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子毓大惊失色。
站在他身后的李延更是惊惶不已,他隐隐开始冒出些不安。昨夜郭少爷一夜未归,庆王却恰好在这时死了,难道,这两者间……
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倏乎间,浑身如针扎般难受,他怔怔地抬头。白子毓眼色锐利,正紧紧地盯着他。
“管家是否准备派人去楚王府报信?”
李延急忙回道:“不,不会,世子殿下一定也知道这个消息,我又怎么能……”
“你去吧。”
“啊?”李延迷茫地愣在原地,脑袋根本反应不过来。
“我说你可以去,最好赶快去通知世子。”白子毓垂头幽幽地叹口气。局面变化得如此之快,他不得不多做几手准备了,“你去告诉世子,郭大人重伤,别的就不用多说了。”
李延心中一凛,此时此刻他不敢再有半分犹豫:“是。”
“少爷。”传话的属下站在身旁,望着大步急行的李延的背影,担忧道,“您不担心他对着世子会说些多余的话吗?”
“哼,那样更好。”白子毓轻哼一声,“阿临只需现在脱身事外,过得今日,就由我们去围魏救赵。”
他说着转过身,俊朗的脸上尽是倦色,眼眸中还有些许血丝。然而那凝重坚定的目光,仿佛昭示一往无前的决心。纵有一夜不眠又如何,大战在即,刻不容缓:“去派人把秦公子请来,我有要事相商。另外,通知七殿下,准备行动了。”
“是。”
安排打点好眼下的一切后,白子毓走进了郭临的卧房。屋子里,预先召来了昨晚给姚易看过伤的大夫,此时大概是刚看诊完,正和阿秋说着药方。
“怎么样?”白子毓问道。
老大夫见是他,丧气地摇摇头:“这婢子不肯让老夫把脉瞧伤,老夫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辙啊。好在她刚刚终于肯让老夫瞅了伤口一眼,唔,包得还不错,应该是受伤之后立马就有人包扎了。”
白子毓看向阿秋,疾言厉色:“为何不让大夫查看伤口?”
他突然无比严肃的模样顿时骇了阿秋一跳,但她仍然坚定地立在郭临的床头,倔强地摇头,也不说话。
老大夫见状,连忙解围道:“无事无事,郭大人的伤无事。婢子关心即乱,也是人之常情。”
白子毓转过头,蹙眉道:“少师说我们大人后脑也受了伤,还请您再瞧瞧。”
阿秋见老大夫再次望来,心中一跳。想到后脑不是后背,应当没什么关系,便移开了脚步。
她突然肯听话,想来还是关心郭临的缘故吧。白子毓心下稍安,也就不再责怪。随着老大夫的动作,凝神朝床榻上的郭临看去。
老大夫眯着眼摸了摸她的后脑处,好一会儿,才道:“还好,这头发上的血块是沾的别处的。后脑确实是撞到了,不过没流血,肿的也不算大。”
白子毓这才踏实下来,吩咐下人们随大夫出去配药。
等到屋子里的人尽数散去,他瞟了眼阿秋,径直走到床前,推了推榻上郭临:“阿临,醒醒!”
“喂!”阿秋跑上前拉住他,气道,“你这是干嘛,没看到少爷受了重伤啊!”
“我知道,但现在的情形不容他休息。”白子毓压低了嗓音,叹道,“何况,你家少爷不是那么脆弱的人。”
阿秋气鼓鼓地瞪着他,一时间屋内静谧了下来。
“……白兄说得对。”床榻上突然传出细微的人声。
阿秋惊讶回头,望着床上那张苍白的脸,眸中含泪:“少爷,你醒了?”
“庆王……死了,我哪里敢睡着。”郭临挣扎着撑起身,“阿秋,扶我坐起来。”
白子毓伸着的手凝在空中,状若无意地收了回来。他没去细想郭临为何舍近求远,只连忙询问最紧要的部分:“你当真看到庆王……被杀?”他斟酌片刻,用了个模糊的“被杀”来掩盖心底的疑惑。
郭临好笑地望了他一眼:“你放心,人不是我杀的。对了,玉锵怎么样?”
