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茶有点尴尬,连忙岔开话题,“你打算做什么买卖?我家以前就是做买卖的,也许有我能帮上忙的。”
程樘犹豫了下,摇摇头,“没太想好。我这辈子除了在钱榆村就是在西北荒地,没见过什么世面。不过在西北的时候,经常跟工友聊天吹牛,有几个挺厉害的大哥建议我可以考虑做锡箔纸。”
“锡箔纸?”
“嗯。就是卷烟厂用的那种。他们说现在铝箔纸比较缺货,加上我也喜欢抽烟,就想弄这行试试。”
“这个锡箔纸是用铝水做的那种?”
程樘点头。
“那不得买设备?我听说铝箔纸制造比较麻烦,要把原材料熬成铝水然后用机器硬生生压成薄片?”
“我也不太懂,听说是这样。”
陈茶抽了抽嘴角,她还想程樘要是做个小买卖,她就把这八十块钱还给程樘了,结果没想到程樘野心这么大。
别说现在手里还不到三百块,就是一分不花有五百块,也不够买机器零件的。
五百想开厂,就有点儿戏了。
程樘自己也知道,所以才说得这么底气不足。
陈茶叹息一声,程樘这买卖是不是好买卖陈茶不知道,但是知道做生意除了需要本钱还得准备一条退路。
就是说万一程樘生意赔了或者没赚钱,不至于饿死。
那在农村不想饿死自然首选是种地。
陈茶想了想问程樘 :“村长说你的地被你二伯种着,不能要回来?”
第7章 、患得患失
陈茶愿意守着一亩三分地当程樘最坚实的后盾。
但,前提是有一亩三分地可以守。
程樘薄唇紧抿,默了一瞬,缓缓地摇了摇头,“不太好办!”
陈茶是桃花眼,平日里看人总像带了钩子,此刻因为好奇睁圆眼平添几分娇憨,“为什么?”
程樘敞着腿坐在炕沿上,长腿斜斜的伸直,带了几分懒意,一手撑着炕,另外一只手习惯性的抠了抠眉梢,“我二伯娘那人,有点难缠。”
“再难缠也不能不讲理,那地就是你该得的!”
“话是这么说……”程樘右手掌心扣在自己的后脑勺上,有点烦躁。
原本他没想留在钱榆村,只想回来弄个身份证明就走,也懒得计较被占的那点地。可现在有陈茶了,确实得要回来。
他总不能带着陈茶跟自己四处流浪,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这姑娘长这么漂亮带出去不够惹麻烦的,在村里种个地最起码能解决温饱。
但是程樘想想二伯娘那个动辄撒泼耍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模样,手就不自由自主的抵上太阳穴揉捏着,感觉脑仁一抽一抽地疼。
讲道理肯定是没用的,他堂堂一个七尺男儿不能动手,又不能跟二伯娘对着骂街,这地着实不好要。
况且,真撕破脸一定会被人戳脊梁骨。
最终程樘叹息一声,找了个干巴巴的理由,“我二伯二伯娘养过我几年。”
陈茶恍然,拉长了音哦了一声,“你是怕你二伯娘耍无赖?”
程樘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陈茶由此推测,那所谓的二伯二审霸占的绝对不止是地。
程樘虽然没否认,但是也不愿意再多说,用他的话是:“我一个大老爷们去跟长辈站在大道上争锅碗瓢盆像什么话?”并且在说完后迅速岔开了话题,“我明天出趟门,可能回来晚点,甚至有可能明晚回不来。”
陈茶下意识皱起眉,一脸警惕,“你要去哪?”
“放心,不会丢下你的。你也看见了我家就在这。”程樘安抚道,见陈茶眉眼重新舒展开才接着道:“我在西北待了五年,那边基本与世隔绝,钱榆村也相对封闭落后,想了解现在的情况我得出去转转看看。”
陈茶哦了一声,猜程樘是想出去找赚钱的门路,陈茶眼睛黑亮亮的,“不能带我一起吗?”她也想赚钱。
程樘低头看了眼她的脚,果断的摇头,“来回走几十里路的。”
陈茶有些失落,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不能坐车吗?”
程樘轻叹,“最近的车站步行过去也要十几公里。”
陈茶:“……”
******
第二天,天还没亮程樘就走了,动作很轻,完全没吵到陈茶,还体贴地往灶膛里加满了柴,让炕保持热热乎乎。
陈茶是硬生生渴醒的,睡土炕暖和是暖和就是太干燥严重缺水。
灶台上方放着一只镶蓝边的白瓷碗,陈茶坐起身看见里面有水,试探着摸了下碗边竟然是温温的。
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翘,被独自留下得惶恐不安因为程樘这贴心的举动一扫而空。
她现在相信这男人,一定不会丢下她!
