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这里犯蠢了?”琉璃从台阶下走上来,瞥了翡翠一眼,“从前练功的时候,你样样都学得好,如今我倒知道你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了。可惜殿下还没有放弃你,居然还委以重任。”
“我知道自己没用,用不着在奚落我。”
琉璃无奈冷笑,“谁犯得着奚落你?我只是怕你误了殿下的大事。殿下都说了叫你去槐花巷,你却跪在这里阳奉阴违。当初你的那桩差事到底是怎么搞砸的?”
“我……”翡翠一想起那桩往事,脸庞立即变得扭曲。
福全在旁边催促道:“对啊,你快回槐花巷,守着薛姑娘,千万别叫薛姑娘出点什么事!薛姑娘可是顶顶要紧的人!”
薛姑娘……翡翠总算是明白点什么了,她站起身,飞快地离开了东宫。
福全和琉璃站在廊下,看着翡翠的身影飞快消失在夜色里,相视无言。
“既然暗月出去办事,今儿就由我守着吧。”过了许久,琉璃才转过来对福全说正事。
“辛苦了。”福全忙活了一天,早就有些累了,明儿一早太子要进宫参加早朝,统共还有两个多时辰,可以眯一会儿。
琉璃独自站在廊下,等到天空中露出鱼肚白,侍奉太子早起的太监们就捧着宽大的托盘过来了,上头摆着水盆、帕子和昨夜烘干熏香过的朝服。
福全先推门进去,等到太子殿下起了,外头的太监们才依次走进去,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里头侍奉更衣洗漱的太监走出来,传膳的太监们就就进来了。
等到太子和皇孙用过早膳,才一齐走出寝宫。待他们下了宫室台阶,琉璃才从廊下走出来,默默跟在元宝的后面。
“今日我会嘱咐梁先生少上半个时辰的课。”
“父王要带我去哪里玩吗?”
“今日朝会有许多事要议,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呢!”太子摸了摸元宝的脑袋,“是皇祖母想你了,说又给做了新衣裳,让你过去试试。”
元宝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欢喜,歪着脸蛋晃悠了一下。
太子伸手把元宝抱上步撵,看着他忧虑纠结的表情,问:“不喜欢去皇祖母那里?”
元宝摇了摇头,小嘴嘟嘟的,“我喜欢皇祖母,可是这几次每回去皇祖母那里,都有好多贵女夫人,皇祖母就一直问我喜欢哪一个?”
“那你喜欢哪一个?”太子忍俊不禁,便想逗一逗他。
“我……父王!”元宝正要认认真真的回答,忽然明白了亲爹是在戏弄自己,顿时气到了,一直到出了东宫上了马车也扭着头不去看他。
太子和元宝进了皇宫便分头行事,太子去乾元殿参加朝会,元宝去御书房的偏殿听先生授课。元宝年纪虽小,却特别聪明,皇帝一高兴就提前给元宝开蒙,也不让布置作业,就是去听,听多少算多少。素日里太子来上朝都带着元宝过来。为元宝授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各类的翘楚,这阵子在听四书五经,授课的是最善经疏的梁翰林。
“元宝弟弟,你来了。”元宝一跨进偏殿,就有人跑过来迎接他。
来人是恭王家的儿子,四岁半的刘钰。当初太子议亲晚,不少皇子耐不住少年寂寞找了女人,刘钰的娘就是恭王在外头的相好,本来只是寻常的露水鸳鸯,谁知竟然生出孩子了,还是皇上的长孙,原本那样的身份是进不得王府的,但东宫出了事,皇后就破例下了玉牒,赐了刘钰的娘一个王府侧妃之位,谁知道她是个没福气的,还没等到进王府就染了风寒过世了。
除了刘钰,陪着元宝上课的还有肃王家的儿子,三岁的刘琳。刘琳跟元宝和刘钰不一样,他是王妃生的嫡子。
元宝跟刘钰一同坐下后没多久,肃王妃就送着刘琳进来了。
“琳儿,快叫哥哥。”
肃王妃生得很小巧,笑起来十分讨喜。原本她不舍得让刘琳这么小就进宫来学习,但肃王说在父皇的御书房学习,机会难得。虽说自家不谋什么,但刘琳若能得到父皇的喜爱,前程也会好一些。再说了,元宝也在呢!元宝虽然不是东宫的嫡子,但这几年谁都看得出皇帝和皇后对元宝的宠爱。太子继承大统是板上钉钉了,将来刘琳大了,若是跟元宝亲近些,肃王府也不会没落。
