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今天只准备买镜框,但我要告诉你,只有镜片才能调整视力,你只买镜框回家没有用。”
售货员是个热心人,说这么多也是不想贺东川花冤枉钱,但贺东川很头疼,偏偏他闺女这时候一点都不贴心,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哈哈笑了起来。
看到慢慢笑,售货员缓和了脸色,语重心长道:“同志,我知道,你可能有困难,但我告诉你,这眼镜最好一次性配齐,否则你今天买了镜框回去,也只能闲置,这不是浪费钱吗你说是不是?”
面对这么实诚的人,贺东川是真无奈了,但这真话显然没法跟外人说,沉思片刻,他假装无奈道:“大姐,我跟您说实话吧,下周是我媳妇生日,这镜框是我准备给她买的礼物,我知道,只有镜框没有镜片没有用,但我手头实在没那么多钱,只能先买镜框,但您放心,未来我会好好工作,努力攒钱,争取把镜片配上。”
其实贺东川没准备煽情,但他实在没办法,为了让售货员把镜框卖给他,只好编了个有关生日礼物的故事。
虽然他这个人没什么讲故事的天赋,脸上表情严肃,语气也很平直,但正是这一份平实打动了售货员大姐,她红着眼眶说:“既然是生日礼物,那你把镜框拿去吧。”
边说边开单子,只是写到一半,她冷静下来提建议道:“其实十八块钱已经能配一副不错的眼镜了,你要不要考虑其他镜框和镜片。”
贺东川婉转道:“其他镜框她应该不会喜欢,而且我们家里有眼镜,我只是想买一副新的。”
听他这么说,售货员大姐才没话了,写好单子说:“如果你妻子喜欢这副镜框,你到时候可以让她把两幅眼镜拿过来,看看能不能把她用的旧镜片跟这副镜框安装到一起。”
虽然家里没有旧眼镜,他也不需要这个服务,但贺东川仍然说道:“好的,谢谢。”
拿到开的单子,贺东川去收银台结账,之后再回来取镜框。
镜框都有配套的眼镜盒,不大,但装在口袋里有点显眼,走出眼镜店后,贺东川在自己口袋,和闺女帽子比了比,最终将眼镜盒放到了慢慢帽子里。
窝在老爸怀里的慢慢感觉到一阵重力,冲老爸“呀呀”两声。
“安静,别让你妈发现了。”贺东川一本正经道,并伸手压了压闺女帽檐。
慢慢:“……”
……
回到旧货店时,苏婷还在翻那堆旧书。
旧货店的东西很杂,从家具到书本应有尽有,但也因为太杂了,所以东西都是堆放的,没有细分类别。
像苏婷翻的那堆旧书,就包括了诗歌古诗小说和各年级课本,以及做过的试卷和题目集。
试卷和题目集对苏婷来说可以说是意外之喜,毕竟这年代不比后世,到书店就能买到各种教辅,只有做不完的题目,没有买不到的试卷。
在这个年代,学生们做的试卷基本都是老师现出的,所以想到复习,苏婷最烦恼的就是去哪弄题集,家里没有初高中生,做什么都不太方便。
没想到旧货店里什么都有。
看着苏婷眼里快要满溢出来的喜悦,贺东川才发现,或许她重学初高中知识的想法,并不是一时兴起。
她很认真。
贺东川心里有些后悔,他初高中课本早就送人了,早知道苏婷会需要,就应该留下来。但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他只能在心里划拉那些认识的人,琢磨谁课本都在能弄过来,谁从事教育相关工作,能不能弄到题集。
边琢磨,边趁苏婷和贺焱不注意,将眼镜盒塞进装衣服的袋子里,然后抱着闺女蹲下,帮忙翻找初高中课本和试卷。
旧书店里好东西的确多,不到两个小时,他们就找齐了初中主课全套课本,高中主课也只差两本,但历史地理缺的多,只找到两本。
但苏婷并不着急,三门主课就够她复习的了,历史地理起码要明年下半年才有时间看。她一个月来扒拉一次,到那时候也能找齐历史地理的课本了。
如果实在找不齐,让贺东川找朋友借也行,肯定不止于耽误高考。
苏婷心里琢磨着,抬起手表看了眼,已经下午三点,想到回去还得做晚饭,苏婷说:“先买这些吧,缺的以后再来找。”
“行。”
贺东川应着,将闺女交给苏婷,自己抱着书去前台结账。
旧书店的课本虽然不至于称斤论两卖,但也差不了多少,苏婷这一摞书,光课本就有二十多本,更不用说还有成套的试卷,和学生抄的题集。
放在两年后,这一堆东西没几十块钱买不到,但现在两块钱就能包圆,旧货店还给送麻绳,帮忙捆好。
这次出门,一家子收获颇丰,回去时贺东川一手提着书,一手抱着闺女,苏婷手上也是大包小包,连贺焱手里都抱了一袋吃的。
