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茶哦了一声,来了劲头,“好呀!那东西炒一下还是挺好吃的。”就是有点费油。
“你去换身衣服,外面蚊子厚。”程樘去拿了手电筒,还拿了一把芭蕉扇。
抓知了猴要去有树的地方,钱榆村的树都在护河堤下面。
冬天早就陷入深眠的钱榆村,这会儿路上还行人不断。
到了坝上,陈茶吓了一跳,树林里手电筒光密密麻麻晃来晃去,跟百鬼夜行似的。
她咂舌,“这么多人?感觉比知了龟都多了吧?”
“现在非农忙,天又热难入睡,大家权当出来消食了。”
陈茶开心地像个小孩子,飞奔下护河堤,一头扎进抓老道的大军里。
她人菜瘾大,每次以为找到了,兴奋地直喊程樘,因为她不敢抓。
等程樘过来才知道,那只是挂在树上的壳。
陈茶做好了颗粒无收的准备,谁知道回家的时候,还抓了十几个,有两个都快变成知了了。
当然大多数都是程樘抓的,她找了两三个。
回到家陈茶忙着用盐水把知了龟腌上,程樘给她熬草药。
等熬好,程樘把凉到温热的药端到陈茶面前。
陈茶皱皱鼻子有些抗拒,喝了快一个月了,现在闻到这个味道都想吐。
即使捏着鼻子,一口下去也是干呕到眼泪都要出来。
程樘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开口:“如果只是为了要孩子,我们不治了!”
陈茶仰着头,摆摆手,不敢说话,怕一张口就吐出来。
好半晌,等难受劲儿过去,她才长长的松了口气,“你不想要孩子了?”
他明明很想要。
“更不愿意你受这罪。”程樘眉心拧着,要是能替她喝,他早把碗抢走了。
陈茶叹息一声,“那也没办法,就算不为了要孩子也得调理。大夫说不调理好对身体也不好……”她皱了皱眉,大夫怎么说来着?都有什么不好忘的差不多了,想了半天,想起一条,“大夫说时间久了会什么卵巢早衰……反正就是容易老,我可不想你还跟年轻小伙儿一样我就成老太太了!”
程樘:“……”
被她最后这句逗笑,“不至于。”
陈茶一掐腰,开始蛮不讲理:“怎么不至于?程樘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嫌弃我?想着等我早点老了还不能生娃你好娶小姑娘?”
程樘:“……”
“我去洗药锅。”程樘转身逃了。
女人呐!
******
第二天,村里来了八个人到陈茶家打工。
除去昨天的四个,又来了四个新人。
这是程樘建议的,老带新。
昨天程樘算了下,欠他们家钱的差不多有百来户。一天来四个人,那么一个月勉勉强强能轮完一次。
虽然大家欠的钱都不多,也就几块十几块,最多轮个两三回差不多就两清了。问题是,每天都是新人来上工,都要从头开始教,等下一个月第一批学的又忘的差不多了,天天都是带新手。
先不说麻烦不麻烦,主要新手干活质量很难保证。
陈茶一想也是这么个事,两个人合计了下,从一天四个改成一天八个,老带新,一批连干三天。
比如像昨天孙志远和王山他们,连续来上三天工,基本上就能还清陈茶家的欠款,到第四天还清的就不用来了,没还清的继续来。
等到欠钱的都还完了,还想来工作的等大家都还清欠债的时候再来找程樘谈。
这样今天就是孙志远他们带四个学徒工,程樘负责监工和维修机器。
屋子里挤了小十个人满满当当,转不开身,干活相当别扭。
程樘跑到供销社买了些防雨布回来,平挂在院子上方弄了个简易的遮阳棚,让一部分人在户外工作。
陈茶转了一圈,跟程樘耳语:“我觉得给他们五块钱一天都开高了!”一大半人活干得不咋样,学徒工拿五块是真不少。
程樘在她发顶揉了一把,“都是刚接触,正常。别急!”
