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春燕已经在等她了。春燕没有赖床的习惯,再冷最迟也是七点起床。
宁明娇笑嘻嘻的扑过去,拉着春燕的手:“我们走吧!”
其实冷也就是刚出来的那一会儿冷,后来出来以后,身上走路走热了就好了。哪怕除了校园,寒风“呼呼”的往身上吹,也不觉得有多冷了。
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进了商场,因为是给家里人买东西,所以他们都是直奔中老年去去的。
路上她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买给家里人,又是冬天的话,还是棉服比较好。
说起来,会来这个商场还是春燕点名要来这儿的。因为这儿的东西好,质量比别的地方好很多,但同样的,价格也美丽很多。
宁明娇还调侃春燕,说她现在已经是有钱人了。
春燕现在确实挺有钱的,这个学期她跟着柴儒生后面学了不少东西。她在文学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仅仅跟着柴儒生学了一个学期,宁明娇凭着这么多年的家学渊博都已经拼不过她了。
因为春燕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所以柴儒生还给她介绍了个兼职。就是在一家报社里写写稿子。一篇稿子写的好的话,是能有几块钱的。
春燕几乎是每个月都要写好几篇,一个月多的能挣三十多,少的也有十几二十块钱。平时春燕吃饭又省,加上剩下来的补贴,现在也是个小富婆了。
宁明娇学习特别忙,倒是没时间写这些。但是她本来身上就有不少钱,时不时的去王雯家吃饭,饭钱也花不了多少。
宁明睿生怕她被柴良言随随便便的骗走,还给了她不少零花钱。所以宁明娇的钱包也是鼓鼓的,起码给家里人买点东西是不成问题的。
一听说两个小姑娘是准备给家里人买棉服,售货员就推荐道:“棉服的话,其实不如羽绒服。”
“羽绒服?”宁明娇和春燕面面相觑,她们还没听说过什么是羽绒服呢!
见她们这样,售货员笑眯眯的介绍起来:“羽绒服是今年才有的新款,所以你们不知道也是正常的。羽绒服穿起来的话要比棉服保暖的多,而且还更加轻便,十分舒服的。”
宁明娇见售货员把羽绒服吹的天花乱坠,就让售货员拿了两件给她们看。
拿到手,确实是比棉服轻的多。两个小姑娘对视一眼,宁明娇偷偷的手伸进羽绒服里面,看看是不是真的暖和。
售货员看到了宁明娇的小动作,但是没有出声。
她们当初刚刚看到羽绒服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总觉得不太相信,这东西又轻又薄的,能比棉服保暖?
她们抱着不相信的态度试了试,结果却是打脸了。这又轻又薄的羽绒服,还真就是保暖。
所以对于宁明娇的举动,她们没有阻止,也不需要阻止。羽绒服确实是保暖的,任凭宁明娇怎么试都是保暖的。
而宁明娇把手放进羽绒服里以后,不过多久也是惊讶的瞪大眼。因为她发现她伸进羽绒服里的手现在热的都快要出汗了。
虽说商场里比外面要暖和一点,可也没有到出汗的地步呀!她另一只手就完全不热!
确定了羽绒服真的保暖以后,宁明娇就觉得买羽绒服了。
问了问价格,其实也还好。因为是新款,而且各方面比棉服都好很多,所以价格也确实有点贵。
一件要四十八块钱。
没有什么款式可以选的,就是长长的,直接到膝盖下面一点的长度。宁明娇算了算,她要买六件才行。
爷爷奶奶,外爷外婆,爸爸妈妈,每个人都得买一件才行。一件四十八,六件就是两百八十八。
算出来宁明娇还笑了一下,这数字还怪吉利的。
春燕买的就比她少,只是给爸爸妈妈各买了一件。
两个人加一起,买了八件羽绒服。至于她们两个自己,宁明娇是嫌弃羽绒服的款式不好看,还没有她穿的棉服好看。春燕则是单纯的舍不得钱了,她觉得自己年纪小,穿棉服就可以了。
售货员也没想到,两个看上去买不起贵重物品的小姑娘竟然一下子拿了八件羽绒服。高兴的同时,售货员就送了她们几双袜子。
也就是传说中的“瑕疵品”。
其实就是有点地方跳针了,或者有线头之类的,完全不影响穿的。
买了羽绒服以后,两个人还去买了点糖,烟之类的。这些就是给家里的亲戚们的,买的就不需要太贵重了。两个人选了价格适中,不算差但也不是顶好的。
买好了以后,宁明娇就和春燕一起顺便把东西寄回去了。
主要是买的太多了,宁明娇看着就觉得自己肯定带不回去。与其拎两个大包,还不如让邮局寄回家呢!
