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红泥做的小炉子里丢了几颗花生并栗子,不多时听见里面传来“噼卟”之声,拿银箸一一拣了,剥与谢知真吃,口中还要争强:“姐姐如今得了个新妹妹,待她真真是关怀备至。若是哪一日,我和她一同掉进河里,姐姐先救哪一个?”
谢知真被他逗笑,嗔道:“你这话问得好没道理,我们居于深闺,等闲不出外门,如何会掉入河中?再者,你别当我不知道,在外祖家时,你常和几位表哥一同去庄子上戏水,他们都夸你水性甚好,怎么可能需要我救?”
她这回答十分不如人意,谢知方生了好半日的闷气,抱怨道:“若是姐姐和别的什么人掉入河里,我必是先救姐姐的,管他们去死。”
“大节下的又犯忌讳。”谢知真最听不得他说“死”字,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看天色将晚,吩咐丫鬟们摆饭,这便要起身往正房去。
她轻移莲步,见谢知方杵在那里一动不动,两颊气鼓鼓的,依稀有几分小时候牵着她裙带打滚耍赖的模样儿,不由笑了,亲自走过来拉他,柔声道:“阿堂,你是我在这世上最在意的人,任凭是谁,总越不过你去。只要你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让姐姐怎么样都行。”
谢知方得了这话,满脸的笑压都压不住,“腾”地跳起来,拉着她的手嬉笑道:“姐姐在我心里也是一样的,罢了罢了,姐姐既要做菩萨,我也不是那等小心眼的人,便容她在这里将养几天。只有两条,其一,待她好了,依旧回她的灵犀楼去,等闲不要在我面前碍眼,我看了心烦;其二,她终究是那位肚子里养下的,往后什么心性儿,谁也说不好,姐姐还是提防些的好。”
谢知真自然应了,和他携手往正房去。
不多时天色黑透,谢韬在丫鬟小厮们的簇拥中走来,坐在主位受了儿女一拜,给他们各包了两个大红封,又赐下两把银锞子,留于他们赏人用。
谢知真将谢知灵病了的事说了,谢韬点了点头:“我这阵子事忙,未及看她,幸好你这做姐姐的有心。”却只字不提要往流光苑看望的事。
谢知真明白父亲对董姨娘之事仍有芥蒂,却不免感到心寒。
各色果品佳肴流水一般呈上来,叁人共叙天伦之乐,一个和颜悦色,一个举止有度,最后一个看在姐姐的面子上勉力迎合,倒也欢声笑语不断,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酒过叁巡,谢韬面色微醺之际,却见瑶琴头戴珠翠,身穿杏色的小袄儿、银红的裙子,外罩缀着狐狸毛的朱红比甲,手里捧着碗醒酒汤,妖妖娆娆地走到他身边,风摆杨柳般跪地,柔若无骨地依偎着他的膝盖,温言软语,小意逢迎。
谢韬最爱女子做出这般柔弱姿态,不由舒展了心神,想起瑶琴昨夜在枕边央他之语,抬眼看了看一双儿女,轻咳一声,打算趁着如今气氛正好,提出将瑶琴抬举为姨娘的事。
还不及他开口,谢知方便与姐姐眼神交汇,心意相通,主动端了杯花雕,掀起衣袍跪在堂前,朗声道:“父亲,儿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韬有些意外,道:“何故行此大礼?是不是你又在外面闯了什么祸事?”说着便有些变了颜色。
谢知方眉角微抽,捏着鼻子扮演父慈子孝:“父亲多虑了,此事与儿子无关,倒和父亲有些干系。”
谢知真微笑道:“此事是我二人提前商议过的,说起来倒是桩喜事,也不知父亲允不允。”
瑶琴听她话中之意,不免联想到自己所求之事上,立时七情上脸,喜不自胜。
谢韬也想到了同一件事上,正满意于儿女的懂事贴心,却听谢知方道:“我与姐姐眼看着父亲为公务劳心劳力,身边却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相陪,咱们家也冷冷清清,日渐萧索,虽说这后院有姐姐照管,出不了什么乱子,但再过几年,她总要出嫁,到时候谁来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因此,我们姐弟二人斗胆请愿,盼父亲寻一位名门淑女,明媒正娶进来,不拘她是青春年少,还是再嫁之身,只要能与父亲琴瑟和鸣,白头偕老,便是我们的福报了。”
他说完这句,郑重地磕了个头,谢知真也离席拜倒。
有如兜头一盆凉水泼下,瑶琴立时白了脸色,待扭头悄扯谢韬衣角时,却见他满脸惊喜之色,显然已经被儿女说动。
谢韬迟疑道:“你们……当真愿意?”
亡妻走后这些年,他也体会到诸多不便之处,董姨娘再好,终究是小门小户出身,床上放得开,却无法与她谈论朝中时局、同僚往来交际与教养儿女之事。
更不用提,谢知真眼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女儿家说亲,前前后后怎么也要两叁年,其中琐碎之事更是不知凡几,没个妇人主事,到底不大方便。
却不知谢知方之所以提出此事,顾虑的也是同一件事。
高门选妇,规矩繁多,讲究的是“丧母长女不娶”,因这类人家的女儿缺乏教养,难担中馈之责。
齐国侯府权势滔天,鲜花着锦,齐清程又是长房长孙,挑选婚配对象的门槛更是苛刻,若是他能为父亲寻一勋贵人家出身的女子做续弦,姐姐在这方面的短处便可以补上,教人再不敢轻慢非议。
左右谢韬已经被他下了断子绝孙药,继母嫁进来之后,外可以约束父亲,不再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屋子里拉,内可以持家理事,帮姐姐分忧解劳,往后又生不出什么弟弟妹妹来,无异于稳赚不赔的划算买卖。
谢知真答道:“这是我们的肺腑之言,还望父亲应允。”
她考虑的却不是自身,而是担忧父亲晚景凄凉,再加上她出嫁之后,弟弟的婚事和妹妹的教养到底需要有人操持,若是任由婢女姨娘祸乱后院,到底不像个样子。
谢韬大悦,连声道:“好,好,好。”又痛饮数杯,将瑶琴所求之事撇到九霄云外。
及至深夜,谢韬大醉,被满腹怨言的瑶琴扶着进了卧房,谢知方便拉着姐姐来到湖边,燃放鞭炮烟火取乐。
他亲手点燃印信,一时间火光迸射,轰雷震天,银蛾金弹,霞光氤氲,烟雾笼罩万堆霞,灿烂争开十段锦,丈菊烟兰正相对,桃红柳绿共争春,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注】
谢知真仰着粉白的脸儿,微笑着观看漫天锦簇繁花,却不知她放在心间呵护关照的弟弟,此时此刻眼底心底,统共只容得下她一人。
隆安元年,就这般有惊无险地走到了尾声。
————————
注:烟火部分的描写,改编自《金瓶梅》片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