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十年,且自从王多寿在正武元年中了秀才后,他一直未再提科举的事。只有卫傅和福儿知晓,有空时王多寿还在研读四书五经。
他之前所说的沉淀沉淀,等有把握了再下场去考乡试,并不是虚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如今王多寿主动跟姐夫提起这事,就是打算卸任黑城一应事务,准备去赶赴今年的乡试。
本来他没打算今年下场的,之前姐夫升任镇守将军,一切还没落定,黑城这里还有一大摊子事需要人顶着。
谁知卫傅和福儿回黑城了,暂时没打算走。
王多寿算了算日子,虽然时间是紧凑了些,但赶路快一些,应该能赶上今年乡试,遂也没耽误就跟卫傅提出了此事。
对于小舅子打算去谋自己的前程,卫傅自然是支持的。
因为时间很赶,这边王多寿跟卫傅说过后,当天中午就拜别了家人,离开了黑城。
送别了王多寿,黑城陷入短暂的安静之中。
直到一封朝廷的任命书打破了宁静。
第171章
柏海儿湖位于漠北腹地,由于处在极北之地,又被人称之为北海。
此湖是漠北最大的水源之一,有许多河流最终都是流入此湖之中。
在草原上,水源就代表着一切,大多部落都是倚靠水源而生,可由于柏海儿湖周围都是山地,以游牧为主的部落,大多不会在此栖息。
相反是以渔猎为主的部落,反而更喜欢这里。
由于此地位置特殊,再加上近几十年来罗刹人不断地扩张和迁徙,导致此地各族群混杂。
既有漠北人,也有漠西人,更少不了的是罗刹人。
而冰城就处于连通柏海儿湖的一条河流之上。
此城之名由来于每到冬季柏海儿湖都会结冰。冰封期长达五个月,而一旦结冰,可谓千里冰封,乃难得一见的盛景。
此时位于冰城的一条大街上,一家汉人由所开的名叫‘聚仙居’的食肆安然伫立。
为何会说是汉人所开?
因为在冰城,只要是汉人开的铺子,铺名都是一眼即知,其他族群的人所开的铺子,大多不会用这么雅的名儿。
不同于这条大街上其他铺子人来人往,这家食肆显得十分冷清。
明明此时临近正午,正值用饭的时候,食肆却一个客人都无,大堂里冷冷清清的,人都不见一个。
一个身穿灰色皮袄、头戴皮帽的中年汉子,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人还未至,声先到。
“老板娘,今儿又没客啊?让我说,你家就该学学其他家,让跑堂的伙计在门外候着,也能多招揽一些客人。”
老板娘从柜台一侧的门后,掀了帘子走出来。
竟是一个看模样不过双十年华的女子。
其做妇人打扮,一双柳眉弯弯,明眸善睐,说起话来一脸笑,你不会觉得此女极美,但就是看着舒服。
“劳您费心了,可咱家就一个跑堂的伙计,顾得了门外顾不了门里,这会儿还在厨房里帮我干活儿呢,哪里抽得出人手。”
“让你家掌柜在里面帮把手,让伙计去门外,这人不就凑手了?不是我说,都来这地方了,你家掌柜读那些书也没甚用,不如放下书卷,干点实在活儿。”
这中年汉子是聚仙居开业后的第一位客人,也是个常客。
此人姓孙,人称孙老板,自己也开了家铺子,就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另一条街上,是做毛皮生意的。
他是个汉人,从关内来的,似孤身一人在此做生意,平时也没人给他做饭,他就在附近几家酒楼食肆里随便吃点,就算一顿。
聚仙居开业当日,既没张红也没挂彩,是悄无声息地开了门。
正好孙达出来寻食,见新开了家食肆,抬脚就进来了,之后就成了聚仙居的常客,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来了次数多了,自然成了熟人。
孙达见这老板娘做人有板有眼,人也爽朗,再加上这地方可不同关内,女子出来抛头露面的不在少数,自然也就不讲究个什么男女大防,偶尔来了,都会聊上几句。
而他口中的掌柜,不是字面上的掌柜,而是指的女老板的丈夫。
见孙老板提起丈夫,老板娘眼尾不禁上扬,嘴里说着抱怨的话,脸上却是笑着的。
“他爱折腾他那些书,就让他折腾吧,反正生意也不好,能忙过来,等哪天忙不过来了,他自然知道帮忙。”
孙老板在一张桌前坐下,脱下帽子,放在桌上。
“这是你性格沉稳,也不着急,若是换做那些性子急的人,几天生意不好,就急得上蹿下跳……”
“酒香不怕巷子深。”老板娘笑着接道。
孙老板一边笑着一边拍着巴掌道:“好自信!但老板娘你手艺确实好,不怕你说我吹,我这嘴这些年也算跟着我吃过了大江南北,你做的菜是这个。”
他比起一个大拇指。
“如今开的日子短,许多人不知道这地方,等日子久了,自然宾客盈满。”
老板娘说了句承您吉言,一边给他倒着茶道:“您说的是,咱家现在的客人,大多都是回头客。做生意哪有一蹴而就的,慢慢来,不着急。对了,您今儿想吃点什么?”
