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在藕粉色的面料上留下道道掐痕,一张芙蓉脸又青又白,颜色煞是好看。
李嬷嬷劝道:“姨娘莫慌,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能懂些什么?不足为虑。”
董姨娘摇了摇头,道:“我最了解真娘的脾气,面团儿一样,任由人搓扁揉圆,最是好性儿的,如今这么着,我竟有些看不懂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发慌……”
“这有什么奇怪的?”李嬷嬷不以为然,“依老奴看,此事十有八九,是空明居的那位出的馊主意。”
董姨娘微微皱眉:“你说……是明堂的意思?不可能吧……他才多大?”
“八岁也不小了。”李嬷嬷给她递了一杯热茶,“姨娘您仔细想想,之前在流光苑闹的那一场,可不就是因他而起?老奴斗胆猜测,哥儿年纪渐长,如今也开始有心眼了。”
“我一向对他客客气气的,从未怠慢过他,他为何会对我这般不敬?”董姨娘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谢知方毕竟是谢家的嫡子,她这肚皮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挣出个男丁出来,还真不敢和对方明火执仗地作对。
这几年来,她对谢知方一直是以怀柔为主,也暗地里提点过他跟前伺候的下人们,不管他想要什么东西,或者想做什么,只要不太过分,一律无条件满足。
养好一个品性端方的孩子很难,但养废一个,可就太容易了。
所谓“捧杀”,捧到最高处,才能一击必杀。
等她生下谢家的子嗣之后,随便找个什么机会,比如往谢知方屋子里安个狐媚丫头,勾着他败了身子与名声,或是引他去赌坊花楼里玩耍,大手大脚散些家财,再使人在长安城里大肆宣扬一二,且看还有哪户好人家的女儿敢嫁他!
如此这般,要不了多久,谢韬必会对这个嫡子彻底失望,到时候她再煽风点火几句,保不齐谢韬会直接将谢知方赶出家门!
可是,无论如何,现在她还未站稳脚跟,根本不是撕破脸的好时机啊!
李嬷嬷道:“到底是那位生出来的小崽子,怎么养都养不熟,姨娘还是太心慈了。”
董姨娘呷了口茶,脸色变了变,将茶碗直接掷在地上,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来的陈茶,也敢拿来应付我?采办上的郑娘子皮痒了是吧?真以为我从此失了宠,整治不了她了不成?”
李嬷嬷“哎哟”一声,连忙拿出帕子,蹲下来帮她擦拭湿了的裙子:“姨娘莫气,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好!下面那起子人,惯是看人下菜碟儿的,眼皮子浅得很,您大人有大量,莫与他们一般见识!”
董姨娘越想越心焦,问道:“嬷嬷,难道如今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李嬷嬷沉思片刻,凑到董姨娘耳边,絮絮几句,定下一条毒计。
谢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种种大事小情堆积在一起,乍一看还真令人手忙脚乱。
谢知真年纪小小,倒是稳重冷静,十分端得住场面。
只见她正襟危坐于花厅正中,一边低头翻看账本,一边认真听底下人的回话,有哪里听得不太明白的,便落落大方问个清楚,毫不露怯。
谢知方就坐在她下首,端着盘葵花籽磕得欢快,看似不着正形,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偶尔揪出一两个错处,必定直击要害,步步紧逼,唬得下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每到此时,谢知真便会温和地打个圆场,叮嘱犯错的回去立刻改正,不可再犯。
姐弟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过两天,便令后宅运转如常,竟似乎比董姨娘管事时,还要有条理一些。
谢韬甚感欣慰,破天荒地夸了谢知方一回,说他生了一场大病下来,竟然懂事了不少,课业也有长进。
谢知真听了欢喜,便拿了体己银子,命枇杷去长安颇负盛名的春风楼订了中等的席面,送到家里来,一是嘉奖弟弟,二也有谢他帮自己理家的意思。
看着满桌佳肴美馔,谢知方食指大动,冲青梅眨了眨眼睛:“青梅,去厨下给爷弄壶黄酒过来,陈年的最好。”
他又转过头来,对穿着妃色纱衣看起来明艳无双的谢知真撒娇道:“姐姐,我今儿个高兴,你就容我喝两杯罢。更何况,今夜有明月清风,有玉馔珍馐,又有美人在侧,单缺美酒一壶,岂不扫兴?”
