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告诉他们,我不会接受提议。”陈聿修轻轻地倚着门框,目若潭水,遥遥望着院内庭柳,耳畔墨发随风而动,“既已出府,何必复归。”
书童神色一黯,但也知道他的决定旁人一向无能改变。遂转过身,继续跪伏恳求:“但请少爷,另一事,莫要回绝了!”
萧瑟风起,阶柳庭花清幽,落叶闲阶轻动。他垂下眼睑,良久,呢喃:“真是一场笑话。”书童心底一紧,却听他续道,“逝者无辜,也罢。”他回过头,“去告诉公公吧,我会去的。”
书童大喜,连磕了几个头:“多谢少爷,多谢少爷!”
几日后的清晨,京城云雾低浮,烟笼细雨。陈聿修撑着伞走到府门口,抬眼望见门口候着的人马。他走上前,对最前方的老者缓缓施礼:“徐公公这般早到,聿修惭愧。”
徐公公躬身回礼,侧过身,低眉恭请道:“还请……殿下,上车。”
*
“爹爹,你真的有两个月的祭祖假?”玉锵张开四爪,趴在正待打包的行李上。嫩嫩的小手撑住圆圆的下巴,一双黑亮的大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忙碌的郭临,“可是,不是只有任满五年的官员才有这个假吗?”
“哟,你小子懂得倒挺多。”郭临翻找出几件冬衣,顺手拿了块枣糖,塞进玉锵嘴里,“你爹爹我这也做官四年了。规矩是死的,人可是活的嘛,疏通疏通还是可行的。”
玉锵嚼着口中的枣糖,腮帮子一酸,险些溢出口水。他忙不迭地咽下,跑到桌旁倒了杯水喝,又问道:“那师父又是怎么请到假的?他可是中书令唉,中书省那么忙,也能放人?”
“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陈聿修为何能请下两个月的长假,郭临也很诧异。不过她一向觉着他什么事都能搞定,倒也不去劳烦细想,“你想知道,待会儿会合了亲口问问他如何?”
玉锵嘻嘻直笑:“等我问到了,爹爹是不是就会用师父的法子请假陪我玩呢?”
“想得倒美,《四书》学到哪儿啦?”
“全会了,不然你考考我?”
“哟,那《中庸》来一段。”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阿秋捧着干燥好的新衣走进屋内,正好看见玉锵摇头晃脑地背诵。郭临坐在床边,一面打包行礼,一面随着他摇头晃脑。等到玉锵背完,阿秋已忍不住乐得直拍手:“我家小少爷就是厉害!”
“秋姑姑,”玉锵甜甜地唤了声,小步跑来,“秋姑姑也跟我们去杭州吗?”
“当然啦,”阿秋还未回话,郭临已经掩嘴怪笑,“我可是和秦兄好一番商量,他才肯放人呢哈哈!”
自从两年前的流觞曲水宴后,秦正卿连着找了几次借口登门拜访。说是看她,目光却控制不住地往阿秋身上瞟。一来二去,就连郭临也看出了苗头。盘问之下,秦正卿干脆就向郭临求娶阿秋。郭临还以为是他们纨绔子弟惯常的消遣,可后来又听苏逸说,他连府内长辈给他预备的通房丫头都遣了。她这才正视起来,告诉了阿秋。把她惊得跟什么似的,马上就断然回绝了。
也不难理解,阿秋的年岁还略长秦正卿一头。她是异族人,身份又只是婢女。就算能嫁给秦正卿做了正室,他们那样显赫的家族,又有多少是非等着她,她从来不是个脑热之人。可秦正卿偏偏就毫不气馁,用了两年的时间道尽他的坚持,硬是软化了阿秋的心。
如今郭府上下,揶揄阿秋都成了常事儿。此刻又被调戏,她都见怪不怪了。闷着头收拾新衣,故意不理他们。郭临和玉锵对看一眼,齐齐长叹:“唉,女大不中留啊!”
话音未落,阿秋就恼羞地操起布鞋扑了上来。屋内欢笑嬉戏成一团,直到闹得满身是汗,才歇停。阮云已经闻声赶到,还以为是遭贼了。
郭临笑够了,才道:“阿秋,我可不是说笑,等咱们从杭州回来,你真的就要嫁人啦!”
“胡说,”阿秋红着脸,“我,我还没答应他呢!”
“哎哟哟!”玉锵嘿嘿一笑,伸出手指刮着脸蛋,“可惜秋姑姑没答应,可王妃奶奶已经答应啦!”
