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上,黑白二子早已成型,摆出了棋局之势。
黑子一片大好河山,相反白子却偏居一隅,苟且偷生。
卫傅上前两步,立于正武帝面前。
一个坐着,一副气吞山河的帝王之态。
一个站着,看似年轻,却从容不迫、气定神闲,虽目前来看似乎不如年纪长的,但谁又知未来怎样?
毕竟年轻,就是优势。
卫傅执白子先行。
“我联合漠西,分两面进行夹击……”
“我大燕西北有驻军十万,中部和北部有阴山燕山两道天险,几十个关口,北下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您也说了几十个关口,西面和北面同时燃起战火,恐怕朝廷左支右绌,大燕多年不打仗,没几个能真正独当一面的大将,几十个关口总有兵力薄弱之地,只要攻下一处,便可长驱直入。”
“攻下不难,只要拿人命填。可即使入了关,敌众我寡,后续补给又该如何?”
其实正武帝这句话,有些强词夺理了。
历史上无数次证明,游牧民族南下打进来其实不难,难得是后续补给。但不顾忌人命,以战养战完全可行,当然结果就是生灵涂炭。
而不管是哪个朝代,都经不起西和北两个方向同时燃起战火,这也是为何细数历史,中原王朝也不是一直和西面北面的敌人,永远是敌对关系,都是时而是敌时而是友,合连纵横,驱狼逐虎。
当年燕人是怎么打进来的,还历历在目。
不光从东北发起进攻,同时还联合了蒙古人,找蒙古借了道。
如今东北辽边有一大半在卫傅手中,而蒙古更是占据了整个漠北。同时他手里还有条最重要的草原走廊,从这条路可直接经由呼伦贝尔从漠北一直深入燕山脚下,一国之近在迟尺。
正武帝会这么说,不过是看中了卫傅心慈,不愿生灵涂炭罢了。
实际上若是真打起来,卫傅不会赢,他即使赢了,也损失惨重。
毕竟建立一个王朝困难,但毁坏起来却很容易,说不定两人打到最后,会便宜漠西的卫拉特。
不过现在是在棋盘上,没有人命的损耗,只是棋子互逐,倒也不讲究这么多。
之后二人你进我退,我退你进。
以棋盘为战场,战得是如火如荼。
可由于黑子根基庞大,根深蒂固,无论白子怎么突围,终究还是棋差一招,眼见白子即将溃败。
突然,卫傅手势一转,重新拿了一颗白子,放于棋局外围之上。
“你这是何意?”
卫傅徐徐道:“臣曾想过,臣能想到的办法,陛下必然能想到。”
毕竟当年大燕是怎么入关的,正武帝是如何夺位的,没人比正武帝更清楚。
“既然如此,不如另辟蹊径,陆地不易,不如试试海路,再给臣五年时间,臣从海路直取江苏浙江,或是借道朝国,从登州登陆,未尝不能拿下大燕。”
和汤史佳交谈,以及那座地球仪,给卫傅带来的感悟可不是一星半点。
他初识出海口,便从罗刹人的迫不及待上意识到出海口的重要性。
出海口为何重要?
自然是因为海上航线。
海上航线为何重要?
除了贸易以外,也打破了大燕人一直以来都在这片陆地上打转的想法,将思维和目光拉到了包括海洋的范畴上。
陆地有山脉地形关卡阻碍,还要考虑后续补给能不能跟上的问题,那不如试试海路,海路只需要船。
而当时他又面临被召回京的困局。
当时前途未卜,卫傅需要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哪怕是不为自己,为了妻儿家人。
他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可不光是正武帝与他翻脸之后,他能借由后手迅速逃回漠北,还有一座位于黑江入海口外,一座叫做黑龙屿的岛。
当初和罗刹人谈判中,罗刹人除了想要乌地河,还想要这座岛,卫傅鉴于这座岛名,理所应该觉得它就该属于大燕,属于黑龙江,并未松口。
所以在布置后手时,他把这座岛也算了上。
卫傅所说的五年,其实是带了水分的。
给他三年足以,五年不过是为了隐藏当初黑城建立水师时,他从中隐藏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水师力量。
这股水师力量完全可以转移到黑龙屿,并借此发展,三年足够了。
……
正武帝没想到,卫傅还能如此另辟蹊径。
中原大地上的人一直面临着辽阔海域,却从没想过去征服它,不是做不到,而是这一片土地实在太大了。
疆域辽阔,物产丰饶,足够自产自足。
中原大地的敌人一直来自于北方,光陆地上的纷争便穷极几代几十代的人都无法彻底解决,自然顾不上海洋。
就好像大燕,他们解决了前朝面临的北方游牧强敌的问题,却依旧有西部和北面的敌人,如何能想到海上?
