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时麻烦也不一定是坏事。”
他的这个笑,满是自信,给人一种胸有成竹、全权在握之感,福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太子。
哦,不是第一次,在没进东宫之前,太子在福儿眼里,一直是可望不可及的,是尊贵的,是高高在上的,是英明神武的,总之一切好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直到她遇见太子之后,才知道太子其实不是她想象的那样。
他也是稚嫩、容易冲动、会羞会恼,偶尔还很孩子气的。
而此时,这样笑的他,又给了她那种感觉。
福儿愣道:“所以,我让你就着水洗洗手,你没洗?”
卫傅低头看了看有些脏的手,突然嘲讽道:“有时亏吃多了,难免防两手。”
等抬起头时,他又恢复一贯的神色。
“走吧,孤带你去看戏,看看小喜子是不是等着孤去救他。”
.
小喜子倒没等着人救他,因为不见太子,苗头波及到皇后了身上。
两人到时,皇后脸上的笑容已经很僵硬了。
卫傅状似不觉场上的机锋,先给元丰帝和皇后行了礼,又对甄贵妃等人点了点头。
“父皇母后,这是怎么了?”
这时,他才显露出方到之人的诧异。
李德妃笑着道:“没什么,就是在说太子捕了好多鱼,这么多鱼就算给奴婢们都加上菜,恐怕一时半会都吃不完。”
“德妃娘娘多虑了,一顿吃不完就多吃几顿,父皇多给奴婢们加几顿菜,也能宣示父皇仁慈。”
这回的话不软也不硬,但总让人觉得听着不对,可又不能说太子说错了,毕竟他刚来,方才发生了什么,他也不知道。
这时就需要有个人来挑破了。
可谁来挑破?
没见着几位娘娘你来我往的打机锋,都没人敢正面说太子的不是?
不是不敢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谁都不想挑这个头,毕竟还没抓到确着的证据,而太子的姗姗来迟和他的淡定自若,也让人怕这其实是个坑。
如今就看谁先按捺不住下去咬钩了。
甄贵妃觉得皇后不至于这么蠢,为了做面子露这么大一个马脚?她收敛下心思的同时,饶有兴致看向李德妃和张贤妃。
李德妃和张贤妃看似笑着,但时而闪烁的眼神,都显示她们心中并不平静。
最终还是李德妃没忍住咬了钩。
“都没想到太子会捕到这么多鱼,也不知太子是如何凭一人之力捉了如此多的鱼?方才六皇子还说要跟太子学学呢。”
听到前半段时,甄贵妃脸上还含着笑,心想果然还是李德妃没忍住。三皇子的齿序就在太子后面,也难怪她忍不住。
可后半段话说出时,她顿时沉了脸色,没想到李德妃会拿她儿子作筏子。
“其实这些鱼也不是孤一人所捕,小喜子和孤身边一个宫女都帮了忙,尤其是这个宫女。”
说到这里,卫傅顿了下,指挥着让人把丢在后面竹篓子拿了来。
“这法子是她想的,这篓上有个特制的网,里面放上饵,鱼进来后就不能出去,此地鱼多且没被人捕过,所以捕起来很容易。”
这时福儿就被显出来了。
她也没怂,站出来道:“这法子也是奴婢幼时在家乡里见人用过,也没想到能抓到鱼,就是试着玩儿。奴婢也就出了个法子,其实那些鱼都是殿下亲手捞上来的。”
再去看太子的手,上面被麻绳勒的红痕和污渍还在,甚至太子的袍子还沾了些脏污。
这对一向注重体面的太子,是极其罕见的。
而且这么多鱼也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捞上来,所以不是皇后现让太子去捕来充面子。
所以其实并不是太子德行有亏,而是他们误会了。
可事实上,人错了通常不会觉得自己错,他们只会归咎在别人身上,尤其方才几位娘娘话里话外往太子身上引,又合伙挤兑皇后,谁在里头做鬼不是显而易见。
又因是德妃挑破的,三皇子是德妃所出,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在看德妃,连元丰帝看向李德妃的目光都闪过一丝不满。
李德妃真想叫屈,可谁叫她没忍住的!
她正想说几句话缓和下,突然听见有人惊叫了一声‘三皇子’。
众人目光忙朝水面上看去,就见站在岸边的那几个太监大惊失色地看着水面。
四皇子愣愣地站在水里,有些结结巴巴道:“三哥好像沉到水里了。本来我们打算上岸的,突然三哥歪了一下,人就沉进水里了。”
第22章
“璠儿!”
