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毙命于宫变那日,丽贵妃则在冷宫中苟延残喘,听说这个噩耗之后,心知绝无生理,嚎啕数声,撞壁而亡。
太子宅心仁厚,免了株连九族的罪过,令贵妃娘家父兄将尸首领回,自行安葬。
经过这两叁个月的缓冲,长安大局已定,昔日里追随宁王抑或六皇子的亲信,除去格外忠心耿耿的,皆得到了太子的宽宥,就连官职和手中权柄也未曾大动。
无论背地里怀着什么样的心思,他们表面上无不对新主子感恩戴德,俯首称臣。
宫中沉重的丧钟响了大半夜,声音雄浑而压抑,在长安的臣子们无不摘冠着素,满面哀容,在奉天门前的广场上乌压压跪了一大片。
太子与太子妃联袂跪于乾清宫中,对着龙床上形容枯槁的尸首放声悲哭,宫女太监们动作小心地为先帝沐浴、更衣、覆衾,将其抬入金碧辉煌的梓宫之中,行“小殓”之仪。
那梓宫以极稀有的金丝楠木制成,通体布满繁复的纹样,漆饰四十九次,外层饰以黄金,内衬各色织金彩缎一十叁层,乃是太子命工匠日夜赶制数月得来,足见他的拳拳孝心。
天亮时分,皇室宗亲、大将要员及外命妇们纷纷入内觐见。
自成亲以来,谢知方将姐姐藏得像个宝贝,以她身子不好为由,将递到将军府的拜帖一一挡了回去,不许旁人扰了二人清静。
这会儿碰上国丧,他实在没法子,只得使身边的亲信们用轿子将她接了来。
谢知真担着个公主的名号,将青丝规规矩矩挽起,并不戴甚么首饰,素着一张脸儿,身着一袭孝衣,在婢女和侍卫们的簇拥下迈入宫门,端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不少臣子们抬眼偷看,暗中垂涎。
注意到众人觊觎的眼神,谢知方急得加快脚步,匆匆迎上去,用身形挡住她的娇躯,一边带她往乾清宫去,一边啰里啰嗦地交待:“姐姐用过早膳没有?我已求太子向太子妃打过招呼,你在殿中跪一会子,便推脱身子不适,自有宫女们带你去偏殿休息。”
一想到那位太子妃乃是齐家的大小姐,他就觉得心里硌应得厉害,偏又不好多说甚么,只悄悄捏了捏谢知真的手:“姐姐放心,今时不同往日,有我坐镇,谁也没胆子难为你。”
谢知真心中浮现暖意,微微点头,道:“你自去忙你的,不要失了礼数。”
入宫的宗女命妇们也有上百人之众,没有哪个是要自己的夫君亲自来接的,谢知方此举着实有些越矩,这一路行来,令众人纷纷注目。
谢知方执意将她送入殿中,看着她在前排跪下,这才一步叁回头地离去。
临走之前,他交待几个相熟的太监小心照看,若有不对,立时去前头寻他。
时隔四年,谢知真以将军夫人的身份,再一次出现在众多贵妇面前。
四年之前,她是闺阁中温柔可亲的少女,家世并不算多么显赫,却持有倾城之姿,在宫中收获的,多是嫉妒又不屑的目光。
而这一次,就连敢抬起眼睛打量她的,都屈指可数。
谢知真从未如此直观地感受过权力的迷人之处。
齐家大小姐闺名唤作元娘,入宫之前和谢知真打过几次交道,后来还差点儿成了一家人。
那时候她性情骄纵,自视甚高,对于这个除了美貌和温柔,其它方面皆平平无奇的女子并不太满意,只维持了表面上的客气,未曾深交。
一晃眼多年过去,齐家如大厦倾颓,沦为众人眼中的笑柄,天之骄子的哥哥萎靡不振,自我放逐至蛮荒之地,她尝遍了从云巅跌入深渊的悲辛滋味。
幸蒙太子殿下垂怜,她依靠着那一纸婚约成为太子妃,如今又即将登上母仪天下的后位,经历了大起大落,性情变得内敛许多,面对有相似际遇的谢知真,竟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不等谢知真演戏,齐元娘便使两名侍女将她悄悄扶往偏殿,自己也借着与她寒暄的由头,歇了歇跪得酸痛的双腿。
“周将军再叁央请,说你身子不好,让本宫千万看顾些。”齐元娘示意她喝两口热茶暖暖身子,神情中透出几分亲切之意。
谢知真起身行礼谢恩,轻声道:“多谢娘娘关心,还请娘娘节哀。”
“你弟弟的事,我都听说了,一代将才殒命于沙场,真是可惜。”齐元娘还依稀记得谢知方活泼跳脱的模样,也知道她们姐弟感情极好,话语间带出几分唏嘘。
谢知真不好答这话,含糊着应付过去,和她聊了些不痛不痒的话题。
深宫苦闷,太子的侧妃和侍妾虽然不多,个个都是人精,齐元娘找不到一个能够说话的人,这会儿面对旧识,倒难得的能吐露两句真心话。
谢知真有心迎合,自然打迭起精神应对。
二人越聊越投机,待得行“大殓”之礼时,一前一后跪于梓宫之前。
齐元娘装作哀恸过度的模样,捂着帕子大哭几声,伏倒在地。
谢知真见机极快,膝行着迎上去将人扶起,急急叫道:“太子妃娘娘昏过去了,快宣太医!”
