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溶愣愣坐在床上,恍惚地看着周遭的一切。
这是一间布置简单的屋子,屋里只有一方架子床并衣架箱笼和一个妆台。门窗逼仄,屋子狭长,应当是一间耳房。
床单被褥不算差,但并非绸缎而是布料,刺绣也不够精巧,比起景溶从前的用度差了许多。
重新睁开眼睛已经十日了,景溶已经知道这里不是东宫,而是四年后的静宁侯府。
在东宫失去知觉以后,景溶仿佛陷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混沌黑暗中,耳边隐约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一直在呼唤“娘亲”,本以为是腹中的孩子在黄泉路上等着她,谁知却在这里醒来。
刚醒过来的时候,她完全是懵的,跟傻子似的,别人说话不敢应,直到躺了十日才慢慢接受了自己借尸还魂的事实。
门吱嘎被人推开,景溶紧张地看过去,进来的是一个杏眼桃腮的娇俏少女,十八九岁的年纪,眉眼间俱是风情韵致。她戴着厚厚的风帽,衬得一张脸庞更小,身上裹着棉斗篷,里头穿着胭脂色莲花夹袄。
这姑娘名叫蓁蓁,与她如今魂穿的身份一样,都是静宁侯世子身边的大丫鬟。
“给你留了饭,特意打点了厨房做的,只是放冷了,你躺着,我去看看热好了没有。”蓁蓁见她眼睛比前几日有神了许多,脸上的神情明快起来,一面说着,一面将景溶按倒在榻上,仔仔细细替她盖好,“化雪的时候是最冷的,你这身子再不能受寒。”
说完她重新披上风帽和斗篷出了门。
景溶如今的身份叫薛溶溶,本是农家女儿,家里过不下去了被双亲卖到侯府。世子喜她貌美,将她留在身边做大丫鬟,原主自恃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心想能被世子收用,只是心思太浅,早就被世子夫人忌惮,趁着世子不在家,寻了个错处让溶溶在雪地跪了半晌,冻晕在雪地里被人抬回了耳房。景溶睁开眼睛的时候,正是原主断气之时。
耳房的窄门再次推开,蓁蓁提着食盒走了进来。“饭菜都热好了,你赶紧吃。”
“嗯。”景溶点头。
蓁蓁与原主同在世子身边做事,两人感情极好,这十日里一直在蓁蓁在照顾她。
食盒里面盛得满满当当的,有鸡肉碎、萝卜和冬笋。景溶本不十分的饿,闻着这饭菜的清香,原本没有胃口的她觉得有些食欲了。
“快吃吧。”蓁蓁笑道,她长得很美,笑容尤其明艳妩媚,像最娇艳的牡丹花。
景溶点头,拿起筷子吃起来。
蓁蓁走到屋中,拿水泡茶,一面絮叨起来,“这次你醒过来算是侥幸,往后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可别姨娘没当上,命就已经没了。”
可不是命都没了吗?
给人做小哪有那么容易的,上辈子的景溶丢了性命,这辈子的薛溶溶也没有活路。
蓁蓁提了水壶,给景溶倒了一杯热茶,握在手里当手炉一般暖了一会儿手掌,估摸着里面的茶水能入口了,才端给景溶:“喝一口吧,慢点吃,别噎着了。”
“谢谢你。”景溶在病榻上躺了十日,只见着蓁蓁一人,知道她是真心关怀自己,颇为感动。
“这有什么,咱们俩不是说了要互相扶持,过好日子么?”蓁蓁见她真的好多了,立时有了说笑之意,“厨房韩大娘那边我都已经打点好了,中午荣康院那边的鸡汤她悄悄留了一碗,晚上她会帮你煨点鸡汤饭。这可是最养身子的。”
身为世子身边得脸的大丫鬟,府里各处的人都乐意给面子行方便。
蓁蓁絮絮叨叨地说着,景溶却什么都没听进去,沉浸在自己的遐思中。四年……她死了四年,四年的时间不长,却也不短。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应当已经有子女承欢膝下了吧?不知太子会不会偶尔想起自己跟她一尸两命的孩子?景溶只觉得万箭穿心。
她的孩子!
