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瑶看着她的背影,委屈的再次哭了起来。
而站在门外的魏晓楠,也红了眼眶。
她在家里也是被父母的掌上明珠,本来以为到了农村是来干大事的,没想到确实种田!不,种田都是好的了,她昨天,直接被分配去扫畜生棚!畜生棚里又臭又脏,地上还有粪便,她忍着打扫,打扫到一半最终还是没忍住,吐了出来。难道她不委屈?她不想回家?可是这么闹根本没有意义,只会让村长杨建军更加厌恶他们!
第66章 :麻烦的知青们
其余几个知青夹在中间里外为难,屋里的几个知青安慰了一番毛瑶一番,然后又走出屋外。
她们相互看了一眼,最后钱燕卉上前对着红着眼眶却执拗的不让眼泪掉下来的魏晓楠道:“晓楠姐姐,对不起,瑶瑶姐只是一时冲动,我代她向你道歉,你不要伤心了。”
钱燕卉年纪最小,又活泼可爱,魏晓楠自认年纪最大,把其余人都当做弟弟妹妹看待,对钱燕卉这个性格好的小妹妹更是多有照顾。她能对着不吃饭把自己饿晕的毛瑶不留情面,却不能对着懂事的钱燕卉发脾气。
听见钱燕卉的话,她看了看小姑娘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有些酸涩又有些委屈。一路上,她组织各种事情,来到小杨村也对他们多多照顾。可毛瑶一哭,反倒像是她做错了一般。瓮声瓮气的,魏晓楠摇摇头:“我没事,卉卉。”顿了顿,她到底还是又说了一句,“你好好劝劝她吧,如果她不能确保自己能回去,那她最好乖一点。”
说完,就转身走了。
她还要干活,没有时间在这里耽误。至于其他还在那里待着暗暗高兴可以不用干活的人,最后会被扣多少粮食就不关她的事了。
此时,地里,干活的村民们纷纷摇头。早在第一天,他们就知道这些知青们所谓的帮助他们建设根本就是扯淡,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麻烦事。想到一个知青晕倒然后其他知青跟着呼啦啦的全走了,甚至一去不回的样子,更是不屑。当时话说的倒是好听,还说什么会学。这就是所谓的会学?学偷懒还差不多。
以至于当魏晓楠回来的时候他们都有些惊讶。这个女娃娃就是当时在台上说话的那个吧,相较于其他拘谨又自视甚高的知青,魏晓楠在村民心中的形象要好的多。第一天,她在台上代表知青们说话就已经让村民们记住了她。后来,她认真学种田的样子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感官就更好了。
村长杨建军嘴上没说,其实一直暗暗关注着知青们的动态。刚刚毛瑶晕过去的时候,杨建军就找了借住的村民过来问。那户人家也吓了一跳,见村长来问,赶紧倒苦水:“不是我们亏待她,是她自己不吃饭的。每顿饭都做的好好的,端到她手上,可她不吃。城里的娃娃可能是吃惯了细粮,吃不下我们家的饭吧。可我也不能为了她一个人天天做细粮啊!”
杨建军本也猜到了,找村民只不过是防止万无一失而已。听完就让村民继续干活,而他自己,则是拿出了烟枪,深深的吸了一口。
现在他总算是知道了其他生产大队队长那种有苦说不出的感觉了。这些知青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农村的日子他们根本就受不了!更何况,一个个娇生惯养的,干农活不行就算了,还耽误了他们村里的老手。为了教他们,村里的老手自己不能干活,对村里就已经是损失了。这群知青还净会添乱!看看,今天竟然还有个几天不吃饭的。简直是疯了!好好一个人不吃饭,难道想当神仙吗?
可偏偏,短时间里,这群知青他还甩不掉了。他们知青知不知道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这群知青暂时是回不了家的。下乡容易,回家就难了。想到接下来还要继续和这群不服管的知青们一起,他就头疼。
揉了揉额头,看到去而复返的魏晓楠,杨建军缓了脸色。这群知青里还是有好的的,只不过真是没想到,这么个女娃娃竟然比男知青还能吃苦。
等到下工,全村人都知道了白天有知青晕倒在地里的事情。
躺在床上,谢兰兰有些好奇的和宁长安讨论这件事。白天,因为害怕钱燕卉听见不太好,她就没好意思说八卦:“这个毛知青,不吃饭竟然还能干三天活,可真是厉害。”
要知道,就算是村里的青壮年,也顶不住三天不吃饭啊!
