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英放开了村长,自己心里也毛毛的。说实话,她也在想,赵生是哪来的钱。别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吧?想了想,她又觉得赵生没有那么傻。马上就要结婚了,赵生应该不会这样。
但是这钱是哪来的呢?
“会不会是赵生他爸妈留给他的?”乔莺莺猜道。
谢兰兰摇摇头:“不太可能,如果是他爸妈留给他的,他肯定早就花掉了。像他那样的人,还能留着钱不成?”
赵生他爸妈确实留了钱给他,这大家都知道。但赵生不是一个会精打细算的人,他爸妈去世以后,大家都能看到,赵生很是阔绰了一段时间。然后,慢慢的,他就连饭都吃不起了。所以,才有了村里人接济他的说法。
谢兰兰说的有道理,乔莺莺想了想,又道:“那会不会是那个女知青给他的钱?”
这一次,谢兰兰没有反驳。
确实,这算是一个很靠谱的猜测了。但是,还是让人挺不敢相信的。佳佳能这么有钱吗?这一场酒席下来,估摸着没有个几十块钱是下不来的。还有衣服,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估计得小一百了。
小树林里,赵生握着佳佳的手,满脸的深情,一双深邃的眼睛看着佳佳,满满的温柔。
“佳佳,谢谢你。”
佳佳微微红了脸,她低着头,不敢看赵生:“不用和我说谢谢,我帮你,是应该的。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赵生笑了笑,凑到佳佳耳边,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佳佳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很久很久以后,两个人才从小树林里出来。
而从这以后,村子里的关于赵生的钱的猜测,也都渐渐平息下来。因为,佳佳承认了,这个钱,是她的。是她给赵生,让他买东西的。
这个消息放出来,别说是村里人,就是知青们,都吓了一跳。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佳佳竟然会这么有钱。那几个追求过佳佳的知青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就不该放弃才对,不然这个时候,有钱的不就是他们了?白白便宜了一个二流子。
女知青们除了羡慕,说了点酸话,倒也没什么了。但魏晓楠却觉得不对劲,她找了佳佳:“佳佳,你这个钱?”
佳佳微微一笑:“是我家里人给我的。”
魏晓楠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你不是说你家里人不喜欢你吗?怎么会……”突然给你这么多钱?
听出来魏晓楠的未尽之话,佳佳眼睛都不眨一下:“对,所以,我和他们说我要结婚了以后,他们给了我这么多钱,以后,就再也不管我了……”
魏晓楠顿时愣住,然后就是一阵抱歉:“对不起,佳佳,我没想着是这样……”
看着魏晓楠愧疚的样子,佳佳眼里也闪过一丝内疚:“没事的,我不在意了……”
这次谈话以后,也算是坐实了佳佳把钱都给了赵生的事实了。
结婚之前,赵生请了村子里几个经常给办喜事的人家做菜的几个婶子,在结婚当天,帮他们做酒席。据 说,赵生准备的规格,是村里最高的八大碗。
八大碗,四碗素菜四碗荤菜。素菜有豆角,茄子,白菜,豆腐;荤菜有红烧鸡,红烧鸭,红烧鱼和红烧肉。
这个菜在村子里可算是顶顶好的,一般人家八大碗里有两个荤菜就算是好的了。一般一个荤菜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村里人知道赵生打算的菜,都吃了一惊。这么一算,估摸着这一场酒席真的是要一百块钱了。因为赵生,竟然请了村子里所有的人。
他说说的挺好听的,当初他爸妈死的时候,村里人大多都帮过他,如今,也算是借着这个机会,向他们道个谢。
第129章
村里人见他如此大方,稀奇的同时又乐的能吃顿好的。毕竟现在这个年代,大家也都堪堪是能填饱肚子罢了。
有人高兴,就有人担心。赵慧英听着一旁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一个婶子说的话,头就觉得疼。
“赵家的那个赵生,现在可是发了财了啊?不仅发了财,还娶了媳妇!慧英啊,你以后可算是有福了。”
