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姑在红河村名声不怎么样,少不得有看她不顺眼,她又说爱说些酸话,时不时的总有人会教训教训她。
尤其是十几年前有一次,碰上做姑娘时就不对付的人。人家又刚刚好心情不好,她撞到人家枪口上,被人家撵着骂了好久。面子里子都丢进了,好长时间都没回过红河村。
一直到前几年,才渐渐地又回来走动。
谢大姑回来以后,领着谢大宝就走了。本来还想要点东西的,还想把那两条鱼给拎上,被高春华不停地打断。
最后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出来,谢大姑已经站在门外了。门内,高春华冷哼了一声:还想要鱼?门都没有!那鱼是给她闺女吃的,今天中午让她吃了那么多已经很不错了。
谢大姑走了,谢家的气氛明显比她在的时候好多了。谢兰兰收拾东西,高春华就在一旁陪她说话。
下午的时候,谢大嫂来了,只是脸色不大好看。她招呼了谢兰兰一声,然后冲着屋里看了看:“大姑走了啊?”
谢兰兰“嗯”了一声:“走了有一会儿了。”
谢兰兰还在奇怪,谢大嫂怎么会突然提起谢大姑来。谢大嫂虽然是谢大姑介绍来的,承了谢大姑一份情,可是谢大嫂本人并不太喜欢谢大姑。
谢大姑的嘴巴太招人厌了,谢大嫂嫁过来是门当户对的。可偏偏谢大姑一副谢大嫂占了多大便宜一样,有事没事的还爱在谢大嫂面前提起自己的“恩情”。
谢大嫂烦不胜烦,可到底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没办法,谢大嫂平时会多忍让一些,有时候有些事情看到了也不计较。不过因为分家分的早,所以谢大嫂和谢大姑的矛盾还不算太多。
平时谢大嫂是从来不提起谢大姑的。要说的话,谢大姑做的奇葩事情太多了,谢大嫂根本说不完。可是这么说的话,又显得谢大嫂不太懂事,背后议论长辈。毕竟谢大嫂还是谢大姑介绍过来的呢,所以谢大嫂平时是不提谢大姑的。
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了。
谢兰兰好奇,谢大嫂也没有瞒着她:“大姑中午的时候去了我家一趟,说是要给我家老二介绍个媳妇。”
谢兰兰瞪大眼,她没想到,谢大姑竟然是去了谢大嫂家。还是要给谢大嫂家的老二介绍媳妇。不过想到谢大姑回来时的脸色,谢兰兰肯定谢大嫂一定没同意。
“那是当然,”说起这个,谢大嫂的脸上还有些怒气,“我没答应,她就在我家说了一堆不中听的话,后来几乎是被你大哥给轰走的。”
要说这个家里最讨厌谢大姑的,其实不是总是被恶心的高春华,不是和她从小就不对付的谢兰兰,也不是每回都要被戳一次痛处的谢二嫂,而是谢大哥。
谢大哥是谢家孙子辈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谢大姑也才十多岁。自觉自己受了委屈,亏大了的谢大姑,励志要把被父母给予哥哥的东西,从谢大哥的手里夺回来。
她会在谢大哥还小的时候故意抢谢大哥的吃的,会偷偷的欺负他。
谢大哥是最大的,当时家里穷,大人都忙着干活,没人有时间带他。于是不用下地,只需要在家做家务的谢大姑就成了带谢大哥最好的人选。
家里只有谢大姑和谢大哥两个人的时候,谢大哥已经说不清了。因为那个时候他还小,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才是让谢大哥最讨厌谢大姑真正的缘由。
谢二哥出生的时候,谢大姑一个劲儿的在谢大哥耳边说,你爸妈不要你了,所以才会生另一个儿子。
在谢二哥小的时候,谢大姑甚至教唆谢大哥去欺负谢二哥。谢大哥不愿意,还要被骂。当时,谢大姑的做法就给谢大哥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办法对谢二哥表示亲近。一直到后来谢大哥长大,长大到足够摆脱谢大姑的阴影,兄弟俩的感情才好了起来。
再后来谢兰兰出生的时候,两个哥哥都很喜欢软乎乎的妹妹。谢大姑看不过眼,又开始挑拨离间。
说什么谢兰兰会抢走他们的东西,又说谢兰兰是女孩子,生来就是别人家的人,让谢大哥和谢二哥别对她好。
谢兰兰出生的时候,谢大哥和谢二哥已经是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了。他们虽然恐惧于这个姑姑,却也不会再任由她摆布。
他们依旧疼爱谢兰兰,甚至因为发觉谢大姑在刻意针对谢兰兰以后,更加疼爱谢兰兰。小时候谢大姑偶尔会诬陷谢兰兰,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类似于打碎了一个碗。
明明是谢大姑打碎的,谢大姑偏偏要赖到谢兰兰头上。很多次,都是谢大哥和谢二哥和谢建国高春华说,其实不是妹妹做的。
谢建国一开始还不相信,他不相信自己的妹妹是这样的人。但高春华肯定相信自己的孩子,更何况,作为一个女人,她早有直觉自己这个小姑子在针对她闺女。
后来还是让高春华抓了个现形,这样的事情后来才再没发生过。
种种因素在一起,谢大哥成了谢家最讨厌谢大姑的人。
第298章
今天谢大姑去谢大哥家,谢大哥一开始就不怎么欢迎。
高春华和谢兰兰不欢迎,但是不得不碍于谢建国的面子,对她还要好一点。谢大哥是完全不踩她的,也不怕她和谢建国告状,他宁愿挨一顿骂,也不愿意对着谢大姑笑脸相迎。
谢大哥见她来了,直接就把她堵在门口:“你来干什么?”