陈茶喝完水,穿好衣物,把被褥重新整理好。
只有这一张比单人床宽不了多少的炕,也只有这一床被褥,昨晚两个人理所当然的同床共枕了。
陈茶本来还有点紧张,怕再拒绝会让程樘恼羞成怒,结果程樘可能白天干太多活了,沾枕就睡了。
陈茶也累得不轻,放松警惕后也跟着睡了过去。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懊恼还是该松了口气,盘腿坐着发了会儿呆,陈茶轻叹一声穿衣服起床。收拾好被褥,用烧炕的水简单地洗漱了下,顺带洗完自己的衣服和程樘终于换掉的单衣单裤。又给自己煮了个白粥,一边吃饭一边想程樘虽然仗义,可自己也不能真的白吃白喝让他养着,总得想方设法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如程樘所说,钱榆村交通闭塞,相对落后,全村以务农为生,村子又小连个像样的供销社都没有,陈茶觉得自己完全无用武之地。
想了半天,一直到洗碗的时候,陈茶终于给自己找了一件事做,去程樘二伯家要回程樘的地以及本应属于程樘的东西。
第8章 、程家旧事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陈茶不想打没把握的仗,根据记忆到供销社买了一封桃酥,拎着到王村长家。
村长老两口看见陈茶十分意外,村长招呼她:“程樘媳妇,你怎么来了?”
陈茶佯装娇羞的笑笑,“我替程樘过来谢谢你们的关照,另外还想请教点事。”
陈茶的长相偏娇艳,村里人一般管她这种长相叫狐媚长相,定义为坏女人。
所以村长老婆不是很喜欢她,轻哼了一声,自顾自收拾屋子去了。
村长警告地瞪了自家婆娘一眼,伸手接过陈茶手里的点心,“你跟程樘现在日子紧,用不着来这些虚的。”
话是这么说,但陈茶看的出来村长很满意她的“周到”。
陈茶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希望村里帮着程樘要回耕地的需求。
不知道是吃人嘴短还是村长真偏爱程樘,特别痛快地答应帮忙了。
村长老婆就泼他们冷水,“清官难断家务事!就程老二那两口子又财迷又无赖,你们就是说破天他们也不会还地!再说了,现在是冬天,雪底下的麦子都寸高了,她能给你们才怪咧!”
陈茶黑白分明的眼珠转了转,笑眯眯的凑到灶台跟前,“婶,我帮你烧火。”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村长老婆手脚不是很利索,没抢过陈茶,只能轻哼一声,让开位置,脸上的表情明显缓和了几分。
陈茶一边添柴,一边主动跟村长老婆闲话家常。
村长老婆明显就是个口直心快的人,这种人最难保密,没多久,陈茶就从她口中打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
钱榆村跟其他村子不一样,其他村子一般叫李家村王家庄的,往往村名就是村姓,村子里绝大部分人会姓村姓,比如李家庄,村里绝大多数人就会姓李。
钱榆村不一样,这个村里的人当初都是各个地方逃荒来的,靠这里一片野生榆树上的榆钱活了下来。
慢慢聚集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村,后来登记村名的时候,村长一紧张,把榆钱村说出了钱榆村,名字就这么乌龙的定了下来。
程樘的爷爷奶奶也是第一批难民,那时候程家老两口还年轻,特别能干,四处开荒种地。
钱榆村附近都是盐碱地,庄稼收成并不算好。好在地多,解决温饱后还略有富裕。
但像《史记》里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样,程家因为地多解决了温饱,后来又因为地多被划成了地主。
来到钱榆村这个程奶奶已经是第二任,第一任在逃荒路上就饿死了,第二任程奶奶遭受不住羞辱过世了,程爷爷特别□□的熬到娶了第三任程奶奶,也是程樘的亲奶奶。
程奶奶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嫁给一个成分不太好的三婚男人,她是个寡妇带着个半大的闺女只为了能解决温饱问题,并且基于越穷越能生的不知道什么定律,嫁给程奶奶后又生了四个儿子。
以至于日子越来越穷,并且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从大儿子程锣开始就很难讨媳妇。
大儿子也是个有主见的,拍拍屁股参军去了,据说现在在帝都还是个官。
二儿子程鼓没老大那么有魄力,四处托人说媒,娶了一个比十里八乡还远的姑娘。后来才知道这姑娘是被人退了婚在当地名声太差了,没办法才嫁给娶不到媳妇儿的程鼓。
三儿子程宣小时候给公社放牛,和同村的一个小青梅修成了正果。
只有四儿子程天比较惨。程爷爷差点熬满三位岁数的时候一个跟头跌没了,他又守孝三年,年龄过大连退婚的也说不上,后来娶了个病秧子,岳父家都不要他彩礼就希望他照顾女儿。结果病秧子生下程樘没两年就走了。
程天娶媳妇儿虽然没花钱,但是养一个病秧子比彩礼分期还花的多,整天针药不断,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
程鼓程宣都想方设法的搬了出去,现在程樘那间破屋就是程鼓之前住的。
程樘妈妈活着的时候,姥爷姥姥那边的人不来往,她人刚一咽气,什么舅舅姨的全都来了,指责程天没照顾好她,想下葬要先赔他们一千块钱。
那年月,全村都不一定能凑出来一千块。
程天连夜逃跑了,从此不知所踪。
程樘奶奶当场气绝身亡。
程鼓程宣当然跟程樘那些舅姨扭打到一起,互相要赔偿要对方偿命,那架吵的闻名十里八乡闻名。
“然后呢?”陈茶追问。
村长老婆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水润了下唇,正说到兴头上还想继续说,被村长瞪了一眼,“你跟个孩子说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干什么?”
村长老婆明显是害怕村长的,但还是属鸭子的,嘴上硬得很,“说说怕啥?你都答应去给程樘要地了,咋不把房也给他们一起要回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