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目的?
孙达目眦欲裂,几欲噬人。
此时的他,哪里还像个性格豪爽但为人懒散的普通皮货商,一身肃杀之气,俨然是刀林剑雨中闯荡出来的。
“若有恶意,怎敢拖家带口前来?”老人缓缓道。
“只是我没想到,这位竟有如此大的魄力,竟敢拖家带口只身前往,他就不怕走漏了风声,命丢在这里?还是笃定在冰城,我不会也不敢让他出事?”
“东家,您说的这位是谁?”
孙达依旧处在惊疑震怒之中。
“除了那位黑龙江兼乌苏台将军,还能有谁?自从绰罗斯部败于大燕,又逗留漠北未走,我便知晓此地迟早会变成漩涡之地,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也来得这么不是时候……”
正好赶在他精力不济之时。
不过商千尺精力不济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到底年纪大了,能残存到今日,已是不易。
“他不是为了钓你,而是钓你背后的我,看来这位对冰城的消息,掌握了很多。”
不然何至于知道他来自江南,又知晓他喜食,更摸到了孙达这条隐藏很深的线。
孙达看似只是个普通的皮货商人,其实却隐藏在市井暗中监视整个冰城,并帮着商千尺收集各路消息。
对方能把食肆开到孙达盘踞之地的附近,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那现在该怎么办?我这就让护卫队的人去驱逐了他们?”
商千尺摇了摇手。
“之前怎么办,以后还怎么办?姜太公都不急,都装上平民百姓开食肆了,作为鱼儿的我们,自然也不能急。”
.
小喜子以为一下午卖一百碗鱼圆很难。
谁知,炉火烧着,锅里的高汤熬着,不用掀锅盖,那香气就飘散了大半条街。
正值当地一年最冷的时候。
冬天人们就喜欢吃些暖和的,对于暖食也没有抵抗力,有不少人都是嗅着香气寻到铺子前的。
一看是卖吃食的,不贵,才五文一碗,当即就有人买了一碗,站在大街上吃了起来。
这香气附近的住户早就闻到了,都在寻思这是哪家在做吃食,竟如此香。
出来一看,竟是聚仙居出了新吃食。
对于聚仙居的菜好吃,附近住户都有耳闻,但大多数都没吃过,毕竟聚仙居吃食贵的事大家都知道。
当初聚仙居刚开时,有附近住户懒得做饭,寻思这食肆看着也不像贵地方,便想来买些吃食打发一顿。
谁知进了店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墙上挂着的菜牌,以及菜牌上所标的价格。
那会儿附近人和福儿他们一家也不熟,私下没少议论这家食肆死要钱,坑人。一直到实在有人好奇,就这样的食肆凭什么菜价那么贵,跑来点了两个菜,尝了尝。
尝完之后,逢人便说值得。
后来福儿也借着机会,解释了下为何他家的菜价贵。
原来是食材不一样。
人家也不是故意坑人,反正明码标价,愿意去吃就去吃,也不会你先吃,吃完找你漫天要价的讹诈。
再加上几经接触后,发现这家老板娘为人爽朗和气,才渐渐没人在私下议论了,反而聚仙居吃食好吃的事,成了附近住户都知道的事。
平时那些贵菜吃不起,难道五文钱一碗的鱼圆还吃不起?
