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死死地握紧缰绳,几乎将皮革嵌入掌心肌理。徐庶深吸一口气,额上情景暴起:“众军,西面突围。”
“将军,”副将失声道,“那边是……”
“魏军兵分三面,此刻北面放火的军马必然在赶往西面峡口,封住我们最后的退路。只要赶在他们之前控制峡口,我们就不会被困。”徐庶咬牙厉声大喝,“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琼关十万将士,死在这里!”
“是!”
东面拒敌的齐军且战且退,逐渐靠拢大军。而打先朝西面峡口奔去的徐庶,紧握缰绳马不停蹄。北面的火光几乎近在身侧,盔甲被热风笼罩,炙热透过衣料传到皮肤。
面庞早已大汗淋漓,赤红的眸子却根本不因汗珠滑落而懈怠分毫,死死地盯住被火光照得昏亮的峡口。须臾,他面色陡变,紧急勒马。
骏马嘶鸣扬蹄,巨大的冲力几乎将徐庶从马背上摔下来。他咽下喉中腥甜,举枪横立,大喝道:“众军停下!”
副将拽进缰绳,死死地盯住前方的人影。直到看清那陌生却隐隐有记忆的军甲,脸色渐渐苍白:“突厥……”
原本就知道西魏最近和突厥新政权有异动,只是……徐庶回想起那张军帐中的地图,两国交界,最合适议谈的地点——凉州。
可是,传闻未死的神武军不是就在那里吗,所以他才安心地提前出征。他想起那个名字,不禁喃喃出声:“郭临……”
“什么?”副将诧异回头,看向他。
他猛地眯眼,直直地瞪向前方。只见当前那个突厥军甲的人摘下了军帽,身侧有人举着火把御马上前。两条笔直的利眉斜飞入鬓,那张熟悉的英气面庞顷刻清晰明艳……
“是郭临!”徐庶大喜。
“徐大哥。”那厢清朗昂扬的嗓音轻笑回应,“抱歉,费了些时辰,给弟兄们弄来这套衣装。”
徐庶策马上前,这才看清,除了郭临是特意擦干净脸好让他认清,其余的将士都是过了西面火烧之地,沾了烟灰,个个都熏得黑灰狼狈。“如此,反倒更易行事。”郭临狡黠一笑。
徐庶眼珠一转,瞬间懂了她的意思:“你欲如何?”
郭临看了身边徐秦一眼,徐秦会意,拱手道:“还请徐将军借我们一万兵马。”
“这是哪里又冒出的齐军?”西魏建宁王拓跋崇望着队尾的厮杀,侧身问道。
“可能是后援?”一旁的魏将元贺嗤声道,“那主将清俊秀气得很,不似琼关那几人。反正他们只有五千人……王爷,齐军军营中已经没人了,咱们还是按兵不动吗?”
“嗯,”拓跋崇点点头,“新帝反杀了中常侍,又猜疑于我,能少凑向前便不凑吧!”
“王爷!”远处传来一声大喊,“突厥埋伏齐军失败,正向咱们这边逃来。”
“什么?”拓跋崇大惊,骂道,“这帮废物,不用管他们!”
“王爷,”元贺小声提醒,“和突厥联盟,是新帝的旨意,您看……”
拓跋崇脸色阴了阴,片刻后摆了摆手。元贺了然,领上兵马前去接应。
他一走,身后人马顿少。听着后边兵器相接的声音越来越近,拓跋崇不由有些发怵,回头望了一眼,却见那元贺口中的清俊秀气的主将已杀到身后三丈,头盔下的面庞果真美如冠玉。
“啊!”他惊慌出声,“快,拦住他们!”
他一面飞快下令,一面召集亲随,策马慌张朝前跑去。“元将军,救我!”
顷刻逃离了树林,闻到焦枯的烟味。拓跋崇望见前方的重重黑影,心下大定:“元将军!”
“元将军么?”一人策马靠近,轻笑着丢下一物,“在这里。”
拓跋崇低头望去,元贺庞大的身躯滚动几番,露出胸前碗大的伤口,还在汩汩冒血。
他大叫一声,跌下马来。郭临挥了挥手,徐秦立马带人上前,将拓跋崇五花大绑起来。
隔着人群暗影,郭临摸了把汗水,看向对面马上主将。见他朝她露出一如既往的盈盈笑意,她心下一颤,情不自禁地喝驾上前。
“哈哈哈哈……”战后重新扎营,徐庶令人点燃篝火,温出几大坛酒。她饮下一口,朝郭临大笑道,“与郭少爷再度配合,便生擒西魏建宁王,痛快!”
