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战败部落的男人们交给了刘长山管着,卫傅也去见过这些人,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情况。
回来跟福儿说,老爷子买的这批人极好,只要养好了,就能用。
至于其他人,则都由福儿管着。
福儿算了算,她手下有近三十人。
年轻的丫鬟有四个,年长的婆子有六个,婆子派两个去刘长山那,为他们打理日常事宜。
其他的则都去厨房,或作日常洒扫、洗衣之类。暂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福儿是不会把人放在自己身边的,顶多就是帮忙做些杂活。
廖家给的两户人,都是一对中年夫妻带两个小子,有一家还有个丫头。除了那个丫头还小,只有七八岁,两家的小子都有十二三岁了,都是正帮干活的时候。
看得出廖家主送人是用心了的。
与买回来的人相比,暂时还是交好人家相送的较为放心一些,福儿就打算让这两户人家跟着她学种洞子菜。
至于老爷子本来买给她干活的一些中青年,暂时都先去充当门房、车夫或是养马。
如今官署里最多的牲口就是马,来黑城之前,他们带了二十多匹,后来在路上俘虏的那些马匪,给他们遗留了十多匹马。
还有这回老爷子去墨尔根买来的。
不过关外的马匹都不贵,倒也不费什么,就是要精心养着。
这些马以后都有大用。
.
日子就在熟悉新人新事物渐渐过去了。
那些部落汉子养了几日后,明显精神气儿都起来了,人还是瘦,但至少看着不虚了,于是老爷子和刘长山就开始训练起他们来。
主要是教他们说汉话,熟悉官署里的规矩,知道有些事该怎么做。
这期间卫傅专门把萨伦山叫了来,表示想募些人为官署的差役,他耍了个滑头,没有直接说想募萨伦山,而是请他帮忙募人。
说这地方他也只跟萨伦山熟悉,又说过阵子要处置那些马匪,之后还要为剿匪做准备,这些都需要人手。
说和马匪打交道,虽然是危险了些,但官署给的薪饷还算丰厚,每个月有一两银子还有一些米粮作为薪饷。
要知道黑江人最不怕的就是危险,怕危险能去老山林子里打猎摸貂采参下河采珠?
萨伦山很想说,我可不可以?
因为他听大人说,差役可以亲手处置那些马匪,还让他帮忙寻个刽子手执刑。
可这青年面相看着凶恶,其实十分腼腆,半晌这话都没说出口,只说这就去帮卫傅寻人,一定帮他寻到能放心能用的人。
卫傅不禁想,自己对着这么质朴的青年,是不是心眼太多了?
忙把人叫住,又和颜悦色说,他其实是相信萨伦山人品的,一个锲而不舍也要为未婚妻报仇的男人,是条汉子。
说如果可以,想让萨伦山为这群差役的首领,还让他要认真帮他挑人,因为这些人以后都是他的手下。
一个边陲之地的穷苦部落青年,哪里碰过这种阵势?
从来碰到的都是冷眼和冷漠,如今这样一位大人,竟如此对自己托以重负,还马上就要帮他报仇了。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不识字的萨伦山不懂,他只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自己的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
萨伦山走后,里屋传来一个笑声,是福儿的笑声。
显然是笑他第一次表现出想提携一个人,竟是这种搞笑的场面。
卫傅恼羞成怒地走进来,作势要教训她。
可这到底是书房,也不太方便,最后只能无奈地揽住她道:“见多了心计心眼多的,猛不丁碰到这样一个人,一时有些不太习惯。”
又去捏她鼻子,恨恨道:“你就会笑我!”
“我没有笑你,我是在为大人收罗到第一个手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整段话用揶揄的口气说出,这还不是笑?
他恨极,低头来咬她的嘴。
福儿没躲过,就任他咬着。
咬了一会儿,卫傅就抱着她带她往一旁挪。
她推了推他:“这儿又没炕!”
“没炕就不行了?”
.
与此同时,正房的次间里,卫琦和大郎坐在炕上。
“娘!”