谢知真拿他没脾气,笑着摇了摇头,对青梅道:“也不必取黄酒,我记得院子里的桂花树下还埋了一坛去年春天酿的桃花酒,你找把锄头小心挖出来。”
谢知方闻言大喜,招呼小厮道:“小蓝,还不快去帮你青梅姐姐!”
不多时,泥封的小酒坛端了上来。
谢知方用随身带的匕首敲开黄泥,凑到坛子边嗅闻一口,赞道:“好酒!香气四溢,色雅味甘,只是似乎淡了些。”
“你年岁还小,喝这个正合适。”谢知真看着青梅为弟弟斟了小半盏,立刻叫停,“余下的都是你的,没有人和你抢,留着以后慢慢喝。”
前世里,品酒、赏鉴美人、上阵杀敌和玩弄权术,是谢知方颇为拿得出手的四项好本事。
而今,过不了酒瘾,他也不生气,而是给姐姐也斟了半盏,举起酒杯:“姐姐,我小时候太过顽劣,害你跟着担惊受怕,生了不少闲气。你放心,从今以后,我全都改了,再也不任性胡闹。这杯酒敬你。”
明明才八岁的年纪,却将话说得如此老成,枇杷忍不住偷笑,遭青梅瞪了一眼。
谢知真却极认真地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颇为伤怀地理了理弟弟有些翻折的衣袖,柔声道:“姐姐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瞻前顾后,行事过于保守怯懦,连累你受了不少委屈。阿堂,姐姐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让你为了这些后宅之事分心。好男儿志在四方,你若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早日出人头地,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会觉得欣慰……”
换做以前,谢知方是最讨厌听这些说教之语的。
可是,阎王殿里走过一遭,心境便截然不同。
他格外珍惜姐姐待自己的一片心意,也明白这世间,再也没有比姐姐对他更好的人。
谢知方一一应了。
出人头地是不可能的,他只打算混吃玩乐,逍遥快活,不过,不像前世那般惹是生非,害姐姐担心,他自认还是可以做到的。
酒过叁巡,谢知真酒量极浅,俏脸晕粉,星眸迷离,已有几分醉态。
谢知方挥退了下人,凑到姐姐身边坐着,低声试探:“姐姐,你可曾想过,以后要找一位什么样的如意郎君?”
收拾董姨娘已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为姐姐寻一位情投意合的好夫君,让她远远避开六皇子季温瑜,也该提上日程。
他需要先探探姐姐的口风,了解她的择偶标准,再按图索骥,慢慢留意合适的男子,细细查探对方人品。
谢知真微有羞意,却不隐瞒弟弟,面露些许向往之色:“出身、家世都是次要的,我只盼望那人端方雅正,待我一心一意……”
她自嘲地笑了笑,转脸看向谢知方:“阿堂,我这个要求,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
但凡有些名头的世家子弟,哪一个不是叁妻四妾?
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傻话,不但天真得过了头,还会招来善妒的恶名。
谢知方连忙摇头:“不不,姐姐要的并不多。”他们两个自幼一起长大,亲眼看着温柔可亲的母亲是如何在夫君离心离德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中一点点凋零的,自然明白伴侣的一心一意有多重要。
若不是受礼教的束缚,哪个女人愿意忍受分享自己的夫君,咬碎银牙端出正室的胸襟气度,照顾妾室和她诞下的子女,操持庶女出嫁,为庶子迎娶新妇,稍有不完美之处,便要遭受众人乃至枕边之人的指责呢?
世间男子专情者少,但细心留意,总能遇到。
更何况,姐姐温柔大方,心地纯善,本来就值得人全心全意对待。
这个要求并不算高。
彼时,谢知方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