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下了雨的缘故,王语这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多,中间他伯母叫他起床吃饭,他没吃。考虑到他早饭没吃,中午饭他伯母就做的特别早,才十点半,就开饭了。
王语胃口大好,吃了俩馒头,他大伯母说:“还怕你吃不惯馒头呢,听你妈说,你们在家都是吃米饭。”
“我喜欢吃馒头,我爸说馒头养人,长的壮实。”
“这是真的,你看王东哥,长的多高。”
提起王东,王语又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东哥这部队里头,怎么说回来就能回来,他们管理这么松懈?”
“他也是忙,难得回来一趟,这不,昨天大半夜的,就被电话叫走了,听你大妈说,好像是他私自回来的,部队里头还有事,他接到电话就走了,昨天下那么大的雨,路上不好走,你大妈悬了一夜的心呢。”
王语愣了一下,说:“那给他打个电话问问啊。”
“打过了,说是人已经到部队了。”
王东这一走,就没了消息。王语一个人在乡下呆着,前两天还觉得挺新鲜的,可是新鲜劲一过,就察觉出这农村的无聊了。
这两年打工热,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春节才会回来,留下来的,要么是中年人,要么就是老人和孩子,王语跟他们都说不上话,整天憋在屋里头,觉得自己再这样下去,就要发霉了。
他大伯说:“你也别老呆在屋里面,出去转转,后山上风景不错,听说在开发旅游景区呢。”
王语就借了一辆自行车,去后山玩去了。可是到了那儿才觉得很坑爹,因为那地方正搞开发,新栽种的树都是光秃秃的没了枝叶,有个湖倒是挺大,可是周围在施工,根本进不去。
他买了瓶矿泉水,找了块凉荫停了下来,在那儿坐到太阳下山,才骑车往回走,结果刚到张素芹他们家门口,就看见王东的那辆吉普车,停在外头的大槐树底下。他把车子骑到大门口,看见王东正在院子里洗头,就吹了声口哨,骑在自行车上笑吟吟地看着他。
王东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看见他就笑了:“去哪儿了?”
“外头转了转,刚回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也是刚刚。”王东拿毛巾擦了擦头发,他头发短,洗完之后看着更精神了。王语骑上车,说:“等会我过来找你。”
他把自行车还给邻居家的大叔,那大叔家有几个邻居在那儿闲聊,眼睛都看着他,从他把车子推进去再到把车子推出来,眼光打量他像是在打量新进门的媳妇儿。王语耳朵尖,出了门听见一个妇女说:“王叔这侄子长的就是排场,又白又俊。”
农村话“排场”就是俊俏的意思,大概类似于拿得出手,长面子。说实话,王语从前还真没觉得白有什么好,现在流行王东那样的小麦色皮肤,像他这样白白净净的,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受女性的欢迎了。
没想到在农村,居然还保留着古时候“一白遮百丑”这样的审美。其实他在城市里,也不算多白,就是很平常的那种白领一样的,很普通的没晒过太阳的白。可能城里人到了乡下,都会显得白吧,毕竟乡下人每天劳作打工,多细腻白皙的皮肤都被晒黑了吹糙了。
王语回到自己屋里,把上衣脱了下来,今儿天特别热,他骑车出去一趟,身上一层汗,晚上得洗个澡才能换干净衣服。他往镜子里照了照,发现自己的脸似乎没有刚来的时候那么白了。
“我这算白么?”他自言自语地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对自己的身材有点不满意。这几天不出门,好像养胖了,不过这样也好,他本来偏瘦,这样肉一点,看起来身体更匀称,要是能有点肌肉,就完美了。
第15章 一饱眼福
他正对着镜子臭美,外头就传来了王东的说话声,问他在哪儿,他大伯母在院子里说:“在屋里呢。”
“来了!”王语赶紧喊了一声,对着镜子捋了捋头发。王东在外头说道:“听说村头老孙逮了几只野鸡,在吆喝着卖呢,咱们过去看看?”