“你娘给你爹送汤去了。”
说着又忿忿不平起来,难得她抽空做点好吃的,第一个先想到的就是他哥,也没说给他先吃点。
再不济还有大郎在,连大郎都不管,还丢给他看。
“爹!”
看着单纯稚嫩的侄儿,卫琦恶劣道:“你娘和你爹偷偷去吃好吃的了,没有给大郎吃。”
“好吃的?”
卫琦心想,这下可要闹了吧。
谁知道大郎一听说有好吃的,开心地大笑起来,又管他要好吃的。
“叔,好吃的!”
“叔没有。”
“叔有!”
于是等福儿一个时辰后,回到正房,面临的就是大郎冲她告状。
“叔,好吃的,没有。”
福儿自动解释成:叔吃好吃的,没有给大郎吃。
当即眉毛竖了起来:“小五儿你出息了啊?你多大了啊,有好吃的自己吃,不给侄儿吃?”
“我没有好吃的。”卫琦觉得好冤枉啊。
“叔有!”
“我真没有!守财奴我不骗你,你儿子冤枉我。”
“叔有!”
“没有,真没有。”
“有!”
第97章
最近黑城出现了一副奇景,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年轻猎户涌往官署。
虽然这些猎户大多都很穷,但架不住这么一波又一波往官署去,后来经过有人打听才知道,原来新到的安抚使大人打算在黑城招一批当地人做差役。
也就是普通百姓口中的官兵。
薪饷很高,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另还有米粮补贴。
一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不少了,关键是当地土地少,能产出的粮食就少,平时当地人吃粮,大多都是靠买的。
一年下来在山里捕猎挖参,把东西换给那些商人,所得换成米粮盐巴布匹,扣除一家老小吃喝,也剩不了多少。
每个月白拿一两银子,还能穿上威风凛凛的官差服。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诱惑力极大。
要知道当初毛总管在那官署里,用的人一概都是亲信,从不会便宜外人,没想到这位新安抚使大人竟从当地募人?
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他们当地人也能当上官兵,不用再受那些官兵的盘剥了?
当初萨伦山回到屯里说这事,前东山屯的老屯长并不愿意屯里的青年去给官府当差。
最后还是被人劝说,若安抚使大人真是想招差役,若让其他屯里的人当上,那他们屯以后是不是要吃亏?
最终折中下来,萨伦山没能带上预计能找到的二十人,只带去了他的两个伙伴,和屯里两名青年,另又从其他屯找了几个熟识的猎户,一共凑了十个人。
别的屯大多都跟前东山屯一样,有同样的顾虑,所以即使年轻人想去,屯里的长辈也不让,最多只愿意出一个人先去试试。
这才有之后卫傅放出消息,官署要在当地招差役,引得不少人前来。
有人抱着先干着看,反正干一个月拿一个月的薪饷,于是官署这边很快招够了人。
一共三十人。
暂时由于官差服还没做好,卫傅只能给他们换上统一的、崭新的皮袄,并每人给配了个块能证明身份的腰牌,
这些青年们在换上新衣后,摇身一变成了官差,腰间挂着通体黑色,上面写着偌大‘差’字的腰牌,走在城里十分惹人瞩目。
而很快,这些差役第一件事差事就来了。
安抚使大人让人贴了告示,将于明日公开审处那些马匪。
这天很快就到了。
当天官署前衙被前来观望的百姓挤得是满满当当,卫傅让人当众宣读了这些马匪的罪行。
手上有人命的,当场判了斩立决,有几个没人命的则继续收押,等到有合适的苦役时,派去服苦役。
一般地方官有判案之权,但若是牵扯上死刑案件,还要交往京师经过秋审,可经略官既然经略一地,便有先斩后奏之权。
说是斩立决,便是当场推出去斩了。
由于当地没有刽子手,这斩刑由萨伦山来执行。
是他自告奋勇的,他本是觉得砍头就像杀鸡一般,谁知手刃了仇人后,又砍了两个,他就有些受不住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