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这辈子,她是打定主意决定不插手宁明睿的婚事的。最后想娶谁,是宁明睿自己的事情,反正她是不会帮他做决定的。
而且,谢大姑丈夫的侄女?这辈分也不对吧?
这么想,谢兰兰故意道:“那不知道姑你这个侄女读过书吗?初中毕业了吗?会写文章吗?”
三个问题,问的谢大姑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
“一个姑娘家家的,要念书干什么?只要会干活不就行了!”说着,她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道,“哎呀,兰兰你是年纪小,不知道。其实念过书的那些女孩子可不像你想的那么好,那些读过书的,把心都读野了。在外面都不规不矩的,清白都没了。”
“要说娶进门啊,还是像我婆家侄女这种老老实实的农村闺女好!会干活,人老实,长得也不丑,以后肯定是个能当家的。”
谢兰兰对谢大姑的这些话当然是嗤之以鼻了,谢大姑是重男轻女的一把好手,会说出这样的话根本不足为奇。
反正不管谢大姑说出一朵花来,她也不会同意的。不说别的,就算这姑娘好,可是和谢大姑沾上关系的,她就绝对不会让人进她宁家的大门。
实在是,能得到谢大姑称赞的,除了和谢大姑臭味相投,她也想不出其他理由了。要知道,谢大姑可是连自己家的闺女都看不上眼的。
要她说,谢大姑家的两个闺女,虽然手脚有点不干净,但那个时候年纪毕竟小。也就是看到红包没忍住,才拿了而已。后来,这种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但是性子上,其实谢兰兰看来,才是真的老实。平时不会说话,只会默默的干事。基本上,自从那个闺女七八岁以后,谢大姑就再也没干过什么家务活了。现在嫁出去了,也时常补贴家里。
可就是这样,谢大姑还是觉得不满意。有事没事就念叨着两个闺女没良心,白眼狼什么的。
谢兰兰简直无话可说,也不想说什么,反正不是她家的事情。只要和谢大姑沾上关系的,她是看都不想看一眼的。
谢兰兰撇撇嘴,直截了当的道:“那可不行,明睿说了,要找个有文化的。”
被谢兰兰拒绝了,谢大姑一下子不高兴了:“我可是好心,你怎么这么不领情?我那侄女可是个好姑娘,不知道多少人家想求着娶呢!错过了明睿就找不到好的了!”
谢兰兰只觉得啼笑皆非,这话说的,谢大姑自己相信吗?
高春华则是懒得跟谢大姑啰嗦,直接一句话:“明睿没有这个福气,你让你那个侄女,嫁给其他人吧。反正想娶她的人多的是,想来也看不上明睿。”
高春华这么一说,谢大姑不敢胡搅蛮缠,但是脸色却越发不好看了。想到临行前,侄女的祈求和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心头就是一阵的不高兴。
这大嫂和谢兰兰真是一点都不给她面子,她那侄女那么好,她好心介绍,结果两个人竟然推辞了。真是好心没好报!
这么一想,谢大姑心里头也有些没面子。她都答应那侄女了,现在不同意,那她回去了以后,多丢人啊!
谢大姑不高兴极了,可是当着高春华的面,她又不敢拿自己长辈的身份压谢兰兰,最后只能不满的走开了。
等她走开了,谢兰兰撇了撇嘴,只觉得过年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
真是晦气!
第244章
刚刚过完年,一个震惊全国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那就是国家准备恢复高考!