心底大石终于落地,白子毓例子了身板,觉自己早已是浑身冷汗。他口上虽不说,但心底确如李延一样,担心是郭临一时冲动杀害了皇子。
“幸好,你没有那么蠢。玉锵已经交给乳母喂奶了,我刚去看过。”白子毓坐到床榻边,“到底什么情况,说来听听吧。”
——————————————————————————————————————————
皇宫内,御书房。
徐公公掺住御案之后摇摇欲坠的皇上,老脸上一派焦虑之色:“陛下,您顺顺气。莫要……”
皇上用力推开他,扶着御案站直。他满脸的怒容,面色亦是不自然的绯红。那鼓瞪着的双眼间,猛然迸发的厉色将跪在殿中的羽林军吓得浑身直抖。
“说,好端端的,庆王怎么会死?”
“陛下息怒,末将等随德王殿下寻到庆王殿下在郊外的住房,发现内里全是尸体。有王府侍卫的,也有乱党的。羽林军在四周几番搜索,才在距离那间房子五公里外的庐江江畔找到庆王殿下,那时殿下就已经,已经……”
徐公公听着这些汇报,心中也是万分揪心。正在此时,肩上突然一沉……
“陛下,您怎么了?陛下……”
——————————————————————————————————————————
“太医呢,还没来吗?”嘉庆宫宫门口,一个米分衣宫婢焦急地跺着脚,瞪着眼前大口喘着气的小太监。
“来了,可是钱太医刚进后宫,就被徐公公的人叫走了。说是陛下突然晕倒……”
“陛下?”宫婢吃了一惊,“陛下不是一向只由赵医正诊治的吗?怎么……”
“娘哎,这话你也敢说。”小太监吓得赶紧上前捂住她的嘴,他紧张地环顾了下四周,把宫婢拉到墙角,这才小声道,“听说赵医正随德王殿下去了城外,想来得了消息也会快马加鞭赶回来。”
“他去了管什么用,庆王殿下都……罢了罢了,你再去请个太医。总不能让娘娘还昏着!”
“这我晓得的,你只莫要在乱说话了。”
——————————————————————————————————————————
城郊的官道上,一拨又一拨的羽林军集合而成的声势浩荡的队伍,正快步朝着城门前进。
道旁跪送的百姓,原本就畏惧这些羽林军。一不小心望见他们吃人一般的面孔,吓得立即匍匐在地,再不敢抬头。
队伍簇拥着中央的一辆华贵马车,马车近旁的锦衣侍卫,个个都是满脸愤恨,但却一致地保持着静默,不出声。
因为马车里,那个比他们要悲痛百倍千倍的人,还什么都没说。
德王端坐在车内正中央,脚边是一把捏碎的破扇。车座上,躺着庆王凝固着血块的尸体。车中还跪了一个人,正小心翼翼地在尽量不翻动庆王的情况下,查看着胸前那道致命的伤口。
周遭只有车马走时的响动,和万千环绕在外的脚步声。被德王临时抓来的这个仵作,就算见过无数的死人,也是头一次这种情况下验尸,头一次验如此尊贵的尸体。
德王闭眼良久,冷声道:“看出什么了吗?”
“……回殿下,”仵作硬着头皮,“造成这个伤口的剑,很,很普通,就是寻常……”
德王突然睁开眼,目光无波无谰地瞟向他。
仵作脑中“咯噔”一下,不受控制地脱口道:“不过,剑尖的血槽似乎比寻常的多一道。”
事实上,他一点也不确定。只看了根本没有清理过的伤口,还是隔着衣料的,鬼才能分辨得出是什么样的兵刃。可那一瞬被德王的目光浑如看着一个死人,他实在禁不住就将胡乱猜测的结论给说出了。
他不敢抬头,心中此刻已是懊悔万分。万一到时候刑部的仵作给了不一样的结论,这条命也就交代了……
“哼,呵呵,很好。”德王突然笑起来。那笑声尖锐得不似本音,仿佛是从深处地狱传至人间的修罗,在狰狞地笑看人间。
“来人!”
“属下在。”
“去把那片区域全部封锁,把百姓集中到一处。”德王微微侧头,看向庆王苍白的脸,“记住,找到赵王,格杀勿论。”
“是。”
——————————————————————————————————————————
“这个京城,马上就要热闹起来了。”七皇子把玩着手里的核桃,望向身前五花大绑的干瘦中年人,一头花白的乱发垂在胸前,“是不是啊,前……赵太医?”