宁长安轻笑一声,对知青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白天忙了一天,晚上他只想和妻子好好温存温存。不过谢兰兰对这个有兴趣,那他就也有兴趣。
“她们在城里吃的好,身体底子也好。当然撑得住,村里人家境不好的,从小吃饱都不容易,也就撑不过去了。”
谢兰兰点头,宁长安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上辈子这件事发生过没有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小禾苗儿对钱燕卉很喜欢,这才让她上了几分心,对知青的事情多问了几句。
钱燕卉性格确实很好,嘴巴甜,大大方方的,这样的小姑娘谁不喜欢?对老人尊敬,对孩子友爱,好玩会哄人,也难怪小禾苗儿才几天就跟在她屁股后面姐姐姐姐的叫个不停了。就连对外人一向生疏的宁明睿,都对她有些不一样。
宁母就更不用说了,看这个女知青就像闺女一样。
长清从小就是一副冷冷淡淡的样子,很少撒娇,更不用说哄人逗趣了。可钱燕卉自小受宠,养成了一副会撒娇的性子。天天婶儿婶儿的叫着,笑起来又甜的不行,活像个小开心果一样。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谢兰兰的错觉,她总觉得钱燕卉有些不对劲。也不是别的,就是觉得她不该这么热情。不说别的知青在村民家是如何生疏的,就单单说,如果她和宁家关系这么好,为什么她根本记不得上辈子有钱燕卉这个人?
如果她没记错,知青下乡在村里足足待了有十几年!后面还有下乡的知青,最后通通都是等到十年动乱结束,高考恢复才离开的,这批第一批来的知青在村里待的时间是最久的。如果上辈子钱燕卉和宁家关系也这么好,那后来发生了什么?让钱燕卉和宁家闹得不愉快,最后才让她毫无印象?
想了半天,谢兰兰也想不起来。实际上,她甚至对钱燕卉没有多少面熟的感觉。也不知道是自己上辈子只关心睿睿还是怎么回事……
“唔……”正出着神,就被两瓣柔软的东西堵住嘴,谢兰兰瞪大眼。
“这么好的时光,想那些跟我们无关的事情干什么?”不给人挣扎的机会,宁长安利用先天的优势,直接把人压倒。
长夜漫漫……有人无心睡眠……
第67章 :感情不好
因为心中有了疑惑,谢兰兰平时对钱燕卉就多关注了一些。
钱燕卉每天要去上工,白天只有一天三顿吃饭的时候在家里转悠,晚上吃过饭洗完澡她就躲房间里去了。也是,农村的夏天炎热,不像城里有风扇,只有一把蒲扇。这天傍晚,难得天凉快了一点,吃过晚饭,宁母拿着蒲扇,端着个小板凳去村头的大树底下乘凉去了。
大树底下早已聚集了好几个人在那里,看到宁母的身影出现在路上,大老远的就开始招呼。宁母笑着过去坐下,和她们一起闲话。树底下微微的风一阵阵的吹着,带来的蒲扇反倒是没了用处。
聊了一会儿,钱燕卉正巧从这里路过。
“婶儿,在这儿乘凉呐?”扬起笑脸,钱燕卉笑着跟坐在树下的宁母打招呼。
“是燕卉啊,”钱燕卉出声,跟旁边的大婶聊的正愉快的宁母回过头,这才看见钱燕卉,“是呢,这儿正凉快。燕卉你从哪儿过来?”
钱燕卉把被风吹到脸上的发丝别到耳后:“婶儿,我刚刚去看瑶瑶姐了。”
“哦。”宁母点点头,她知道毛瑶,就是那个几天不吃饭晕倒在地里的丫头嘛!她跟毛瑶不熟,也不关心她。
钱燕卉准备走,转身到一半,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停下动作,转而走到宁母身边蹲下。
“婶儿,今儿真凉快。”
“是呢,你也想在这儿乘凉?”宁母笑眯眯的问。
“是啊,陪您嘛!”钱燕卉挽着宁母的手,笑嘻嘻的。
几句话,两人的亲密看的众人啧啧称奇。怎么其他知青和借住的人家关系都不怎么样,这老宁家却和这个钱知青关系这么亲昵,看上去处的跟母女俩似的。
旁边有人打趣,宁母笑着拍了拍钱燕卉的手:“这丫头嘴巴甜,又懂事,这么大老远的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可不得多照顾照顾嘛!”
