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毓快步走进,只见玉锵穿着朝服,立在御案前。小脸不见往日圆润,眸色晦暗,看见他后似乎稍稍松了口气,鼓起精神道:“本宫奉皇爷爷谕旨,自今日起监国。早晚两朝,日后将在文华殿听候众卿呈报。”
监国这么大的决定,居然是在勤政殿上由太孙宣布。而且太孙不能坐御座,今日竟必须站立廷议。这在以往实在是绝无仅有的事,白子毓皱了皱眉,望向御座侧面,徐公公身边站立的白鹭。
她已是一身千牛近卫装束,神色冰冷严肃,等同宣告脱离白家武士的身份。那日白鹫被抬回府,他只看了眼伤口便懂了。自古大利趋人,白家也是因此才投靠了皇帝,他不怪她。可是……
“白兆尹,”玉锵忽然唤道,“本宫有一事需你去办。”
“殿下请讲。”
“皇爷爷延医问药还是月前那位赵太医做得好,你替本宫安排人手于境内寻人,言不追究其弃官之责,请他回京为皇爷爷诊治。”
白子毓仰起头,和他对视一眼,立刻心领神会:“微臣遵旨。”
“等等,”一直不出声的白鹭忽然道,“殿下,白兆尹尚未被陛下解除禁令,仍有怠职放走郭临的嫌疑。殿下还是换人为陛下寻赵太医的好。”
玉锵拧眉回头,瞪她一眼。白子毓垂下眼,眉梢微微一颤。不想他被关的这几日,陛下给的权利如此之多,白鹭居然都能堂上谏言了……“既如此,”他弯起唇角,拱手沉声,“微臣推举一人。”
玉锵眨了眨眼,忙问:“谁?”
“归德中郎将周泉光。中郎将曾任观察使离京数年,又与丞相一道巡视过沿河灾民,对离京远行最为熟悉。微臣认为,他是寻访赵太医的不二人选。”
玉锵愣了愣,望向殿中走出列比他更愣仲的周泉光,抚掌一笑:“好,就派中郎将去。”
白鹭望了望躬身垂首的白子毓,又看向心情大好的玉锵。知其中定然有鬼,却不知从何揪起,心下烦躁一团。
*
“咚咚咚”三下先轻后重的敲门声,暗号对上。郭临这才收了剑,打开房门。
陈聿修当先走出,她跟在身后,看到徐秦已然换了身灰扑扑的短打,手上还握了根长鞭。
“就是他们吗?”
郭临一愣,顺着陈聿修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边,立着两个身姿挺拔的人。
徐秦点了点头:“正是。”那二人见状,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见过郭将军,陈丞相。”
郭临还未回过神,陈聿修已经抬手接下了自己的披风,递给其中身形较高的人。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也解下披风递去。
难怪这两人的发髻和他们一模一样,郭临望着他们骑上昨晚抢来的军马,挥鞭离去。只看个背影,不是相熟已久的人绝对分不出真伪。
“将军、丞相,上车吧。”徐秦弯腰恭请。
郭临望着马车,有些疑豫。待和陈聿修对视一眼,见他颔首浅笑,心中的不安才稍稍退去。这是一步险棋,如若被发现,马车内可无法轻易逃脱。但眼下也确实只能如此,徐庶既然要抓他们,定会以自己的眼见为据。如此,反倒是行动迟缓的马车会成为盲区。
车身摇摇晃晃,不多时就驶在了新桥大街。熟悉的叮咚打铁、喝卖声入耳,她几乎浑身一颤,抓住陈聿修的手瞬间收拢。
“这是……”她怔怔仰头,撞见他温和的眸光。心间不由一紧,“聿修不用……此刻满城搜查,徐庶必然不会放弃在将军府设埋捉拿我……”
“那便赌一赌吧。”
他轻盈浅笑,修长的手指挽起窗帘。湿冷的空气瞬间扑面,郭临忍不住蹙眉眯了眯眼。重新睁开的视线中,是那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朱红府门。记忆仿佛流尘飞掠,皮革扎髻的小小郭临牵着壮年英姿的楚王,迈进了那扇门……
“吱呀”一声,大门忽地被打开,一个英武身影走出。
“那小女再有信,便拜托胡管家……了。”徐庶一脚方迈下,整个人已经愣在原地。利眸直射,胶着在前面横过的马车上一卷落下的窗帘。
“备马……快,来人,列队出发!”
徐庶的喝令声渐远,郭临起身扒住车门,和陈聿修对看一眼,抽出长剑。低声沉喝:“徐秦,快走!”
