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人都被驱散,只剩了大叔公和王莲生,以及几个王家的人。
“叔叔,这次多亏你……”
“多亏我什么?莲生啊,你要记住,自己破坏掉的规矩,总有一天会有苦果到来。”大叔公皱着老脸,说得格外感叹。
王莲生虽没说话,表面也看着毕恭毕敬的,但眼里分明是不以为然。
大叔公瞅着这份不以为然,不知为何就想到了当年……
他在想,也许当初老爷子做下的决定是对的,莲生确实不如水生。
其实他当年就知道,莲生不如水生。
水生十几岁就跟着老爷子四处打仗,是老爷子手把手教出来的,后期老爷子受伤身子骨不中了,全凭水生一人肩挑一个队伍那么多人,又择了这处地方休养生息。
而那时莲生在干什么呢?
在读书。
可他知道归知道,他大哥和他这个大侄儿却不知道,而他虽知道,但他那时也觉得莲生比水生要合适当家主。
毕竟大家这些年下来也都累了。
可时过境迁,时光荏苒,处在这边疆之地,就注定与安宁无缘。
平时也就罢,真出了什么事,到见真章的时候,本该以武立世的霸王枪王家,竟然是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当家。
以至于武力旁落,堂堂家主竟落得被人以武力挟持。
当然并不是说大叔公觉得李石做的不对,他只是想起当年那个单手持长枪,顶天立地的青年。
他们王家也不知是不是遭了什么报应,自打水生走了后,王家人老五代,竟没有一个人遗传到家传的体质,以至于满门男儿尽皆从文,即使从武,也是中庸。
“莲生啊,今天这事是我泼着老脸不要,压下了李家那孩子,还有那些年轻人。此事还没有结束,你该好好想个法子,去安抚……”
王莲生打断他道:“叔,我知道了,我送你回去。”
年老体迈的大叔公,看了大侄儿一眼,摆了摆手。
“要你送什么,我自己就回去了。”
说着,就让人搀着他走了。
.
大叔公其实说得没错,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就结束。
他虽表面仗着辈分把李石等人压下去了,但怨气仍在,甚至比之前还大。
若是王莲生放得下身段,先去李家,再去死了人的各家安抚一二,大家顾忌着颜面和大局,就算心里有怨,也会隐忍下来。
偏偏王莲生对大叔公的指手画脚生了恼,再加上平时管着抚恤的是张家人,张家人记恨李家得理不饶人,就故意拖延。
眼见直到天都黑了,家主那边还没有一句话,死了人正在办丧事的的各家怨气更甚。
其他人家见此,不免感同身受,兔死狐悲。
于是等到第二天该去值守的时候,竟十人中只有一两个现了身,其他都以受伤为借口,说要在家里养伤。
李石索性也撂了挑子。
这时张家人才反应过来,惹大祸了,忙带着钱物一一上门慰问安抚。可这时候上门无疑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不但没人接受,反而被人撵了出来。
闹成了这样,张家无奈只能让手下的人暂时多值守几日,推说是那边还在闹情绪。
可当日发生之事还历历在目,再看看守在堡墙上的那些守卫,一个个蔫头耷脑毫无精神气,一看就是罗刹人打来先跑的囊货。
堡里的人也不傻,孰是孰非再清楚不过,于堡内的原住民来说,他们只能等,等着另一边的人气消,或者互相奔走,做些无谓的安慰。
可对于花了代价寻求庇护的人来说,王家堡已经不再安全了。
那哪儿安全呢?
所有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黑城。
.
与此同时,刚收到消息的卫傅和老爷子也在对话。
“这就是你让我不叫成言回去的原因?”
卫傅摸了摸鼻子,道:“爷,其实李叔他回去不回去,事情早已注定。”
打从王莲生对李德义父子二人下手时,就注定了如今的一切发生。
死手一下,王李二家注定成仇。
李成言回去干什么呢?
