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榆村两个大棚里的第一茬黄瓜终于在钱榆村老弱妇孺的翘首以盼中迎来了大量采摘的时刻。
青壮年也不是不盼,只是都忙着打工没空。采摘这活只能靠老弱妇孺。
大家把黄瓜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摆放进铺着厚稻草的框子里。
这么大两棚黄瓜莫莉就那么大一个餐厅说什么消化不掉。
跟办宴席那家饭店谈的也是每天按量供应。
但是黄瓜又不听指挥,不会按需生长。成熟的高峰期时不时会剩下不少。
陈茶干脆雇了辆小货车,把摘下来的黄瓜运到市里去卖。
也不去集市上费那劲,直接送到各大饭店。
在北方冬天严重缺乏新鲜蔬菜水果。
日常百姓吃的多数就是抗冻耐放的那么几样菜。什么白菜冬瓜土豆。
百姓能将就,饭店为了营业得变着法的推陈出新,有时候就得高价从南方往回运菜。
但是往往因为路途遥远颠簸,要么蔫坏掉要么水分流失严重。
所有饭店的采买看见这么新鲜的黄瓜送上门时,二话不说留了大大的一筐,连价都没还。
从第一家饭店后门出来的时候,王山才惊呼一声:“卧槽!黄瓜十块钱一斤都有人买?”
说实话陈茶也有点懵,毕竟猪肉才三块左右一斤。
她报十块钱是为了给对方一个讨价还价的空间,也没想到直接能卖出去。
接下来他们去了第二家,第三家。
都很顺利的卖了出去,甚至陈茶在其中一个大饭店每一斤黄瓜试探性长了两块钱,还是卖光了。
王山眼睛都兴奋到充血,问陈茶:“村长,要不咱们干脆卖十五块或者二十块一斤吧?”
陈茶摇头,“或许也能卖出去,但是没这么容易。再说,做生意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咱们不能贪得无厌。现在是物以稀为贵。等大家看见大棚赚钱,一窝蜂的涌进来时,拼得就是可就是老客户了。所以现在少赚点,多积累点客户。一味抬高价格惹的客户不痛快了到时候一旦客户有第二个选择,第一个就是踹掉我们。”
贪图小便宜吃大亏就不合适了。做生意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尤其是种温室大棚这种,以后跟饭店的合作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客户比一时高价更重要。
王山想了想,点点头:“你说的对。”
“不过,我们可以说原价十五块,但是第一次上门送货做生意给个优惠价十块一斤。如果跟我们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也能按十块钱一斤。而且保证后续不高于市场价供货。”陈茶说着皱了下眉。
她出来时间有点长,胸口又胀又疼。就让王山自己去跑剩下的饭店,谈好了,以后省事。只需要每天一大早摘下黄瓜送到每个饭店就行,反正顺路也不多麻烦。
陈茶安排好以后自己回家喂孩子去了。
可是这一次,右边的那啥,孩子刚一嘬,陈茶就疼得龇牙咧嘴。
而且一一嘬了半天还是胀得疼。
陈茶当时也没多想,只当是积奶太多孩子一顿吃不完。
到了晚上越来越严重,到了陈茶一抬胳膊,腋窝下都会扯的痛,她用手摸了下,里面有个硬块。
程樘一听就要带她去医院。
保姆说没必要,这是堵奶了。
她还说一般当娘的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拿手顺着捋一下,再挤挤就行了。
要严重了就用木梳子顺着出奶的方向梳几下,奶结开了就好了。
陈茶信了,忍着疼又是捋又是梳,折腾了半晚上也不见好。
第二天一大早,程樘直接带着陈茶到了医院。
大夫的判断跟保姆一样,不过说法更专业叫什么急性乳腺炎。
按照保姆的方法折腾了半夜越来越疼,而大夫上手推拿了几下,不过几十秒,陈茶就不疼了。
就是有点丢人。那场面让陈茶想起了给奶牛挤奶。而自己就是那头牛。
“母亲真的太伟大了!看见的牺牲就不说了,看不见的牺牲无处不在。”陈茶很感慨。
这话程樘十分认同:“嗯。以后臭小子不孝顺你,我就教训他。”
“等他不孝顺再教训,那你估计也教训不动了。”陈茶不客气地怼他。
等需要人孝顺肯定就是老了。老了大约只能被子女打。
外公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陈茶等了半天没听见程樘回话,一回头见程樘远远落在后面,正盯着一个牌子不知道看什么。
她好奇地倒了回去,发现程樘正在看指示牌。
就是那种哪个科室在那栋楼几层的指示牌。
“你看这个做什么?”陈茶问。
“我想去结扎。”
陈茶惊得扭头,见程樘一脸认真不似玩笑。
她这才想起,如今已经坐完月子了,到了结扎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
今天有点特殊,0点三章一次更新完。感谢在2022-05-18 00:00:00~2022-05-19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深水鱼雷的小天使:巴拉巴拉 53个;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miss.7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泱了个泱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5章 、又欠收拾
一般为了避免影响壮劳力的工作, 往往都是要求女性结扎。
所以像程樘这样主动结扎的男人其实特别少。
陈茶二话不说拉着程樘就走,“不行!”