阮云掩着唇惊呼一声,阿秋则愣愣地反应不来:“玉锵你,你方才说什么……”
“嘿嘿,到时候王妃奶奶会把秋姑姑认作义女,从楚王府出嫁秦府。这下,秦叔叔可就成了高攀的啦!”
阿秋呆呆地望着郭临,郭临抿嘴一笑,朝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眼睫一颤,大颗大颗的泪珠顷刻滚出。郭临忍不住唤道:“阿秋。”
“少爷,我,我舍不得你们……我不嫁……”阿秋呜咽着扑过来。郭临揽住她笑道:“傻瓜,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何况你嫁到秦家,还在京城内,并不远。郭府也永远是你的娘家,无论何时都可以回来。”
玉锵蹭蹭地爬到郭临腿上坐好,递给阿秋一块布巾,声音脆响:“秋姑姑,擦眼泪!”
阿秋眨着泪眼望着他笑了笑,接过布巾:“谢谢小少……咦,这是我的袖子啊!?”
“哈哈……”玉锵捂着肚子大笑着骨碌骨碌滚到地上。郭临和阮云看着阿秋那扯着自己衣袖拭泪的滑稽模样,一个忍不住,也跟着放声大笑来。
却在此时,郭临神色一凛,突然收了笑脸,飞快起身,几步上前一把拉开房门,喝道:“什么人!”
一声嘹亮的啼哭惊起,谢英芙将将侧过身,抬手护住怀中险些被厉喝伤到的婴孩。一双美目氤氲,尖锐地盯向郭临。郭临一愣,顿时万分抱歉:“大嫂对不住,我这几日总感觉有人在一旁盯梢,一时太激动,吓着阿鸾了……”
谢英芙胸口一阵起伏,强压着怒火,良久才出声讽道:“是呀,我就不该上门,省得母女还被你打成盯梢的小人。”
郭临尴尬得不行,站在门口一时手足无措。阮云见状,连忙上前好言好语地解围。阿秋擦干眼泪,走到郭临身边,不满地瞪了谢英芙一眼。
谢英芙十月怀胎,生下了楚王府第一个孙女。王妃爱得更什么似的,几乎日日都要抱一抱。可不知为何,明明是喜事,却没见谢英芙展颜,反倒脾气日渐古怪。似世子这样一个从来不在家里长短上多费口舌的人,竟也和她吵了三四回架,甚至气得甩门而出。昌荣来府里玩时说起此事,郭临听了大吃一惊。她一向以为谢英芙虽然心思多了点,但人还是挺温柔的。可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叔子,人家夫妻的事儿不好多管。但每每世子被气得跑到她郭府借宿,第二日谢英芙来接人时,看她的眼神必然十分诡异,瞧着倒是连她也怨上了。
不过眼下确实是因着自己多疑,才吓得无辜的侄女儿阿鸾大哭。郭临想了想蹲下身,偷偷扯了扯玉锵的衣袖。玉锵无奈地瞟她一眼,眼珠一转,伸出三根手指朝她晃晃。郭临犹豫了下,默默伸出两根。玉锵叹了口气,人小鬼大地拍拍屁股爬起身,走到门口,朝谢英芙伸出双手:“伯娘,让玉锵来抱抱阿鸾吧,玉锵带阿鸾玩。”
谢英芙低下头,撞见那张天真无邪的脸,俊俏的眉眼笑得弯弯的,便是再有一腔火也被这笑脸浇熄了。她忍不住弯腰倾身:“你抱的住么?”
玉锵老道地接过襁褓圈在怀里,抖正身子:“伯娘安心,上回爹爹带我去慈幼局济助孤儿,我就抱过,已经熟练啦。”
这一下,气氛总算是好些了,郭临暗暗舒口气,提声问道:“大嫂此番前来,可有要事?”