回去揭穿王莲生的险恶嘴脸?
有用吗?
需要王家堡庇护的人,依旧会留在那里,李家原本的手下,也不一定能带走。毕竟大家都渴望安宁的生活,离开家园,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最后只可能是李成言带着李家人走,指不定还不能走,王家能坐视李家人安稳离开?尤其又赶上罗刹人来袭。
而罗刹人这次大举而来,他们人太多,必然要选个地方作为驻地。
谢家和王家主动送上门,不是谢家就是王家,谢家比较倒霉,被选上了。
当日罗刹人突然来袭,时间紧迫,卫傅没有时间多想,只能尽可能地做足准备,准备抵抗即将来袭的罗刹人。
可随着这些日子的局势发展,整个局势已显而易见,罗刹人大举前来,首先倒霉的就是江东人。
但卫傅作为一方安抚使,能主动送上门去,告诉江东诸家,说你们要倒霉了,识趣地尽早投靠我,就算现在不投靠,你们以后还是要投靠的。
他不能。
指不定去说了,人家还要觉得他是疯子,是在求自己。
人就是这么奇怪,求上门的不香,得自己求上门的才香。
所以最近卫傅才会如此清闲,也不着急了,每日除了抽出一些时间处理公务和各项事务,大多的时候都是陪妻儿,同时在等。
不光是在等消息,也是等人求上门。
至于为何不让李成言回王家堡。
除了卫傅说的这些道理以外,也有他的私心。
当年老爷子家主之位被夺,又被暗害,以至于流落在外,这事福儿一直记着仇。
福儿记的仇,卫傅自然也帮忙记上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王家堡那个地方不错,被卫傅惦记上了。
老爷子何等人物。
不过一个转念,卫傅的心思已经被洞悉了七七八八。
于是在老爷子意味深长的目光下,卫傅越发赧然。
半晌,才憋出一句:“爷,这些事你别跟福儿说。”
老爷子笑了起来。
“怎么?你还怕她知道?”
他倒不怕她知道,只是经历这场事,自己的变化太大,心机倒越发深了,他表面无事,其实心里多少有点疙瘩。
终归究底,他还是希望自己还是她印象中的那个人,没有丝毫改变。
老爷子笑着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打仗的就没有不用谋略的,而玩谋略的,就没有心不脏的。”
小子还是太嫩了,竟然纠结这个,这才哪儿到哪儿。
不过纠结好啊,纠结说明小两口感情好,作为长辈的自然高兴。
第126章
福儿从门外走进来,正好碰见老爷子出去。
她好奇问道:“你在跟爷说什么?”
“说王家堡的事。”
卫傅将王家最近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福儿听完,连声啧啧:“这王莲生到底在想什么?都这时候了,还嫌得罪李家人得罪得不够狠?”
“他并非不懂,不过是骑虎难下。”
王莲生怎可能不懂当下情况该是要安抚李家人,可他已经骑虎难下了。
他作为家主,他对李家的态度,他的心腹手下最清楚不过,又曾对李家下了那样的死手。
若是这时候改变态度,且不说附庸他的人,会不会恨他。
肯定会恨的。
毕竟当初对人不满的是你,下面人揣摩你的心思,帮你去跟人作对,把人得罪死了,这会儿你变了态度,改为笼络对方。
那置帮你作对的人为何地?
所以王莲生哪怕清楚,他也不能改,不然就是自断臂膀。
两边不讨好,两边都得罪。
这就是被大势逼成了必须一条道走到黑。
曾经对于史书上发生的一些事,卫傅有时真不懂,为何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还要那么做。
他十分不能理解对方在想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
所以他又从这一次的事上学到一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把自己置于下不了台的地步。
“那你说王家该怎么办?那些花代价住进去的人真惨,王家搞内斗,他们也不安稳,我估计他们肯定会想换地方,但现在哪还有什么供他们换的。”
福儿还不知王家目前这情况,跟自己的男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说得格外感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