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谢兰兰已经和宁长安他们一起搭上了回家的火车。
回到了小杨村,乔莺莺也送宁明棋回来了。拉着谢兰兰感叹了一下午省城的繁华以后,就让谢兰兰跟她说北京到底是啥样的。
听谢兰兰说他们去了天安门看了升旗仪式,还去爬了长城,看了故宫,羡慕的不行。只恨自己不能去,不然一定要去见识一番的。
回来休息了几天,然后小学也开学了。宁长安白天去学校上课,谢兰兰在家彻底没了事情做。
早上起床就是做早饭,两个人好弄的很。吃过饭刷两个人的碗,也不过就是两分钟的事情。然后就是洗衣服了,两个人的衣服更好洗。
而且他们两个都不下地干活的,衣服也不脏,只需要揉一揉就行了。就这样,上午就没有事情做了。
等到了差不多的时候,谢兰兰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做饭。实在是太无聊了,又没有什么事情打发时间。
而且她很想宁明娇还有宁明睿。待在身边这么多年,一下子走了,真是说不出来的想。谢兰兰有时候下午没事情,就会跑去两个孩子的房间坐一坐。
然后擦擦桌子,收拾收拾房间之类的。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人不在家住,床都收起来了。也就擦擦灰,其他根本没什么能收拾的。
越闲就越想,谢兰兰的心情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宁长安倒是发现了,也知道原因,但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他白天不在家,只有晚上回来能陪陪谢兰兰。
不过谢兰兰毕竟也算是活了两辈子了,过了几天,自己也调整过来了。虽然还是挺想孩子的,但是也没办法不是。孩子大了,总要离开爸妈的。
又过了几天,趁着天气凉快一点了,谢兰兰回了红河村一趟。
这次回家,谢兰兰也是想看看,谢大壮的婚事到底怎么样了。记得去年谢大嫂就在打算了,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什么动静。
日子过得太久,谢兰兰也记不清上辈子具体是什么时候了。这次回家看看,刚好也问问。
说起这个,高春华也不太清楚。这件事是谢大嫂一手张罗的,当初和谢兰兰打听了以后,是兴冲冲的。可是不知道怎么了,这也过去一年多了,却又没个动静了。
“也不知道你大嫂怎么想的,当初急得跟啥一样,结果现在又不着急了。大壮就更不着急了,反正日子就那么过着。你说说,这么年轻一个大小伙子,怎么不急着娶个媳妇呢?”
高春华一边叹气,一边心里也是有些埋怨谢大嫂的。你说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大壮都二十多了,像他这个年纪的,谁不已经成家了?
就他还这么单着,难不成要拖到三十多吗?谢大嫂这个妈也不知道着急,搞点动静结果又搁下了。要是孩子不愿意,你说说,你个当妈的,难道不知道说他吗?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他们心思坦荡的很,高春华快要给急坏了。
不过高春华急是急在心里的,也就是偶尔谈闲的时候和谢大嫂提两句,绝不多说。都已经分家了,她是绝计不会过分插手孩子们的事情的。
谢兰兰当然是劝了她几句,让她别那么着急。
说了两句,高春华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大丫的婚事定下来了,就是你二嫂家隔壁那个小子。不过结婚现在还不着急,大丫才十七八,按你二嫂的意思,大概是明年开春以后的事情。”
说起大丫的婚事,那明显是比大壮的顺多了。高春华刚刚皱紧的眉头都松开了,嘴角还挂着笑意。
大丫这个婚事,谢家人都是很满意的。小伙子知根知底,而且离得又近。说是嫁出去了,实际上和在家没什么区别。就像是换了个屋子住一样,还是天天都能看见的。
也不用担心她会受什么欺负——就在隔壁呢,说话稍微大点声都能听见,不用说打架什么的了。
一边说话,谢兰兰就把饭做好了。
高春华看着有些感叹。当初那个跟在她身边到处转的丫头,现在干什么也都是一把手了。
其实高春华还是挺想自己做饭的,她觉得,闺女平时自己在家也要干事,回了娘家她还是想让闺女歇歇。
只可惜啊,她自己身子骨不争气。站久了就腰疼腿疼的,要她像年轻那样站在厨房里烧几个小时的菜,她还真是不行了。
就三个人,谢兰兰自己从家里带了点肉过来。烧了个红烧肉,然后中午又做了个汤。她知道,谢建国和高春华平时肯定舍不得吃肉的,她就自己买了点带过来。
这样她走了以后,高春华他们还能再吃两天。谢兰兰已经打算好了,反正现在孩子们上大学去了,她也没事干,以后没事就回来。
过两天回来一次,带点肉,给老两口补一补。老两口年轻的时候没条件,只能过苦日子。
后来条件好一点了,又要养他们几个孩子。然后给他们娶媳妇的娶媳妇,嫁出去的嫁出去。现在到老了,有钱了,可省了一辈子,突然让他们放开花,他们哪里能舍得呢?