此时的宁母,早已忘记了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排斥知青的借住。即便想起来了,也只会觉得庆幸,来了这么个丫头,让她开心的年轻了好几岁。
有位大婶看出了宁母对钱燕卉的疼爱,正好她家就在路旁,走不到两步路。就回家端了个板凳给钱燕卉坐:“钱知青,坐吧,老这么蹲着多累啊。”
唇角一弯,钱燕卉又把一双大眼睛笑成了月牙:“谢谢婶儿。”
本是看在宁母面子上的大婶才端的这个板凳,但被笑的这么甜的小丫头一感谢,顿时真心了很多:“跟婶儿客气什么?”
有了钱燕卉,宁母照旧和人一起闲话。钱燕卉在一旁坐着,时不时的插上一两句话,也不显得突兀。话题不知怎么回事,渐渐转到了宁长安和谢兰兰身上。
“我看兰兰现在跟你家长安感情好了不少啊?”王婶挤挤眼,笑的有些促狭。
她家离宁家近,好多次都看见了两个人手拉手的从她门前经过。要在从前,那可是没见过的。再来,长安那孩子高兴的眼睛都发光,谁看不出来啊?
宁母愣了愣,点了点头:“是,就是饥荒的时候,确实好多了。”
她也不是傻子,谢兰兰以前不喜欢她儿子她不是不知道。但是谁让她儿子喜欢呢?再说了,人家嫁进来孙子孙女都生了,她总不能因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喜欢不喜欢的跟她发脾气吧?没办法,她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但确实,从旱灾那时候,小夫妻俩感情好多了。而且谢兰兰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老是跟她吵吵了。这两年,她看谢兰兰也不像之前那么不满了。
她们两个说着,钱燕卉在一旁若有所思:“怎么,兰兰姐之前和长安哥哥关系不好吗?”
好奇无知的小姑娘这可激发了大婶们的八卦欲,宁母还没来得及开口,王婶就开口了:“也不是不好,你是不知道啊,长安那小子可喜欢兰兰了!”
没拦住,宁母有些无奈。算了,也就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宁家家境可能比不上城里人,但在我们乡下就算顶好的啦!当时想嫁给长安的姑娘那可是多了去了!偏偏啊,无论他妈给他相看多少,长安就是不同意。咱们都纳闷啊,难道长安眼光高,看不上村里的姑娘?想找个跟他一样读过书的?”
“他妈又给他相看城里的姑娘。可他还是不同意,他妈急了,逼着他非要他选一个,把他逼急了,他才说,他有喜欢的人了。咱们还在想,哪家的姑娘把这么个好小伙魂都勾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红河村谢家的姑娘。”
钱燕卉没做声,听王婶手舞足蹈的说着。
“把人娶进来以后啊,那长安可是把人疼骨子里去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媳妇儿姑娘们,谁不羡慕兰兰啊?但兰兰,不怎么喜欢长安。”
说到这儿,王婶有些唏嘘。就如同宁长安看向谢兰兰眼睛都在发光一样,谢兰兰看向宁长安的眼里可是平平淡淡的,像个陌生人似的。
只是现在宁母在这里,这话说出来,就是不招人待见的,她含糊了几句:“好在现在好了不是?过日子,总是要向前看的。”
“哎呦,真是说谁谁就到!”王婶猛的一拍大腿,钱燕卉看过去,宁长安牵着谢兰兰的手,跟在两个孩子身后,慢悠悠的往这边走。
钱燕卉盯着两个人十指相扣的手,歪了歪头。
正巧聊到,几个中年妇女都盯着两个人看。谢兰兰被看的有点不好意思,拉着宁长安的手微微动了动。
宁长安手上用力,不让人挣脱出去,然后笑着跟人打了声招呼。
几个大婶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两个孩子,直夸两个孩子乖。谢兰兰抿唇笑了笑,看着小禾苗儿扑进了钱燕卉的怀里,眼睛突然就暗了暗,心里也酸溜溜的。
小没良心的,这么兴奋,不知道的还以为钱燕卉才是她妈呢!拎着后领把人拽回来:“好了,别到时候又皮的一身汗!”