*
雨滴敲在青石阶上,溅起细碎的水珠串,淋在靴面上,一点一点将秋雨的凉意渗入。
贤陵建在整个皇陵的西角,山水清幽,地势平坦,是块极好的地,虽然葬在其中的人早已被世人忘记。
那是当今皇上和楚王的亲兄长,前朝的皇太子。
陈聿修撑着伞缓步迈进陵园,雨水将素袍边角打湿,修长的身影蕴在雨雾中。墓前草棚内坐着的老人,睁着一双历经风霜浑浊的深眸,望着他怔怔地掉下泪。
他步伐蹒跚地走入雨中,颤抖着举起胳膊朝陈聿修行礼,“实在是太像了,老奴老眼昏花,险些认错……”
徐公公招了招手,两个小太监迅速走上前给老人撑伞。陈聿修静静地望着他,长眉微蹙。老人试着泪道:“殿下心中一定十分怀疑,老奴省得。当年若不是陈大学士及时赶到,隐太子恐怕至死也不能瞑目啊……”
陈聿修抬脚走向墓碑,凝望着碑上的字:“大齐故隐太子墓志王谓正则元嘉三年薨于庆州……”
一时周遭静默,无人敢去干扰他将这些字收进眼底。
前朝一代,宫里有几名嫡系皇子十分出众。皇长太子君正则,天资睿哲,贤章兼德。二弟贤王君正凡,文武双全,惊才风逸。连最不成器的三弟楚王君正逸,从江湖脱离后,也照旧了一身军功,赫赫威风。
那时的世人只要提起皇家,首要谈起的,必是那位气宇俊淑、玉树尔雅的皇太子,普天之下唯一能用完美来描述的男人,似乎生来就该得万人敬仰。可任谁也想不到,最后得到皇位的,不是他,而是皇二子君正凡。
人人皆以为,君正则的突然薨逝与君正凡必脱不开关系。然而那被深埋多年的真相,兀然是另一番模样。
“……当时先帝病重卧榻,隐太子遭手下奸人设计,重重不利于今上的证据就摆在面前,但他仍然坚持今上不会背叛他。奸人于是将他囚在庆州寺庙,假借他之名大喊‘清君侧’,发兵征讨京城。陈大学士带着几个文士,在寺庙外挖了三天三夜的地道,才将尚在襁褓中的殿下带出来,”老人的话语,声缓而音稀。但即使如此,也没有被雨声拍碎,仿佛天意在将此地空籁寂静,“隐太子最后的遗言,是不想殿下你的身份成为今上登基的阻碍……”
撑伞的小太监忍不住偷偷看了徐公公一眼,这老人的话明明大逆不道,可徐公公垂目静默,却似乎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这些事,我俱已知了,”陈聿修回过身,眉间一点朱砂雨雾中异常的鲜亮,“所以,陈府内所谓的朱砂重生,转世灾星,只是一场笑话。我从来就不是陈家的人,这颗痣自然更不会存在。”
徐公公满面惭愧,跪伏在地:“殿下恕罪,陈大学士的兄长,侮辱皇家,侵伤殿下。此罪万死难咎,方才我们出发前,刑部已派人前往。这些年来,陈大学士和陈老夫人之所以偏苛对您……都是在帮陛下,演好这场十几年的戏。”
雨簌簌地下,陈聿修目光沉远,清沉的眸光似将雨水尽皆接下,明亮若镜:“那便继续演下去吧。”
“殿,殿下,”徐公公满脸惊愕地仰起头,“已预备好接您……”
“我无意重回皇室,”陈聿修笑容恬雅,长眉从容斜飞,眼睑下垂在面颊上柔和地划出一双弧线,“即是我的皇叔,也该知我与父亲的性子。昔日不曾争,此时不会争。我陈聿修此生的归宿,自当定好,不负长生。”
陵园默寂,突地“吱呀”一声,扰乱一片沉静,引得众人齐齐回头。那站在大门处的青衣小厮被这阵势吓了一跳,哆哆嗦嗦道:“小的,小的找错地了……”话还没说完就跑了。
陈聿修却提了提伞,大步迈开朝那门走去。行过徐公公身旁,他停下脚步,唇角微微上扬:“替我转告陛下,多谢皇叔,赐假。”
红枫疏影,细雨朦胧。乌篷马车歇在长长的青石阶下,青衣小厮候在一侧。一把油纸伞遮着一个纤瘦的身形,露出不大的一截鸦青色衣摆。乌靴踏着积水,稳健而有力,一如那人蓬勃的气息。
他望着望着,忍不住一笑,唤了声:“阿临。”
油纸伞一转,甩出一串水珠,将那张清秀雅致的脸露了出来。这一瞬,便是再多的宝琴香扇、玉镯金钗,也不及她头顶一截古旧的皮革发带;再多的香艳诗俳、甘言美语,也不如她轻灵的一串笑吟:“聿修!”