索性自己没事,以后就多回来照看照看。
下午的时候,谢二嫂来了。谢二嫂倒是不知道谢兰兰回来了,看见了谢兰兰还有些高兴。
问了谢兰兰两个孩子去京城上学的事情,听说谢兰兰他们送孩子上学也去了京城,顿时来了兴趣,要谢兰兰多说一说。
没办法,谢兰兰只能把和乔莺莺说过的话,再和谢二嫂说一遍。
听到谢兰兰说他们在京城租四合院住,谢二嫂忍不住咂舌:“很贵吧?听说那个院子,以前都是当大官才能住的呢!”
价格确实有些美丽,不过谢兰兰也没说的那么详细。只说还好,毕竟他们也没待多久。但要说,租四合院比住招待所还是要划算一些的。
毕竟他们也待了一个多星期,租四合院有厨房给他们做饭。要是住招待所,就只能每天出去吃了。
国营饭店的饭也不便宜,一天三顿的吃,那只会更贵。
第268章
谢二嫂来,是来帮高春华他们洗床单被罩的。老两口年纪大了,高春华腰腿又都不好像这些难洗的东西就是谢大嫂和谢二嫂轮流过来洗的。
这次刚好轮到谢二嫂,谢二嫂今天早上有点事,没来得及过来。现在下午空了,就过来洗。反正现在夏天,也不急着盖,所以谢二嫂就不是很着急。
谢兰兰要是没回来就算了,既然回来了,那肯定是要帮着一起洗的。两个人合起伙,把两件大东西给洗了,然后谢兰兰才回了家。
刚好路上碰见一个本村的骑着自行车,谢兰兰就搭了个顺风车。所以谢兰兰到家的时候,宁长安还没回来。
看了看锅和碗柜里,什么都没剩下。宁长安中午大概是回来把昨天剩的饭炒了吃了。现在饭也没有菜也没有,谢兰兰想着晚上热热中午剩的菜的打算就落空了。
想了想,谢兰兰又去井里看了看,她早上留给宁长安中午吃的肉还在那里没有动。谢兰兰想,反正还有点肉,不如包个饺子吃。
饺子就是要饺子皮和馅儿。这个饺子皮谢兰兰会自己擀,但是馅儿不能只靠那么一点肉。跑去后面的菜地转了一圈,谢兰兰摘了几个胡萝卜,这才满意。
胡萝卜馅儿的饺子可能比较少见,但是谢兰兰本来也就是一时兴起。再者,她信任自己的手艺,胡萝卜也能做的很好吃!
回了厨房,谢兰兰先把胡萝卜洗干净上锅蒸,然后才拿出面粉开始揉面。
像谢兰兰这种做惯了饭的人,面粉和水的比例根本不用调来调去的,直接一次就不稀不干的。在盆里搅和成一个面团以后,谢兰兰就给拿出来揉。
也亏得谢兰兰手上有些力气,不然揉面这个可是要花不少功夫的。谢兰兰揉了大概十几分钟,把面团揉的差不多了,就放在那里让它醒醒,然后去调馅儿。
胡萝卜已经蒸熟了,谢兰兰把胡萝卜切成小块,然后放进肉里,再加上盐,酱油之类的调调味,搅和搅和拌匀就好了。
这个时候面团还没醒好,谢兰兰索性又去把院子里扫了扫,干了一会儿家务活,这才又回到厨房擀面。
擀着擀着,谢兰兰就忍不住想起了宁明娇。
还记得上一次吃饺子是宁明娇要吃的,就是在京城的时候。虽然京城没那么方便,但是闺女想吃,拿她没办法,谢兰兰只能给她做。
但是当时谢兰兰觉得现擀饺子皮还要发面来不及了,所以直接让宁长安去买肉的时候顺便带点饺子皮回来。
在京城就这点好。肉不会像在源水县这样紧缺,只有半夜起床去排队才能买的到。在京城,你随时都可以买的到的。
宁长安买回来了,肉和饺子皮都是两斤。谢兰兰正在调馅儿的时候,宁明娇过来了。觉得好玩儿,就把肉和饺子皮拎起来,两只手掂量掂量。
“妈,这饺子皮几斤啊?”宁明娇一边掂量一边问。
谢兰兰头也不抬:“两斤啊,怎么了?”等忙完手里的事情,谢兰兰看她在掂量,就问了一句,“哪个重?肉也是两斤的。”
宁明娇仔细感觉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不对,我觉得饺子皮要重一些。”
“嗯?”谢兰兰微微皱了皱眉头,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一样重的才对啊!难道这京城的供销社,还缺斤少两不成?