程樘纹丝不动。
陈茶知道他倔,真认准的事情她反对也没用, 尤其是在跟她利益有冲突的时候。
想了想,陈茶可怜兮兮地拉着程樘的袖子:“可是, 你要是结扎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生孩子的可能了。”
程樘眼神中闪过一抹犹豫, 又重新坚定了眼神。
反正男孩不管城里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都只让要一个。
“可我还想生个女儿。”
程樘诧异地低头看陈茶, 见她也不是开玩笑很认真的模样, 程樘满脸满眼地不敢置信。
陈茶是剖腹产,术后一周还不敢大动作, 一动就疼得直喊这辈子再也不生了。
这才过了几天?竟然告诉他还想生个女孩?
“真的。”陈茶强调,“我特意打听过了。现在不像你几年前知道的那样只能做结扎手术了, 还有种办法就是上节育环。”
程樘皱眉,“什么是节育环?”
“我也不清楚,反正放在身体里的, 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会留下不可逆的伤害。”她只是听张晓萌提过一嘴。
张晓萌生了个女儿,倒是能要二胎。但是也不是想生就生, 得到张晓萌三十岁以后才能生二胎,这期间就得上节育环。
只生一胎的能不能上节育环陈茶并不清楚,这会儿就想打消程樘要结扎的念头才这么说。
程樘半信半疑地跟着陈茶走了。
******
钱榆村温室大棚黄瓜的名声很快在油城传开, 很多城里的人开着小汽车或者骑着摩托车一大早就来排队买黄瓜。
生意好到钱榆村其他人都开始眼红,纷纷来找陈茶也想盖大棚。
陈茶当然鼓励,但是有个问题, 一个大棚就要五六千块。
这些钱不会因为村民们想盖大棚就凭空出现。
钱榆村自从迁了新址, 家家是都是气派的大瓦房, 只是屋子里还没几样家具。家底都被掏空了, 添置不起,还有很多人家都负债盖房的。
这在钱榆村是普遍现象,所以拿什么来盖大棚?
总不可能陈茶把这钱全部掏了。
陈茶他们家目前赚的钱,一部分投入到新车间的生产中了,一部分借给村里以及给她家打工的工人们盖房了,还有一部分换了陈茶开的这辆小轿车,而且占的比例还挺大。
村里目前报名的就有十七户人家,按一个棚五千块算,也要八万五千块。
这个钱,现在陈茶倒是也能拿出来,但是凭什么她出?她只是村长又不是钱榆村全体村民的妈。
再说了,现在有十七户报名的,等下次说不定得七十户报名的。
她可没有三十五万掏。
如果帮了这十七户人家盖棚,不帮下一次报名的人盖棚,那大家又该骂陈茶偏心眼了。
费力不讨好的事陈茶肯定不干的。
“贷款。”程樘建议。
聊这事的时候,两人都在沙发上,陈茶躺在程樘的腿上。
就他们俩,保姆带着孩子在卧室里,李天佐去北镇车间那边了。
他说不愿意跟程樘一个屋檐下,总想跟程樘打架。
就因为大家都没在,陈茶才敢做出这么“不知检点”的行为。
陈茶听见程樘的话,眨了眨眼,一脸顿悟:“对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