外头天已经快黑了,王语推门出来:“是野生的?是不是比家养的好?”
他大伯母笑着说:“比家养的贵,农村人都舍不得买,他估计要往县城卖呢。”
王语就想买两只回来做着吃,他来的时候没给他大伯带什么东西,还挺过意不去的。王东却拉住他,眼光要看不看地盯着他的胸口:“你是不是在家都这样啊,又光着出来了。”
王语愣了愣:“怎么又说我没穿衣服,这不穿着裤衩的么,你没看见啊?”
王东把自己的衬衫一脱,扔给他:“穿我的。”
“我不穿。”这人管的真宽。
“又不是在自己家,外头好多村民,你不穿,光着膀子合适么?穿吧,嗯?”
王语见他的语气有了恳求的意思,这才不情不愿地把王东的衬衫穿上了,可是他骨架没王东宽大,穿他的衬衣,跟个女人穿男人的衬衣似的,耷拉着几乎盖住了屁股。王语看了看,又想脱下来:“不行,太难看了,不知道的以为我没穿裤头呢,跟个女的似的。”
“我觉得挺好看的,行了,总比不穿好。”王东拉着他就朝外头走,王语不得已,跟着王东往外头走;“要不你把背心脱给我,你穿衬衫,我穿背心!”
王东停下脚步,看了看他,王语就催促说:“你这背心小,比这个好看!”
王东只好把背心脱了下来,这一脱,还真让王语一饱眼福。
他就没见过这么高大健硕的身体,肌肉不夸张,可是一块一块显得特别有力气,近乎完美的结实胸肌看上去厚实而性感,精壮修长的腰身使他看上去犹如一只正处在狩猎状态的美洲猎豹般健美,最应景的是腰腹处露出皮带外的稀疏毛发和偏黑的肤色,添了几分野性。
这绝对的黄金比例,不可能有男人的体型比这更好看了。
“你还有胸毛呢。”王语说着就伸手去摸,却被王东给挡住了,脸色微紧:“你不是要换衣服?”
“不愧特种兵,你身材真好!”王语边脱衬衫边赞扬着,他这赞扬明显拍到了正经点子上,王东微黑的脸上泛起了一点红,嘴角也提了起来,结果他递过来的衬衫,穿上了。
老天爷真不公平,明明他穿上去就显得很女人的衬衫,穿到王东的身上,那叫一个英俊帅气,果然还是身高肩宽的男人穿衬衫最好看。王语把背心往身上一套,发现王东看他的眼光,很诡异。
他顺着王东的眼神往自己身上看,结果发现,这背心也太大了,他根本穿不了!
最尴尬的是,这松松垮垮的背心往他身上一套,该遮的没遮住,胸前俩肉点,红凸凸的都卡在了背心边缘,看着特香艳!
王东喉咙上下攒动了一下,咳了一声,说:“要不,还是换回来吧?”
王语尴尬地把背心脱了下来,脸色微红,说:“我看你穿那么贴身,以为我能穿呢……没想到你看着身材挺匀称,骨架这么大……”
俩人把衣服换回来,王语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汗。他把衬衫在腰上一系,说:“走吧,别等咱们到了,野鸡都卖光了……”
——可是这一路上,很尴尬!
其实早就知道王东有时候莫名的沉默会让气氛有些尴尬,不过凭良心说,他活了这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尴尬,尴尬到这个地步!!
因为王东在他后头走着,居然一句话都没吭。按理说刚才换衣服的时候那种尴尬的气氛,总该找话题岔开,分散一下注意力,哪怕开两句玩笑呢!
可是没有,都没有!就是沉默!