“溶溶,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又痛起来了?”蓁蓁说着说着,瞥见景溶痛苦地神情,顿时惊呼起来,“王宜兰这个蛇蝎女人,把你害得这么惨,我一定不会如她的意,她不想世子纳我们,我还偏要做世子的女人。”
景溶一个字都听不进去,醒过来的这些天,她只想着一个问题:如果她活过来了,来到四年后的静宁侯府,那跟她一起死去的孩子呢?是不是也重活了,也在这侯府之中?
“咱们侯府里有四岁的小孩吗?不拘男女?”
蓁蓁手腕被她猛然抓得生疼,见她目光灼灼地问着奇怪的问题,顿时吓了一跳:“什么小孩?”
景溶见她惊恐的模样,忙松了手,“就是……就是在昏睡的时候好像有小孩子一直在耳边喊我。蓁蓁,我能苏醒过来全凭着这小孩的声音,你先回答我好吗?”
她这回答真假掺半,蓁蓁倒是信了大半,加上她语气真挚不像是中邪,便认真答道:“你是魇着了吧?咱们府里没有四岁孩子,前儿人牙子送来那些丫鬟最小的也有八岁了。”
没有四岁小孩?
景溶神色一滞,转念一想,如今她重活的这个原主并非与景溶同岁,那她的孩子也未必就穿成了四岁小孩。只是,如果他不是四岁小孩,茫茫天地,她该如何找呢?!
“……你昏睡的时候,只有我守着你,该不是你听着我的声音,以为是什么四岁小孩?”
不过她只是一介草芥,孩子身上却流着真龙血脉,她都能重活,孩子一定比她的命更硬。一想到孩子可能跟自己都重活过来了,溶溶的心神早已安定许多,甚至带着一丝轻松。
没死就好,没死就好,哪怕永远找不到,只要知道他有一线生机就好。
“怎么又发呆了?”
景溶回过神来,伸手握住她,“我脑子有点乱,等过两日养好了就没事了。”顿了顿,又捏了一下膝盖,“这里疼得厉害。”
“在雪地里跪了那么久,定是伤着了,”蓁蓁自是不相信她没事,只是看她这么说,并未反驳她,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书房活儿不多,一切有我,你再多歇十天半月的,定会清醒些。回头我请人买些膏药回来,贴几副腿能好一些。”
“嗯。”
景溶捧着蓁蓁递过来的热茶,慢慢抿着,强压下心里的事情,努力让自己接受成为侯府侍女的现实。
她已经死了,死在四年前的东宫之中。
这世上早已没有了敬事房宫女景溶,如今活着的,是静宁侯府的婢女薛溶溶,从这一刻起,她就是薛溶溶了。找寻孩子一事,急也急不来,还需从长计议。
两人正说着话,耳房的门被人用力推开,走进来一个穿着绿色夹袄的丫鬟,年纪跟蓁蓁差不多,姿色却差了不少,容长脸,颧骨有些突出,看着十分刻薄。
“欣荣,你来做什么?”蓁蓁紧张地站起来。
那欣荣是静宁侯府世子夫人身边的陪嫁丫鬟,深得世子夫人信任,原主在雪地中罚跪,便是欣荣出的主意。
欣荣白了蓁蓁一眼,嗤笑一声,“你以为我想来呢!世子夫人有令,传薛溶溶去荣康院问话。”
“还要问话?溶溶这身子还没好呢!”蓁蓁急道。
“唷,一个丫鬟,摆什么谱啊,我瞧着也能下地走了,难不成要侯夫人和世子夫人一起来请吗?”欣荣冷笑,“不想去就别去,不过,一会儿有人送你出府的时候,你可别哭!”
出府?送溶溶出府?难不成世子夫人非要将溶溶发卖出去不可?
