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暗,往来殿中的大臣逐渐络绎。一道尖嗓高宣自墙外声起:“太孙殿下到——”
郭临缓缓回过头,大臣们拥挤退让,空出殿中一条道来。透过人影重重,两个褐衣侍卫打头进殿,随后的少年银缕绣领,金丝玉带,翩然而行。
逸翰神飞,天姿毓秀。她忍不住缓缓叹息,眸间几乎泛起氤氲。“少爷,这就是太孙殿下吗?”双宁拉着她的手小声问。
却在这时,有人自身旁经过,撞到了肩膀。郭临后退一步站稳,手中已经多了一卷小纸。
她悄然退到殿角,侧身在阴影中摊开纸条。“西南月吟阁。”她抬起头,望向在一圈恭维中礼节应对的玉锵,将纸条捏入掌心,碾成尘屑。
筵会开席,陈聿修跟在皇帝身后走进殿中。望向安坐席位的郭临,见她微微点头,这才继续随走到御座下。
郭临收回目光,忍不住又看向玉锵。一队穿行的太监刚刚走过,正好露出一双灼灼望来的少年俊眸。她蓦然一惊,目光须臾柔软,嘴角不知不觉,噙上一抹笑意。处在四周的杯光交错、阿谀奉承中,温婉得别样醒目。
玉锵鼻尖一酸,不禁慌忙垂下头。身畔白鹭细心瞧见,低声唤问:“殿下?”
“白鹭……这不是梦,”颤抖的音调隐忍,盖在膝上的手紧握成拳,“爹爹……当真回来了。”
白鹭闻言和白鹫对视一眼,一齐朝前望去。郭临正坐席上,一手斟酒,一手撑膝,洒然随意地听着身旁殿监的叙话。“好气度,动移之间,都是攻守相宜的姿态。难怪少主说我们的武功,远不及郭将军。”白鹫叹了一声,见白鹭还在抿唇细盯,眸光幽深,不由笑道,“你若是不服,改日可上门领教。”
“领教?”白鹭哼声道,“殿下的爹爹,我哪有胆子上去……”白鹫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白鹭与玉锵相处两年,早已于玉锵有了母子之情。乍一看到郭临,竟还起了别扭情绪。
“哈哈,”身旁有人抚掌大笑起来,却是坐的最近的禄亲王。他讨好地望了玉锵一眼,拱手朝向上座:“皇兄,玉锵侄孙既已归来,您不如也顺便全了他一片孝儒之心啊。郭将军怎么说也是玉锵侄孙的义父,至今还未相认也太……”
“禄亲王爷。”郭临突然沉声打断他,脸上笑意渐去。冷声道,“‘义父’二字,本将沾的是义,而非父,您莫要想错了。”
“唉,郭将军谦虚。”禄亲王捋了捋胡须,不以为意,“若不是你啊,当年收缉镇国侯府时多留了个心眼,从灶台下抱出了他,皇兄哪能就认回这么优秀的嫡孙呢,嗯?哈哈哈哈……”
郭临闭上眼,长吸一口气,左手一热,是陈聿修握了过来。她看他一眼,抬手倒满一杯酒,递给双宁:“你慢慢端着,去给太孙殿下。”双宁懵懂地接过,小心翼翼地走下席位。
望着双宁的背影,她重新斟上一杯,站起身来。
义父义父……一日为父,终身孝义。这是皇帝最想抹杀掉的地方,也是君臣间微妙的平衡点。禄亲王自以为在讨好未来天子,却无意将它血淋淋地揭开。无论如何,眼下尚不可大乱。她拱手举杯,遥遥望向玉锵:“末将归迟,未曾庆贺太孙归位之喜。特敬此杯。”
玉锵也站起身,正欲开口,却听“啊”的一声尖叫,眼前一暗,他下意识地接住扑来的人影。
“对,对不住……啊!”双宁哆哆嗦嗦地站稳,目光下移,惊愕地捂住了嘴。