上船刚坐下,贺焱就从抱着的零食里摸出了颗大白兔奶糖,拆开塞进了嘴巴里。
结果慢慢正好看到,当即伸出手叫唤起来,也要吃奶糖,但贺焱还没摸出奶糖,就听到苏婷说:“别给她,小孩子容易噎到。”
贺焱哦了声,赶忙将奶糖塞回去。
慢慢虽然没听懂妈妈的话,但她看懂了哥哥的动作,意识到自己的糖没了,便扯着嗓子哭了起来,苏婷和贺东川轮流抱着哄都没用。
到最后两人实在没办法,只好让贺焱从怀里拿出一个鸡蛋糕,掰成小块喂给慢慢吃。
慢慢出生还不到半年,没吃过的东西比吃过的多,像鸡蛋糕,她以前就没吃过。软乎乎香喷喷的鸡蛋糕一进嘴,慢慢瞬间止住了哭声,吧唧两三下就把鸡蛋糕咽了下去,张着嘴巴“啊啊”叫唤,表示自己还要。
船行二十多分钟,慢慢就吃了二十多分钟,下船后她吃饱喝足,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
贺东川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慢慢回主卧,并把苏婷叫进来:“她刚才好像尿了,尿布摸着有点湿。”
苏婷信了他的话,跟着走进主卧,坐到床边摸闺女屁股。
贺东川则趁机回到客厅,找借口支开贺焱,从装衣服的袋子里摸出眼镜盒塞进口袋,并用手挡着回到主卧。
苏婷正在拉闺女尿布,仔细看了好一会抬头说:“尿布是干净的啊。”
“是吗?”贺东川眼睛不眨地说,“那可能是我的错觉。”
“肯定是你的错觉。”苏婷边说边起身往外走,出去收拾买回来的东西。
贺东川则从口袋里拿出眼镜盒,将其压在晚上要穿的衣服下面。
当天晚上,洗漱过后苏婷靠在床上,翻着最新的连环画报,听到声音一抬头,就看到身穿白衬衣,戴着细边眼镜的贺东川推门走进来。
苏婷惊呆了:“你哪来的眼镜?”
“你找课本的时候,我去隔壁眼镜店转了圈,觉得这个眼镜框还不错就买了,”眼镜都戴上了,贺东川就没再隐瞒,简单交代了情况后问,“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贺东川单腿跨到床上,双手撑在苏婷两侧,俯身看着她问:“我今天这副打扮,够斯文吗?”
气质斯文的人,给人的感觉通常比较柔和,但贺东川严肃冷漠,特别是戴上细边眼镜后,他的眼神变得更加锋利,更显气势凌人。
再套件西装外套,他可以无缝衔接去演霸总,不仅帅,还很苏。
看着近在咫尺的脸,苏婷很不争气地咽了下口水。
两人离得这么近,她什么反应,贺东川当然一清二楚,眯起眼睛意味深长道:“你果然喜欢斯文人。”
苏婷:“?!!”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第65章 回首都
十一月中, 《知青》前两本上市,苏婷也收到了相应的稿费。
取回稿费后,苏婷点了下现有存款, 她这一年多挣的稿费, 除了第一次拿到的用完了,剩下的都攒了起来, 到现在光稿费她就攒了两千六百七。
她穿来时就有的存款,再加上贺东川后来上交的钱, 差不多有四千。
这一年多贺东川发的工资, 加起来有三千多,但他工资高,他们开销也大,少的时候七八十,多的时候他工资都不够用。
听起来可能夸张, 一百多块怎么可能不够用,但事实的确如此。
贺焱个头蹿得快, 一到换季必须买衣服,苏婷是衣柜里总缺件衣服,到换季时不买衣服心里不舒服,因此每到换季,他们家光买衣服就要花掉两三百。
哪怕不说换季这种特殊情况,就说慢慢出生,后世都说孩子是吞金兽,这年代虽然没那么夸张, 但多个孩子的确多了份开销。
慢慢出生后, 每个月光奶粉就要不少钱, 虽然她现在喝的是程晓曼从首都买了寄过来的配方奶粉, 程晓曼也没找他们要钱。
但苏婷夫妻俩干不出占爸妈便宜的事,程晓曼不肯收钱,他们就把钱折成东西寄回去,时不时给他们送点海鲜干货,贺父喝的茶叶也没断过,另外还有衣服裤子和鞋子。
说到鞋,还发生过一件事。
跟贺东川一样,贺父是不怎么买衣服的,鞋也常年穿部队发的皮鞋或者解放鞋,再不然穿王姨做的布鞋,虽然家境好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他最喜欢的还是老布鞋。
所以之前苏婷买了双皮鞋给他寄过去,他还老大不高兴,打电话给儿子说了番千好万好布鞋最好的道理。
贺东川听后就说:“这双鞋是我媳妇看了很久才买的……”
贺父立马打断问:“这鞋是你媳妇挑的?”