几个宫女们七手八脚地把齐元娘抬至偏殿,谢知真也随侍在侧。
她偏过头时,瞧见面色苍白的女子悄悄睁开一只眼睛,向她眨了眨,紧接着又紧紧闭上,不由回想起弟弟小时候装病的模样,强忍住笑意。
不多时,太医急匆匆赶了来,竟然诊出喜脉。
一死一生,一悲一喜,这真是命运弄人,造化无常。
谢知真见齐元娘并无惊喜之色,反而悄悄捂住小腹,本能地做出副保护姿态,便知她早就知道身怀有孕,不过是挑着这个时机大大方方地揭破罢了。
如此,既能免去守孝哭灵之苦,又可借着腹中龙种坐稳后位,压制那些蠢蠢欲动的妃嫔和她们背后的势力。
只不过,这样也有弊端——
她如此高调,必将成为众矢之的,这胎儿能不能顺利降生,还未可知。
眼看着当年那个高傲娇蛮的少女变成这样一副深思熟虑、走一步算百步的模样,谢知真不觉可怖,反而觉得有些难过。
世道对女子素来苛刻,无论宫城还是深宅,身为主母,若是自己拿不定主意,性情软懦可欺,怕是要被莺莺燕燕们吃得渣都不剩。
如弟弟这般内宅干净,整颗心都系在自己身上的,能有几个?
正殿中丧仪既毕,太子赶来,这些年越发沉稳持重的人脸上罕见地露出喜色,显然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极为期待。
江山还未坐稳,他确实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来安定民心。
他和齐元娘低声说了几句话,语气温和,齐元娘的回应克制而有礼,严格遵循宫中礼仪,眼睛却亮亮的,专注地望着夫君。
太子诸事缠身,只略略坐了一会儿,便急匆匆离去,临走时降下特旨,恩准十余位年长或是体弱的命妇早些归家歇息。
这其中自然有谢知真的名字。
齐元娘洞若观火,有些羡慕地道:“周将军待你很好呢。”
谢知真看得出她寂寞,并未立时告退,而是留下来陪她到天黑,趁众人不备,压低声音道:“娘娘,我们府里有几十名暗卫,身手还在其次,最难得的是忠心,若是娘娘信得过……”
论理,她不该说这样逾矩的话,可她看齐元娘在这深宫中孤立无援,既无娘家护持,又无人手可用,神情惴惴,如履薄冰,不免生出同情。
再者,与对方交好,对弟弟的前程也有助益,万一哪一日太子和弟弟生出嫌隙,有人在中间转圜,总要好得多。
齐元娘难掩惊喜,悄悄捏了捏她的手:“你得空拟个单子给我,我想法子让他们以侍卫的身份进宫。”
都是聪明人,许多话不需明说,谢知真悄无声息地投了诚,告辞离去。
谢知方连忙了叁日,方才骑马回家。
他洗了个热水澡,坐下来狼吞虎咽,连吃叁碗米饭,又喝下两碗姐姐亲手煲的素什锦豆腐汤,方才打了个饱嗝儿,从身到心活泛起来。
谢知真轻声细语地将太子妃怀孕及借给她暗卫一事说了,拿出帕子给他擦拭嘴角。
谢知方的脸色不大好看,问道:“我记得姐姐和她只是泛泛之交,什么时候关系变得这般好?”
是真的如她所说,觉得太子妃可怜?
还是旧情难忘,爱屋及乌?
谢知真未曾听出话中关窍,轻轻叹了口气:“我不过是觉得孩子无辜。”
闻言,谢知方只觉心口堵得慌。
这是看到太子妃身怀有孕,心生羡慕吗?
他忽然想起祠堂那夜,为了哄得她点头,曾经承诺过让她借种生子,一时间整个人都不太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