雾雨绵绵依旧,她立在百里长廊红枫中,笑颜似火,明艳如光。
☆、第117章 南行祭祖
“怎地来得这般急?”陈聿修收起伞,钻进郭临的伞下。郭临吐吐舌头,对车门努嘴:“进去再说。”
他挽起车帘,这才望见车内满满当当的人。阮云坐在内里,玉锵则被侧面的阿秋抱在怀里,正朝着他探出双手:“师父,抱抱。”
郭临尴尬地挠挠头:“事急从权,就干脆全带出来了,哈,哈哈……”
马车驶出皇陵山脉,与候在外姚易的马车会合后,便一路往东南而去。
“……大嫂说她听见世子在和户部商议请假,担心是要随我去杭州,带着阿鸾急急跑来要我劝阻。我的妈啊……他两现在闹得,王妃娘娘都不理会了,我怎么敢掺和!”郭临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想着留云娘一人在京城的话,估计也得被大嫂埋怨个透。干脆变成举家出游,想想,嗯,也不错!”
陈聿修笑了笑,眸光宠溺地望着她。“唉,对了,你怎么跑皇陵来了?”郭临给玉锵披上外袍,转头问道,“我去你府上问时,你那书童还老大不情愿说呢,我都在想是不是得罪过他了?”
“太常寺拟书修整皇陵,我便先行来察看一番。”陈聿修淡淡地道,郭临斜了眼,眉梢一抖:“真的吗?”
话音刚落,他突然抬手揽过她的后脑,轻轻与自己两相前额碰触。凝视着她咫尺间呆傻的双眸,挑眉而笑,“莫非,阿临怀疑我在私会他人?”
“噗嗤……”阿秋头一个忍不住,捂嘴窃笑起来。阮云连忙接过玉锵抱在怀中,挡住他的视线。
*
天气虽然日渐清冷,但好在南方稍稍迟一些,兀自残留些许温暖。
流经扬州城的运河江畔,寒水幽碧,暮色渐沉。玉锵望着码头处停泊的几艘大船,双眼发光。郭临见他神情,略一沉吟,与姚易商议片刻,便将随行马车安置进一间镖局。随后牵着玉锵的手,带他上了客船。
“从扬州行到苏州,再至杭州,”郭临笑望着潺潺江水,“只要不误了忌日,让玉锵坐一回船也是好的。”
陈聿修默然瞧她一眼,没有多言。阿秋阮云只当可以江上游玩几日,自然比闷在马车中要好。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玉锵趴着船窗,兴奋得朗声背诵道。郭临不由回头和陈聿修对看一眼,莞尔而笑起来。却听隔壁有人应声接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哈哈……应景,应景,此时有景有水,有桥有萧,偏偏少了那会箫之人,憾事啊!”
郭临不由自主地探了探腰间,这才记起那把九节紫竹箫,已被自己赠给了秦慕樱。手背蓦地一暖,却是陈聿修握住了她。他眸若清英,容笑隽朗:“可是想听萧?”
不待她回答,他便朗声道:“贤君既有萧在侧,余不才,愿现音一曲。”
郭临目瞪口呆地望着他,嘴唇抖了半晌,才挤出一句:“你……你还会萧?”
“一点点,但……”他伸手划过她眉头,笑眼中星采熠熠,“令卿舒眉展颜,已然足矣。”
玉锵“啪啪”地鼓着掌:“哇,赏江景听师父吹箫,正好正好!”
说话间,舱门被人轻叩。阮云上前拉开门,只见一紫衣公子握着一只玉箫立在门口。方一抬眼,惊见阮云温婉清雅之姿,便是一愣,待再看见舱内众人,讶色更显。无措了好一会儿,才记起抱拳施礼:“万不料竟能在此得遇诸位这般仙才卓约的人物,在下苏州邱明致,这厢失礼了。”
玉锵直起身,有样学样地拱手回礼:“不敢当,丘兄请入座。”
丘明致瞪大了眼,他自是听出了玉锵的声音正是那诵出诗头的人,却猜不到他居然不过一介四岁顽童。陈聿修起身上前,朝他微微一笑:“还请向丘公子借萧一用。”
聿修的箫音,低沉如雾起,高扬若水泻。娴雅空灵,宛若潇湘境临。她没有去细听是何曲,但觉那音中情愫,已灼灼拂开她惆怅纷思的心扉。
*
本只欲在苏州宿上一晚,但耐不住丘明致的大力挽留,玉锵又心动苏州之景。郭临只得承了邀约,多留一日。
这丘明致是个文气十足的商人,一出手,便在苏州最大的碧海天阁酒楼设席款待他们。他当他们是从京城出游一家文士兄弟,又对陈聿修的箫音拜伏推崇,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做东。郭临站在酒楼门口,抬头望着碧海天阁的牌匾,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她与白子毓打赌下棋,胜了从未有败绩的白家少主,便在此处。那时还有董嘉禾在一旁……也不知他和董伯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