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去年的毛衣小了,妈妈给咱们小禾苗儿重新织一件。”
谢兰兰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在小禾苗儿身上比划比划尺寸,看看怎么做合适。
小禾苗儿大眼睛骨碌碌的转:“那小禾苗儿要花毛衣!”
“花毛衣?”谢兰兰有些奇怪,“什么花毛衣?”
“就是之前,月月姐姐穿的花毛衣,”小禾苗儿边说边在胸前比划着,“就在这里,有一朵花花,好看!”
月月姐姐?
谢兰兰很快反应过来,说的应该是村长家的闺女,张秀月。村长家条件挺好,也很宠闺女,一般人家,有的穿就不错了,哪儿还有闲心思绣花?
不过小禾苗儿说的花毛衣,谢兰兰还真是没有注意过。
“好好好,妈妈也给咱们小禾苗儿绣朵花!”
谢兰兰琢磨着,怎么织才好看。胸前一朵花,说实在的,谢兰兰有些欣赏不来。但可以在其他地方,织几朵小花,不张扬又秀气好看。
宁长安回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
妻子坐在院子里,低头织着毛衣,女儿绕着妻子转,时不时的上前捣乱。被妻子说了以后,乖几分钟,又开始作怪。
谢兰兰织几下,就抬头看看女儿。余光扫过大门口,似乎有个人站在那里。
谢兰兰一惊,扭头看过去,原来是宁长安。
虚惊一场,谢兰兰放下手里的活儿,嗔怪的看了一眼宁长安:“回来了怎么不进来?吓我一跳?”
“这不是你太美了,我看呆了么?”宁长安笑着凑近妻子耳边,看妻子因为害羞而被染红的耳垂。
“浑说什么呢?小禾苗儿还在这儿呢!这么大人了,不知羞!”
谢兰兰瞪了一眼油嘴滑舌的丈夫,又偏头看了看女儿。果然女儿一脸兴奋的看着他们,嘴里喊着:“妈妈美!妈妈美!”
第17章 :木雕
这下谢兰兰是彻底脸红了,她瞪了父女两一脸,扭身进了屋里,连还没织好的毛衣也不要了。
宁长安笑眯眯的弯腰抱起女儿,又拿起妻子丢下来的毛衣,也进了屋。
谢兰兰脸上的红晕还没有下去,就看到身后跟过来的父女两。也不搭理他们,只假装整理东西。
“呀!”
突然,屋里响起小姑娘的惊呼,随即便是一连串的笑声,也不知道宁长安拿出了什么好东西去哄他女儿开心。
谢兰兰回过头,见小禾苗儿手里拿着个木娃娃,正好奇的翻看着。
“妈妈!这娃娃和小禾苗儿一样,扎着两个小辫子呢!”小禾苗儿惊喜的喊道,还特意伸出手,指给谢兰兰看。
谢兰兰定睛一看,也笑了:“是和小禾苗儿一样。”
见女儿笑弯了眼,谢兰兰抬眼看向宁长安:“在哪儿弄得这小玩意儿?”
见这木娃娃哄得女儿开心,宁长安正得意着。听妻子问起木娃娃的来历,顿时来了劲儿,邀功一般的说道:“是我自个儿刻的。”
谢兰兰有些讶异:“是你刻的?”
“对。”瞥见妻子诧异的样子,宁长安更加得意,他把正翻来覆去的把玩着木娃娃的女儿放下,凑到妻子身边,“以后有时间我也给你刻一个。”
“才……”不要呢!
下意识的拒绝脱口而出,还没说完,谢兰兰猛然收住声音,转而露出一个笑:“好啊,但要像我,不然我可不要。”
见妻子答应,兴奋的宁长安赶紧开始想,要雕刻个什么花样的比较好。
谢兰兰笑着摇摇头,伸手拿起毛衣,开始织了起来。
等到谢兰兰织好毛衣,双抢也到了时候。
村长站在田埂边,鼓励着村民们。
“同志们,双抢就要到来了!前头有军人们奋斗在一线,后头我们农民们也要加油鼓劲,不怕苦不怕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人民们做贡献!你们说,好不好?”
“好!”村民们的激情被村长鼓动起来,一个个喊的脖子上青筋暴起,脸都红了。
知了也仿佛涌起了激情,配合着村民们叫的声嘶力竭,为盛夏增添了不少生机。
现在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整片天地就像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蒸笼一般,让人热的透不过气来。
谢兰兰也参加了这次双抢,应该说,整个村子的人都参与了。除了实在年纪大了干不动的和小的握不住镰刀的,都参与这次双抢。
只不过,谢兰兰没有在田里干活,而是在村子的食堂里忙活。
双抢的这几天啊,大家的伙食都由村里供应,所有人一律都在村里的食堂吃。
也就是吃大锅饭。
第18章 :双抢
而小杨村,则是为了方便,也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就在村子里的食堂里吃,然后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干。
至于吃的饭菜,则都是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因此,所有人都想着多吃一点,想想,每个人扣一样的粮食,你吃的比他多,是不是就赚了?
而在食堂里帮忙,也成了村子里所有女人都想干的活。要知道,这里面的油水可大了。
比如盛饭盛菜的时候,你给家里人多盛一点,或者是在碗里多埋几块肉,那是不是就得了好处了?而且在做饭的时候,你偷偷摸摸的吃几口好的,谁能知道?