这个消息的出现不亚于在平地上放了一颗炸雷,炸的全国各地的知青都回不过神来。他们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是高中毕业。像是一些家里不那么富裕的,很多人都直接上了中专,出来以后就可以直接工作。但是上了高中的,基本上都是想要去考大学的。
可是在那些年里,高考却被废除了。他们也不得不来到农村,搞所谓的建设。一个个的,蹉跎至今。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已经绝望,认为自己再也没有回城的可能了。甚至还在自己待的村子里成家生子,认命的让下辈子都在这里待过。
之前,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就已经让许多知青心里浮动了。但是一些年老的知青,虽然激动,却也知道自己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他们或娶或嫁,都是嫁给村子里的人。又生了孩子,几乎是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了。为了防止他们抛妻弃子,村长是不可能把名额给他们的。
毕竟,村长肯定会偏向自己村里的人,不让他们吃亏。
但是,这次高考可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只要去考试,那每个人都可以回城。这是不受任何人控制的!当然,他们肯定要说服家里人,或者是瞒着家里人。
这个消息传来,带来的震动比半年前工农兵大学的震动要大的多。很多人都被这个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也有不少人喜极而泣。
小杨村,知青院里,像是半年前一样,知青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高考。众人的语气里无不是兴奋期待的。但是相较于上一次的暗潮涌动,这一次的气氛堪称和平。
毕竟,高考谁都可以参加,不像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只有一个,要他们争的你死我活。但是最初的激动过后,高兴之余,他们又觉得有些绝望。
他们这群人,几乎各个都在小杨村待了十年左右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课本,更没有学习过。
一开始,他们还看书。可是后来繁重的农活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没有人还能在一天的劳累以后捧着一本书看。后来,回城无望,他们虽然还抱着希望,可其实心里也认定自己是回不去了,更没有人再看书。
以至于如今,再回想起曾经学习的那些知识,脑子里是一片浆糊。而那些带回来的书,也早已经消失了大半了。
本来带来的就不多,还剩下寥寥几本,也基本都破的不成样子,连上面的字都快要看不清了。
冷静下来,看着桌子上的两本书,众人都陷入了沉默。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之后的绝望。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那么高考于他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估计会稍微简单一点。而且参加的基本都是下乡的知青们,知识水平现在都不算太高。
如果今年他们考不过,那么等几年,参加高考的人就全是念过高中的学生们了。他们只会更加考不过。
这么一想,铺天盖地的绝望袭来。
沉默良久,一个知青猛然站起来:“我去给家里写信,看看能不能让家里寄一些书过来。”
这是离家近的,一同跟着离开的,还有好几个知青。剩下来的则是面面相觑,他们有的人是家很远的。等信寄过去,家里人再寄书过来,恐怕都是高考后了。
而有的人则是家里条件不好,就算寄信回去,家里人能抢得到书吗?更有的人,心里清楚,依照家里的情况,早就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否则,当初也不会是他被强迫着下乡。
如今,他能考上大学,那就是喜事。如果没考上,那恐怕就是笑话了。就算寄信回去,也不会有人愿意给他抢书寄过来的。
几个人面色阴晴不定的,最后,又有几个人离开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总要试一试。哪怕,能在高考前看到一两道题目的,能多考个一两分,也是好的。
最后剩下来的几个人,就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了。没办法,他们叹了口气,最后也都回了屋里。他们心里的绝望,是所有知青里面最多的。
因为,明明有机会,可是他们却没有能力把握住。
当然,有的知青家虽然远,但是家里人也不是傻子。稍微上点心的,不用他们寄信回去,也知道找书寄过来。
只不过,现在,哪怕是在城里,书也不是好找的啊!好多书,在这几年里,都被毁了个干干净净。许多人家,都把孩子念书时的书全都烧火烧掉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宣布恢复高考以后,确实,国家下发了一批书。但是由于是紧急加印的,所以数量不多。一到各个城市,几乎不要几分钟就会被抢完,根本不可能每个人都拿的到。
有些人抢到了还好,抢不到的当街大哭的都有。但是没有人会去可怜这些人,因为他们自己也抢不到。能抢到的,永远都是少数人。
全国各地,几乎都是这个情况。
而高考的具体时间,也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以后,也决定了——就在七月初。
七月初,距离现在不过只有五六个月了而已。时间这么紧迫,大家的内心更加紧张。虽然知道既然公布了消息,时间肯定不会太迟。但是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不少知青们更是崩溃,只留给他们几个月的复习时间,这怎么够?唯一能够感到欣慰一点的,可能就是别人也只有这么点时间复习了。
在全国各地,每家每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都能看到挑灯夜读的身影。
小杨村里,杨建军抽着烟,叹了口气。他也说不上是好还是坏,但是他能预感到,村子里马上就要闹腾起来了。
第245章
如杨建军所料,村子里确实闹腾起来了。而最先闹腾起来的,不是别的人家,正是他自己家里。
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杨建军是头一个知道的。他本来准备在饭桌上说一声的,毕竟家里还有个钱燕卉是知青呢!可是没想到,宁老二家的儿子回来,一口戳破了。
当时钱燕卉正在帮着端菜,闻言,手里的菜盆没拿紧,直接掉到了地上。愣愣的,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听到了什么。
恢复高考了?那她岂不是可以去参加高考了?那,她还要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干什么?那她为什么要嫁给杨大勇?