“驾!”车外策马声就在不远。
马蹄阵阵,铠甲声响夹在其中。郭临咬紧牙关,冷汗顺着眉梢滑落……
“阿临,”陈聿修不知何时蹲来身侧,漆黑的眸色沉稳深邃,却不见一丝慌张,“他们来了。”
“我当然知……”她话还未说完,便听一阵齐整的马蹄声自身边飞快掠过。扬起的风吹开车帘,露出宽敞的街道上一双骏马奔驰的背影。
她呆呆地望着前方飞扬的披风,听到车后人声呼喊。
“将军,那是……”
“是郭临,拦住他们。”
“是!”
骑兵队扬鞭追向前,郭临横卧在车内,屏息注意车外的动静。忽然听到徐庶轻咳了一声:“诸将听好了,虽捉拿朝廷钦犯是为重任。但我琼关军当务之急,乃是对战西魏。此次若仍未捉住这二人,待情报上交刑部,我等不再多问,以免乱了军务。”
“是,末将从命。”
隔着车壁,校尉们小声的偷笑传进耳中:“就知道将军不信,舍不得抓郭将军……”
“将军的女儿许了世子爷,郭将军那可是婿弟哈哈……不知道会不会被御史参一本护亲?”
“反正,我也不信咱们琼关走出的人会犯事呢!”
郭临眨了眨泪眼,手上的剑一松,落入地毯中。她卸下浑身的戒备,挽开车帘,探身望向前方。
队伍最尾的徐庶一直回着头,见她终于露面便微微一笑。袍袖一甩,忽地丢来一样事物。郭临连忙站起劈手接过,低头细看,是一封出关文书。
“驾!”
她庄重抱拳,朝徐庶疾驰的背影端正行了个军礼。
“赌赢了,阿临。”陈聿修缓声道。
“嗯,”她含笑点头,望向道路前方尘沙中隐隐若现的琼关城楼。喃喃自语:“凉州……”
☆、第179章 寒雪漫天
崇景十四年腊月十三,忌入宅、作灶,宜移柩、安葬。
距离萧贵妃御花园遇刺已过了十日,皇帝终于下旨,以皇后之礼将其安葬。百官释服,皇太孙及魏王等服丧。有言官提议,国战在即,当效仿魏、晋之制,既葬而祭,祭后便除丧服。
然而再怎么说,萧贵妃也是魏王之母,“子为母齐衰三年,盖通丧也”,皇帝旨意,准许魏王服丧三年。
容仪恭美曰昭,惠和纯淑曰德。昭德……一个谥号,就此封存萧皇后的一生。
仪毕,玉锵在太监的搀扶下站起身。他皱着眉望着一旁躬身伏跪的君意沈,咬了咬唇,抬脚便欲上前。
倏地被人挡住,白鹭目光沉冷,道:“太孙殿下还需监国,就此请出吧。”
“可是,”玉锵瞪她一眼,倔道,“我不能放七叔叔一个人在此,至少今夜,我要和他一块守灵。”
“殿下莫要为难属下,”白鹭面无表情地垂下眼,“陛下……可还在病中。”
“你……”
“玉锵,”忽地一声沙哑的嗓音打断他们。君意沈缓缓动了动头,发冠依旧点地,看不清神色,“你回去吧。”
“七叔叔……”
“让我一个人,安静地……陪陪母妃吧。”
玉锵张了张嘴,再也说不出话来。只好很恨地甩开被白鹭拉住的胳膊,抢先往外走去。
脚步声渐行渐小,谭伯走入灵堂门下,回首望向大门处远行的身影。眸光微咪,冲廊下的侍卫侧了侧头。侍卫会意,上前将朱红大门阖上。
堂下清雪纷飞,狂风拂起纯白的丧幡“哗哗”作响。谭伯收回目光,深吸了口气,迈进堂内跪在后方:“殿下。”
君意沈慢慢直起身,空旷的灵堂一片死寂的沉静,仿佛屋外的落雪掩盖了此间的呼吸声。几乎以为得不到回答,却听那道沙哑嗓音,木然出声:“不论你想说什么,都不要打扰母妃……安息。”
“殿下!”谭伯急得直起身,“您若不为娘娘报仇,娘娘那才不得安息啊,郭临那厮……”
“闭嘴!”