蓁蓁脸色微变,正要询问,欣荣已经关门出去了。
“溶溶,欣荣说什么出府,她这话什么意思?”蓁蓁着急地转过头看向溶溶。
方才欣荣进来的时候,溶溶满脑子都在想前世的事,想着究竟如何才能确认孩子有没有跟她一样借尸还魂,这会儿蓁蓁问着她,她的脑子还不十分清明。
“我总觉得她话里有话,外院的人说世子快要回府了,为什么侯夫人和王氏这个时候要传你过去问话,溶溶,她们到底想把你怎么样啊?好端端的怎么把侯夫人都请出来了!”蓁蓁急得不行。
自从世子夫人王氏嫁进侯府后,侯夫人就把掌家之权交给了王氏,从不过问府里的事,素日里只吃斋念佛,今日王氏把侯夫人搬出来,绝不可能只是问话这么简单。
溶溶听得蓁蓁这番话,倒是渐渐冷静下来,勉力撑着起身。
“侯夫人极重规矩,那日你说那些气话,肯定会被拿来大做文章……”原主仗着貌美,行事轻狂,尤其牙尖嘴利,那日被荣康院的人一激就说了许多不敬的话,这才被世子夫人罚跪在雪地里。原以为这事因为她昏死过去就能揭过,没想到那边还惦记着要清算。
“既是主子要见,我是非去不可的,侯夫人德高望重,想来不会太为难我。”蓁蓁听得溶溶如此镇定自若的回答,微微一愣,见她手脚不便,忙上前帮着她更衣,“你别怕,我陪你一起去,到时帮着你求情。”
“你不必陪我去,左右是要找我的茬,你去了兴许被我连累。”
溶溶说着,自己披上厚厚的棉斗篷往外走去。方才欣荣有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丫鬟,摆什么谱啊。主子要问话,哪有还叫人陪着去的道理。景溶在宫里呆了六七年,学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奴婢。不过正如蓁蓁所言,侯府掌家的人是世子夫人,今日她请了侯夫人出来,怕是来者不善,必得小心应对了。
“怎么着,你还真不过去?”蓁蓁和溶溶还在说话时,欣荣再次推开门走进来。
蓁蓁紧张地看了一眼溶溶,溶溶知道,她是担心欣荣把她们方才的话听了去。溶溶受了蓁蓁十几日照顾,对心地善良的蓁蓁并无戒备之心,微微颔首示意她安心,便跟着欣荣往外走去。
第3章
在欣荣的再三催促下,溶溶头一遭走出那间耳房。
她住的一个小跨院,前边接的是谢元初的书房,后面接的是侯府的库房、厨房等地。这院子不大,房屋也比较老旧,但到底是座正经院子,住的都是侯府里有点脸面的下人。侯夫人院里的管事妈妈,住的都是跨院里的正经屋子,而蓁蓁和溶溶这样的大丫鬟,只能住旁边的耳房。耳房虽小,比起那些几个人挤在一处睡通铺的下人已经强上了许多。
溶溶一路跟着往外走,吸着新鲜冰冷的气,这才切实的感觉到“还魂”之真。
谢元初的书房在侯府的中路,荣康院在侯府的西路,穿过一个游廊和花园,这才来到荣康院。
一进荣康院,溶溶顿时感受到三堂会审的气氛。
正屋的门开着,侯夫人翟氏坐在正当中,手里捏着一串佛珠。翟氏的相貌端庄,看着挺和善的,然而此时看着溶溶的目光并不松快。世子夫人王氏站在一旁,看起来极为恭敬。溶溶对这王氏颇为佩服,明明是她要发难,这会儿她倒是面色淡然,见着溶溶进了院子也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就站这儿回话。”欣荣扔下这话,自进了正屋。
“给侯夫人、世子夫人请安。”溶溶敛眉,两只手合拢垂下,恭敬地站在院子里。天正冷,开着院门,穿堂风刮得嗖嗖的,溶溶亦丝毫不动容。
这对她来说毫无难度,掖庭中的训练比这严苛数倍。数九寒天,掖庭的姑姑们带着一群小宫女在寒风里头一站就是半日,自有太监拿着烧火棍站在旁边,谁敢动一下烧火棍登时就落下。光是挨打还好说,若是身上落了疤,直接就撵出宫了。
屋里抱着手炉的翟氏,看到溶溶这番恭敬的模样,神情略微一松。
“说的就是这丫头?”