也因此,村子里的女人为了这个,可是抢破了脑壳。
现在和谢兰兰一样在厨房里干活的,有五个人。
除了谢兰兰和乔莺莺,还有一个是村长家的媳妇儿赵慧英,一个村子里出了名的做菜好吃的老太太,王春花,最后一个则是村子里一个困难户,一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陈红丹。
说起来,陈红丹也命苦的很。她爸是个病秧子,天天泡在药罐子里头生活。她妈妈是她奶奶从外面捡的,算是童养媳。只不过现在新社会了,不兴叫这个。她妈妈从小在外面流落,身子骨也不好,瘦骨嶙峋的,根本干不动什么重活。一开始她爷爷奶奶在的时候还能补贴着,后来她爷爷奶奶双双去世,她家也就彻底撑不下去了。叔叔伯伯们记恨着她爷爷奶奶偏心,弄点钱全都给她爸治病去了,不给他们,也不帮扶一二。现在就靠着村子里给点补助,她妈在菜地里种点红薯过活。
陈家实在困难,陈红丹今年也大了点,可以干点活了,这不,就让她来食堂帮忙了。等中午大家伙儿吃完了,剩点饭菜就给她带回家。
陈红丹也懂事。知道这个活儿是村子里仁慈,才给了她这个机会。干的是勤快麻利的很,什么脏的累的都抢着干。
小杨村也算是个大村子,煮一整个村子人的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光是洗菜,就是一项大工程了。中午吃的菜啊,就是土豆烧肉。土豆都是从地里收上来的,沾满了泥巴,要人洗干净,切成块,才能下锅。
谢兰兰她们五个人,一上午忙的脚不沾地,才赶在中午之前,把饭做好。
刚刚经过一场大饥荒,国家还在恢复阶段。虽然是在村子里吃大锅饭,但也只能是稀饭了。只不过要比村子里一大部分人家的稀饭要更浓稠些。绕是这样,大家也都吃的心满意足了。
食堂厨房里有两口大铁锅,一口里面是满满的,散发着诱人肉香的土豆烧肉,另一口则是炒咸菜。
炒咸菜听起来没有土豆烧肉那么可口,实际上是加了油炒的。又香又下饭,大家伙儿到了厨房一看,就都乐了。
这年头,油可是稀罕货,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油的。也就是过年村子里杀猪,才买点肥油回去,炼的一点点油,一吃就是一年。
第19章 :冲突
村民们干了一上午的活,又累又饿,打了饭以后坐在座位上,狼吞虎咽的吃起了饭。一碗喝完赶紧去盛第二碗,生怕晚了就被别人吃完了。
谢兰兰是给宁家人开了后门的。
除了在碗里多放上一块肉以外,她还给宁家人碗里都淋上了一勺肉汤。没有太过分,别人就算看见了,也说不了什么。
谢兰兰端着碗走过去的时候,正听到一道尖酸刻薄的女声:“有些人家那就是不一样啊!妯娌两个都能进食堂,那饭吃起来就是比咱们的更香一点吧。”
那话语里几乎溢出来的讽刺让谢兰兰挑了挑眉,这是有人看不惯她和乔莺莺都在食堂里,犯了红眼病了?
谢兰兰顺着声音看过去,一个黑瘦黑瘦的小老太太正端着碗,嘴角下撇似乎十分不屑,可眼里的嫉恨却暴露了她。
在脑海里转了一圈,谢兰兰也想不起来这个老太太是谁,不过这不妨碍她怼回去。
“那当然,我做饭,我家里人吃的当然香了。有些人得了红眼病,就是吃山珍海味,也吃不出香来。”
谢兰兰不紧不慢的走到桌子前,把手里的碗放下。
“怎么,我做的饭哪里不和您老人家胃口?吃的不香?”
没想到会被谢兰兰听到,那个老太太表情有一瞬间空白。
她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这么说,自然是吃准了宁家一家人不会怼回来的。她和宁家人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宁母就不是个厉害的。也就是运气好,嫁给了宁父,否则碰上了个厉害的婆婆,不知道得被磋磨成什么样了。至于宁家的男人们,怎么能和她一个老太太计较呢?
她倒也听说了宁家二媳妇儿是外村嫁过来的,挺厉害的。但一个年轻丫头,还能有多厉害?再说了,就这么巧,就碰上了?
没想到,还真就这么巧,真就这么碰上了。
谢兰兰眉毛一扬,眼神凌厉的瞪过去,还真让那老太太憷了。
她回过头,硬着脖子嘀咕了两声,声音却小的像是蚊子一样,坐她旁边的人都不一定能听清她到底说了什么。
谢兰兰哼笑一声,没再和她计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起了饭。
也是后来,谢兰兰才从自己婆婆口中得知了那个老太太是谁。
那个老太太叫赵霞,其实也才50多,在农村,这个年纪,就算不上老了。
说起来,她和村长家的媳妇儿赵慧英还是一家呢。当年年轻做姑娘的时候,赵霞和宁母一样,属意宁父。可赵霞长相不太好,宁奶奶有些迷信,觉得赵霞的样子不旺家,于是最后还是给宁父娶了宁母当媳妇儿。赵霞和宁母的梁子也就自此结下了。
后来赵霞嫁给了张三,张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自然不比宁家。张三又是一个田地里刨
食的,长相气质都不比在学校里教书的宁父。赵霞眼睁睁看着宁母过得越来越好,自己却事事不顺心,对着宁母的嫉妒慢慢转化为恨意。
第20章 :草编的蝈蝈
宁母摇摇头,说起往事还有些感叹:“她也命苦,张三不是个疼老婆的,还喜欢喝酒。年轻时候还好些,现在啊,简直是……”
“哎,张家有点粮食都被张三拿去换酒喝了,饭都没得吃,还喝酒,造孽哦!”
谢兰兰点点头,确实,那赵霞黑瘦的样子刻薄的面相,一看就知道过得不好。穿的衣服也洗的都快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也不知道穿了多久。
“养的儿女也都不是个孝顺的,三个儿子,都不愿意给老两口养老,一个女儿,嫁出去就没见她回来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