“这么冷的天,还是羊肉暖人。你看着随便做点,最好带点汤水的。”
“好呐,你等着。”
.
福儿掀起帘子,再度隐身在柜台一侧的门后。
而孙老板口中只知道读书不知道干活儿的男人,正坐在一张椅子上看书,见她进来了,当即睁着一双眼睛幽幽地看着她。
此人不用说,正是卫傅无疑。
褪去了一身官袍,穿着一身青色布袄的他,减少了威严之感,看着就像个白净的文弱书生。
显然方才外面的对话都被他听见了。
福儿饶有兴致地瞄了他一眼,换来的是他的微嗔。
这门后就是厨房。
说是厨房也不太贴切,因为厨房在里面一间,外面这一间临墙的架子上,放着许多酒坛子。
正中摆着一个火盆,火盆的四周放了些烤番薯、烤花生之类的吃食,还有个小几子,上面放了一壶茶。
而卫傅看的也不是书,而是邸报。
见福儿进了里面的厨房,卫傅将邸报合拢,并未随手放下,而是谨慎地放进了怀里。
等他进厨房时,福儿已经拿出了两块羊肉,正在清洗。
一块是带腿骨的,一块是羊肋排。
“这孙老板看似说随便做点,实则若我真随便做,他下次该不来了。难得一位常客,炖一个,再烤一个,应该够他吃了。”
孙老板虽嘴刁,但给银子也是真大方。
若是店里菜牌上的菜,他都会按价钱给银子,但若是‘随便’做,一般都会视做出的菜能否让他满意给银子。
最多的一次,孙老板给了五两银子。
说是福儿的手艺值这个价钱。
这样的客人,福儿自然会慎重对待。
羊肋排用烤,烤之前自然要先腌。
福儿调好佐料,装了小半碗,递给卫傅。
之后卫傅就用他白净修长的手,缓缓往羊肋排上洒佐料,先洒再抹,抹完了再揉一会儿。
这么做入味快。
而就在这期间,福儿已经烧热了铁锅,只听得呲溜一声,羊肉下锅了。
先煸炒,炒出羊油,再调味儿炖上。
盖上锅盖,福儿转头来看卫傅处理羊肋排。
“当初就不该只带小喜子来,一点都不当用,应该多带几个人,也免得你还要给我帮忙。”
听到这话,从灶台后面钻出一个人头,正是正在烧火的小喜子。
他白净的脸上沾了一抹锅灰,眼神哀怨。
合则我烧火还是不当用,就该又烧火又打杂才是当用吧?
说着福儿又叹了口气:“也不知小五儿那怎样了?什么时候能到?”
“应该再过两日,就到了。”
.
正武六年秋,卫傅刚回黑城没多久,就迎来了朝廷的任命公函。
这一次,他又升官了。
从暂领黑龙江将军,改为了黑龙江将军,同时还兼领了乌苏台将军。
乌苏台是个地名,总的来说,就如同之前孟河暗示他的那样,这个将军是专门负责掌管漠北军政事宜的。
而卫琦的任命也下来了,被封为定边将军,又名为乌苏台镇边将军。
顾名思义,就是负责镇守在乌苏台,以防漠北再度生乱。
彼时乌苏台将军初设,百废待兴,卫拉特部虽被击退,但并没有被歼灭,依旧流窜于漠北。
卫傅二人接到任命后,只能再度离开黑城,奔赴乌苏台。
从设立将军府,到建立驻防,由于一切都有朝廷的支持,这一切并不难,也不过数月时间,大体框架已经起来了。
难的是依旧滞留未离开漠北的卫拉特部,以及早已在漠北蚕食鲸吞建立了许多据点的罗刹人。
先不提这些罗刹人,他们迁徙过来已久,明面上并未以罗刹国官方的名义而来,有许多商人还有许多平民,这是沉疴积弊,短时间无法清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