每回来御书房,肃王妃都会带上自己亲手做的糕点,每个孩子分一点。元宝和刘钰都是没娘的孩子,她心里觉得可怜,待他们从来都是很亲切的。
可惜刘琳年纪太小,话也说得不太清楚,反应也有些慢,肃王妃催促了他几次,他才把注意力转到元宝和刘钰这边,又轻又快地喊了两声:“哥、哥。”
“真乖,跟着哥哥好好上课,一会儿娘来接你。”肃王妃碰了碰刘琳的脸蛋,起身从宫女那边那了一个精致的食盒,摆在元宝的桌前,“一会儿上完功课,你们三兄弟分着吃吧。”
元宝点头,“谢谢婶婶。”
听到外头太监说梁翰林到了,肃王妃便离开了偏殿。
琉璃默然走上前,将元宝桌上的食盒提了出去。
梁翰林是两年前科考点选的庶吉士,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四书五经上颇有些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不少轰动儒林的文章。
给三位小皇孙讲课,梁翰林颇下了一番工夫,虽然也带着他们诵读经文,但更多的是给他们讲故事。三个皇孙年纪小,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也就四岁半,刘钰时常走神开小差,刘琳不时打瞌睡流口水,只有元宝会从头听到尾。梁翰林知道这小课堂是专门给元宝开的,也就不在意这些,专心讲故事。
往常的课是一个时辰,中间休息一刻钟,今儿皇后那边传了话,梁翰林讲满了半个时辰就给下了课。宫女端了水给三位皇孙净手,又把分好的糕点端过来,一人跟前摆一排。
肃王妃今日准备了三样,有桂花糕、枣泥酥和茯苓饼,怕孩子小吃了积食,每人每样只有一块。
吃过糕点,坤宁宫就来人接了。三个孩子依次上了步撵,元宝的步撵在最前面,其次是刘钰,然后是刘琳。
等他们三个到坤宁宫的时候,殿内已经坐满了人。
不出元宝所料,皇后娘娘请的人都是夫人和贵女们,不过每一回,宴会上都会多几个生面孔。现如今,皇后娘娘对太子妃的标准并没有那么挑剔,采取了广撒网的方式,比如今日,除了公侯府和一品大员家里的那些熟客,甚至还来了四品京官家里的女眷,她们初次受邀来坤宁宫饮茶,显得格外紧张和局促。
“唷,本宫的元宝来了呀=。”皇后正与人说着什么,瞥见从殿外走进来的三个小团子,顿时满脸笑意。
“皇祖母。”三个团子一起朝皇后行礼,连三岁的刘琳也做得很好。他进御书房学习之前,肃王和肃王妃在家里教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给皇帝皇后行礼。肃王并非皇后所出,母妃早已失宠,因此非常谨慎。
当然,除了肃王,刘钰的爹恭王也不是皇后亲生,因此皇后笑眯眯地朝元宝挥了挥手,“元宝,快来,来皇祖母这里坐。”
元宝依言上前,爬到皇后的凤座上,挨着皇后坐下,刘琳被肃王妃拉过去抱在怀里,恭王妃也在场,但她一向对刘钰淡淡的,因此刘钰就在恭王妃旁边的位置坐下了。
第37章
皇后先前同众人说话,语气都是淡淡的,这会儿元宝过来了,立时便眉飞色舞起来,似乎眼里只看得见元宝一人。“今儿就在皇祖母这里用膳,皇祖母准备了好多好东西,全是我们元宝爱吃的。”
“那父王呢?”元宝问。
皇后哂笑:“让他自己吃去,咱们不管他。”
祖孙俩旁若无人的说着话,一屋子的人都恭恭敬敬的听着。等到皇后给元宝说完了一天的安排,问元宝渴不渴时,这才转过来,叫安茹给众人上雪莲百合汤。
皇后端了一碗,自己不吃,只拿着勺子喂元宝,一边道:“这雪莲是才从雪山上挖出来的,快马送进京,全被我一个人留下来了,连皇上都没得吃呢!”
众人附和着笑,都说是有福了。
静宁侯夫人翟氏今日也带着媳妇王宜兰和女儿谢元蕤进了宫,尝过雪莲百合汤后,便放下碗道,“这新摘的雪莲确实同素日用的风干的雪莲不一样,光是闻一闻这清香,就觉得心旷神怡。”
皇后凤眼一挑,看向旁边的谢元蕤,“元蕤吃着可好?”