赵慧英脸上的笑容僵硬:“他有钱,娶了媳妇,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他妈,儿子娶了媳妇孝敬我。”
那个婶子一脸的不赞同:“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不是一直照顾着赵生吗?逢年过节的,他总来吃饭,现在,怎么着也要报答你啊!也不用担心他媳妇不同意,城里的姑娘,肯定好拿捏的很。”
说着这话,女人的眼里颇有些轻视佳佳的意思。也是,现在在全村人的眼里,佳佳就是个傻丫头。虽然是城里来的,可是还没有乡下丫头精明呢!你说说,还没结婚,就把钱都给了男人,连置办酒席都是用的她的钱,这不是傻是什么?也是,能嫁给赵生,也不能是个精明的。
越说越不像话,赵慧英一下子落了脸,借口家里有事直接就走了。
赵慧英到底是村长媳妇儿,那个女人就算是被甩了脸子,也不敢太生气。看着赵慧英的背影,女人对着地上啐了一口,转头和其他人又聊了起来。
回了家,赵慧英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趁着赵生上门送请柬的机会,又逮着赵生苦口婆心的说了一番。
“赵生啊,我不知道佳佳给了你多少钱,但你们以后是要过日子的。这一下子把钱都花完了,你们以后不活了?要谢村里人,等你以后有出息了,挣大钱了,再来谢也不迟!现在弄得这么好,姨怕你以后不好过啊!”
赵生嬉笑着:“姨,您别担心,我心里有数!”
有数?有数你就做不出这样的事情了!赵慧英心里有点着急。到底是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还是忍不住看着他这样做事不盘算。
但任凭赵慧英怎么说,赵生始终就是不松口。赵慧英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叫赵生别做那么好的菜。说要请村里所有的人,消息放出去了,要是不请,那就等于把全村人都得罪了。到时候不管是去了的还是没去的,面子上都不好看。这话是收不回来的了,那就只能把菜做的差一点。
全村人能坐个百桌的,要是少上几个荤菜,那也能省不少钱了。按赵慧英想的,一桌一个猪肉白菜炖粉条,那就可以了。其他全上素菜,大不了稍稍放点油,村里人也能吃的好。虽然之前放了消息说要有四个荤菜,但是无凭无据的,变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赵生却一直不同意,坚持要按照之前说的那样。赵慧英见他坚持,也不再劝,就让他回去忙去了。
晚上,躺在床上,赵慧英想着白天的事情,唉声叹气的。
“怎么了?”杨建军在她身边,听着媳妇儿不停的叹气,也睡不着。
“唉,”赵慧英还在想着白天的事情,“赵生这小子,这么大了,还是不懂事。”
杨建军最近对赵生观感还不错,听赵慧英这么说,还觉得奇怪:“怎么了?我看他最近长进了不少的,前两天,我才夸他懂事呢!你看看,村里几个长辈,他还特意亲自上门送了请柬。这样的礼数,换做以前,他哪里会做啊?”
这是一方面不假,确实是成熟了。可是想起那一场酒席,赵慧英还是觉得心里不得劲:“这一场酒席要花多少钱啊?你说说,有点钱,他们小两口花花不好吗?非要出这个风头,有什么用?”
对于这件事,杨建军倒是觉得挺不错的:“这他说的也不错啊,村里人确实帮了他不少。这不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嘛,这也说明了,他是个感恩图报的啊!”
赵慧英气的狠狠锤了杨建军两下:“你还帮他说话!不错什么不错?你算过这么下来要花多少钱没有?赵生本来就没钱,现在的钱都是佳佳给的,就那么多。要是花完了,以后他们两个怎么活?真的成家了,要花钱的地方了就多了。结婚以后要不要生孩子?生孩子花不花钱?那个佳佳看上去身体就不大好,肯定不好生养。说不定啊,生孩子还得去医院,到时候要不要钱?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哪个不比现在重要?”
杨建军毕竟是个男子汉,赵慧英又把家里的事情管的好好的,他注意不到这些地方。听赵慧英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
“再说了,我也不是说他不该请村里人吃饭。但是他要做的菜,实在是太好了,完全用不上那么好的呀!”