玉锵低头看去,白袍下摆沾了酒液,湿濡一片。眼见双宁急得几乎哭出来,忙道:“无事,你别伤……”话音骤然而收,一双黑眸,直直地盯着地上,一枚圆溜溜的滚珠。
“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是踩到了……”双宁痛呼一声,手腕突然被人一把抓住。
“无事,本宫不怪你。”他若无其事地松开手,收回目光。然而余光之下,已然望见白鹫挥了挥袖,地上的滚珠就此不见。
“皇爷爷,”他侧身拱手,笑得有礼有节,“孙儿形容有失,先去换身衣裳了。郭将军的婢女,您就看在孙儿给您带回的礼物上,送孙儿一个人情。”
“哦?还有礼物,快快呈上来。”皇帝阴沉许久的脸色稍稍一霁,他垂眉瞟了郭临一眼,朝玉锵和煦地挥了挥手,“快去吧。”
“陛下,魏王殿下到了。”殿门有人报道。
君意沈除下披风,大步走进殿中,一直行到上座之下,他才停了脚步,拧眉微微偏了头。
杯酒匙盏,红木席案。陈聿修举杯浅笑,朝他遥遥向敬。而他身旁,空无一人。
昏暗的阁楼内,轻盈的脚步渐渐靠近。门扉关节处滑了油,开合的悄无声息。
郭临负手立在屏风前,听着声响入室,她缓缓转过身,看向来人。
“你来了。”
月光透过窗格,朦胧印照着不住摆动的钗环。云鬓下,一双美目睁大,不可置信地瞪着她:“居然是你?”
“不错,”她拱手施礼,“郭临,见过萧贵妃娘娘。”
“居然是你传的信……”萧贵妃拢了拢袖口,扬眉道,“郭将军如此隐秘地找来本宫,有什么事吗?”
“末将是为了,”郭临抬起头,一字一句道,“魏王即位而来。”
☆、第171章 香消玉殒
“你说什么?”萧贵妃直直盯住郭临,“意沈……即位?你不是……”
“娘娘没有听错,我说的确是魏王即位。”
“可是……那太孙怎么办?你明明是他的义父,若他登基,滔天权势唾手可得,你又怎么会弃他而选意沈?”萧贵妃眯了眯眼,“你让我如何相信你?”
郭临站直身,看向朦胧月光的窗格,俊逸秀气的眉目阴影刻成。“娘娘除了信我,还有别的路可以选吗?玉锵一朝登基,魏王就是就番定爵的闲散王爷,再想翻身便是造反。你现在还不慌不忙地盘问于我,是等我借着神武正名之利,收回意沈手中的新神武军,还是等着……”她转过身,“等着你能成功刺杀掉我?”
“你……”萧贵妃倒退一步。
*
灯火通明,麟德殿前数条宫道璀璨若星,远远便能听见殿内的喧哗声。
周泉光执着夜光杯等在最后敬酒的大臣之后,待那人满意离开,这才一屁股坐在陈聿修身旁的席位上。
“‘义父’一词……打今日过后,怕是成了陛下的心病。”举杯相碰,他看向陈聿修,踌躇道“你,和郭将军……接下来究竟打算如何?”
陈聿修提壶给他斟了酒,眼帘却未抬起片刻。周泉光眨眨眼:“我可不是为谁询问啊,我只是为了自己问问,免得你们再闹上一出,我又得过后才后知后觉站哪边……”
“泉光,”陈聿修忽而扬杯掩袖,“你认为,自陛下之后,该是谁人继位?”
“啊?那当然是太……孙,”周泉光望了望四周,见无人注意这边,这才缩缩头继续道,“有你和郭将军在,还有白兆尹从旁帮忙。太孙就是再小几岁,又怎么会坐不稳江山呢?”
“晋王、魏王,在你眼里居然算不上什么阻力?”
