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茶爬到炕上,又掏出钱开始数。
上次数完是二百五十五块三毛五,然后买木头加赶集吃饭,前后一共搭进去二十四块六毛三。
被表布十八块,棉布内衬布三块五,买棉花加加工钱合计二十六块,总共四十七块五毛钱。做了两铺两盖,棉花基本用上了但还剩一点棉布。
再加上买柳木花了五十,以及最近这些天买菜和日常消耗品的六块八毛钱,还剩下一百二十六块四毛二。
陈茶又数了一遍钱,问程樘:“你估摸着,我们结婚还得花多少钱?”
程樘把锯子放到一边,蹲在那皱起眉头默算了一下,“大约有个一百就够了!”
一百……就???
陈茶短促地呵了一声,把钱卷起来往程樘怀里一丢:“你自己管钱吧!”
算来算去都是空,她还费劲巴巴的算什么?
程樘皱眉,刚想张口,村里又想起敲锣打鼓吹唢呐的声音,只是声调比下午欢快多了。
陈茶竖起耳朵听了下,咦了一声:“不是已经下葬了吗?怎么又开始敲锣打鼓?”
程樘摇头,“这次不是张家,是闫家。”见陈茶还是一脸茫然,又补了句,“明天腊月十八,闫福勇娶媳妇儿,今天响门。”
陈茶顿时忘了算账的事,追问:“什么叫响门?”
程樘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从耳朵上取下铅笔咬了下笔杆,“算是通知和答谢?”
“啊”陈茶更茫然了。
程樘把铅笔别回耳后,把加工好的木头放进锅里开始烧火蒸木头,“反正就是新郎官由近及远,由长及幼挨家磕头。”
陈茶哦了一声,想了想道:“那和下午张常来挨家磕头啥区别?你们这的人怎么这么喜欢磕头?结婚挨家磕,死人也要挨家磕?!”
程樘:“……”
两者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要问区别在哪一两句话程樘也说不明白。
程·说不明白·樘,往灶膛里塞了根火头问陈茶:“你想不想去看看?”看看就知道了。
陈茶指了指灶台,“你这忙着呢?有空陪我去?”
程樘本想说你自己去,一想外面黑咕隆咚陈茶会害怕,点点头:“没事,先放锅里蒸着。”
陈茶立马穿鞋下炕,“那走!”
在没电的冬天,钱榆村的人娱乐也乏善可陈,但凡有个红白事,基本是全村出动。能帮忙的去帮忙,顺带还能蹭顿好吃的改善伙食。
不能帮忙的就跟后面看热闹,单纯图个乐呵。
他们刚出门,正好撞上闫福勇一行人。
陈茶一看这阵仗立马乐了。
看热闹的还是下午那帮人,站在胡同两侧。小孩子们依旧追着锣鼓队跑。
敲锣打鼓的也还是下午那五六个,只是吹奏的曲子从悲伤换成了欢快。
区别就是张常来换成了闫福勇,孝服换成了西装,依旧是下午那个看起来很有威望的老者领着。
走到一户人家的院外,唢呐队停了吹拉弹唱。
那个老者扬声高喊:“给他叔磕头了。”
院里走出两个中年人,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嘴上没什么诚意道:“别磕了,不用!”
老者把一块绣着龙凤的棉垫铺在地上,闫福勇双膝跪在棉垫上虚磕了一个。
磕完,唢呐一吹,大部队出发换另外一家。跟发丧一样,又是热闹了大半个村。
这次不光唢呐队,连村里的大喇叭都开始放比较喜庆的音乐。
人群里稀稀拉拉亮起了手电筒,照的四处人影幢幢。
陈茶跟着大部队看了会儿,两手交叉揣在衣袖里,用胳膊肘碰了下程樘,“咱们结婚,你也要这么挨家挨户磕头?”
程樘垂头,朦胧的手电筒光下,陈茶刘海被风吹的凌乱,眼睛因为好奇眨了眨卷翘的睫毛忽闪了两下。鬼使神差地,程樘伸手在她脸颊上轻捏了下,纠正她,“不是挨家挨户磕。”
陈茶拍掉他的手,虽然很冷脸却有些烫,垂头咕哝:“那不还是得磕。”
又跟着看了几家,陈茶大约能明白了,问程樘:“他磕的是不是拿礼钱最多的直属亲属?”
程樘:“……”
虽然明面上不是这说法,但实际上好像确实这么个事。
陈茶翻个白眼,大冬天这么冷,追着看人家磕头,图啥?
“不看了,回家。”
程樘也惦记着锅里蒸的木头,点点头两个人打算往回走。
“程樘?茶茶?”