“对啊,既然您不喜欢,那正好,寄回来给我,反正咱俩鞋码一样,我穿也刚好。”贺东川心想你不想要,我还不想给你呢。
虽然贺东川没把心声说出来,但父子俩,哪怕隔着电话线,贺父也能猜到他心里打的主意,没好气道:“滚蛋!这是我的鞋!别说,你媳妇就是有眼光,挑的这双皮鞋,配军装真不错。”
贺东川很无语:“您刚才不还说千好万好不如布鞋好吗?”
贺父理所当然道:“我那是不知道这鞋是你媳妇挑的,既然这鞋是给我买的,你趁早死心,别惦记了。”
贺东川:“……”您还真是双标得明明白白。
虽然嘴上巴拉巴拉,但贺父很喜欢苏婷买的鞋,连着穿了半拉月,出门见了谁都要炫耀一句“这鞋是我儿媳妇给买的,我说没必要,但孩子们有孝心啊”,到最后因为穿久了脚有味道,才被贺母勒令换鞋。
得知这件事后,苏婷赶忙又给贺父买了双鞋,让他两双鞋换着穿。后来程晓曼给他们通话时特意说:“真没必要买,部队又不是没给他发鞋,就是爱嘚瑟!”
苏婷说:“这是我们当儿女的孝心。”
程晓曼说道:“就是因为你们孝顺,他才到处瞎嘚瑟!几十岁的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这话苏婷就不太好接了,嗯啊着含糊过去,赶紧把话筒交给贺东川。
苏婷也没忘记原身爸妈,每次给贺父贺母买了东西,总要挑着差不多的东西,给苏爸苏妈也买点,海鲜干货也没少往家里寄。
原身设计贺东川逼嫁这事,平川岛这边没人知道,但老家大队听到风声的可不少。
因此原身嫁人随军后,老家有不少说酸话的,觉得两家门第差太多,原身嫁过来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好,又或者说她出去了,离家千里,时间长了哪里还记得老家的爹妈,闲言碎语数不胜数。
听到这些话,苏妈心里一直憋着口气,所以第一次收到苏婷随信寄回去的东西,就在大队里宣扬开了。
之后苏婷每次往家里寄东西,她都要拿出来展示一番,就为了证明闺女过得好,也没有忘记他们在老家的爹娘。
他们也没有光收东西,隔三差五就要寄个包裹过来,家里不富裕,准备不出好东西,所以包裹里装的基本都是山货腌菜。
虽然价格都很便宜,但不管怎么样,都是他们当父母的心意,虽然没有相处过,但苏婷有记忆,再加上这一年多的来往通信,她自觉和苏爸苏妈亲近不少。
不过贺东川这职业,每年假期就这么多,用完就不好再请长假。
今天他们要回首都过年,一来一回就要一周时间,难得回去一趟,肯定要在家住几天,贺东川剩下的不到二十天假期,只有少没有多的,中间肯定抽不出时间去看苏爸苏妈,回老家的时间只能往后延了。
延到什么时候,两人心里都不太有数,快的话可能明年夏天,慢的话就要到后年了,主要看贺东川工作忙不忙。
话说回来,因为这些七七八八的开销,再加上苏婷生孩子住院花的钱,还有王姨来到平川岛后,夫妻俩不好意思让爸妈继续付她的工资,这笔钱也是他们出的……各种事项加起来,过去一年多里,贺东川的工资基本没攒下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