“那可不是我的功劳,”郭临回敬饮下,面颊热得通红,“徐大哥一万人马能战,聿修五千军也默默蚕食掉拓跋崇的人,这才获胜。”
徐庶的目光从陈聿修面上宠溺一转,再看向郭临,心有意会,笑而不语。
“将军!”有士卒奔来,“琼关后援军到了,就在十里开外。”
“好!”徐庶一拍大腿,“速速派人接应。”
“还有……”士卒迟疑片刻,“有从京城来的人,快马加鞭先到了。”
“京城?”徐庶和郭临对视一眼,“莫非是来监军的?”
“陈兄,陈兄!”一阵熟悉的呼叫声传来。陈聿修顿下举杯的手,皱了皱眉:“泉光?”
“是我——”军帐拐角,周泉光大步疾奔,须臾到了近旁。火光印出他风尘仆仆的脸,整个人“哼哧哼哧”的,拼命喘气平息。
郭临望着他有些滑稽的模样,忍不住偷笑,陈聿修更是摇头苦笑:“你怎么这么……”
“急”字未出,就见周泉光猛地丢下肩上的包裹,撩开袍角,肃然跪下:“臣中郎将,叩见太子!”
郭临“唰”地站起,瞠目厉喝:“你说什么!”
“陈兄为隐太子遗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周泉光额上青筋直抖,朗声大宣,“臣请太子回朝,重振大齐朝纲!”
篝火猛地炸响,郭临陡然仰起头,看向军帐拐角,缓缓走来的白鹫。
☆、第181章 暗波涌起(上)
徐庶艰难地咽了下喉咙,只感手心握得满满的汗,却冰冷得刺骨。他转过头看向郭临,却见她一动不动,容色冷凝地盯着前方走来的一人。
周泉光跪伏在地,五指深深地陷进泥沙中,还在兀自颤抖。他望了眼走到近旁的白鹫,张皇的神色倏然坚定。深吸一口气,张口预言……
“泉光。”
清冷磁沉的嗓音稳稳穿过火光,无形间似张开一张巨网,霎时压下周遭一切声息。
“再多说一个字”陈聿修从容地端起酒杯,淡淡地道:“杀了你。”
周泉光惊骇得一哆嗦,瞪圆了眼直直望着他,却再不敢出声。
白鹫的脚步陡然停住,不可置信地仰起头。触及郭临锐利的视线,他咬牙避开,身侧手掌缓缓捏紧成拳。
郭临总算舒了口气,绷紧的弦一松,这才发觉额上早已出了一层密密的汗。手臂蓦地一紧,却是陈聿修起身拽住了她。他垂眉对周泉光丢下一句:“进帐来说。”说完,便拉着她往军帐走去。
郭临一面踉跄跟上,一面回头冲徐庶点点头。徐庶会意,站起身环顾四周。周遭士卒噤若寒蝉,见将军目光扫来,纷纷缩头敛容。
他不由叹口气,看来周泉光那番话究竟被人听去了多少,一时也查不清明了。看着周泉光和后面走来那人飞快地说了几句,二人一齐走向军帐。他想了想,交待副将一声,也抬脚走去。
“陈,陈兄,”帐内,周泉光瞅了瞅陈聿修的神情,又望了眼帐内的客席上的软垫,不知是该坐下还是像方才那样继续跪着,心下一片慌乱,“我……”
“京城现下如何了?”陈聿修径直打断他,坐下时直身抬眸,鬓发随着动作微晃。见周泉光脸色大变,一脸不可思议地朝他望来,幽深的眸色带了一丝哂笑,“不然,你也不会不远万里,还来给我添乱。”
郭临眉头紧蹙,书案下的五指微微锁紧。
玉锵、双宁、阿秋,还有老白……这些被她遗留在京城的人们,不知……
徐庶令人守住帐门,撩袍坐下。周泉光见状,望了眼郭临,摇头叹息道:“陈兄心思一如往昔敏捷过人,不错,京城……已经乱了。”
什么……?!在场众人心中皆是一惊。白鹫垂下眼,抬手掏出怀中那封手书。
“我本应旨离京寻人,可刚出城不久便被白大人派出的手下追上。他……给我看了白大人亲笔写下的……”周泉光转头看向白鹫,见他已然走向前,将手中之物恭恭敬敬地朝陈聿修跪呈。
陈聿修看了眼郭临,郭临屏息起身接过,飞快地扫视完。紧锁的眉眼间神色愈发凝重,她望向陈聿修,迟疑片刻:“你的身世,分明被埋盖得彻底……老白他,如何会知道?”她眼睑一颤,猛地伸手握住他,“是不是我‘死’之后,紫宸殿中逼你喝药那次……”
“阿临,无事,不必多想。”他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温柔浅笑。拿过她手中的手书垂眼看下,随后轻笑一声:“泉光,白大人就这么一写,你便信了?”
