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大郎还小时那样。那时卫傅还在考科举,福儿还跟着他四处奔波,大郎可是跟着父母吃过苦的。
曾在乡下撵过鸡追过狗,下河摸过鱼虾,曾跟着父母奔波千里,曾跟着娘在贡院门前摆过摊,也曾跟着娘在大理寺门前告过状。
而等到二郎三郎出生的时候,这种日子已经远离了一家人。
二郎三郎自小出生在官衙里,干过最出格的事,就是夏日里在小叔叔的带领下,去河边摸鱼虾。
所以俩孩子自打来到这里,几乎睁开眼,就是去找小伙伴们玩耍。
一大早,刚用罢早饭。
福儿打算去早市上买些菜。
这边二郎和三郎还在吃饭,小孩子总要吃的慢一些,那边院门已经被人砰砰敲响了。
小喜子去开了门,钻进来几个小家伙。
“二郎三郎……”
“来了来了。”
两个小家伙也不吃了,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包子,就打算出去玩儿了。
“把苏勒带上。”
不用二郎三郎喊,苏勒已经站了起来,尾随着两个小主人后面,跟了出去。
“吃完了,跟着娘去买菜。”
福儿对大郎道:“一天到晚闷在家里,哪像个孩童?”
大郎苦笑。
他也不是就闷在家里没事干,他有读书。
大郎已经启蒙一年有多,启蒙老师是他爹,如今也是卫傅带着儿子读书。
福儿也不管儿子答不答应,就去了院子里。
先把柴旺叫出来,让契准给柴旺身上套了条皮带,皮带后面绑着一架小拖车。
说是拖车也不准确,因为拖车像一个带着盖的大箱子,大小正好够柴旺一只狗拖着走。
这是福儿来到冰城后,跟当地人学的,有时在城里运送少量货物,不需要用大车,都是用小车,一只狗也就够用了。
柴旺很有灵性,见女主人拉着小主人出了家门,就拖着车随后跟上了。
对了,冰城的房子一般都没有门槛,就是为了狗拉车可以方便进出。
.
从宅子里出来,是临着巷子的。
巷中已经有不少住户起来了,见福儿牵着孩子,又领着狗出门,便道:“老板娘这是早市买菜啊?”
“是啊,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菜。”
其实怎么可能有什么新鲜菜,当地冬季最多的菜就是各种肉,还有冰鱼。
福儿倒巴不得这里有洞子菜买,可惜没有,而且黑城的洞子菜也送不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在这里种洞子菜倒是一门生意,可惜福儿选了开食肆,也是洞子菜太高调了,如今黑城的洞子菜,在整个辽边都很有名气。
卖洞子菜很容易和黑城画上等号,这也是为何福儿没选择洞子菜的另一个原因。
……
果不其然,来到早市上,摊子上都是各种肉类。
牛羊肉狍子肉兔肉山鸡等,而更多的则是当地的特产,冰鱼。
这种冰鱼产于柏海儿湖,肉多刺少,算是难得一见的美味。当地天气寒冷,捞上来的鱼即使当天不吃,也不会坏,就扔在露天,能保存好几个月。
福儿平时是不会买这种鱼的,因为她知道这种鱼都不是现捕的,都是死了很久的。但今天她却站在冰鱼摊面前,包圆了整整一筐冰鱼。
显然这筐鱼已经超出柴旺身后小车的极限,所以福儿也没自己弄回去,而是让卖鱼的小贩送到食肆去,去了后自然有人结账。
她则又领着大郎,在早市上逛了一圈,零零散散买了许多东西,装在柴旺身后的小车里。
之后母子二人就回去了。
回去时,食肆的门已经开了。
卫傅见她回来,迎了出来。
“怎么买了那么多鱼?”
他可是亲耳听过福儿是怎么嫌弃这些冰鱼的,想吃鱼的时候,她宁愿花大价钱,买现捕的,也不愿意吃这种冰鱼。
“你不是说让我降价吗?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那就卖点便宜的吃食。”
“你打算拿这些鱼做什么吃食?”
