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上摆着几碗红薯粥,一旁的桌子上单独放着三个碗。
见谢兰兰进来,宁母眼疾手快的一把端起其中一个碗,然后对着谢兰兰说:“那两碗糖水鸡蛋端去给睿睿和苗儿吃吧。”
宁母的举动谢兰兰看在眼里,觉得有些好笑。不知道宁母又在她小孙子碗里放什么好的了,还怕被她端走了。左右不过是个鸡蛋,除了多放点糖,还能有什么?
上辈子谢兰兰抓着这点蝇头小利不放,为了宝贝儿子的一点点小事争吵不休,最后也就落了个那样的下场。
这辈子的谢兰兰选择装傻,就像没看见宁母的举动一般,谢兰兰端着两个碗,就出去了。
等到一大家子都坐在桌子上吃早饭,谢兰兰这才看到,原来宁明棋碗里是一颗双黄蛋。
原来是这样。
不止谢兰兰看到了,桌上的其他人也都看见了。
乔莺莺自然是得意非常,自己生的儿子得婆婆看重,有点什么好的总是自家儿子占便宜。还能气气和自己不对付的妯娌,她自然高兴。
其他人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是宁明睿,一下子皱起了眉毛。
他倒不是觉得弟弟吃的是双黄蛋,比他的好,他吃亏了。他只是担心妈妈会闹起来。
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每弟弟有什么好东西,他没有,或者他少了,妈妈总是要闹一闹。
每次看妈妈生气的和奶奶吵起来,他都想拉住妈妈,跟她说,他不在意。
第14章 :不闹
可是不管用,不管他怎么说,妈妈都觉得他吃了亏,奶奶偏心。
想着妈妈可能马上又要吵起来,宁明睿吃饭都不香了。
可他等了许久,都没听到妈妈的声音。
他有些惊讶的看过去,妈妈正在吃饭,表情没有任何异常,似乎没看到弟弟碗里的双黄蛋一样。
宁明睿悄悄的收回视线,慢慢的松了一口气。
真好。
妈妈没有和奶奶吵起来。
要是妈妈每天都这样就好了,他真的不喜欢妈妈总是因为他,和奶奶吵架。
宁母也在心里泛嘀咕:这小二媳妇儿怎么没有吵起来?难道是没看见?
在把装有双黄蛋的碗端给小孙子以后,宁母就做好被谢兰兰指责她偏心的准备了。
确实,她是有点偏心。可又不是偏心的多厉害,三个孩子不都有吗?谁不偏心?五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
不过谢兰兰不吵起来,宁母也乐的清净。夹了一筷子咸菜,宁母只觉得红薯都更甜了几分。
自己儿子和宁母的视线,谢兰兰都察觉到了。
看着自己儿子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谢兰兰不知怎的,就想笑。
上辈子一直被忽略的那些细节,此刻突然就想起来了。
每次她为了宁明睿吃的一点点小亏和宁母吵起来的时候,她的儿子在一旁都很不开心。
她儿子似乎也跟她说过,鸡蛋小点,少吃一颗糖他根本不在意。
可那时候把儿子当心尖子疼的她哪里听得进去?她只觉得是儿子小,不懂事,不仅不听,反倒教育儿子要和弟弟争。
可儿子从来不听她的话。
时间长了,谢兰兰难免在心里埋怨,儿子和自己一点都不亲。
可能上辈子到最后会变成那样,她也有点错吧。
这天,宁母和谢兰兰说话时,态度都好了很多。
晚上,谢兰兰躺在床上,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突然就释怀了。
上辈子啊,她和宁母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其实宁母对她不差,娶她进门时彩礼就没少给。后来进了门,第二天还给她几尺裁好的布,让她做一身新衣服。逢年过节的时候,让她带回家的礼也没少过。
在宁明棋生下来之前,她们婆媳的关系其实也不错。
也就是后来,她总觉得宁母偏心,乔莺莺也不是个好的,从中挑拨,她和宁母之间的关系才越来越差。
说起偏心,谁不偏心呢?没人的心脏是长在正中间的。
她自己不也偏心吗?
上辈子她不也偏心她的儿子,对女儿不怎么上心吗?
她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宁母呢?
更何况,她那样做,真的是对她儿子好吗?
