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茶买来蚕卵孵出来的时候,已经6月了。
地里的桑树苗才种上没多久,得明年才能用。
所以陈茶骑着自行车到磨坊附近,摘了些嫩桑叶还有一堆已经紫到发黑的桑葚带回了家。
她把嫩桑叶洗净晾干,拿剪刀裁成细条,铺在装幼蚕的纸盒底。
蚕们还很小,食量也不大,基本不耽误陈茶做别的事。
小卖部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主要她这里商品种类越来越全,价格还便宜。尤其是零食简直五花八门,离学校又近,孩子们下了课都往这里跑。
知道有些孩子要零花钱难,陈茶还允许他们拿东西来换。
比如空酒瓶,一个两分到五分,拿一个来就能换块糖或者其他等价商品。
破纸壳,废铁,都可以拿来直接换东西。
陈茶如今认识废品站的老板,对各种废品价格门儿清。她收来的废品到时候再卖给废品站老板,还能再赚个差价,简直一举两得。
小卖部里卖的钱陈茶也不往外拿,全部再用于进货。
所以到现在开业两个来月了,她投进去的本依旧是那三百来块,但是小卖部的货架越来越满,货物种类越来越多。
陈茶的记账本从两个变成了三个。
一个记小卖部的流水账,每天卖多少赚多少。
一个记华樘家具的帐。
还有一个记日常收支。
只是目前来说,他们家只出不进。
陈茶小卖部的卖的钱直接用于进货,程樘卖床垫的收入都被他换成了设备。
至于日常开支则是两个人共同承担。
比如生活用品,酱油醋味精盐之类的当然是直接从小卖部里拿算在陈茶的账上。
需要花钱的开支一律记在程樘的账上。
为此没少被程樘调侃她财迷。
有次程樘特别纳闷道:“你这小脑袋瓜子怎么长的?好像什么东西到你眼里都能换算成钱!”
就连陈茶自己喜欢的桑葚她也不放过。
她每次去采桑叶,都会摘一堆桑葚回来,洗干净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摆在柜台上卖,一份一分钱。
陈茶奇怪地回他:“赚钱才能更好的生活呀!我们那的人都这样。倒是你们这的人比较有意思吧?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非得把命栓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这年头做点什么生意不比种地强?”
这不只是她跟钱榆村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地域和地域的差距。
就陈茶这两年走南闯北的经验来看,南边的人和北边的人差距很大。
南边的人更注重当时行乐,他们愿意把大部分收入花在吃穿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让自己的肚子受委屈。
像陈茶去过的一个蜀地山村,人们是真的穷,整个镇子上都没通电,平时以红薯果腹,但是他们可以在过年的时候杀掉自己家养了一年的猪吃肉而不是卖钱。
丁大点事,哪怕只是小孩子过生日都能大摆宴席,一摆就是十几桌起步。
北方人就不一样,尤其是钱榆村所在的这个省份,比起赚钱大家更偏爱省钱。
就收入来说,钱榆村比那个蜀地山村富裕不是一点半点。
在钱榆村即使家里养了猪也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卖来换钱的。
但是很少有人会花钱吃喝,买一斤肉能吃一星期。
夏天肉不好存放,容易变味,就切成小块用盐腌制一下,或者拿开水煮了慢慢吃。
哪怕是过年,小户人家也就买个二斤肉,人多的主家也就买个五六斤猪肉。连猪腿都不会舍得买一根,别说是整猪吃肉了。
钱榆村的人都天天喊穷,实际上大部分人家都是有存款的,多少不等而已。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这事程樘也发现了。他跟陈茶也有这种区别。
就拿陈茶来说,陈茶不浪费但是也不委屈自己,喜欢吃的用的喜欢就买,不过她也不是败家,都是在能力范围内买。
可以说,比起省钱,陈茶更愿意赚钱,也舍得花钱。
程樘觉得这样挺好的,虽然嘴上会说她财迷,其实特别愿意养她。
因为程樘觉得,再这么下去陈茶完全不用他养了,他得珍惜还能给她花钱的日子。
所以程樘每次送货回来,都会给陈茶带点东西,或许是首饰,或许是零食水果。
******
废品站老板的小货车,一次能装二十张床垫。
