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算了吧,”苏婷果断拒绝,“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当他真这么夸我了。”
“本来就是真的。”
“好好好,真的真的,相信你好了吧。”
……
过了大概一周,锦旗寄到了,贺东川将其上交后,部队就安排人联系了当地公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跟预想的一样,虽然没有记功,但在开内部会议时,基地司令提了这件事,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了贺东川一番。
虽然只是口头表扬,但这也足够贺东川出风头了。
当天晚上,就有回家休息的军官跟自家媳妇提了这件事,到第二天中午,这件事就传遍了家属院。
军属安置办和妇联的人得知其中还有苏婷的事,接连上门询问事情前因后果,隔天就召集全体军嫂开了场会,一是为了宣扬防拐,二是为了表扬苏婷。
于是贺东川在部队里出了次风头后,苏婷在军嫂中也出了次风头。
两个单位组织开完会还没完,她们听从苏婷建议,商量着搞了个活动,准备严抓防拐教育,一边搞防拐小课堂,定时定点分批组织军嫂和孩子们去上课,一边钓鱼执法,从周边大队找脸生的人,让对方去学校门口忽悠孩子。
刚开始,好些军嫂都不乐意去上课,觉得防拐这事,说一次就够了,隔三差五地说,烦不烦啊!
但等钓鱼执法搞起来,这些军嫂都没话说了,因为两个单位找的人,一钓一个准。
小孩子嘛,戒备心少,嘴巴又馋,陌生人给块糖就把人勾走了,把他们家长气得哟,个个觉得脸上无光。
基本上隔天,两个单位的人就会把这当成反面案例,拿到小课堂上讲,其他家长看到,回去后纷纷对孩子耳提面命,让他们不要嘴馋,不要轻易跟着陌生人走。
小课堂上讲过几次反面案例后,两个单位找的人用糖果和零嘴钓不到孩子了,家长们知道后心里挺得意,还有人想既然孩子们不会被骗了,这个防拐小课堂该结束了吧?
结果刚提出来,就又有孩子上当了,这次的孩子倒不是被吃的骗走的,而是因为他们的善心。
吃的骗不到人后,两个单位就换了策略,从周边大队找来老头老太太,让他们假装摔倒或者迷路,请路过的孩子帮忙,孩子一答应,就被带走了。
于是,这防拐小课堂还得继续开。
军区小学的校长见大院里的防拐教育做得好,就在学校里跟着搞了起来,学校里的学生不仅有大院孩子,还有一半是周边大队的。
防拐教育搞得风风火火之际,军属安置办的王主任,和妇联的赵主任都向苏婷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进自己单位。
虽然大院里单位不少,但最受军嫂们欢迎的工作,非军属安置办和妇联里的干事莫属。
这两个单位的干事,工作不但清闲体面,还能管人,大院里再刺头的军嫂碰到她们,说话都要客客气气的。
但这两个单位都不太好进,至于原因有两个,一是岗位少,两个单位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个岗位,听起来好像也不少,可跟大院里军嫂的数量一比就很少了;
二是人员流动性低,这两个单位里的干事工作,可以说是军嫂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只要能进去站稳脚跟,除非调职会转业,没人会想不开调走。
可大院里一年到头,调职转业走的军人数量也就十几二十个,这些人的家属也不是个个都在这两个的单位上班,所以这两个单位平时基本不招人。
两个单位的领导向苏婷发出邀请时,她们单位里也不缺人,但她们都很珍惜人才,而苏婷,就是她们眼里人才。
外人不清楚,但她们作为防拐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都很清楚苏婷在其中出了多少力。
首先这防拐小课堂,就是苏婷提议开起来的,然后钓鱼执法的主意是她出的,最后她们层出不穷的钓鱼方法,也基本是她想的。
每次开会讨论的时候,王主任和赵主任心里都很纳闷,苏婷怎么能想到这么多拐骗方式?
对此苏婷表示:都是短视频的功劳。
总之,在当了一阵子编外人员后,军属安置办和妇联的两位主任,都觉得苏婷是干她们这工作的好苗子。
是好苗子,就不能放过,她们单位是不缺人,但缺人才啊!