从邮局出来,宁明娇的小钱包已经瘪了,不过好在,等到了晚上就又鼓起来了。原因是宁明睿和她平分了今天的花销,羽绒服什么,有一半算他的。
他今天本来也是要去的,但是临时有事没能去成。但是没去成宁明睿也不会让妹妹一个人花钱,等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把钱给了宁明娇。
第304章
等到谢兰兰收到包裹的时候,宁明娇和宁明睿已经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提前就和两个孩子打过电话的谢兰兰高兴的不行,一整天都泡在厨房里烧菜。宁明娇她们坐的是早上的火车,到源水县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晚上了。
谢兰兰是半夜就起来让宁长安去买菜,特意叮嘱了看到排骨一定要买一点。
宁明睿和宁明娇都喜欢吃炸排骨,现在回来了谢兰兰肯定是想做几个他们喜欢吃的菜给他们吃的。
家里之前还剩了一点辣椒面,胡椒粉和花椒粉,谢兰兰一直留着没舍得吃,就是等他们回来炸排骨给他们吃的。
炸排骨必须要用这种粉把排骨好好的腌一下,不然排骨没有味道不好吃。
等到宁长安把排骨买回来,天也快亮了。谢兰兰索性不睡了,让宁长安去睡一会儿,她自己则是起来煮早饭。
冬天烧火其实还挺舒服的,尤其是灶台烧热以后,整个厨房都暖烘烘的。经常冬天冷的不行的时候,一家人就会在厨房的小桌子上吃饭。
等到早饭煮好了,宁长安也睡醒了。和谢兰兰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早饭以后,两个人就忙开了。
上午谢兰兰先不忙着烧菜,而是把两个孩子的屋子收拾了一下。其实谢兰兰前两天就已经收拾过了,但是只要一天不收拾就会有灰。
谢兰兰把屋里的桌子什么的擦了擦,然后和宁长安一起把被子给套上了。这个棉花被是去年才新弹的,又白又厚,不用说肯定暖和,
谢兰兰怕有潮气盖了不舒服,前两天天气好的时候,还特意抱出去晾了晾。
收拾好两个孩子的屋子,谢兰兰又把院子里收拾了一下,然后就和宁长安凑活着吃了一顿午饭。
吃过午饭,谢兰兰就正式开始准备烧菜了。
先是就着还热的锅烧了一锅水,然后和宁长安一起杀了两只鸡。一只老母鸡用来炖汤,另一只公鸡则是用来红烧着吃。
把鸡处理好,接着处理排骨。
排骨要想入味,必须提前好几个小时就腌。谢兰兰切了点葱姜蒜末,倒进了盆里已经剁成小块的排骨上。然后又把之前就着的辣椒面之类的,一样样的洒了进去。
宁明娇喜欢吃辣,宁明睿也是能吃辣的,谢兰兰就多放了点辣椒面和花椒粉进去。用手把排骨捏了捏,确定每块排骨上都沾满了粉面,谢兰兰这才把排骨放到一旁。
这个时候宁长安也把两只鸡剁成块了,谢兰兰把公鸡的放在那里,母鸡的则是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在了瓦罐里。
鸡汤要熬的时间久一点,越久鸡汤就越鲜。现在就上炉子上面熬,等到他们晚上回来,鸡汤差不多正是最好喝的时候。
除了鸡和排骨,谢兰兰还准备炒个猪肚片,然后再烧个猪蹄。
猪肚和猪蹄都是村里分猪肉的时候,分给谢兰兰的。
一般人家平时没有肉吃,分猪肉的时候就都想要肉。但是宁家平时不缺猪肉吃,谢兰兰又已经另买了猪肉腌过了,所以分猪肉的时候谢兰兰就特意要了点其他的。
像是猪蹄,骨头,猪下水这种,都是别人不愿意要的。同样的重量,肉能吃骨头却不能吃。
三斤肉和三斤猪蹄,肉有三斤进肚子,猪蹄却要去掉一斤多的骨头重,最后进肚子的只有一斤多。
所以稍微家里条件没那么好的,都希望自己家能分的全是肉。不过这是不可能的,都想要肉,这些骨头不能扔了呀!
