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个人还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要做——谢知真必定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打击;谢府没了靠山,孤儿寡母少不得被人欺负;六皇子虎视眈眈,说不得什么时候便会再度伸出毒手……
因此,他必须替谢知方护住最在意的人,他必须挑起谢家的担子,以七尺之躯和狡诈诡谲的奸人对抗。
有些时候,活着比死更难。
他全盘接受了残酷的命运,同时,不得不想方设法激起谢知真的求生意志,逼着她痛苦地活下去。
和自己一样。
“姐姐……”林煊摸了摸包扎着白布的手,哑声开口,“今日当着外人的面,很多话我不方便说。我怀疑——明堂的死,并不是一场意外。”
谢知真果然被他的话语吸引了注意力,蹙着蛾眉问道:“此话何意?”
林煊真假参半地将疑点讲给她听:“众所周知,蛮夷以畜牧为生,并未掌握生产火药的法子,那埋在陷阱中的上千斤火药,来得实在蹊跷;再者,明堂跟我提过,他怀疑营中有奸细和蛮夷有勾结,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
火药蹊跷是真,奸细之事是假。
“你是说……有人暗中谋害于他?”谢知真脸色雪白,嘴唇颤抖,眼底浮现出泪意。
“确有这个可能,须得细细查证。”林煊见她有了反应,斟酌着措辞小心劝她,“若背后果真有人设计,那么,明堂的死和姐姐的那一封信关系并不大,姐姐不可过于自责,更不可冲动寻死。当务之急,是要好好操办明堂的丧事,让他早日入土为安,接着,咱们可想法子慢慢查探,替明堂报仇雪恨。姐姐你说对不对?”
谢知真缓缓摇头:“无论怎么说,我难辞其咎。我猜,此事应当还是那位的手笔,除了他,想来也不会有旁人对阿堂下此毒手。”
她第一时间猜到了季温瑜头上,一来动机充分;二来,弟弟的死亡、季温瑜的行事手段恰和噩梦中相合。
她的眼底燃起微弱的光亮,这一次,为的不是渺茫的希望,而是刻骨的仇恨。
林煊说的不错,她这时候倒下去,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死后见到弟弟和母亲,也无颜面对他们。
季温瑜欺人太甚,她总要想法子为弟弟报仇,让他以命抵命,方能解心头之恨。
等一切归结,再叁尺白绫吊死自己,也不算迟。
他恨的,他爱的,她全都给他。
林煊见谢知真挣着坐起,主动要了孝衣,还以为她已然打消了寻死的念头,暗暗松一口气。
看着她吃下半碗白粥,他不好耽搁得太晚,起身告辞:“姐姐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我便过来帮衬,若有甚么吩咐,你随时使人去前院寻我。”
谢知灵见姐姐精神好了些,对林煊千恩万谢,一路送到大门外,回来躺在她屋里的矮榻上睡下,一夜起来看了她好几次。
第二日,谢知真不施脂粉,一身缟素,看着下人们将谢府大门到内宅门尽数打开,用白色的纸糊了,在院子里搭起孝棚。
无数白色的布球挂在半空中,树梢上缠满白色的布条,寒风一吹,“哗啦啦”直响,听起来好不凄凉。
她走进书房,拿起纸笔,想要绘一副弟弟的画像,却不知道时隔叁年,弟弟长成了什么模样,因此迟迟无法落笔。
犹豫半晌,她仿着梦里那位白袍将军的模样,画出的人和叁年前的他有四五分相像,却又有些陌生,面容英挺,气质磊落,双目隐约含情,唇角似笑非笑,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林煊看到画像吃了一惊,直叹姐弟血脉相连,心意相通,将这幅画裱好,和挽联一同挂在孝堂灵桌之上。
谢府请阴阳先生批了书,定于十月廿五日未时下葬。
林煊亲手写了讣告,和谢夫人拟定单子,使小厮们分班往各亲眷处报丧。
消息很快传开,谢知方生前也是位声名显赫的风流人物,又是为国捐躯,众人皆叹天妒英才,唏嘘不已。
宁王因爱将身死而悲不自胜,特意赶回长安,说是要亲自参加谢知方的葬礼,陛下与皇贵妃亦另有抚恤,赏了个“忠勇侯”的谥号。
一时之间,前来吊唁的达官显贵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谢家已然绝了嗣,再无可以顶门立户之人,这场浩大隆重的丧事,不过是最后的荣光罢了。
灵堂布置完毕,谢知真披麻戴孝,跪于堂前悲切痛哭,一张张黄纸落入火盆,不过片刻便化为灰烬。
亲友故交们分批进来拜祭,她带着妹妹一一还礼,神情哀婉,令人望而生怜。
到了深夜,她仍不肯起身,对着棺木哭泣不已,哀毁逾礼,竟至吐出星星点点的鲜血,声嘶力竭,数度昏厥。
停灵叁日,谢知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玉容憔悴,身形羸弱,减了两分杨妃颜色,却添叁分西子病容。
下葬这日,她觉得棺内仅放些盔甲残片实在可怜,找出四套谢知方离家前穿的旧时衣裳,迭好放进去,想了想又翻出两套自己的衣裳,与他的放在一处,也是取个陪他在黄泉底下作伴的意思。
一切准备停当,忽听门外有号哭之声。
谢知真转过头,看见一个青春美貌的豆蔻少女身着大红色的凤冠霞帔,越开熙熙攘攘的人群,泪流满面地走上台阶,跪在谢府门前。
林煊脸色一变,走近前对她低声道:“姐姐,那位是敏宜郡主,知道了明堂的死讯之后,她闹着要殉情,教王府的护卫们拦了下来。宁王怕她出事,派人将她送回长安,大抵是和我们前后脚到的,也不知这一趟过来所为何事。”
谢夫人见围拢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实在不像,便硬着头皮走上前,问道:“敏宜郡主,您这是……”
“您是谢将军的母亲罢?”季思敏从她的气度和打扮辨出身份,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说出惊世骇俗之语,“我一心倾慕谢将军,虽不能在他活着时相伴在侧,或可在他死后得偿所愿。求夫人成全我,允我嫁与明堂的牌位为妻,做他的未亡人,为他扶灵守贞,代他奉养双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