“什么菜?”杨建军还真是不知道这个,“不就是普通的八大碗吗?他还准备了什么不一样的不成?”
虽然那几个婶子说了出来,然后整个村子都知道了。但杨建军是村长,平时也不可能和一群女人家在一起聊天。男人之间,更不会说起这种事。如果今天赵慧英不提,他可能要等到喝喜酒当天上了桌才能知道了。
赵慧英把早在村子里传遍了的话说给他听,杨建军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不可能吧?这得多少钱啊?一只鸡就是只要两毛钱,一桌一只鸡,也要四十块钱了。”
更何况,听媳妇儿这语气,赵生那小子是准备一桌四个荤菜?还都是实打实的,不掺素菜的。
“就是说嘛!”赵慧英也愁的不行,“你说说,这钱花的多冤枉啊?”
杨建军也不像一开始那么淡定了:“你劝他了没有?”
“劝了,哪能不劝?”赵慧英想起白天赵生的固执,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非要这样,我还能逼着他改了不成?”
下午那些话啊,也叫赵慧英看明白了,赵生完全就是好面子,想挣个面子。所以他请了全村人,也不愿意把菜改了。但是赵慧英心想,面子哪有钱重要啊?可是,有的人,他就是听不进去,你说这能叫人怎么办呢?
杨建军对赵生的感情完全没有赵慧英的深,听赵慧英说劝了,但是赵生不听以后,也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你劝也劝过了,他不听,就是他的事儿了。你也别太担心了,他都长大了,总得自己做主。”
赵慧英翻了一个白眼,嫌弃杨建军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把把想暗戳戳抱住自己的男人推开:“是不是又偷偷抽烟了?一身烟味,臭死了,离我远一点!”
第130章
没过几天,就是两人大喜的日子了。
这也是村子里这几年少有的喜事,再加上赵生的大方,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办喜事的时候,小杨村还是带了点传统的风俗。早上的时候,佳佳是在知青院里穿好衣裳等着赵生去接她的。然后接到了以后,两人一起回赵家,在赵家办酒席。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个人是要一起向村里人敬酒的。
赵家的屋子还是赵生他爸妈在世的时候修建的,后来一直都是赵生一个人住。赵生算不上很爱干净,男人,大多是马马虎虎的。家里只有一个男人,曾经干净整洁的家,也被搞得不成样子了。
不过今天,赵家倒是收拾的好好的。这不是赵生的功劳,从前他就不会收拾,也不可能因为结婚立马就会了。也不是佳佳的杰作,佳佳从小在家里虽然干家务活,但收拾一整个院子这样的经历是没有的。尤其,这乡下的院子,她更加不知道怎么弄。
两人结婚前两天,看着院子,也头疼的不行。最后是赵生一锤定音,找了两个婶子帮忙打扫,另外给点喜糖当做是报酬。最后这个院子,才成了今天这样喜气洋洋的样子。
说起喜糖,赵生选的是奶糖,而且还是牌子的,大白兔的。要说糖,也是分种类的。最次的一种,是小孩子们吃的最多的。那种五颜六色的糖纸包裹着一小块糖果,味道一般般,但架不住糖纸好看又便宜,还是很受孩子们欢迎的。
稍好一些的,就是水果硬糖了。这种一般人家办喜事的时候,就用这种。比那种五颜六色的要上档次一点,但也不算很贵。一般人家咬咬牙,在少有的喜事上买上一点,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者,就是奶糖了。奶糖就算是很好的糖了,一般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会买。要知道,一斤奶糖的钱足够买上三斤水果糖了。奶糖也有好几个牌子的,其中大白兔和金丝猴的算是最家喻户晓的。赵生买的,就是大白兔的。
最好的,就是一种黑糊糊的糖了,听说,叫做巧克力。这种糖是从外国进口的,整个小杨村,还没有人尝过呢。至多,就是在城里供销社里看见过了。味道怎么样,也没人知道。
这次赵生买的大白兔奶糖。就已经足够村里人惊讶艳羡了:早知道赵生是有钱了,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呢!