谢大姑对他这个态度当然是气愤的,但是她又做不了什么。她不是没给谢建国告过状,但是没用。有一次谢建国觉得谢大哥屡教不改,甚至把他打了一顿,谢大哥也还是不改。
对着油盐不进,现在又人高马大的谢大哥,谢大姑还是有点怂的。她虽然生气,但是不敢和谢大哥顶,只说:“我是来找你媳妇的。”
说起谢大嫂,谢大哥回头看了一眼媳妇。见谢大嫂一脸无奈的挥手,没办法,也只能让谢大姑进来了。
谁让谢大姑是他和谢大嫂的媒人呢?
说起这个,当初谢大姑把谢大嫂介绍给他的时候,他是怎么都不愿意的。要不是高春华见了谢大嫂一面,觉得谢大嫂不错,硬生生逼着谢大哥和谢大嫂处了一段时间的话,他俩的婚姻还成不了。
谢大哥因为讨厌谢大姑,对着谢大嫂也有不少偏见。也是在后来的相处中,发现谢大嫂不是谢大姑那样的人,这才和谢大嫂在一起了。
只是结婚后,他因为谢大嫂的缘故,有时候还是不得不和谢大姑接触。比如现在,他可以拦着谢大姑,可是谢大嫂不能拦着。
他一个男人,这种事情别人说两句就算了。可是谢大嫂的话,那她能被村里人的吐沫星子给淹死。
谢大姑进来以后,谢大嫂和谢大姑在堂屋里说话,谢大哥则是进了屋里休息。
谢大姑对着谢大嫂就没有像对着谢大哥那么怂了, 她拿出了一副恩人的表情:“老大媳妇啊,你家老二是不是还没成家呢?”
这不是废话吗,谢大嫂心想。
她才刚刚把老大搞定,哪来偷的时间去给老二办事呢?
听到谢大姑这么问,谢大嫂很快警觉起来:“大姑问这个干什么?”
谢大姑笑了笑:“我婆家那边,有个小侄女,长的可水灵了。我看你家老二不错,和我那侄女正相配。”
谢大嫂听了,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老二的年纪确实也到了,因为大壮结婚的时候拖得太迟了,农村又有老大不成家下面的弟弟妹妹就不成家的习俗,以至于老二一直耽误到了现在。
可是老二是有中意的人的,而且就是邻村的。但是谢家现在刚刚给老大办了事,积蓄没剩多少了。所以谢大嫂没有去提亲,给不出彩礼。
给老大媳妇缝纫机,给老二媳妇什么呢?没有缝纫机,起码彩礼也不能太少。可是谢大嫂现在哪里拿的出来呢?除了彩礼,还有办酒席的钱,做衣裳的。谢大嫂算了算,只能暂时不说这个了。
先不说谢大姑靠不靠谱吧,就是靠谱,这儿媳妇她也娶不起。
听到这里,谢兰兰嘴角抽搐。
谢大嫂看她脸色不对,问了一句:“怎么了?”
谢兰兰迟疑着道:“不久之前,大姑她说要把这个侄女介绍给明睿。我没答应。”
谢大嫂冷笑一声:“怪不得呢,我说不愿意以后,她脸上的表情那么难看。原来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想要塞给我们啊!”