人多确实力量大。
程樘带着谭新建两个人干那会儿,一个月最多出两货车四十张弹簧床垫。
现在不算程樘,每天九个人一起干,哪怕大部分是生手也能两天出一车二十张床垫。
一个月能卖十五六车,三百余张床垫,赚了一万出头。
不过这只是第一个月。
后面原材料涨价涨的越来越厉害,一张弹簧床床垫的生产成本已经从一百七左右涨到二百多了。
那售价当然也随着一路水涨船高,程樘依旧把每张床垫的利润控制在四十块左右。
国人有个毛病,买涨不买跌,越涨价越买。
基本每次一车床垫拉出去就那么叫卖掉。
卖床垫的钱全部换成钢丝海绵棉花等原材料投入再生产。
若有剩余,就被程樘换成做弹簧的机床。
一直这么循环到这个月。
像程樘预料的那样,床垫越来越卖不动了。但是生产力越来越高。
大家业务都熟练了,九个人一天很轻松就能做一车二十张床垫。
等绝大部分村民还清欠他们家的钱,充作库房的大房间堆了满满一屋子弹簧床垫连门都进不去了。
说什么都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
正好赶上要秋收了,程樘就给大家放了假。
再生产不光没地方放,他们这几个月赚的钱也全部被押在了这些床垫上,没有周转资金了。
陈茶掐着腰,看着连车间都被占用了一部分用来堆放床垫,有些牙疼。
如果这些床垫砸手里卖不出去,那大约又得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这东西又不能吃,卖出去是商品,卖不出去就是废品。
重点是他们家现在的现金已经寥寥无几,基本只能指着小卖部周转来保证正常生活了。
陈茶长叹一声:“失策了!”
怎么也没想到床垫会卖不动。
想了会儿陈茶还是不死心:“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卖床垫。”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7 23:55:45~2022-04-18 23:55: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靳亓桁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口吐芬芳
跟着程樘跑了一上午, 陈茶才发现程樘这阵子有多不容易。
她原以为是程樘不如自己会卖东西,却发现只是没人需要床垫了。
油城确实不大,繁华的主城区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
油田单位大大小小几百个, 去掉刚工作的,去掉快退休的。剩下来愿意跟流行并且有购买力的都是需要结婚的年轻人, 或者家里有子女要结婚单过的中老年人。
所以即使抢购潮兴起, 在油城有需求的人群也就那么多。
弹簧床床垫的市场基本饱和, 很难再大批量消化了。
整个油城所有的小区不管是不是油田单位的程樘一个不落地全部跑遍了。
即使陈茶出马也没什么用。
她有些头疼, 拉出来这二十张床垫,跑了小半天也没卖出去几张。
“你说的马场北边去过吗?”陈茶用手遮在眉眼上方, 还是不太死心,也不能死心。
程樘见她小脸晒得通红, 往旁边挪了一步利用身高优势替她挡住太阳,点头道:“去过是去过,但是那边才开发出来, 单位福利房、家属楼都刚刚盖好,大多数都还没开始装修,也没入住。”
多数都是油田上钻井采油的工人在油井边干活, 无从下手。
“带我去看看。”
******
程樘说的地方叫北镇,离陈茶去打柴草的那个马场有十里地左右。
说是镇,也就巴掌大, 四不靠,好像一座孤岛。只不过孤岛四周不是海是荒草。
北镇的原住居民基本上就是当年在马场开荒那批人居住在这里,结婚生子延续下来发展成村庄城镇的, 要不是因为勘测出石油这里早被世人遗忘了。
偏这小小的地方藏了大大的宝藏。
一进北镇, 老远就能看见密密麻麻一直在磕头的提油机。
北镇的镇上初见繁华, 到处都是在施工的建筑。
大型商场, 汽车站营业在即。
最多的就是新建小区。数个小区同时开建,大多数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只是似乎还没交房。
除去各类一线油田工人和贫穷的原住民,暂时还看不见油田那些极富有消费能力的职工和家属在这片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