报抄回来,她的脸儿都会变得煞白,显然是生怕听到甚么不好的消息,待确定少爷平安之后,又要牵肠挂肚,等待下个月的邸报。
不出意外的,谢知真摇头道:“不必了。”
姐弟俩于情爱之事上,表现出如出一辙的固执,谁都不肯退让一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