当时谢大嫂不同意,谢大姑的脸一下子就拉下来了:“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啊?我这侄女别提多好一闺女了,你不要可别后悔!”
谢大嫂嗤笑一声:“既然这么好,还要嫁给我家老二干嘛?那岂不是人家都抢着提亲吗?”
别说她本来就不想答应,就谢大姑说话这个态度,能答应她也不会答应的。
这句话可把谢大姑气的够呛,指着谢大嫂鼻子就要骂。然后被房间里一直听着的谢大哥赶走了。
谢大哥一出来,谢大姑是不敢骂人的。然后只能嘴里嘟嘟囔囔的走了。
谢兰兰恍然,怪不得谢大姑回来的时候气急败坏的,原来是这样。谢大姑这个人,一旦不顺她的意,嘴里就爱骂骂咧咧的。这又没如她的意,又没让她骂人,可不气坏了。
说着说着,谢大嫂叹了口气:“不过,老二这事儿确实不好办。”
她现在愁的也就是这个。
她和谢大哥都是在黄土地里干活的人,一年到头去了吃的用的也挣不了几个钱。攒了这么多年的积蓄,给老大办事情就花了一半。
现在手里捏着另一半,确实怎么也不敢动了。
给老二办事儿也不是不行,可是钱全都花了,手里头一点钱没有,万一出了点事情怎么办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可要是不给老二办事儿,老二的年纪确实是到了。要是再往后拖的话,谢大嫂怕,到时候就像老大一样,都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而且老二有心仪的闺女,只怕现在不去说亲,那闺女也不会等老二太久。如果那闺女等不及嫁给了别人,那老二到时候怎么办?
谢大嫂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大的事情办完之后,她没松快两天,老二的事情就像是石头一样压在了她的心口。愁的她晚上连觉都睡不着。
而且就算她们咬咬牙把老二事情办了,还有老三呢!
老三的年纪也差不多了,就是现在相看都可以了。可是他们现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老三后头还有四丫头。
四丫头比前头三个哥哥好办一些,可是谢大嫂不是那种能干出来卖闺女的事情的人。四丫头出嫁,她肯定是要给嫁妆的。
男方送来的彩礼,肯定也要给四丫头带一点回去的。而且那时候也不轻松,闺女出嫁要置办不少东西的。
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他们当初分家出来盖房子的时候,考虑到了以后孩子们多,生了孙子屋子住不下,多盖了两间房。
现在哪怕三个都娶媳妇,也不愁没房子住。
第299章
谢兰兰也只能劝她宽心了,其他的也说不了什么。
谢大嫂也就是说到了这里,跟着谢兰兰说几句,也没想着其他的什么。毕竟,这是自己家的事情,旁人也帮不上忙。
说了一会话,谢大嫂就走了。她也就是过来说一声谢大姑去她家的事情而已,也没准备待多久。
谢兰兰这次在谢家也没待多久,待了两天就回小杨村了。她能多回来看看,但是不好一次住太久。
毕竟宁长安现在忙,哪怕吃饭能在宁母那儿,衣服总要自己洗的。而且宁长安是个爱干净的人,看不惯家里脏兮兮的。她不在家没人打扫卫生,宁长安肯定上完课晚上回家自己打扫。
高春华也没留她,只是让她好好照顾照顾自己,他们都好,别不放心。
谢兰兰回了家以后,果然看见家里干干净净的。再去厨房看看碗柜里,空空荡荡的,看来中午是在宁母那儿吃的饭了。
想着这两天也是辛苦宁长安了,谢兰兰就想着晚上弄点好吃的,犒劳犒劳宁长安。顺带也当是感谢宁长安教会她骑车。说起来,她学会骑车以后就回家了,还真是连一顿饭都没来得及做给宁长安吃。
去院子里看了看,谢兰兰挑了一只这两天都不怎么下蛋的鸡准备杀了吃。
现在杀只鸡,她和宁长安两个人能吃两天。一个人是没办法杀鸡的,谢兰兰就叫来了隔壁家的婶子,麻烦人家来帮忙逮住。然后拿了两颗糖当作谢礼。
鸡杀了以后,谢兰兰把鸡血沥干净,然后把鸡扔在盆里,又往灶台里添了一把草。褪鸡毛必须要用滚烫的开水浇在鸡身上,然后才好拔。
把水烧开,然后用水瓢舀了浇在鸡身上,确定每个地方都浇到了以后,谢兰兰就开始拔毛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