☆、第54章 试探无果
郭临在床榻上只休息了两日,便生龙活虎地起早上朝去了。
一来,这正是京城动乱,各方势力倾巢涌动的时候,处在这片波涛之中的郭临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任凭他人指镝。
二来呢,实在是因为每每睁开眼,就能看见楚王妃坐在床头,怔怔地看着自己的眼神。偶尔起身出了房门活动,又能碰到红着眼圈的昌荣。在此等惊吓之下,郭临的恢复简直事半功倍。
自从李延去通告楚王府她受伤之事后,楚王妃就径直搬了行李,带着昌荣住到郭府,悉心照料郭临。虽然郭临早已不是第一次在她们眼皮子底下受伤,以往在琼关,大大小小的伤多了去了。可这一次不同,究竟有什么不同,楚王妃只是隐约的有些感觉,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她不通官场,不知道郭临这些日子与德王、庆王的交锋,何况郭临还是刻意瞒着楚王府行事。她只是借着行走江湖时练就的本能的敏锐,猜测到郭临的这次受伤,过程绝不简单。
她准备了一箩筐的话要问郭临,可等到她进了房间,看到床榻上那个脸色苍白,胸口处缠着大量绷带的少女,就什么也不想问了。也许,这就是临走时,王爷所说的“孩子们大了,自会飞翔”。
随着楚王妃一道来的世子,郭临听说在她休息时曾来看过,和白子毓密谈了许久,之后就离开了郭府。谈话的内容,郭临纵使不问,也清楚白子毓不会将要紧的部分透露出来。
至于最先负伤的姚易,虽然伤处没有郭临来的重。但他那日的昏迷,除了身上外伤,伤口处还被庆王抹了一种毒药。以至于短短几日,行动还是恢复不了。
郭临前去探望,知他心中一直为没能出力而愧疚难安,便稍加安抚几句。随后,还是将贺柔的事情全盘托出。
那日她躲在小屋外偷偷,庆王言之凿凿,贺柔对赵王弃之如蔽。她本以为贺柔确实已与姚易互生情愫,却没想到姚易听过后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少爷,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无须有所顾忌。”
他顿了顿,像是鼓足了勇气,才继续道:“少爷,实不相瞒。七殿下来府上时,我去到她的房间里……被,被她扑上来抱住。”
郭临一时间瞪大了眼睛,很难想象出身清贵的贺柔,会有这么大胆的举动。
“我虽然有一刻的意乱情迷,但还是推开她了。这一次她毁容也是,如果她肯听少爷的话,乖乖待在房里,就不会……”他说着说着渐渐垂下了头。
郭临在心底默默地叹口气,转过身朝房外走去:“你好生休息吧!”
“少爷,”姚易突然又出声,郭临回头看去,他神情晦涩,“少爷,如果事了以后,她还有命在,赵王也不要她,我想……照料她一生。”
郭临猛地一震:“姚易你疯了?她可是罪臣之女啊!”
姚易缓缓地别过头:“她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活下去。况且,擅自出房也是因为担心我才……少爷,我没有办法。”
“此事休要再提!”郭临正声喝道。她拉开房门,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是不能理解姚易的英雄主义,正是因为清楚他一贯这种执着,才会把自己所剩无几的信任交付给他。可是时到如今,她才发现自己错了,错在没有早日纠正姚易的愚忠和愚信。她,或者白子毓,早已不算是姚易那样的大义君子。只要不越过底线,行事手段就全凭利益驱使。这种他人的过错,纵然和自己相关,她也不会去揽到自己身上。但姚易不同,他没有白子毓的城府和郭临的断决,他只有忠于自己的正义,才能得到心中的安宁。
郭临甚至开始怀疑,贺柔是摸准了这一点才会做出自残的举动。
唉,她现在都能在毫无根据地情况下胡乱猜忌他人,是关心则乱?亦或者,对于京城贵族从心底散发的不信任?
“少爷,到了!”驾马的车夫喊道。
“哦,好。”郭临从思绪中回过神,起身挽起车帘跳下马车。
她走到不远处的一间古朴的朱红大门门口,对守门的下人拱手道:“下官京兆尹郭临,前来接陈少师一同上朝。还望通报一下!”
下人乍一下被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行了礼,呆愣在当场,不知如何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