“这……陛下昭告天下,圣意如此,我等自然只能遵从啊。”
陈聿修静默良久,哂笑摇头:“泉光,你想的太简单了。莫说晋王、魏王二位成年皇子的心思,便是皇室宗族那些养在行宫宗祠辈分极高的老人们,他们……是服不了一个玉锵的。若有朝一日闹将起来,便是皇族伦纲内乱。哪怕楚王重归,也不可能镇得住。陛下从前,对太子最严,对晋王最省,对德王、庆王最厉,独独对赵王最溺。每个儿子在他心中的分量、喜爱,自有轻重。但大体禀顺了国威宗承,因而无人会说一个不字。”
“……是啊,可那与太孙何关?”周泉光皱眉道,“太孙是太子嫡子,也是正统的继承人,不能因为他小就……”
“可若他不是呢?”
修长指节握住的酒,稳稳地擒在二人之间。杯中酒液晃荡渐平,清亮地印出上方沉稳的眉眼。
“你,你说什么……”周泉光咽下口中未说完的话,慌忙抬手接过酒杯。在御座上方的视线下,强自镇定地饮下。直到那视线移开,他才垂下眼,长舒一口气:“陈兄,你莫吓我,太孙他不是……”
“打个比方而已,”陈聿修挑眉一笑,扬袖坐回自己的座位。须臾,压低声音道,“只是听到钦天监传来的消息,宗祠那边,有人叫了钦天监过去问太孙的生辰八字。无缘无故做这等事,你说他们……会不会是已经看到了传位诏书,继而想要实打实地查清玉锵的身份呢?”
“原,原来如此。”周泉光嗫嚅着松了口气,双手握在袖口中隐隐颤抖,怕让人察觉不敢去拿筷子。目光落在对面的坐席上,君意沈垂头倒酒,有人来敬,来者不拒。只是那酒杯端在唇间,煞白的脸印着漆黑的眸,仿佛有什么被深锁其间。而一旁的位子,只有一个宫女跪在侧前,在加放着盘碟。
“所以你们安排太孙换衣,和郭将军一见?”周泉光这才恍然大悟地轻轻抚掌,又状若无意地瞟了眼御座,皱眉道,“可是今天禄亲王一番话后,太孙沾湿换衣,陛下似乎已经开始起疑了……”
陈聿修执酒抬眉望去,皇帝正望着玉锵空空的席位,侧头和一旁的人说着什么。
他悠然收回眼:“无事,不出半刻,他们必然会回……”他忽地一怔,猛然抬头再次看去。
“哦,那就好。唔……”周泉光方附和完,手臂突然一紧,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歪身撑地,“怎,怎么了?!”
“泉光,你看那人,是不是千牛卫的左将军?”
“唉,是啊!不过他出现也无妨吧,千牛卫本来就护卫陛下近前,陈兄你莫不是太紧张了?”周泉光拍了拍他的手,呵呵笑道。
“不对,”陈聿修垂下眼,长吸一气站起,“今日的执勤名单上,不是他。”
*
“原来……你真的想好了这一切?”萧贵妃抚胸叹息,良久才出声,“买通宗老,修改传位诏书……太疯狂了。”
郭临理了理袖子,好整以暇地笑了笑。
萧贵妃凝视她良久,忽然正色道:“郭将军一点都不怕……我们成功后,反手追杀你等么?毕竟这样一个秘密,若是……”
“娘娘不会当真以为,我郭临身后无人吧?”郭临含笑挑眉,垂手按在腰间剑柄上,“你大可以试一试?”