想到今天宁明睿比昨天变了几分的态度,谢兰兰苦笑。
就这样吧,这辈子,她好好教育女儿。至于她的儿子,顺其自然吧。
她现在还没法儿对上辈子发生的事毫无芥蒂,可也没办法对还没长大,还没忤逆不孝的儿子不管不问。将上辈子的怒气发泄到这辈子的儿子身上。
但她也绝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把儿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唯一重心了。这辈子,她要好好的为自己而活。
第15章 :挺好
谢兰兰的心态有了转变,平时也就显露了几分。
宁明睿感触最深。
他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性格使然,他不像普通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大大咧咧,反倒心细如发。
谢兰兰的态度转变他早有感觉。
他能感觉到,妈妈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变少了,反倒是妹妹,经常被妈妈抱在怀里亲昵。
他不觉得妹妹抢走了妈妈,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妈妈的注意力转移到妹妹身上,也就没时间再去纠结奶奶是不是又偏心弟弟了。
而且,这样的妈妈温柔了好多,让他有了想亲近的冲动。
不像之前,暴躁易怒又听不进他的话的妈妈,让他打心眼儿里排斥。
谢兰兰自然也察觉到了儿子若有若无的亲近,苦笑之余,也心思复杂的接受了。
可乔莺莺,却对现在这样的情况不满极了。
老二家的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了,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指责婆婆偏心她儿子,和婆婆吵架了。
莫不是在想什么坏主意?
晚上,宁长平回来,看见乔莺莺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忍不住问她:“走来走去的琢磨什么呢?”
乔莺莺看了看他,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你帮我想想。”
“你说老二家的最近是怎么了?”
宁长平回忆了一番,这几天村里头不忙,他在家的时间也多。没觉得弟媳最近又闹什么事儿了:“什么怎么了?我看她最近挺正常的。”
“正常什么呀?”乔莺莺皱着眉头推了宁长平一把,见宁长平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便伸出手,一件件的数给宁长平听:“你看看,前几天妈给明祺吃双黄蛋,老二家的什么也没说。大前天,妈去喝喜酒,把唯一一颗奶糖给了明祺,老二家的也没说什么。还有昨天……”
宁长平仔细听了,发现妻子说的无非是妈偏心明祺,但谢兰兰却没有吵起来。
“这有什么?她不闹不是更好吗?非要吵的不可开交才好?”
子女不说父母的过错。
对于自己妈偏心自个儿儿子这件事,宁长平从来不说什么。
一来,他为人子,总不能说母亲不对。再说了,妈也没真偏心过了头。几个孩子都有的东西,只不过他儿子多了一颗糖,或者多喝了一口糖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弟弟也有工资,难不成他儿子还少吃了那一颗糖?
二来,明面上看,他是占了便宜的那一方。他不做声也就罢了,他要是再说,在谢兰兰眼里,那岂不成了得了便宜还卖乖?那到时候更要闹得不可收拾了。
所以之前谢兰兰吵,他虽不说什么。但也会在私底下教育儿子,不要和哥哥抢东西。
但也架不住孩子奶奶要对孩子好啊!
现在谢兰兰不吵了,宁长平一开始没注意,现在听妻子说,反倒觉得不错的很。
乔莺莺白了丈夫一眼:“你怎么就不开窍呢?算了,不跟你说了。”
乔莺莺气呼呼的上床,被子把头一蒙,面对着墙,躺下了。
宁长平笑了笑,灭了灯,也跟着上了床:“我看你啊,就是精力太旺盛了,才天天胡思乱想的。今晚……”
“你干什么呀?”
很快,女人的推拒声渐渐变小,喘息声从屋子里飘了出来……
第16章 :花毛衣
第二天,乔莺莺看着谢兰兰窈窕的背影,还是觉得谢兰兰指不定在心里憋了什么坏。不然怎么向来吵个不停地人突然就不吵了呢?
乔莺莺怀疑的目光谢兰兰自然是注意到了,但她没有理会,只当没看见。
她和乔莺莺也没什么大的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谁家妯娌都这样,住在一个屋檐下面,哪能儿一点摩擦都没有呢?这辈子,她可不想再在这些不相干的人身上花费太多精力了。
这段时间,谢兰兰和女儿的感情可谓是升温不少。
宁家事情不多,整天不过是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家里,做做饭洗洗澡罢了。两个人分工干,活儿就显得少了。
谢兰兰也能抽出一点时间,给女儿织毛衣了。
前几天,谢兰兰准备把去年冬天的衣服都拿出来晒一晒,趁着现在闲。等再过过,就到了双抢的时候了,到时候整个村子都要忙起来,她也就没时间了。
结果就发现,小禾苗儿的毛衣有点小了,袖子短了。谢兰兰索性也就把之前的毛衣拆了,又添了点毛线,准备重新织一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