谢兰兰特意要的猪蹄,其他人看了只暗暗觉得高兴。因为有人要骨头,他们分到的骨头就少了。
不过谢兰兰是不在意这个的,她只想多烧点花样。猪蹄平时很少吃的,一般一年到头吃个一两次吧。有时候甚至不特意去买,一年都吃不到一次。
今天这个猪蹄,谢兰兰也准备卤了吃,之前的卤汤谢兰兰一直留着呢!
这个猪蹄当时拿回家的时候,谢兰兰就已经大致处理过了。脏是不脏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毛还没有去掉。
谢兰兰拿着镊子,花了好一会儿才把猪蹄上面的毛全都拔光了。一边拔一边忍不住感慨,她现在眼神还是不错的,像哪里有毛全都能看见。
像她上次回家,高春华就抱怨,说自己现在眼睛是一点都不行了,褪鸡毛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
谢兰兰不知道自己到了像高春华那个年纪的时候,眼睛怎么样。但是肯定也不行了,所以趁着现在还行,赶紧多用用。
猪蹄想要好吃软烂,也要卤的时间够久。但是这个谢兰兰没有现在就卤,只是先用开水烫了几遍,然后就暂时放在一边,等一会儿宁长安剁。
先剁好了再卤,就好卤一些,更入味也更加好烂。不过就是不那么好看,而且容易挂卤料。不过自家人吃嘛,用不着好看,好吃就行了。
猪下水谢兰兰是提前就处理过了的,等会儿炒之前只要拿出来洗一洗就能下锅,所以谢兰兰暂时就没有弄,而是开始洗蔬菜。
早上宁长安去买菜,除了排骨以外还买了素菜。有山药,萝卜,然后宁家还有自家种的土豆。
菜不多,但是四个人吃肯定是够了。
谢兰兰想了想,最后只准备炒个山药和土豆。至于萝卜,白萝卜要用肉烧了才好吃。但是今天荤菜已经够多的了,她不准备烧肉了,所以等过两天再吃。
山药只要削皮就行了,但是因为山药的粘液弄到手上特别痒,所以谢兰兰很小心的在削。
土豆就简单多了,虽然也是削皮,但是只要用勺子刮一刮皮就全没了。
把各种菜都准备好,时间久的菜全都上锅开始烧,谢兰兰环视厨房一周,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就等着两个孩子回来了。
另一边,宁明娇和宁明睿也是归心似箭。
眼看着透过窗户看到的景色越来越熟悉,宁明娇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她忍不住开始想,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呀?
第305章
宁明睿看上去比她淡定的多,实际上心里也早就开始期盼起来了。
他也是头一次离家这么久,虽然觉得身为一个男人这样很没有出息,但他还是抑制不了对家里,对亲人的思念。
只不过,他不像妹妹那样挂在脸上而已。
和她们同行的还有春燕,春燕则是和宁明娇一样,归心似箭了。时不时的探头看一下窗外,看看他们到了哪里。
好不容易快到了,列车员提前就开始提醒,宁明娇他们赶紧拿好自己的包裹,然后等着下车。
下车的人不算多,所以宁明娇他们也没有感觉很挤,轻松的就下来了。他们手上也并没有拿多少东西,之前买的羽绒服之类的,已经全都寄回来了。
而火车站台,宁长安和春燕她爸早就等在这里了。
谢兰兰是最心急的,明明知道火车最早也要五点多才能到,偏偏三点多就让宁长安赶紧来县城里等着。
宁长安稍微喝了两口水,就被她像是催命的一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