萧贵妃盯着那把剑,不知怎地倏忽间想起□□宫娥间,传说的那句话……“末将身上背着三千亡魂的血命,只怕这勤政殿,受不起末将一跪!”仿佛一瞬,剑上鲜红的穗子便带着血腥杀气扑来,骇得她忍不住倒退一步。
“娘娘若是再多挨上一会儿,羽林军就该发现……”
“既,既然如此,那本宫便与将军达下此番协议。”萧贵妃吸气提声,“一诺千金,纵死不悔。”
郭临抬起眼,微微一笑。
阖门后的脚步声轻盈走远,她缓缓闭上眼,张嘴唤道:“玉锵。”
静谧的室内一阵急促压抑的呼吸,少年身影慢慢挪出内墙,立在柱旁。郭临睁开眼,晶亮的眸光下藏着浓浓晦暗,她朝他伸出手。
风起瞬间,玉锵已经大步扑将上来,一把环住郭临的腰。“爹爹,爹爹……”少年清朗的嗓音带着许久未有的激动哭腔,“玉锵终于见到你了。”
郭临怔了怔神,抬手颤抖着抚摸他头顶束得齐整的发髻,千言万语绕在唇边却只得一道低叹:“对不住,爹爹一回来,就让出了你的皇位……”
“不,不,与爹爹比起来,皇位又算什么!”玉锵站直身,羞赧一笑,“我信爹爹行事的道理,必然不会害我。何况……”
他伸出手,骨节分明的手掌大小已快赶上郭临的手,他牢牢握住她:“爹爹、师父、我,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玉锵的心愿。”
一家人……郭临直直地望着他漆黑透亮的大眼,须臾长舒一气蹲下身揽住他:“我的玉锵果然长大了。你放心……爹爹不会伤害你的皇爷爷,他是这个天下的主人,他不能死。那些传入你耳中关于爹爹的话,只是人言可畏,都不尽真实。爹爹自有分寸,这次一定……会保护好你们。”
玉锵垂下头,半晌才小声道:“爹爹不怪我?”
郭临摇摇头:“你本来就是他的孙子,这是应有的人伦孝道。爹爹又怎么会怪你呢?”她抚摸他的脸,指腹下骨骼渐开,已见英挺轮廓。“或许是帝位英才,只是不该是这个时候……”她忍不住低声自语。
玉锵眨眨眼,郭临摇头一笑,正欲再说,却听侧门有人轻叩:“殿下,白鹫看到有羽林军朝这边来了。”
郭临蹙眉起身。门扉轻开,一个干练的褐衣侍卫走进来,长发束后垂肩,是个年长素容的女子。郭临记起她叫白鹭,是玉锵的贴身护卫。“既然如此,”她低头看向玉锵,“你先走,我待会回去,错开以免怀疑。”
“嗯。”玉锵点点头,走到白鹭身边,又回过头来看她。她朝他摆摆手,温和一笑:“放心吧,爹爹不会和你分开太久。”
玉锵这才重新迈步,走出房门。白鹭回身冲郭临一揖,飞快掠出。
门扉借着余力缓缓阖上,屋内重回一片昏暗。郭临负手仰头,长吸一口气。
“姚易,梁仪,弟兄们……我虽不能手刃仇人,但已筹谋将未来的江山从他臆想的盛景中拉出来……你们泉下有知,还望体恤,我的这番心思……”
*
周泉光一把拉住陈聿修:“陈兄慢着,你听……殿外来人了。”
陈聿修顿住脚,回头望去,周泉光也一齐看去。只见玉锵换了一身玉白长衫,连头顶也换做了玉冠,素净潇洒地走到御座下朝皇帝行礼:“孙儿来迟,皇爷爷不会惩罚我吧?”
“哦?”皇帝笑了一声,“你说说你为何来迟,朕听得看看。再说要不要罚你。”
玉锵眼珠一转,正欲开口,一旁白鹫已经应笑道:“还不是那个小丫头,说是给我们帮忙,结果取殿下的金冠时一不小心又摔不见了个金珠,一时半会的也找不着。就只好让属下去把还未搬回东宫的衣裳取来一套给换上,这才……”
玉锵猛地拍了下白鹫的胳膊,他才满脸莫名地住了嘴。皇帝眯了眼,笑道:“这么说,这个丫头果真还是要罚一罚喽?”
“那倒不必,陛下,这丫头略懂医理,闻出了殿下随身带得两个香囊味道不对,依属下看啊……”
周泉光看廷上说得正好,忙拽着陈聿修坐下。
借着月色,郭临穿过回廊,扶柱一跃,从羽林军巡视的视线中跳开。隔着栏杆,已能望见麟德殿的灯火。她抬起手腕,解开罩在朝服外的黑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