抱着试试的心态,就有住户买一碗来尝尝。
尝一碗不够,还要回家拿个大碗来,再买一碗或是两碗,拿回去给孩子也尝尝。
之前福儿就交代过,若是附近的住户商户来,就给实惠点,所以小喜子也没吝啬,汤底给得多多的,鱼圆多给几个。
有人见邻居满脸喜色捧着碗回来,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聚仙居出新吃食了。
自己带碗去买,汤给的多,鱼圆也给的多。而且这汤,一看就是好东西熬出来的,拿回去煮面也是不错的。
于是还没到天黑,一百碗鱼圆就卖光了。
第174章
也不过几天时间,大半个冰城的人都知道位于城东有一家叫做‘聚仙居’的食肆,所售卖的鱼圆物美价廉,味道极美。
于是有络绎不绝的人寻过来,想知道是不是真如旁人所说那样。
一尝之后,果然味美,吃一碗想两碗。
聚仙居鱼圆的名声越来越响,连带着每天售卖的数量也节节攀升。
从每天卖两百多碗,到三百碗,四百碗,一直卖到六百碗的时候,聚仙居限量了。说每天只售五百碗,卖完就等明天。
不是福儿不想挣钱,而是把所有人都叫来剁鱼茸,每天的极限也就是五百碗了。
当然也可以请人来剁鱼,但他们本就是乔装而来,身边并不适宜有外人在。
而与此同时,福儿也没闲下。
鱼圆的名声带动了聚仙居的名号,有许多人本是冲着鱼圆而来,谁知过来后没买到,有哪些不差钱的人,并不计较银钱。
既然没吃到鱼圆,就尝尝店里的其他吃食。
就这样,聚仙居的生意也肉眼红火了起来。
另外还有孙老板,如今是越来越挑剔了。
以前都是来人让福儿随便做,现在仿佛故意刁难福儿也似,竟开始点起菜来。
而且点的菜都是那些很不好做的菜式。也幸亏冰城食材有限,不然福儿怀疑自己要被他刁难死。
她一天时间里,有一半的时间,都花费在给孙老板做菜上。
当然孙老板人也挺大方就是,一中一晚做他两餐饭,顶的上福儿开一天店所赚银钱。
而卫琦就是这时候来的。
他来时悄无声息,当时食肆里正忙着,谁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还是三郎跟小伙伴玩耍时,看见食肆外蹲着个正在吃鱼圆的人,咋那么像我叔?
也是小喜子忙昏了头。
一开始鱼圆摊子就他一个人照看的,食材都给他准备好,他只用把鱼圆放进锅里再滚一遍,浇上高汤,撒上葱花算完事。
但买鱼圆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一个人又要煮鱼圆,又要收钱,根本顾不过来。
后来契准出来给他帮忙。
一个专门收钱,一个专门煮。
有时候小喜子煮累了,就换契准来,反正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会装碗就行。
卫琦到时,发现食肆的生意好得超出他想象。
里面的情形他暂时看不到,但店门外蹲了好几个正在吃着什么东西的人。
也是汤汤水水的不好带走,若带了碗来还好,若是没带碗,就只能在这吃了再走。有许多汉子觉得进食肆里麻烦,索性就蹲在门外吃。
反正也就是几口解决的事。
卫琦见一个个吃得唏哩呼噜,喷香,又见摊子前还站着几个人等着买,便也走了过去。
他说要一碗鱼圆,小喜子头都没抬,管他要五文钱。
卫琦也就掏了五文,换了一碗鱼圆。
也像其他人那样,蹲在门外先吃了再说。
还剩最后一口汤水,卫琦正打算喝完时,就听见一声脆生生的‘叔’。
伴随着而来的,是三郎像小炮弹一样的小身子。
三郎抱着卫琦,连喊了好几声叔,卫琦才把他从肩头扒拉下来。抬头一看,面前站了好几个穿得圆滚滚的小家伙。
一个个冻得脸颊通红,有的还流着鼻涕,正一脸好奇地看着他。
“三郎,这是你亲叔?”
“当然,我叔是将军!”
没人相信三郎的话,连他的小伙伴都觉得三郎是吹牛。
这般年纪的小孩,已经懂了吹牛的意思,反正牛皮是吹不破的。
“将军没有枪?还穿一身破棉花袄?”其中有个个头最高的孩童道。他的年纪显然要比三郎几个大一点,也知道以衣裳来看人了。
确实,卫琦穿得有些破破烂烂。
在当地,稍微殷实点的人家,冬天都是穿皮袄,因为皮袄才暖和,穿棉花袄子的相对来说,都是穷苦人家。
三郎可不懂衣裳这些道理,见被人反驳了,当即嚷着道:“我叔有枪,还有马!”
这会儿功夫,已经足够里面的人听到动静出来了。
卫傅和福儿刚出来,就看见卫琦一身破烂的蓝布袄子,脚上也没穿靴子,穿了双黑色破洞棉鞋。
蹲在那儿,端着一个空碗。
不光穿得破烂,身边还扔着两个破箩筐,和一条扁担。
啧,这可真是乔装得够彻底的,也不知他从哪儿弄来的这身行头。
.
“这是我拿银子跟人换的。”
进来后,见福儿用饶有兴味的眼神看自己,卫琦僵着脸道。
因为实在找不到破衣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