一时间,钱燕卉只觉得心如鼓跳,连耳膜都能感受到震动。她不知道,自己这做的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
名声不说全毁,也差不多了;和同行的知青全部闹翻,还包括那个一直特别照顾她,拿她当妹妹疼爱的魏晓楠;嫁给了杨大勇,甚至还失身于他……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此刻,唯有这句话,出现在钱燕卉的脑子里。甚至于,得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出现在她脑海里的情绪,都不是兴奋激动,而是震惊和茫然。
小时候看红楼梦的时候,她从没想过,这句话竟然会用在她自己身上。她那时候,只觉得王熙凤太傻,现在到了自己才知道这是如何的荒谬。
她呆在那里,连盘子落地的声音都没能让她回过神来。
而杨大嫂却被声音吸引过来了,一出厨房,看见地上的菜和愣在那里的钱燕卉,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她就看钱燕卉不顺眼,现在钱燕卉犯了错,她恨不得就这么骂死钱燕卉:“哎呦,都来看看都来看看,一个好好的人,就一盘菜你还给端到地上去了!怎么了,你是七老八十了,还是三岁小孩啊?这么点事都干不好!”
本来就因为高考的事情心里悔恨交加的钱燕卉,听到杨大嫂的骂声,平时理智的想法全部消失不见。平时她还能装一装,可是今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阴狠的看向杨大嫂。
杨大嫂被她的眼神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以后更加愤怒:“好你个小贱人,还敢瞪我?怎么了,我是你婆婆,我还不能说你了?”
如果不是还有最后一丝理智,就凭着那句“我是你婆婆”,钱燕卉就能冲上去和杨大嫂打起来。
杨大嫂的骂声引起了堂屋里的人的注意,他们走了出来,就看见地上的菜。再看看她愤怒的表情和挨了骂不做声的钱燕卉,哪里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虽然这盘菜确实是可惜了,可是他们也能猜到,估计是钱燕卉听到他们说话,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了。这肯定心里有点感觉,一时间没端住。
杨建军瞥了一眼还在破口大骂的杨大嫂,顿时,杨大嫂就不敢说话了。她在厨房里,没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只以为是钱燕卉没注意,现在虽然不敢再骂,却也忍不住嘀咕:“这盘菜掉地上了,咱们中午吃什么啊?真是的,这么一点小事都干不好!”
她嘀嘀咕咕的,但是没办法,只能回厨房去重新炒。
钱燕卉站在那里,低着头,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杨建军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进了屋子。其他人也跟着他一起离开了,杨大勇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走了。
其实如果换做平常,杨大勇肯定会留下来帮钱燕卉把菜扫干净。然后安慰一下,好像被吓傻了的她。
可是今天,杨大勇也被高考这个消息冲了一下,再看钱燕卉已经不是那样的心情了。
卉卉为什么这个样子?平时最是稳重的人,今天怎么连菜都端不住?是知道了高考恢复了对吗?那为什么这么激动?想去高考?想回城?想离开他?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杨大勇的面色沉了下来。平时忽视的那些话,现在一股脑的涌进他脑海里。
“她嫁给你就是为了工农兵大学的名额。”
“要不是你爷爷是村长,你能娶到知青?”
……
越想,杨大勇内心的怀疑就越重。这一顿饭,杨大勇罕见的,一次也没有给钱燕卉夹过菜。而钱燕卉,这顿饭也吃的肉眼可见的心不在焉。
农村穷,经常晚上大人干活回来以后天都黑了。很多人家为了节省一根蜡烛,吃饭的时候就不点蜡烛。反正就那么一盘咸菜,还能夹错不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