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陶秋红从三楼下来正好在一楼遇见张秀,俩人之前在二厂就是老相识,后来又一起调到七厂工作,是老相识了。
“秀姐。”陶秋红无精打采的跟她打招呼。
张秀见她脸色不太好,便问道:“怎么了?生病了?”
陶秋红摇了摇头:“没事。”
她这表情一看就不是没事的样子,张秀担心的看着她:“你来办公楼找谁?”
陶秋红无奈的笑笑:“本来是来找杨主任的,但她没在,秀姐,我想离婚!”
张秀瞬间瞪大了眼睛,王有才在她的印象里是个还不错的男人,陶秋红竟然要跟他离婚?
“为啥啊?”话出口又忽然想起什么,瞬间变了脸色,“是不是有才打你了?”
虽然王有才看起来和刘天亮不是一类人,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保不齐就会对秋红动手。
陶秋红疲惫的摇摇头:“没有。”
张秀拧眉,握住陶秋红的胳膊:“走,去办公室好好跟我说说。”
陶秋红也是压抑的太久了,想找个人好好倾诉一下,便没有拒绝张秀,跟着她进了运输科办公室。
这会儿刚到饭点,今天食堂有肉菜,运输科没出车的早早就跑食堂排队去了,所以办公室这会没人。
张秀关上办公室的门,拉她坐下:“你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秋红低着头,半晌才开口:“王有才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个好丈夫,不喝酒不抽烟,工作也认真踏实,但我觉得我再和王有才过下去非疯了不可。”
她自嘲的笑笑,看向张秀:“秀姐你知道吗,我俩早在二厂的时候就已经分房睡了,如今也已经两个月没开口说过一句话了。”
张秀闻言惊讶的看着她:“为什么?你俩吵架了?”
陶秋红摇摇头:“要是吵架就好了,关键是连吵架都吵不起来。”
她和王有才是相亲认识的,两个人对彼此也说不上有多满意,倒是两边父母都挺满意的,后来就按部就班的订婚结婚生子。
婚后她头一胎是个女儿,婆家自然不满意,五年来大家都说王有才是个好丈夫,不嫌弃她生女儿,可是外人哪里知道,她被公婆嫌弃的时候,王有才也从未站出来替她说过一句话。
他俩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很淡,结婚后更是十天半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王有才下班回来后宁愿在外面看人家下棋,也不回家来。
带女儿,做饭,收拾家务,伺候公婆,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扛过来的,王有才的眼里就像没有她这个人一样。
陶秋红觉得自己的要求也不高,不奢求和王有才的关系能有多亲近,但就像平常夫妻一般都做不到。
她刚开始吵过,也闹过,但王有才面对她时只有无尽的冷漠,皱着眉头说她成天就会无理取闹没事找事。
他们两个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俩在厂里也只是临时工,后来为了编制决定调来七厂,她以为离开公婆,环境改变,会让一切都好起来。
但没想到,远离双方父母的环境,会让王有才更加肆无忌惮。
他每天上班下班食堂,日子过得根本不像个已经成家的男人,她和女儿好像不在他眼里一样。
两个月前,因为一件小事,陶秋红埋怨了他几句,没想到王有才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彻底忽略她这个人,她现在觉得自己在家里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陶秋红双手狠狠揪了下自己的头发,无奈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太矫情,没事找事无病呻吟,但我真的和他过不下去,我宁愿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过,也不想要这种丈夫!”
张秀听完陶秋红的倾诉后,确实有些难以理解。
在她看来,王有才只是比较沉默话少,也没有动手打人,和刘天亮比起来,就已经算是个很不错的男人了。
“你今天去找杨主任是想让她劝劝王有才吗?”
陶秋红有些迷茫。
“我本意是想离婚的,但我也知道这不大可能,我之前找过妇联的田干事,她说我没事找事,让我迁就对方,可我真的迁就不下去了,没想到这回来又碰上她!”
张秀见她这么痛苦,有些不忍心:“要不,你还是找机会和杨主任聊聊吧,她虽然年龄不大,但内心很成熟,很多想法也和我们不一样,说不定她能帮到你!”
陶秋红看向她:“说实话,我是看到你离婚后才有离婚的想法的,你和她关系好,能不能帮我说说话,帮我开个介绍信,我是真的想离婚!”
在张秀离婚之前,陶秋红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就像外面人看到的,王有才只是话少一点,也没动手打人,将就将就,总能过下去的。
但从看到张秀离婚后,离婚这个念头就一直存在她脑子里。她也想过离婚后,她面对的是什么,父母的面子,外人的指指点点,但这些都不能消除她对离婚的渴望。
张秀见她有些激动,忙点点头:“行,我会跟她说的,你俩先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王有才的态度,毕竟离婚也是大事,你跟我不一样,你父母那边的意见你也得参考不是!”
陶秋红跟娘家的关系还可以,要是因为离婚,把她父母气出个好歹来,恐怕也不行!