刚好这里本来就有一杆秤,谢兰兰准备称称看看到底是不是缺斤少两了。结果上秤一称,肉是刚刚好两斤,但是饺子皮是两斤一两。
应该是卖饺子皮的多拿了一些,然后就没有拿回去,直接给宁长安了。那宁明娇说的也没错,这饺子皮确实重一点。
谢兰兰有些稀奇的道:“没想到你这手还有点厉害嘛!一两的差别你都拎出来了。”
宁明娇本来还觉得是不是自己感觉错了,现在见谢兰兰夸她,顿时高兴起来。眼睛笑眯了不说,嘴巴也合不上了:“嘿嘿,那一两也是有分别的。我就觉得饺子皮重一点。”
谢兰兰见她还像个小孩子一样,稍微夸两句就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忍不住无奈的笑了。
想起这个,谢兰兰又忍不住有些恍惚。那个时候,宁明娇还围在她身边转。现在她还是在包饺子,可是一直粘着她的那个小姑娘已经不在她身边了。
愣了一会儿,谢兰兰才回过神。把发好的面团再次揉了一会儿,然后就直接揪成一个个的小面团子,放在了一边。
等揪完了,谢兰兰就拿出擀面杖,开始擀饺子皮了。这种自家擀的饺子皮劲道,下到锅里以后不容易破。外面卖的虽然方便,但是谢兰兰上次吃的时候总觉得不是很好吃。
一想到这里,谢兰兰又有些懊恼。早知道上一次就不该怕麻烦才对,她亲自擀的饺子皮比外面的好吃多了。
但是现在后悔也不管用了,毕竟总不可能回到那个时候吧。叹了口气,谢兰兰把擀好的饺子皮放在一边,开始包饺子。
谢兰兰是宁家包饺子最好看的人了,按道理宁母做了这么多年的饭,理应比谢兰兰包的好看才对,但是不然。
其实更好笑的,就连不怎么做饭的宁长安都包的比宁母好看。宁母包的饺子,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也有褶皱,明明也是那么多的馅儿,但她的就是让人看着觉得歪瓜裂枣的。
想到这里,谢兰兰又觉得有些想笑。
饺子包到一半,宁长安回来了。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来问问题,所以他才迟了一点。
他一回来,谢兰兰就让他直接下饺子吃。反正一次也不用一锅下完,谢兰兰让他先下,先吃。然后再下第二锅,自己吃。
说起吃饺子,谢兰兰和宁长安其实不是一路人。谢兰兰喜欢喝饺子汤,从不放醋。宁长安则是酷爱吃醋,每次最后那点蘸不完的醋,都是宁长安直接喝下去的。
所以每次谢兰兰都是让宁长安吃第一锅饺子,因为第二锅的饺子汤更有味道,更好喝一些。
第269章
吃了饭,谢兰兰和宁长安一个刷碗,一个收拾白天晒干的衣服,分工明确。等到两个人都干完手上的事情,就锁上门出去溜达去了。
撇去心底对两个孩子的惦念,其实谢兰兰和宁长安的生活是非常安详和安逸的。一天三顿饭只要解决了,就没有什么其他事了。
只不过他们过得安逸,有些人却煎熬的不行。
宁明睿在听到曲正阳限制他们来京城以后,心情就一直十分复杂。开学之前各个地方玩还好,后来自己一个人在学校里了,总忍不住想些有的没的。
只不过京城大学的课务算是很繁重的,并不轻松。宁明睿一边忙,一边也借着忙,让自己不要想那么多。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来京城之前,他甚至十分期待和开心。除了对于未来和大学的期待之外,他还期盼着能够见到阿曼。
他甚至想,他要去找阿曼。可如今他来了京城,却没有了动作。
曲正阳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眼睁睁的看着母亲的惶恐,父亲安慰母亲时克制不住的沉重,又怎么能毫无芥蒂的去找曲曼丽?
去找曲曼丽的事情被搁浅,宁明睿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开学的事情。
刚来到京城大学,对于这里的一切都不太熟悉。宁明睿需要花时间去适应,以及处理学习上的事。
男生宿舍是六个人的,除了他,另外五个人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只有一个是京城本地人。男生之间的交情是很容易建立起来的,相处不到三天,寝室里就已经打成一片了。
只不过宁明睿因为忙,和其他几个人没有那么好。不过宁明睿也不在乎这个,只要不会妨碍到他就行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