周泉光一愣,飞快摇头:“当然没有,所以我才撇下了随从,单独带着白鹫重返京城。就是想找白大人问个清楚……可结果,”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神武军已经控制了整个京城的防守。”
徐庶怔了怔,条件反射地看向郭临。见她纹丝不动,这才意识到自己领悟错了。此“神武军”当是指突厥一战后,魏王重建的那支。
“城门守卫已换,兵马列阵穿行,声势骇人。我因看了那手书上的内容,担心哪怕有旨意在身,进去后也会出不来,便让白鹫去夜探一回。”他顿了顿,“他看到京兆府,被魏王殿下带军包围……”
静夜如墨,沉沉地盖在整个京城上空。那晚的京兆府,回廊梁上的灯笼红艳如火,印照庄肃的大门。夹着大雪的寒风呼啸卷过,遽然吹熄一两只。
红光在人脸上晃了晃,俊逸飞扬的五官隐在暗影的一半被瞬间照亮。只这一霎,已能望出那双无神深目的焦点凝聚,正是落向已方。
白子毓立在门口,静静地望向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右臂伸出披风挥了挥。府役们咬着牙,忿忿不平地收回腰刀,后退几步。
“魏王殿下,”说话间呼出的白气如烟团飞散,他瞠目沉喝,“你当真要如此么?”
君意沈没有说话,只朝一旁侧了侧头,身后的校尉立马带着部下列队散开,飞快冲进京兆府。
“大人!”京兆少尹急道。
白子毓摇了摇头,嗤笑一声:“事到如今,整个京城还有谁,能拦住魏王殿下呢?”他斜眼看着那些奔走的士卒,神色晦暗不清,“陛下虽然把手握重兵的蒋家拨给了太孙殿下,可他这时卧病倒下,蒋家哪里还有信心亲自去扶持太孙……”
朔风凛冽,风雪穿梭飞舞,他抬脚走下台阶。前方的护卫“唰”地拔出剑,他似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般,连丝毫的怯意都无。一步一步,沉着地朝前走去。
“一个是稚龄回宫,只在宫中从六岁待到八岁,身份尚不得皇室宗族待见的幼童。一个是手握重兵,功名显赫,母妃虽薨母族尚存的成年皇子。孰轻孰重,谁的将来更易坐稳,蒋家自然分辨得出。更何况……”他停脚在君意沈身前三尺站定,倾落的雪花挡不住被灯笼光印得透亮的眸光,“这个皇子,还未娶妃。”
君意沈微一晃动,仓皇间仿佛一瞬看到一个英姿勃发的娇俏身影。那刻在心底的眉目,灼灼耀眼的神采……他忍不住闭上眼,心扉顿然刺痛。
“蒋家的长女,今年正好二八芳华了吧?”白子毓挑眉垂眼,摇头轻轻一笑,似叹似诮:“一切都太仓促了……就像你曾经虚妃位以待的那人,离开时一样。”他说完便转身回走,风雪吹起披风,宽大的袍袖飘摆在风中。
府门关上前,他微微侧头:“纵然你们之间终有一别,可你……也还没好好和她说完,这声再会。”
大门“咚”地关紧,君意沈缓缓睁开眼,抬头望向门梁上那块谙熟于心的“京兆府”牌匾。过往种种飞掠眼前,他张开嘴,低低地笑起来:“阿临……”
“殿下!”远处马蹄声渐渐接近。一身戎装的谭伯跳下马,快步走到近旁,喘息道,“启禀殿下,朱雀门已开。”
“好……入宫。”
☆、第182章 暗波涌起(下)
晨光渐起,郭临闻着兵器的冷凛气息转醒。阳光照在帐上,晒出外面列队走过的士卒的影子。她眨了眨眼,呼吸出冰凉空气的实感,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榻。
走进帅帐时,徐庶正抬头望向门口,瞧见她一愣,笑道:“正要派人去叫你,你便来了。正策划着下一场突袭呢,快来!”
“嗯。”郭临点点头,卸下披风递给卫兵。走向案几,上面铺了几张大小不一的地图,最顶的河流走势图被朱红的笔标了个大大的圈。
听完将领们的提案讨论,直到方案敲定。她才抬头问道:“徐大哥,可有看见聿修?”
徐庶方抿了口茶,闻言动作不由顿了顿:“他……”
“方才准备带他一起来议事,可没在帐中瞧见人。”郭临环顾一圈,见也没有昨晚那两个不速之客,心下顿时了然,“我去找他。”
挽起帘帐,前方行来的人已印入眼帘。她抿唇一笑,抬脚迎上前去。帐角一队巡逻的卫兵恰好走出,甫一望见陈聿修,领头的人竟轻声“呀”了下,低头飞快地行礼。
郭临怔怔地望着他们悸怯地掉头远走,直到他停在面前才缓缓回神。胳膊上挂着的披风被人熟练地抽走,系上。她叹口气,摇头哂笑:“周兄在京城八卦了多年,嘲者笑者不计。他说出的消息中……如今,倒是这回信得人最多了。”
陈聿修轻笑一声:“既有闲情打趣,看来是战术已定。容我猜猜……”他细心地替她理顺衣襟,“下一战,是在大通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