俩人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中午,眼看时间不早了,张秀拉她起来:“人是铁饭是钢,不管咋说,饭还是得吃的,走吧,再不去食堂没饭了!”
陶秋红把心中的苦闷倾诉一番,状态也好了不少,跟着张秀起身。
没想到张秀刚拉开门,就听见远处大喊大叫的声音:“着火啦,着火啦!快来人啊!”
张秀和陶秋红立刻跑出办公室,抬头顺着声音望去,果然看到仓库的方向冒出黑色的浓烟。
俩人下意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震惊,随后立刻朝着冒烟的方向拔足狂奔过去!
第133章
杨晚月刚从小礼堂出来就听到有人喊救火,她循着声音跑到仓库时,现场只有几个人。
意外的是李厂长的秘书也在这里。
杨晚月急跑过去:“你怎么在这里?李厂长呢?”
李厂长的秘书满头大汗:“里面好像有个人没出来,我一个没拉住,李厂长就冲了进去。”
杨晚月闻言神色一凛,转头去看向这座仓库。
这是一座原料仓库,是国棉厂专门用来储存棉花用的,如今大门敞着,里面黑烟滚滚,根本就看不清里面到底有没有人。
“着火多久了?李厂长进去多长时间了?”
秘书看一眼手表:“我们来得时候火还没有这么大,李厂长进去有几分钟了!”
几分钟?不行,不能等了,杨晚月当机立断,快速跑到距离仓库最近的二道门,保安人员的值班室有毯子,她拿走毯子和毛巾打湿后披在身上,就朝着仓库冲了进去。
“杨主任!”李厂长的秘书急喊一声。要是能进去他刚才就进了,这里面的火实在是太大了,这时候进去只怕是凶多吉少!
正好这时候厂里的职工端着盆桶等工具冲了过来,张秀等人跑过来后亲眼看见杨晚月冲进去。
“晚月!”她惊惧出声。
“组长!”
“快快,快救火!”
职工们一窝蜂的冲了上去,有人端着工具泼水,有人拿着湿扫把拍打,还有人拿来管子去接水管,门口乱成一团。
杨晚月冲进去后,才知道这里面有多呛人,仓库面积很大,她压低身子快速前进,边跑边喊:“李厂长李厂长!”
好在,李厂长很快回应了一声:“在这里!”
杨晚月凝神顿住脚步,辨认声音来源后,她立刻调转方向,朝着李厂长的方向跑过去。
到了跟前才发现李厂长肩上还扛着一个人。
他走得很艰难,见到杨晚月过来,他眼睛一亮,轻吐口气解释道:“我扭到腰了。“
他进来时,这个保管员已经昏迷了,他急着救人,想着得赶快把人扛起来带走,没想到竟然就这么寸,腰一下子就使不上力气。
他忍着腰上的伤痛扛起人好不容易往前走了一段,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他本来以为今天要栽在这里,没想到杨晚月会冲进来。
杨晚月皱眉,来不及说什么,赶紧把手中的湿毛巾递给他:“赶紧捂住口鼻!”
李厂长忙接过去捂紧。
杨晚月和李厂长一人一边架住昏迷的仓库保管员快速出了厂房。
“出来了出来了!”
见到三人的身影出来,有人大喊。
外面救火的职工都下意识松了一口气。
赵厂长已经一身黑了,灰头土脸的忙组织人把昏迷的保管员先送到医院去。
“你俩怎么样?”
杨晚月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指指满头大汗说不出话来的李厂长:“李厂长扭到腰了。”
赵厂长又赶紧安排人照顾李厂长,自己则继续投身到救火的队伍中去。
靠近门口的着火点已经被扑灭了,但里面的棉花堆还燃烧着熊熊大火。
不过很快,消防车也到了,消防员一来,火势逐渐被控制住。
但直到下午三点,才彻底扑灭这场大火。
张秀直到扔了盆才有空来看杨晚月,她眼里噙着泪,点着杨晚月的额头:“你怎么那么任性,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杨晚月无奈笑了一下:“当时没想那么多!”
更何况里面是李厂长,他也算是对自己有恩,进了厂以后也对她诸多照顾,她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不去救,总要去试一试的。
“好了,别哭了!”
张秀擦擦眼泪,扶她起来:“你有没有受伤?”
杨晚月摇头:“就是太累了!”
那个仓库保管员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体重也不轻,又是昏迷着,死沉死沉的,难怪刚才李厂长会扭到腰,杨晚月光扶着他出来,就用掉全身大半力气。
火被扑灭后,七厂的职工心有余悸地看着眼前的破败的仓库和一团团漆黑的棉花,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
还没计算,但光看现场都知道这次损失有多惨重!
中层领导留下来处理后续事宜,工人们有伤的去医院,没事的就都散了。
张秀转身去找刚才一起过来救火的陶秋红,却看到她胳膊红了一片:“你受伤了?”
陶秋红刚才救火时跑得太急,胳膊撞在铁门上,铁门又被大火烧得很热,这会儿火灭了才感觉到胳膊上传来火辣辣的刺痛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