厉吼突然迸发,谭伯只觉眼前一花,衣襟已被人揪起。他战栗仰头,看向面前那双从未如此暴怒的赤红眸子。“你若再提她一字,便给我滚出王府。”
“殿下,就算她是您喜爱的女人,可您看看娘娘,娘娘已经薨了啊……”谭伯激动地抓住他的手,“羽林军搜了整个东宫一夜,都没能找出她和陈聿修,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他们分明早有准备,您为何非要执迷不悟?!”
“住口!”君意沈一把提起他,“她根本没有理由杀害母妃……”
“您忘了她为什么会扮回男装回到朝堂的原因吗?”谭伯直直地瞪着眼,嘶声道,“殿下,刺杀她和太孙的……是我们的人,您和她,早已注定是敌人。这个局,解不开了啊!”
衣襟一松,谭伯猝不及防跌回地面。他慌忙抬头,望着君意沈俊逸的面容渐渐苍白僵硬。
“殿下……”他飞快从衣襟掏出一个卷轴,双手递上,“这是陛下月前拟好给您的密旨,属下方才接到。”
君意沈怔怔地伸手接过。谭伯见状,忙见缝插针道:“眼下郭临带走了陈丞相,太孙一系顿失两大后力,想必陛下有所反悟,已决心偏向您……”
“呵呵!”君意沈突然嗤笑出声,目光从摊开的卷轴上移开,落在谭伯面上。那眸色似血,面容几近癫狂。
谭伯呆怔噤声,莫名无措地回望他,却换得他愈发疯狂的大笑:“哈哈哈哈……父皇,我的好父皇……”他一把丢开卷轴,转身踉跄几步扑在灵位前。凄厉的沙哑嗓音似笑非笑,似泣非泣,最终化为一声悲凉嘶鸣:“母妃……”
“怎么会这样?”谭伯捡起卷轴飞快地扫视。须臾,手臂止不住颤抖,卷轴掉落。“收回神武兵权……”他瞠目嘶吼,“陛下原来,连一丝生路都不肯给殿下吗?!”
“母妃,阿临……”君意沈攀上灵桌,痴痴地望着萧皇后的灵牌,“不在,不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都不能将你们留在我身边……为什么只剩下我一人……”
谭伯听着这声痛哭,心中大恸,瘫软跪伏在地:“殿下——”
大雪漫天而下,静谧飞落如画。灵堂侧屋梁上瓦片一轻,一道灰影悄无声息遁走。
“什么?”
低淳的水流滴响在室内,白子毓停住笔笔,转过身凝眸而视:“你说你没有将帖子递给魏王?”
“少主恕罪,属下办事不利,但……”单膝跪在门口的灰衣人抬起头,正是自刺杀那日便不见踪影的白鹫,“那灵堂中的情况,属下确实不便闯入递贴。然听完魏王与谭先生的那番谈话,属下认为少主应当先行知晓……”
他说着,快步靠近白子毓,附耳急语。片刻后,躬身退回原位。
“居然会如此,”白子毓垂首低吟,心中已然分明,唯有叹息一声,“唉,陛下此法逼魏王反,实在是抱薪救火,下下之策啊!”
白鹫疑道:“那少主,我们是否该向魏王殿下示好……?”他见白子毓愕然望来,蓦地一慌,但神色依旧坚硬,“如论如何,都不能让白鹭这种叛徒得逞,若任由她扶持太孙成为新帝,到时候白家岂不……”
白子毓缓缓阖眼,一时没有说话。白鹫见状,又唤一声:“少主!如果我们此刻投向魏王,定然能反转局势……”
他摆摆手打断他,只道:“白家叛徒,我自然不会姑息。”他哪里是不懂白鹫的意思。虽身为白家少主臣服皇帝为官,然而归根结底,他所为的,也只是白家而已。万般筹谋,皆是为了新帝即位的功劳簿上,有白家重重的一笔。
可是……选择了魏王,等于封了玉锵的全部生路,届时,一切都回不去了。
思虑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探身从书案上取过一张白纸,右手握笔续落,走笔如龙。“白鹫,西行二十余里,追上中郎将周泉光的队伍。”
“周大人?”白鹫不解地站起身,“他不是去寻赵太医了么……”
“带上这封手书,交给他。”白子毓放下笔,飞快将纸张折好封存。递过的动作慢了一慢,他迟疑片刻,又道:“不……你跟在周大人身边,护送他去琼关。这封手书……等见到郭临,原封不动地呈上。切记不可丢失,这里面可是关系整个大齐的机密。”
他望着白鹫接过手书,手上一紧,复又抓住,再问:“明白吗?”
琼关,郭临白鹫心下大惊,但仍郑重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手书收入怀中:“属下誓死完成任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