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法,让皇后羞红也是气红了脸。
“你……”
正武帝将皇后揽了过来。
“谣言堵是堵不住的,越堵旁人只会越猜疑,今日谣言猛如虎,未尝没有当日我堵得太快之因,不如不做理会,过阵子谣言自然会散去。”
理似乎是这么个理。
但皇后却狐疑地看着他。
总觉得这般做法,似乎不是他的性格。
“而且这谣言,也并非没有好处。”
“什么好处?”皇后下意识问道。
正武帝半耷拉着眼皮,慢条斯理地抚着她的衣袖,道:“你不是一直希望傅儿能顺顺遂遂?有了这谣言在,大抵也没几个人敢为难他。”
“可是……”
这谣言确实对卫傅有好处,甚至对皇后也有好处,刨除所谓的尊严名誉不提,利大于弊,而且是实打实的利。
有了这层虎皮,全天下谁敢为难卫傅?
可他呢?
他难道就真不在意?
想到自己背着他做的那些事,皇后一时心中五味杂全。
“其实你不该……”
依旧是难以启齿,迟疑,踌躇,皇后偏开了脸。
“其实你该有个属于自己的子嗣,我当年……坏了身子,你不该拒绝大臣们提议扩充后宫之事。”
闻言,正武帝冷了脸。
“朕忙于政务,没那些闲心应付女人。”
“可……”
话未出口,下巴已经被人捏住。
侵入鼻尖的是他独有的猛烈的气息。
“怎么?难道朕不想纳妃,皇后想故作贤惠,帮朕纳几个入宫?”
“我……”
“黎潆,你为何永远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
皇后似乎听到了这样的低语,但又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听错。
因此下一刻就是天翻地覆。
正武帝抱起皇后,朝寝殿里走了去。
“既然皇后这么闲,朕不如与你谈一谈要事?”
迎春还想硬着头皮跟上去,正武帝一个冷视扫了过来,她当即瑟缩了一下,留在了原地。
第161章
这次会盟不同寻常,在大燕内部称之为两部归顺,可明面上却是以会盟为名。
用白话点来讲,就是两部已倾向投靠大燕来得到庇护,以及兵力支援,但明面上此事并未商定。
既然没有商定,就有谈条件的资格。
就像买东西,一个想买一个想卖,总要谈好再说。
所以这次负责主持会盟的大燕官员其实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条件怎么谈,若是谈不拢怎么办,以及各方各面的势力都要考虑。
成了,青史留名,不成,责任都是自己担。
由于这次势力混杂,人也多,福儿和卫傅并没有带三个孩子,而是把人送回了黑城,然后她才和卫傅赶往乌得。
乌得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和漠北接壤之地,以一条叫做乌得的河为名。
同时这条河,也是分界线。
往北就是漠北了,往南则是漠南。
这次大燕和漠北会盟,自然少不了漠南的各盟部到场。
由于乌得是属于沙哈里部的地方,这次会盟场地安排布置接待都由沙哈里部负责,福儿一听说是沙哈里部,当即想起了永淳公主。
当年废帝一脉,只有永淳公主,因和沙哈里部世子有婚约在,被世子其哈玛接走,其他人俱皆被废。
也不知道那位天真无邪的公主,如今过得怎样了?
.
卫傅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
说是不算早,是因为漠南各部的人到了大半,说不算晚,是由于漠北两部的人还没到,京城那边的钦差副使也还没到。
既为正使,会盟所有事宜都该是卫傅主管,所以到了后,他并未闲下,反而异常忙碌。
这期间卫傅见了很多以前见过的人,都是他以前还是太子时,在承德接见蒙古各部时,认识及熟知的人。
对于如今卫傅身份的改变,各部似乎早就知晓,反正没人跟他提以前旧事,面上对也是分外客气恭敬。
至于私下有没有唏嘘感叹,那就是私下的事了。
似乎知晓卫傅以前和其哈玛关系不错,所以这次沙哈里部把其哈玛派来陪卫傅。既是帮他熟悉当地及各部情况,也是显示对大燕的尊敬。
同时,福儿也真如她所料那样,见到了永淳公主。
数年不见,永淳公主一改福儿记忆中的模样,变成了个草原上的女子。
脸上的天真烂漫不见,成熟了许多许多。
若不是容貌没变,福儿几乎认不出她来。
“我倒没想到,最后竟是你嫁给了皇兄。”
福儿还没忘记当初永淳公主说自己是个坏宫女,想替表姐谢玉琴,警告她这个坏宫女,不要狐媚太子。
不过在经过短暂的尴尬和回忆往事之后,她爽朗一笑。
“也算因缘际会,算是缘分天注定吧。”
听到这分毫不让的话,永淳公主脸上闪过一丝不忿,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终究被世事无常的感叹给冲淡了。
“你和皇兄过得还好吗?”她略有些犹豫问道。
当然好,若是不好,今日卫傅也不会作为会盟正使出现在这里。
福儿听得出永淳公主问的是,发生大变了以后。
一开始肯定是不好的,任谁从云端跌落谷底,都不会好。但如今都好了,就不要提以前了。
“好,怎么不好?公主好吗?”
“我也还好,出事后,其哈玛就把我接走了,因为我的关系,母妃并未受到牵连,如今留在京里颐养天年。其哈玛一直对我还不错,我们生了两个孩子……”
说着,永淳公主让侍女把两个孩子都领了进来。
两个孩子都不大,一男一女。
福儿提前没有准备,现让乌珠去她妆匣里取了一块玉佩和一支金簪,拿给了两个孩子做见面礼。
“不要见怪,我事先没有准备,等下次再来了,定会给你俩准备礼物。”
后面这句,是福儿对两个孩子说的,也算解了没有准备的尴尬。
“快谢谢舅母。”
两个孩子用蒙语咕哝了一句什么,福儿也听不懂。
似乎看出福儿听不懂,永淳公主有些尴尬地解释道:“我一直在教他们汉语,但总是学不会。”
福儿体贴道:“孩子还小,等再大点就好了。”
永淳让婢女把两个孩子领出去,期间福儿听婢女叫永淳二妣吉。
在来的路上,知道到了后要接触很多蒙古人,所以卫傅还是给福儿补充了一些关于蒙古各部的习俗和常识。
甚至一些简单常用的蒙语词汇,福儿都听得懂。
例如妣吉,福儿知道是台吉之妻的意思。
有点类似哈敦,哈敦是大汗之妻。
台吉则等同太子、世子之意,沙哈里部的首领萨克图虽被封为郡王,但这是官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在其本部,被称之为汗王。
而其子其哈玛,在官面上是萨克图郡王世子,实际上在其本部被称之为其哈玛台吉。
蒙古人跟没入关之前的燕人一样,没有妻妾之分,只要娶进门的,都是妻子。燕人也是入了关之后,学着汉人,才改成了一妻多妾制度。
蒙古人妻妾之间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称呼,第一个进门是大妻,第二个进门是二妻,如此类推。
在身份和地位上,除了大妻的身份较为尊贵点,其他人大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永淳当时没能成为其哈玛的大妻?
对于这点,福儿没有当场问出来,而是藏在了心里。
她又和永淳叙了会儿旧,永淳就离开了。
直到卫傅晚上回到大帐,她才跟他说起这件事。
.
卫傅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似乎是喝过酒了。
不过人倒是没醉,就是懒洋洋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