而且,赵生这糖还买了不少,村子里每人都有份,平分下来,一人也有两个。
谢兰兰剥了一颗糖放进嘴里,别说,奶糖确实比水果糖要好吃。看一看,大部分小孩子也都忍不住吃了起来。
宁母没有吃奶糖,而是说自己不喜欢吃,把糖都分给了孩子们。她手上还拿着宁父的份儿,有四个。分给了三个孩子一人一个,想着最后一个给谁都不是,最后才在他们的要求下,自己吃了。
宁长平和乔莺莺夫妻也把糖都给了宁明棋,自己一颗也没吃。宁长平是不爱吃甜的,乔莺莺,就纯粹是舍不得了。
谢兰兰倒是没准备把糖给小禾苗儿和宁明睿,一颗糖而已,又不是吃不起,没必要这么让来让去的。平时,她也没有短了孩子们的零嘴。时常,她就会和宁长安去城里的供销社买点糖果饼干之类的放在家里,给 孩子们吃。不然,宁明睿也没的饼干拿给曲曼丽做人情。
谢兰兰知道,可也不在乎。她不再给予宁明睿爱,也就不吝啬于给他物质。再说了,在外人看来,都是她生的。难道她给小禾苗儿吃,却特意说明不许宁明睿拿?这明显不可能,谢兰兰就当是没看见。
倒是宁明睿,自己就把分到的两颗糖给了小禾苗儿。宁明睿虽然这段时间和谢兰兰的母子关系因为曲曼丽的缘故受到了影响,但是和小禾苗儿的兄妹感情还是一样的好。
这一点倒是和上辈子的不一样。谢兰兰记得,上辈子,和曲曼丽认识没多久,宁明睿和小禾苗儿本来就不怎么深厚的兄妹情越发淡薄。其中,曲曼丽功不可没。也不知道这辈子怎么回事,两人的感情不仅没差,反而更好了。
两个孩子的事情,不管谢兰兰心里如何变扭,她都不会管。一来,她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就不许亲兄妹接触。二来,小禾苗儿最崇拜哥哥,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更甚。如果两个人疏远了,难过的,只会是小禾苗儿。
随着村里人渐渐地到来,赵家早就已经坐不下了,桌子一直摆到了外面的路上。按照关系的亲远,给村里人分位置。
不用说,村长肯定是坐在第一张桌子的,然后就是赵生的邻居们。早些年,他们都给过赵生不少帮助。所以,他们也在第一张桌子上。再然后,就是根据大家在村子里的地位了。村干部的,肯定往前坐。什么都不是的,家里人口少的,男丁少的,自觉的往后做。
等大家都做的差不多了,赵生也从知青院把新娘接过来了。
穿着一身大红衣裳的佳佳,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美丽。以往,她总穿着白色,蓝色的衣服。显得她纤细,柔弱,惹人怜惜。今天,一身大红色的褂子,配着头上的红花,衬得她整个人格外有气色。脸上,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打了粉,红通通的,看上去娇羞又妩媚。进来的一瞬间,登时不少男人就看直了眼。
确实,今天的佳佳,美得出众。平日清秀的她,在自己一生里,最重要的日子里美得惊艳而夺目。
因为要破四旧,早几年村子里还有的掀盖头闹洞房之类的习俗都没有了。现在就是接进来,给上头的赵生的爸妈磕个头,然后就直接给村子里的人们敬酒。
佳佳不会喝酒,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即使她不会,在众人的劝说下,她手里,还是端着一杯酒。
赵生就不用说了,他本就喜欢喝酒,更何况,今天大喜日子,他高兴着,更要多喝几杯。
这对新人,最先敬的,就是村长杨建军赵慧英夫妻。
赵生端着酒杯,左手拉着佳佳的手,说的激情澎湃:“叔,婶儿,这么多年,多谢你们的照顾!爸妈走了以后,你们就一直照顾我。没有你们,也没有今天的我。这杯酒,敬你们,我干了,你们随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