陈茶抽了下嘴角,翻个白眼,随即换上热情的笑容回头,“芳芳姐?这么巧?你也是来看热闹的?”
李芳芳摇头,“不是。我娘让我去送礼钱,你们给了吗?”
陈茶看向程樘。
程樘摇头:“忙忘了。”
李芳芳再问:“那我们一起去?”
陈茶想起钱扔给了程樘,朝他伸手。
程樘垂头看了眼,自然地牵起了她的手,在掌心捏了下,皱眉:“你手怎么这么冷?”
陈茶:“……”她不是这意思。
李芳芳:“……”虽然天黑可她不瞎。
最后,三个人先到了程樘家,陈茶取了两块钱跟李芳芳一起去闫福勇家随份子钱,就是钱榆村人说的礼钱。
程樘没跟着,锅里蒸的木头火候到了,他得干活,一再嘱咐李芳芳让她务必把陈茶送回家。
闫福勇家在村子东南方向。
陈茶跟李芳芳走到半路看见村长领着几个人正好出门。
陈茶在钱榆村也没几个熟人,村长算一个,还帮过她。
陈茶主动打招呼:“村长,吃饭了吗?这么晚还忙什么呢?”
李芳芳也跟着喊:“谭叔。”
村长应了,指着身边几个人,对她们道:“这是镇上请来的电工师傅们。明天闫家小子不是结婚吗?师傅们说给加个班,争取明天上午给村里通上电!”
陈茶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
李芳芳也很开心:“真的吗?”
最近这阵子,每天都能看见村里有电工忙进忙出,布线的按电表的,没想到效率这么高,竟然这就能用上电了。
村长摆摆手,“尽量,不是一定,也别高兴太早了。”
陈茶和李芳芳都自动忽略这句话。
她俩到闫福勇家,响门已经完事了。
唢呐队都围在院里的方桌旁喝水休息。
院门上挂着大红灯笼,院里几个比较高的地方挂着手电筒照明用。
大家都一脸喜气地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在钱榆村,红白事都有专人负责收钱记账,俗称柜上。
李芳芳带着陈茶到了柜上。
陈茶报上程樘的名字,给了两块钱。
李芳芳报了自己爸爸的名字,也是随礼了两块钱。
两元礼钱,在钱榆村就是普通街坊会拿的金额,不多也不少。
来之前陈茶问过程樘,跟闫家完全没亲戚关系,为什么还要出这两块钱?
程樘说钱榆村一直很穷,谁家娶媳妇都特别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谁结婚,没关系的街坊也会拿两块礼钱。
一户两块,一百户就二百,结婚摆席差不多就够了。
说好听了说是村里人重情义,说直白点就是互相凑钱结婚。
闫福勇他娘抓了两把糖给陈茶和李芳芳一人一把,算作谢意。
李芳芳自己接过来,用眼神示意陈茶也收下。
明天就结婚了,闫福勇家里人来人往,都很忙。她俩不好意思多留,给完钱就告辞了往外走。在到院子中央,正好碰见新郎官闫福勇从里屋出来。
闫福勇一身新西装,唯独膝盖上两块土印子在昏暗的光线下也清晰无比。
他跟李芳芳明显是认识的,一见两人就笑着打招呼:“呦!芳芳妹妹来了啊!你等等咱俩聊会儿!”
李芳芳笑道:“你快拉倒吧!忙着娶媳妇儿进门的人哪有时间跟我闲聊?行了,你忙吧我们走了。”
闫福勇几步跟上她们,“这话说的,我是重色轻友的人吗?何况……”闫福勇眼神落在陈茶身上,“你这不领着个漂亮姑娘?这你哪个亲戚家的妹妹?长得跟电影明星似!真俊!”
光线虽暗,但不影响闫福勇看清陈茶的美。
陈茶微微皱了下眉,觉得一个准新郎官说这种话有些轻浮。
李芳芳也不想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佯装听不出闫福勇话中的含义,在他肩膀上轻拍了两下,“你快留步吧!还真打算当护花使者送我们回家啊?”
“我倒是想,可惜……”闫福勇指了指院外,“张哥在外面等着我呢!”
李芳芳和陈茶落后一步让他先走:“那你先去忙!”
等闫福勇身影消失在篱笆外的黑暗里,两个人才往外走。
李芳芳轻拍了下陈茶的胳膊:“茶茶你别往心里去,这闫福勇平时人也不坏,就是他嘴上没个把拦门,开玩笑没轻没重的你就当没听见就行。”
陈茶嗯了一声,没说话,但是从心底给闫福勇打了个叉。
陈茶靠直觉几次死里逃生,她可以第一眼信任看起来不是好人的程樘,也会第一眼判了笑眯眯一脸正气的闫福勇死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