李德妃一阵眩晕,倒在宫女的身上。
在水里守卫的侍卫已经寻过去了。
明知道有侍卫在,三皇子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可场上还是一阵人仰马翻。元丰帝龙颜变色呼道‘还不去救人’,贵妃等人表面满怀担忧地看着水里,眼神却意味深长。
还有人说四皇子既然看见三皇子溺水,为何不前去营救,反而木讷地站在那儿,这不是耽误了时间?
由于说话人的声音不大,场中的人大多注意力都在水里,并未引来太多的瞩目。除了李德妃往这里看了一眼,再是张贤妃。
两人都面现厉色,但原因却天差地别,张贤妃是恼怒对方竟攀扯四皇子下水,李德妃大概是听进去并记恨上了。
福儿也听见这句话了,说这话的人是成嫔。
她站在卫傅身后,没忍住悄悄从后面扯了他一把,卫傅并未回头,只不动声色地拍了拍她的手。
这期间,三皇子已被人捞起来了,看模样人是晕了过去,但生死不明。
福儿是知道的,人落水后一时半会死不了,反正从三皇子沉入水中到被捞起的这段时间,是死不了的。
可李德妃的表现却完全不是如此,也不知她是真不知还是不懂,只见她凄厉地又喊了一声璠儿,人已经扑了上去。
此时几个侍卫已经抱着三皇子上来了,他们将人放在地上,其中一名侍卫摸了摸三皇子鼓胀的腹部后未做多想,把人翻了过来,还未动作,李德妃的斥声已然来临。
“你想对我的璠儿做什么?”
元丰帝一把拉住她,斥道:“你现在哭又有何用,别挡着侍卫救人!”
李德妃悲凉地呜咽一声,倒在了元丰帝的肩头上。
福儿在一旁瞅着,再一次感叹,娘娘们都厉害,至少这份时时刻刻不忘做戏的功力惊人。
她下意识朝皇后看去,就见此时的皇后眼睛上像蒙了一层琉璃,让人瞧不清她的所思所想,整个人仿佛假人一般。
侍卫单膝跪地,将趴伏姿势的三皇子放在竖起的膝盖上,经过几下按压,对方连吐了好几口水,终于被呛醒了。
李德妃喜极而泣。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元丰帝道:“把三皇子送去帐篷,快去请太医。”
前呼后拥中,人已走了大半,其他人也自是待不下去。卫傅也跟去了,他是太子,又是三皇子兄长,自然要去关心一二。
福儿自然要跟去,临走前她回头看了看那些鱼,不禁地摇了摇头。
.
三皇子并无大碍,只是呛了些水,喝些驱寒药和安神汤,再调养一阵子,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他受惊后需要休息,前来关心的人各自散去。
福儿和卫傅往回走。
因为在外面,两人是一前一后的,看着太子的背影,想着之前发生的一切,福儿真切意识到太子真没她想象中那么稚嫩,他其实很聪明。
东宫之外,和东宫之内,他有两副面孔。
一副就是方才那样,温和有礼在宫里各种机锋下游刃有余,可进退有度之下细想却是忍耐和憋屈。
方才发生的那一切何其可笑,是人都蠢吗?不是,只是这场刻意有人主导的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站位。
皇后和太子的位置,让他们时刻处于被攻击的处境,而他们碍于身份,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
是的,别人的能说的话能做的事,他们都不能,谁叫他们是皇后是太子。
憋屈吗?
当然。可皇后需大度,太子需宽厚仁和,这是许多年来规矩、礼仪、世俗困于这个身份的枷锁,所以说皇后、太子从来不好当。
至于其他人,有些人是真坏,有些人是从众,而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其实都是因为有人刻意在纵容。
而她所看到的太子,才是他真实的一面。
骄傲、年轻、容易冲动、偶尔还很孩子气的,像一只刚长出羽翼但羽毛和爪子还稍显稚嫩的雏鹰。
福儿突然有些心疼太子了。
方才在帐篷里,她并未错过元丰帝对三皇子嘘寒问暖时,太子眼中一闪即逝的黯然。
没有孺慕,只有黯然,也许孺慕已经在过去的岁月里消磨殆尽了。
因为这种心态,福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格外乖巧。
乖巧到让卫傅有些不习惯。
“你这是怎么了?”
福儿靠在他怀里,摇了摇头。
她不说话的样子,乖巧得像一只小兔子,就是卫傅第一次狩猎时,活捉的那只兔子。
他见其可爱,专门偷偷地养了起来,养了很久。后来却因为奴婢们疏忽,给其吃了沾了生水的菜叶死掉了。
卫傅用手指挠了挠了她下巴,换做平时她肯定给自己一爪子,今天却懒懒地任他挠。
“累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