福儿没直接答,而是卖了个关子。
“小五儿最喜欢吃的。”
卫傅暗忖:小五儿还有不喜欢吃的?正确来说,福儿做的什么,他都爱吃。
以至于她那弟媳,明明什么家务都不会,现在也跟着福儿学做菜了。
不过卫傅也知道福儿打算做什么了。
鱼圆。
.
鱼圆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只要见过这东西的,都知道怎么做。
但想做的好吃却很难。
首先鱼自带腥味儿,不会除腥不行,过了除腥这一关,想把鱼圆做得软弹嫩滑也不易。
就好像有人做肉丸子,一样的做法,但吃着就是很柴。
做鱼圆只需要鱼肉,头、骨一概不要。
福儿的刀功是极好的,只看见鱼在她手里盘转几下,鱼肉已经被剔下来了。
去掉的鱼头和鱼骨不扔,可以拿来做鱼头锅,还可以给柴旺它们做狗饭吃。剔下的鱼肉则被放在案板上,被剁成鱼茸。
剁鱼茸也要讲究方式。
反正福儿教了小喜子半天,他都只能把鱼肉剁得四处乱飞,最后还是卫傅在边上看会了,福儿剁累了,就换他来。
于是今天旁人眼里文弱书生的大掌柜没有看书,而是剁了半上午的鱼茸。
等鱼茸剁好,接下来是调味儿。
鱼圆吃在嘴里腥不腥,最重要就是这步,这一步同时也关系着之后鱼圆能不能软弹嫩滑,所以是福儿亲自动手的。
待调好了鱼茸糊,接下来就是挤鱼圆。
这一步同样不简单,反正卫傅下手做了两个,挤出来的鱼圆奇形怪状的,而福儿挤出来的鱼圆则是又圆又光滑,看着就喜人。
把鱼圆挤在热水里,煮到七成熟,就可以停火了。
福儿不光只做了这一种鱼圆,还做了一种填了不同肉馅的。
她说她还会做蟹灌鱼圆,可惜这里没有蟹,食材也不够,不然一个鱼圆她可以做出几十种吃法。
……
光有鱼圆还不够,鱼圆还得配好喝的汤。
汤底能决定是让鱼圆更添美味,还是增添败笔。
很多人都喜欢原汤化原食,用鱼汤来做汤底,其实用鱼汤来做汤底,未免夺了鱼圆的鱼鲜香味儿,最好的汤底当还属特制的高汤。
用鸡骨猪骨鸭骨加猪肉羊肉等,炖出来的汤底。鱼圆滚水煮熟,加一勺汤底,微微放一些胡椒,之后撒一点葱花即可。
其实让福儿觉得,再加两片青菜叶更好,可惜这地方青菜叶比肉更难得。
.
孙老板到点儿就来了。
福儿顺手给他煮了一碗鱼圆。
简简单单的白瓷碗,汤底清亮如水,显得其中的鱼圆格外白嫩可爱,衬着葱花的翠绿,让人不禁口涎泛滥。
“这是鱼圆?”
福儿笑道:“孙老板不愧吃过大江南北,这东西在北面可不多见,南方倒是寻常。”
“瞧着寻常,但闻着这香气,似乎不寻常。”孙老板正色道。
“您尝尝就知道了。”
孙老板用汤匙舀起一个。
闻了闻,才喂进嘴中咬了一口。
热度正好,不会让人觉得烫嘴,可鱼圆咬开后,并不是实心的,而是内有乾坤。
眼睛还没看见,但是舌尖已经感觉到了。
既有肉的醇香,又多了一丝甘甜,配着鱼圆的鲜……孙老板猝不及防,嘴比脑子诚实,已经吃进去一个。
他不甘心又舀起一个,这次咬开后没吃,而是低头端详。
白的是鱼圆,馅儿却是橙黄色的,难道这是——
“这是灌蟹鱼圆?”
福儿眼神意味深长,脸上却笑道:“孙老板能知道灌蟹鱼圆,果然见多识广,但这可不是灌蟹鱼圆,孙老板再尝。”
再尝他尝着也是灌了蟹粉的。
可这种时候这种地方,哪来的蟹?
孙老板一连尝了四五个,总算尝出点味儿了。
“这里面加了南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