海上给他们最多的印象,便是一些西洋人总想来大燕通商,但这些人长得奇形怪状,总是暗中滋事,所以大燕朝廷和官员并不喜欢他们的。
更不用说是通商,这次和罗刹国通商,还是出自于卫傅的主意。
通商为次,安抚罗刹国,同时拿回大片疆域为主。
也是后来,朝廷尝到商税的甜头,也意识到和西洋人通商的好处,于是朝廷最近也打算在临近广东福建的几个地方开通通商口岸。
作为帝王的正武帝,自然意识到若是开放通商口岸,必然要有相应水师力量,却万万没想到卫傅比他想得更远,已经想到如何通过海上之路来打他了。
青出于蓝胜于蓝!
如今的卫傅,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尚且稚嫩单纯的年轻太子。
只从他识破自己这一次布局,以及他给自己安排的后手,便知他胸有丘壑何止千丈万丈。
“你赢了。”
正武帝将棋盘一推,看着卫傅的眼神颇有深意。
卫傅心里一突。
突然意识到正武帝此言有一语双关之意。
“臣怎么可能赢,臣的一切动作都在陛下掌握之中,这最后一步棋,不过打个出其不意罢了,若真想赢了陛下,臣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不同于方才和正武帝下棋时的锋芒毕现,此时的卫傅十分谦虚。
简直太谦虚了!
正武帝居高临下地瞪着卫傅头上的官帽,这个小狐狸想干什么?
难道他的意思他听不明白?
他都亲口认输了,还让他堂堂正正赢了,难道还真要他直接挑明了说不成?
可直接挑明说,正武帝怎么下来台。
他今日见了卫傅便说了那么一段话,又和卫傅下了一盘棋,已经把自己的意思很明显地都表现了出来。
难道他,真不懂?
“你很聪明,明白明知不可为就不为的道理,定力极佳,能抵抗那么大的诱惑,你猜你若是听从了皇后的安排,现在会是什么情形?”
堂堂的帝王,即使挑明说,又怎可能示人以弱。
卫傅态度恭敬,不卑不亢地半垂着眼站在下面。
“朕给你设了很多考验,你都一一通过了,这算是最后一关。”见卫傅没有出声,正武帝又道。
可卫傅依旧没有出声。
令人尴尬的安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正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卫傅突然道:“既然陛下龙体安泰,臣便放心了,也是时候该回漠北了。若陛下无其他事,臣这便告退。”
说着,他微微躬了躬身,退下了。
留下正武帝,一个人瞪着眼睛坐在榻上。
过了好一会儿,他掀了棋盘。
棋盘和棋子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曹仁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匍匐在地。
“陛下,息怒。”
“息怒?朕的江山,这是送都送不出去了?”
.
紫宸殿很热闹。
连着数日,每天都有无数大臣求见,但也有有心人发现陛下苏醒后,皇后一直没露面。
皇后没露面是由于身子不济,还是其他缘故?
一时间,外朝众说纷纭,可这一切并未影响到宫里,甚至也没影响到坤元宫。
正武帝修养了几日,身体快速见好,已经能简单地处理一些朝政了。
这天,他又问起皇后。
曹仁一副欲言又止,瑟瑟缩缩的模样。
“皇后娘娘可能在看戏吧?”支吾了半天,这话才出口。
“看戏?”
曹仁哭丧着脸,一边抹着汗道:“娘娘前几日突然嫌闷,便命人找了个戏班子,还有说书的,这几日轮着番给娘娘说书唱戏呢。”
这事曹仁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正武帝没问,他就没敢说。
不光不敢说,还给下了死命令,不准让宫外人知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