谢元蕤只觉得好吃,说不出翟氏那么多名堂,被皇后猛然一问,顿时脸红,干巴巴地回了一个“好”。
“既好吃,回头包上一些带回去吃。”
皇后此话一出,殿中的人皆是微微侧目,新鲜雪莲如此难得,连嫔妃们都没有,谢元蕤说了个好立即就赐下来,可见有内情。
再联想到今日皇后连召适龄官家女子进宫的举动和太子即将选妃的传闻,众人不难猜测皇后此举的意思。
谢元蕤虽算不得十分聪明,很快也缓过劲儿了,脸庞顿时更红,忙上前一拜,“臣女谢皇后娘娘恩典。”不过与谢元蕤的激动相比,翟氏的反应就淡然多了。
“快起来,就是聊天说话,别拜来拜去的。”皇后一发话,身边的安茹忙走上前把谢元蕤扶起来。
因着元宝来了,皇后也不高兴跟这些夫人贵女们闲聊了,随口说了一会儿便打发众人走了,自己抱着元宝往茶室走。元宝到底四岁了,还有些婴儿虚胖,皇后把他抱到茶室就累得不行。
元宝见状,忙绕到皇后身后,“皇祖母,我帮你捶背吧。”
他的小拳头软乎乎的,力道不轻不重,刚刚合适,打在皇后的背上格外舒坦。
“元宝真是祖母的乖孙,你爹和五叔还没帮祖母捶过背呢!”
“爹爹和五叔公务繁忙,不能来祖母跟前尽孝,”元宝得了夸赞,捶得更加卖力,“以后每回进宫我都来给皇祖母捶背。”
“那用不着,”皇后转过身,把元宝拉到怀里来,狠狠亲了亲他的胖脸蛋,“宫里养着这么多人,哪能让本宫的乖孙儿累着,知道你这有这孝心就成。”
安茹领着宫女端着茶点进来,正好瞧着祖孙俩其乐融融的画面。今日的点心都是皇后亲自点御膳房的大师傅做的,除了豌豆黄、如意卷、核桃酪这些常用的,还有水晶梅花包、牛乳菱粉糕、三色马蹄冻这些稀罕的。
“尝尝,喜欢哪一个?”皇后道。
元宝看了一圈,捡了一块三色马蹄冻。
“好吃吗?”
元宝点头。
皇后显然对他的反应不太满意,不高兴地对安茹说:“御膳房养了帮什么人?连糕点都做不好?”她历来就是这性子,有脾气忍不住,马上就要发出来。
安茹忙道:“奴婢这就去让他们重上。”
“不用了,安茹嬷嬷。”元宝吃完了那块马蹄糕,拿帕子擦了手,伸手捡了一块皇后喜欢的豌豆黄喂到她嘴里,笑眯眯地说,“皇祖母,不是糕点不好吃,方才在御书房上完课,三婶婶给我吃了糕点,我不饿,所以吃不下了。”
“她每回都给你带糕点?”皇后问。肃王妃在皇后印象中是个老实的,除此之外也没有留心太多了,毕竟肃王不是她的儿子,自然也没把肃王妃当儿媳妇看,这种便宜儿媳妇只要不搞事,皇后就满意了。
元宝点了点头,“三婶婶挺好的,钰哥儿和琳哥儿也都挺好的。”
“是吗?我还担心这俩小东西坐不住,影响你学业呢!”
“皇祖母,明儿个下了课,我能带钰哥儿和琳哥儿到这里吃糕点吗?”
皇后凤眸一动,含笑看着元宝,“就你爱管闲事,这点真不随刘祯。”刘祯从小就是独善其身,从来不管旁人的闲事。
“可我每天都吃三婶婶的糕点,总要请他们也吃一次的。”元宝不以为然。
“行,”皇后笑道,“祖母帮你做这个人情,明儿带上他们俩过来吃糕点,你想吃什么告诉祖母。”
“皇祖母准备的我都喜欢。”元宝笑着说。
“就你嘴甜。”皇后给元宝倒了酸梅汤,看着他喝下去,替他拍了拍背顺气,“今儿殿里那些个姐姐,你喜欢哪一个?”
又来了。
元宝的睫毛微微一颤,看了皇后一眼,埋头看向自己的酸梅汤。
“都不喜欢?”皇后奇道。
元宝摇头,又笑着点头。
“你这小机灵鬼,到底什么意思,喜欢还是不喜欢啊?”
“我都挺喜欢的,可是皇祖母不是给我选的妃子,是给父王选的,那些人,父王都不喜欢。”元宝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皇后没想到四岁的元宝能说出这么一大串振振有词的话,一时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父王不喜欢的?”
“因为,我知道父王喜欢谁。”
皇后瞧着元宝,心底忽然柔软了许多,她伸手摸了摸元宝的脑袋,亲了亲他的额头,“好孩子,祖母知道,你父王喜欢你的娘亲。”
元宝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父王是喜欢我的娘亲,不过我知道,父王现在又喜欢别的人了。”
“谁?”元宝话音一落,皇后就想到了那个可能的人选,但她很想从元宝这里听到答案。
“是一个做饭很好吃的姑姑,她救过我,对我也很好。”
皇后笑道,“她对你好,所以你觉得父王喜欢她?”
元宝摇了摇头,认真地对皇后说,“父王喜欢就是喜欢,不是因为溶溶姑姑对我好才喜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