打过招呼,宁长安拉着谢兰兰,继续往前走。
背后,钱燕卉盯着两个人看了好久,直至再也看不见。
第68章 :再去县城
一场雨后,天气终于凉快了不少。谢兰兰看着已经到自己大腿的小姑娘,疼爱的揉了揉她的脑袋。这么大了,还没去过县城呢,这次去县城不如把她带上。
以前是太小了,后来饥荒的时候太乱,她和长安也不敢带着孩子到处乱跑。以至于如今已经七岁的小禾苗儿,除了谢家,竟然是哪里也没去过。
宁长安看了看小姑娘好奇又懵懂的眼神,也在内心深刻的反思了一下自己。好像因为和妻子的感情逐渐升温,他的心思全放在了妻子身上,对孩子确实不如一开始上心。就连最疼爱的小闺女,也有不少地方疏忽。摸了摸鼻子,宁长安一把把小姑娘抱起来:“那今天爸爸妈妈带小禾苗儿出去玩好不好?”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缀满了星星,映射出纯净的光芒:“好呀好呀!出去玩喽!”
既然要带女儿一起,那儿子也不能落下。看谢兰兰拉着儿子的手往外走,宁长安心里酸溜溜的,刚刚升起的一丝愧疚还没来得及发酵就烟消云散。
果然,孩子什么的都是打扰他们恩爱的绊脚石。乖乖软软的闺女也就算了,只会吸引妻子目光的儿子就让他不平了。可偏偏,兰兰最喜欢明睿。
其实这一点,倒是宁长安误会了。虽然谢兰兰想通了不再因为上辈子的事对宁明睿冷淡疏远,但到底在她心底留在了烙印。每每看着他的脸,谢兰兰都会想起他上辈子的无情,担心他会和上辈子一样。所以常常会对着那张还很青涩的脸发呆,这被宁长安看在眼里,就以为妻子还是最喜欢宁明睿了。
村长家有一辆二八杠自行车,是他儿子结婚的时候买的,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但保养的却很好,一来是不舍得骑,用的少,自然也就新;二来嘛,每次骑完,村长媳妇儿都会用抹布好好擦拭一番,把上面的灰尘泥土都擦个干净,隔段时间还会特意骑到城里去上个机油。故而一眼看过去,还有六七成新,像是刚买一两年的车子。
整个小杨村,就这一辆自行车,这可是小杨村的独一份!也难怪村长一家把它当眼珠子看。
今天宁长安来借自行车,村长没犹豫,就借给他了。只是口中不停地叮嘱着,让宁长安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剐蹭到什么地方。不然要是把车身上的黑漆剐掉了,还要去补,不管是谁,都麻烦。也就是宁长安,换了一般人,村长可是不借的。
村长媳妇儿心细,看到小禾苗儿和宁明睿就知道是要带着两个孩子去县城。小禾苗儿人乖,嘴巴也甜,古灵精怪的,村长媳妇可喜欢她了。特意拿了两块棉布出来,把前面的横杠和后面的坐凳都包上。这自行车的后面啊,都是一道道的钢丝,坐久了,屁股疼。前面的横杠稍微粗一点,坐着倒是不疼,但累的慌。这样用裹了棉花的布一包,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坐上去都舒服多了。
宁明睿坐在前面,谢兰兰抱着小禾苗儿坐在后面,一家四口人就这么往城里去。别说,自行车就是快,宁长安骑了一个小时,就进了城里。
小禾苗儿从来没有出来过,村里大多是泥胚房,宁家自己住的是泥瓦房,但城里的二层三层的小高楼,却是小禾苗儿从未见过的。
她好奇的指着路旁的一栋三层的砖瓦房,让抱着自己的妈妈去看:“妈妈,妈妈你看,那个房子好高呀。”
谢兰兰捋了捋她被风吹乱的额发,笑着跟她说:“对,那叫楼房。”
“楼房?”小禾苗儿似懂非懂的重复,歪着头,指着另一栋二层的小楼,“那个也是楼房吗?”
“对,小禾苗儿真聪明。”谢兰兰亲了女儿一口,“你看,那栋房子是不是比小禾苗儿以前看到的高一层?只有一层的,比如我们家的房子,叫平房,高的,就叫楼房。”
“平房……楼房……”小禾苗儿若有所思,皱着小眉头想了半天,然后眼睛忽的一亮:“那个是平房,那个是楼房,对吗?妈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