王氏瞧着溶溶这番恭敬模样,微微有些诧异。这丫头是从外头买回来的丫鬟,学规矩学得极浅,只仗着殊色无双让谢元初破了规矩提为大丫鬟。因着谢元初的袒护,薛溶溶素来在府中横行霸道,厨房里抢好东西、同人争执也是常有的事,王氏一直容忍着,直到那日薛溶溶把话骂到她头上才狠狠处罚。明明听说从雪地里抬回去就不行了,偏生又活过来了,瞧着她站在院子里乖巧柔顺的模样,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看来这丫头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笨,还知道在侯夫人跟前装一装。不过今日她再怎么装,王氏也非把她撵出去不可。
“母亲,那日公然在府中对儿媳出言不逊的就是她。”王氏道。
翟氏抬眼看着薛溶溶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面不改色的模样,心中微微赞赏,也有些诧异。谢元初身边这两个貌美的丫鬟,当初翟氏也是不喜欢的,丫鬟么,要那么漂亮做什么,但求忠心、能干。奈何儿子坚持,说自己有分寸,想着他素日没闹出什么不成体统的事,翟氏最终是应了。后来谢元初娶了亲,翟氏把家里的事交给王氏,自己吃斋念佛,偶尔听到一些闲话,说谢元初身边那个溶溶怎么个风骚,怎么勾着谢元初。她自是看不惯这种做派,但儿子都成家了,她没有再去过问的道理。今日王氏过来请她主持公道,想到往日的风言风语,她便来了。如今瞧着院子里那个丫鬟,脸色苍白,没有分毫血色,唯有一双眸子漆黑如墨,含烟似水,真个病如西子胜三分,连她这个老婆子瞧着都生出了怜惜之心。美是真的美,但瞧她那神态仪容,并非不规矩的模样,恰恰相反看着是个最规矩的。翟氏在侯府掌家十几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丫头,你可知错?”翟氏问。
王氏心头暗暗一惊,方才薛溶溶还没来的时候,她已经旁敲侧击说了不少话,翟氏虽然没有答应她什么,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同意把这薛溶溶交给人牙子的,但薛溶溶走进来这么片刻功夫,翟氏的语气明显软和了。
王氏朝欣荣使了个脸色,欣荣会意,忙道:“回侯夫人话,那日整理库房缺人手,夫人……”
“这些话方才你都说过了,叫她说说吧。”翟氏不耐地打断欣荣,目光转向溶溶,“既病了一场,进来回话,侯府没有苛待下人的规矩。”
此话一出,王氏顿时脸色一白。
院子里的溶溶听见,心中稍安。一路走过来时,欣荣不时言语挑衅,她已经从欣荣的只言片语中,得知王氏打算把自己发卖出去。原主在侯府的处境不算好,她确实想过离开侯府,但绝不是被发卖出去。侯府好歹是讲规矩讲家风的地方,以王氏对原主的仇恨,指不定要把她卖到什么破落地方去,若是沦落到秦楼楚馆,这条重新捡回来的命岂不是白费了?
当下溶溶凝神屏息,肩膀微倾,恭恭敬敬地往正屋里去了。
前世在掖庭,她学规矩学得最好,获得了姑姑们的一致称赞。掖庭中规矩繁复,光是给主子回话这一条,就有七八条规矩,譬如跪着回话时该如何跪,手怎么样摆,头怎么样垂,站着回话时如何站,眼睛该往哪里看,一板一眼,不容丝毫闪失。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话并不假,在宫中人人都是如履薄冰,小心保命。掖庭的姑姑说,倘若触怒主子,很可能连辩白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拖出去乱棍打死,这种时候,眼神、表情、动作、站姿都非常重要,若是没有开口的机会,只有这些细节能帮着你向主子求饶,告诉他你是忠心的、老实的、无辜的。她怕死得紧,在掖庭学得比旁人都要认真。
此刻,正是需要保命的时刻。
溶溶上前,依着从前在掖庭学习的规矩跪在翟氏跟前,腰板挺直,眉目低垂,双手合拢放在膝盖上,待翟氏颔首示意后,方才低声道:“那日奴婢正在打理世子的书架,欣荣姐姐忽然过来说库房在清理东西,需要人过去帮忙,奴婢与蓁蓁商议过后,便由奴婢随欣荣姐姐到库房帮忙,奴婢见库房里太多箱笼,自己着实搬不动,便同欣荣姐姐说帮不了这忙。”
“你那是说帮不了忙么?”欣荣急急反驳道。
翟氏轻飘飘地看了欣荣一眼,欣荣这才闭上嘴。
“母亲明察秋毫心里有数,你捉什么急?”王氏察觉到翟氏不悦,训斥了欣荣一句。
“奴婢知错了。”欣荣低着头退到后边去了。
“继续说吧。”翟氏又看向溶溶。
溶溶这才继续说下去,“奴婢实是做不了搬动的活儿,生怕手中没力摔了箱笼,只可惜奴婢性子急,嘴又笨,没能同欣荣姐姐讲清楚,争执起来,坏了侯府的规矩。”
“你的错就只在于此?”翟氏反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