越是沉默,王语越是尴尬,因为他忍不住就想,王东这时候满脑子,估计还都是刚才他丢人害臊的那一幕。他觉得自己背后是火热的视线,这让他很不舒服,想撒丫子就跑。暮晚的风夹杂着热气迎面扑来,王语脑门上冒出汗珠来。
第16章 初遇
这一夜王东发现自己睡不着了,他抹了把脸从床上坐起来,眼睛有些发红。脑子里不断浮现出王语穿着他那件背心的样子,卡在背心边缘的两点肉凸,美的恨不得让人狠狠蹂躏它,咬掉它。
王东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受不了,想的胸口疼。
于是他就穿上衣服,直接往村外走。外头夜深风凉,只有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前些天下大雨,沟里积了好多水,里头青蛙呱呱地叫着,很浮躁。
王东走到村口,静静地在沟沿上站着,嘴里的香烟的光芒在黑夜当中一闪一闪。
思绪回到高三那年春节,王家特别热闹,他大伯张罗了好些年货,把他叫出来,跟着一块去镇上的饭店借酒桌和板凳。
他们这要是有人家办宴席,家里的板凳桌子不够用,就会去镇上借饭馆的酒桌和板凳用,说是借,其实也是租,有的交钱,有的给两盒烟,反正大家都是十里八村的,彼此都认识。王大伯在大杨树村,也算很有脸面的人。他是去借,带了两盒好烟。
“今年怎么置办这么齐全?”
“你四叔要回来了!”王大伯喜滋滋地说。
王东笑了笑,说:“四叔又不是头一年回来。”
“你四叔不是头一年回来,可是这一回带着你堂弟一块回来了。”
王东有些愣,他没见过自己的这个堂弟。
王语两三岁的时候跟着王妈妈一块来过大杨树村,可他那时候跟着父母在广东做生意,并不知情。后来他父母没了,他回到大杨树村来,只知道他四叔有个宝贝儿子,可是从来没见过,每年春节,都是王父一个人回来,他纳闷,问他大伯母:“四叔不是又结了婚,还有个儿子么,怎么没见过他们回来?”
他这才知道,原来王妈妈带着王语回来的那一次,闹的特别不愉快。
不愉快的原因,当然是和张素芹有关。王东并没有亲眼见过,他只听说张素芹在酒席上大闹了一场,闹的王妈妈跟她当众指着互骂,后来王妈妈气的直哭,抱着王语就走了,这一走,十几年再也没有回来过。
王妈妈对老王家的人有了心结,因为那一次争吵,王家和大杨树村里的男男女女,几乎都站到了张素芹那一派。她觉得屈辱,怨恨,发誓说自己再也不回大杨树村,于是从此以后,都是王父自己一个回来,王妈妈带着王语,去娘家住。
没想到这一年王妈妈突然允许自己儿子跟着王父一块回老家了,王大伯怎么能不高兴。要说爱屋及乌,王家的人都以王父而自豪,自然王父的宝贝儿子,也是他们的贵客,如今贵客来了,怎么能不大张旗鼓地操办?
“你这个堂弟,你还没见过吧?”