自打程樘开始自己绕制弹簧后,成本又下降一些,一张床垫利润在四十块左右,也就是说一车就能赚八百块钱。
一个月能做两车四十张弹簧床垫,赚一千六百块左右。
听起来很赚钱,但是陈茶手里只留了几百块应急的钱,剩下的都给程樘了。
包括上次五张床垫卖了一千零九十五块,全部被程樘用于周转了。
现如今他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慢慢就不再给原材料厂打欠条了,毕竟欠钱进货价格要高,现钱拿货会便宜不少。
一张弹簧床床垫的成本基本能控制在一百七十块左右了。
程樘不往她手里交钱,她就当他没赚。
哪怕他昨天送货回来,又刚买回来了一台风扇。
电风扇在钱榆村可是个稀罕物件,一台就要一百九十块。
白天放在小卖部,晚上放到卧室里,凉爽的小风一吹再也不怕热到睡不着了。
因为这风扇,小卖部生意也好了许多,小孩子们一下课都跑来蹭风扇。
而且这些刚刚懂事的孩子们,偏偏还特别要脸,来蹭风扇又不好意思白来,或多或少会买点东西。
也不多,少的一两分,多的也不会超过一毛钱。
陈茶也不在意,特别大方的跟他们分享。
桑葚不花钱,放个一天半天不那么新鲜了陈茶还会免费请大家吃。
没零食的年月,这也是很稀罕的零食。
孩子们一起吃得牙齿舌头还有手上都是紫黑色,互相嘲笑完以后再一起哈哈大笑。
陈茶看着他们都觉得自己又年轻了不少,也跟着拿起桑葚往嘴里扔。
等孩子们都放了学她能清净一会儿,给程樘做做饭。
这天到了傍晚,陈茶胃里一阵翻腾。
晚饭只吃了一口,又跑出去吐了。
程樘倒了碗水跟出去,给她拍背。
陈茶是干呕,还没吐出来。
“你这怎么了?”
“不知道,打下午就有点不舒服了,老是想吐。”陈茶小脸煞白。
“走,去李大夫家看看。”
李大夫听了症状,问陈茶:“你好事多久没来了?”
在钱榆村人们管月经叫好事。
陈茶红了脸,虽说患者在大夫面前无隐私,但是说这种话也是会害羞的,摇摇头,“很久了。”
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那你应该是有了!我不懂妇科,你们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啊?”陈茶听懵了,“什么有了?”
李大夫:“……”指程樘,“你问他吧!”
陈茶回头看着程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还懂医了?
程樘愣了下,喜上眉梢,声音激动到发颤:“就是说你怀孕了!我要当爸爸了!”
第58章 、天价电费
程樘回家骑上自行车载着陈茶到医院挂了急诊。
急诊科的大夫给陈茶检查完, 问了跟李大夫一样的问题:“同志,你上次来月经什么时候?”
这大夫是个女同志,陈茶心态放松了许多, 仔细想了想,“上次应该是一年以前了。”
似乎有次她来着月经趟着凉水过河之后再没来过。
陈茶一直也没当回事, 她生活都成问题, 不来例假相当于少了一份必要支出, 而且干净利索省得换洗衣服麻烦。
女大夫也会点中医, 闻言摸了下陈茶的脉搏,又仔细看了看她的检查结果, 问清了她今天的饮食以及呕吐发作时间,最后定论:“你没有怀孕, 应该是野生桑葚吃多了,或者吃了其他不干净的东西!桑葚虽好,你体寒脾胃不好, 吃多了刺激了肠胃。也或许是吃了其他不干净的东西有点食物中毒。没什么大事,我给你开点药。”
陈茶怔了下,拿着处方道了谢, 刚想走又被女大夫叫住。
“你想要孩子的话,月经这事还是要调理一下的,月经都不正常怎么要孩子?我是西医也不是妇科大夫。不过我姥姥是个老中医, 特别擅长妇科。在临市,有需要的话你可以去看看。我给你写个地址。”
陈茶倒回来拿了地址,再三道谢才离开。
陈茶一推门处理费, 等在走廊里的程樘就站直身子看过来, 依旧还是那张冷脸, 只是眼睛里难掩期待。
他张了张嘴, 没发出声音,清了清嗓子才说出来话:“怎么样?”
陈茶摇摇头,本就有点失落,见他这样更是有些难受,小声道:“我没怀孕,医生说只是有些肠胃不舒服,可能是桑葚吃多了。”
程樘嗯了一声,舌尖舔了舔唇,眼里的失落一闪而过,接过陈茶手里的药,扶着她,“还疼吗?我先去给你找点水把药吃了,回家还得走大半个小时,得忍很久。你自己在这等会儿可以吗?”
“不用,我没事了。”陈茶摇摇头,其实等检查结果那会儿去了趟厕所又吐了两回就没什么感觉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