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富武的一面,学武需要花费大量体力气力,还要吃好喝好。
这个吃好喝好,可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得起的,用老爷子话来说,要吃肉,多吃肉。
多吃肉才能长力气,把气力存储于体内,才能供以消耗,而不至于让人透支自身精气。
就比如三郎,他在三个小的里,是力气最大的。
明明比大哥还小几岁,却能不费吹灰之力把大郎抱起来摔地上,他遗传了王家人的体质,老爷子对他的锤炼也是最多的。
像三郎每顿要吃三大碗饭,还要吃很多肉。食量大到让福儿都诧异,老爷子却说让他吃,还让福儿多备些好肉给他吃。
按照老爷子的说法,猪肉虽好,但是不如鱼肉,更不如牛肉。
这阵子为了让三郎老老实实跟着外曾祖父习武,福儿也算花了不少心思,每天挖空了心思给儿子做大肉吃。
三郎这个小吃货,看在大哥二哥愿意陪着自己一起练,娘又给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份上,最近也老实了下来,愿意老老实实练武,也可能是认命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了一个多月。
这期间卫傅让人给福儿送过信,说自己的情况,但由于离得太远,送一趟信要六七天,很多时候消息都是延迟的。
这天,福儿收到卫傅的家书。
信里说他那个皇叔跑了,带着母后和琰瑶直接跑了,他连三人的面都没见到,刚进宫就被一群大臣堵上了,说陛下留了传位诏书,把皇位传给了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让他尽快登基。
信就从这里,戛然而止。
呃……
这样也行?
.
位于京郊的官道上,正行着一个车队。
从车队外表去看,似是哪个大户人家出行。
可若是细细观察随行的家丁和护卫,就能看出这个车队不同寻常。
普通的黑漆平顶蓝帷马车里,皇后忧心忡忡道:“我们就这么走了能行?”
“怎么不行?”
作为皇帝的正武帝,反而比皇后更潇洒一些,仿佛那皇位就是个扔不掉的累赘。
人这一辈子,总有些执念。
她是,皇位也是。
他本不是个贪恋权柄之人,却一再被欺,先是本该是自己的赐婚对象,被改赐给他人,再是本该是自己皇位,被他人所夺。
筹谋半生,不过是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今心爱之人在侧,两人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已经超出正武帝所想。
足矣!
接下来的日子,就不该为那个位置而活。
而对于皇后来说,她也有她的执念,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她暂时放弃了自己执念。
但两人走到至今,发生的事太多,中间的坎坷也太多,各有各的立场,有些事情有些东西是绕不过去的。
他夺取一座江山,不过是为了一颗心。
如今这颗心还剩最后一层隔膜,若是提前放弃那个位置,能消除她心里最后那层隔膜,他甘之如饴。
“这下,你总可以放心与我共游天下了?”
皇后自然听懂了正武帝的意思。
那个皇位永远是两人绕不过的结。
倒不是她贪恋权柄,只是她还有傅儿,只要这个结一天不解开,她就一天没办法彻底放开自己的心防。
万万没想到他能做到如此。
千言万语在心头,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说。
“我想先去杭州,看看西湖。”
正武帝低头看了看她主动握过来手,笑了,将另一只手覆了过去。
“好。”
.
与此同时,卫傅却很生气。
他是真的很生气。
他没想到他那个皇叔会如此卑鄙,竟使出如此招数。
可如今是在宫里,群臣环饲,他的生气大概也就卫琦看得明白。
卫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说这事吧,换做寻常人,白得一个皇位,定是要高兴到一蹦三尺高厥过去,但他知道他哥真不高兴。
他哥这个人以前那么傲,后来经历大变,满身傲气一扫而空。
他失了他的傲气?
没有!
他只是把傲气藏起来了,藏进了骨子里。
这样一个人,他努力了十年,十年后为了黎民百姓,因为不忍心重燃战火,他放弃了自己的执念。
谁曾想,先被考验,再被试探。
之前卫傅拒绝正武帝,不光是因为谨慎,也是因为他生气了。
只是他的生气太不显,所有人都没看懂,可卫琦看懂了,从他哥回来后那一连串的动作就能看出。
按照卫琦估计,未来某一天,他哥就算顾忌黎民百姓,不采取兵刃相见的方式,也会让正武帝吃个憋,才能一吐这口恶气。
谁知姜还是老的辣,对方根本不给他哥这个机会。
直接扔下皇位跑了。
关键是他哥还不能不接,这口气不就憋在肚子里了?
卫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了半天,想出了一句安抚之词。
“其实这样也不是没好处,最起码嫂子不用担心你了。”
福儿虽口里不说,但每次哪有些风吹草动,她都很上心。
妇道人家没那么多野心,在她们想法里,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但男人不一样,男人有野心有抱负。
而卫傅又有那样一段往事,怎可能只要一家子平安就好?
这十年来,福儿未尝不累。
按照她的本心,她开一个小食肆,一家子安居乐业即可。
却不得不因为卫傅,与他十年来辗转多地几次,为了他,挖空心思赚钱,最讨厌看的账本,也不得不拿起来看。明明讨厌锱铢必较,却不得不因为生意各种费尽心思。
甚至偶尔还得担惊受怕,虽然她从来不说,但想也能想到。
想到出来之前,宝宝明明心里担心得不得了,还得学着福儿那样,让他不要担心自己,她会好好在家里等他回来,卫琦就无限感叹。
卫傅也是颇多感叹,心里的那股火儿,莫名就没了。
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突然响起。
是曹仁。
他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放着冕冠的托盘,身后还跟着几个端着衮服及其他配饰的小太监。
“陛下,吉时快到了。”
正武帝走时没把曹仁带走,毕竟宫里还有许多事需要曹仁从一旁协助去办。不过他是正武帝身边的老人,等卫傅登基后,一切走上正轨,他也要功成身退去江南找主子的。
当然,这事明面上虽没说,但彼此心知肚明。
卫傅叹了口气,站了起来,伸开双手。
曹仁面露喜色,忙带着人上前去帮他更衣。
.
正武十年九月,卫傅登基。
由于年号都是次年更改,所以还暂用正武为年号。
消息传回黑城,一家人都沉默了。
这些年卫傅的打算,其实王家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点儿的,未曾想竟以这种方式就成了。
“也好,不起兵戈,黎民有福。”老爷子略有些感叹道。
新帝登基,自然要封赏功臣。
暂时,卫傅只封了卫琦和老爷子。
卫琦被封为瑞王,老爷子则是封公,定国公。
所以这趟入京的不光有福儿和大郎他们,以及宝宝和她跟卫琦的儿子钰哥儿,王家人也要进京。
一家人安排完手边事宜,又收拾行囊,打点上路。
等到了京城,已经是十一月了。
定国公府是提前就准备好的,就在皇宫边上。到了后,一家人就直接住进了定国公府,福儿和几个孩子也暂时在这里落脚。
王多寿听说家人到了,带着妻儿赶来。
卫琦也来了,是来接宝宝和儿子回王府的。
一番家人见面的琐碎后,由于王家人到京城时已经是下午了,卫琦和王多寿也没多留。
但王多寿临走之时,福儿看出他有几分欲言又止,只是当时她忙于几个孩子的安顿,也就没多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