王东摇摇头,王大伯说:“别说你了,我也记不清他上次来是什么样儿了,不过我见过他的照片。这孩子像他妈,长的特别秀气。”
王大伯说起王语,话匣子就打开了,王东在前头开三轮车,他在车上坐着,扶着把手,开始给王东讲他的那个城里的宝贝侄子。
“你这个堂弟,脑袋瓜像你四叔,从小就特别灵光,你四婶那种城里女人又会教导孩子,什么钢琴啦,绘画啦,都会!听你四叔讲,他还会写毛笔字呢,还得了市里还是省里的一个什么奖,还有那外国语,说的特别溜,能跟外国人聊天呢。”
这样的人对王东来说,新鲜的有些陌生。
王东很小的时候双亲就过世了,一开始跟着他爷爷,后来他爷爷也过世了,就跟了没有儿子,又不肯改嫁的张素芹。
这是王家几个兄弟商量的结果,张素芹跟王父之间的事情,他们都觉得是王父对不起张素芹,张素芹跟王父离婚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守着她跟王父从前生活的家,一直不肯走。王家几个兄弟就合计,让王东跟着她过,也算是王家对张素芹的一些补偿。
王父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对不起张素芹,他跟张素芹是包办婚姻,结了婚之后生活一直不美满,离婚也是迟早的事儿,王妈妈的出现,只是个导火索而已。他跟张素芹之间,就算没有王妈妈,最后也会离。
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王父对张素芹他们一家,除了抚养他们共同的女儿以外,并没有给过过多的关心。他也想张素芹能再找个好男人嫁了,可是张素芹一直不肯,而且还在王家住着,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困扰,每次过年回家,他都有些不自在。
尽管关心不够多,不过他在经济上,从来没有亏待过张素芹和他们的女儿,可是张素芹这人脾气也是古怪,一方面牵挂着他,一方面,又死也不要他给的钱,他给的,张素芹全都一分不花存到了银行里,说是给女儿王丽留着,等她结婚了当嫁妆。
可是她们母女俩再加上王东三个,单靠张素芹种地过活,日子显然过的有些辛苦,张素芹身体向来不好,不能干重活,所以王东从到她们家开始,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王东这人老实能干,也肯吃苦,从来不说累,学习也异常努力,一门心思,就是想学出成绩来。可是农村的教育,当然没办法跟城市里比,他没见过钢琴,也没学过画画,英语更是哑巴英语,考试分数考的很高,一张嘴却有些磕磕绊绊。
他跟着伯父从镇上借来酒桌和板凳,他们王家的亲戚都来了,一大家子人,难得在一块聚一聚。他们王家是大家族,兄弟姐妹很多,年轻一辈的,都在外头打工,成年累月也难得回来一趟。张素芹让王东过去帮忙,自己却留在了家里,把门给关上了。
王父到家之前先给老家的人打了一个电话,他这样的高官,回趟家要经过层层关卡,先是市里的领导请一次,再是县里的领导请一次,吃了两顿饭,才能到大杨树村,他要去饭局,却不能让十几岁的王语跟着去,于是就让王语自己先回大杨树村。那时候王语已经十六了,成了大小伙子了,一个人回家,他也不担心:“你坐上去镇上的车,老家的人会去接你,我都跟你大伯打过电话说过了,丢不了。”
王语从小活泼好动,也没有异议,自己一个人背着包,就坐上了去杨树镇的大巴车。王大伯估摸着他快到镇上的时候,对王东说:“你骑摩托车去镇上接王语。”
“我不认识他。”
“他好认,城里娃,跟咱们乡下的不一样,你在汽车站等着,可千万得接回来。他十六七岁,穿蓝色羽绒服戴红围巾的,好认。”
可是王语坐的那趟车,比预定的早到了半小时,王语背着包,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看着这个陌生的小镇,周围全是操着一口地方话的行人,让他一时有些胆怯。
他在那儿找了好一会,也没找到要接他的人,他才初中,他爹不肯给他配手机,因为班里同学都没有,他就去问旁边修理自行车的老板,那老板看了他一眼,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大杨树村?这地方近,跟镇上就隔一个村子,也就三四里路,你往前头十字路口往北走,有条柏油路,直走就到了。”
王语道了谢,背着包往前走。过了镇上的那条街,就是一片高高矮矮的山坡,接着便是辽阔的山野,群山环抱中间,是散落的一个又一个村庄。
他特别兴奋,觉得乡下美的像是一幅画一样。只是走到半路,他就觉得有些累了,他包里背的东西太沉了,压得他直不起腰来。他把包脱下来往旁边的小麦地里一放,喘了口气。
冬天的麦田郁郁葱葱,上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人身上,他听见前头传来摩托车驶过来,就赶紧往路边站了站,看见一个年轻男人开着摩托车越来越近,从他身边开了过去,然后在他身后忽然停了下来。
那是他们人生第一次相遇。
王语把围巾往下拉了拉,露出嘴巴,大口喘着气。十六岁的他板正条顺,是王东平生从未见过的干净和秀气,第一眼,就触动了他的心。
第17章长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