所以防拐教育活动还没结束,两人就行动了起来,纷纷向苏婷发出邀请。
苏婷很纠结。
倒不是纠结要不要去这两个单位上班,如果是早两年有这个机会,她可能会认真考虑,甚至答应下来。
毕竟不管是军属安置办还是妇联,工作都不繁重,甚至能说得上轻松,离家近又不用加班,她可以白天工作晚上画连环画,稳定之余又不耽误副业挣钱,算得上两全其美。
但再过半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就要下来,十二月份就要考试,留给她的复习时间不多了。
而这两个单位工作再轻松,一天八小时班总是要上的,而且上班不好摸鱼复习,一来她不好解释,二来被领导看到影响也不好。
真去上班,她复习的时间肯定会大大减少,影响到最终的考试成绩。
而且如果她考上了,过完年她就要去上大学,虽然高考恢复后国家很支持在职人员考大学,有很多政策倾斜,比如考上后,读书期间单位不能辞退员工,需要正常发工资,也就是带薪上学。
但苏婷觉得就算她真去了军属安置办或者妇联上班,带薪去上大学,毕业后她大概率不会回原单位工作,她还是想画自己的故事。
如果哪天她画的故事没人气了,她也更倾向于找个相关的编辑工作,或者等她有了钱,她就自己办本漫画杂志,多发掘新人。
因此,苏婷觉得自己如果答应王主任或者赵主任去她们那上班,也不会是出于真心,而是为了占便宜薅羊毛。
但她不想薅这个羊毛,一来她画画也能挣钱,没这个必要,二来真占了便宜,她心里可能会过意不去。
苏婷纠结的,是怎么拒绝王主任和赵主任,而不让她们心里有疙瘩。
一般来说,工作不想去就不去,没人会求着她,但部队大院情况不一样,在大院里这些单位上班的,基本都是军属。
这些单位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流动性小,所以除非能力逆天,否则大部分人都是熬上去的。
而军属的工作通常跟着男人调动,能在一个地方待十年八年甚至更久,她们的丈夫级别也不会低,比如王主任和赵主任,一个丈夫是基地副政委,一个丈夫是师长。
虽然这两人都管不到贺东川头上,但也不好随便得罪,所以这工作苏婷不想干,还得找个合适的理由,不能让人觉得敷衍。
尽管王主任和赵主任平时看着都挺爽快,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但人心难测,为了避免后患,苏婷思考过后,把自己画连环画的事给交代了。
跟平川岛相比,沪市基地这边爱看连环画的孩子更多,而且有第一个故事打下的夯实基础,第二个故事连载期间更加红火,有时候苏婷走在路上,都能听到有孩子讨论相关剧情。
只是小说背景被苏婷改成了国营厂家属院,文中人物也没有用真名,而沪市基地这边的人都不知道贺焱外号,也不知道平川岛上发生的事,至于作者名跟苏婷同名这一点……
可能是因为苏婷这名字很常见,所以看连环画的人都以为是同名,所以在沪市这边住了半年,苏婷都没有掉过马。
因此,当王主任和赵主任得知,苏婷就是画连环画的那个苏婷,表情都很惊讶。
惊讶过后,两人都对苏婷的选择表示了理解,毕竟她现在也算是知名连环画家,工作时间自由,赚的又多,不想出去上班也正常。
……
虽然拒绝了王主任和赵主任的邀请,但两个单位请她开会讨论防拐教育工作时,苏婷还是会去参加,也会绞尽脑汁给她们出主意。
她希望防拐这件事能一直做下去,最好能推广开,带动周边大队,甚至其他学校跟着一起搞这个活动,以提高孩子们的警惕性,避免被拐卖。
少一个孩子被拐卖,就少一个家庭分崩离析,虽然能力有限,但苏婷也想为这件事尽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忙防拐教育之余,苏婷也一直在关注新闻,希望能从报纸上看到人贩子团伙被一网打尽的消息。
她也的确得到了这消息,但却不是从报纸上看到,而是听贺东川说起的。
原来之前乘警同志联系贺东川,要给他寄锦旗的时候,他就跟人说过,如果后续有新的进展,请对方电话联系他。
其实乘警同志并不负责后续事宜,这是当地公安的事,但他心里也惦记着这件事,没少跟公安内部认识的人打听这事。
因为这次围捕行动非常重要,事情尘埃落定前,乘警同志认识的人什么都不能透露,所以抓捕结束后,对方才给他消息。
而乘警同志得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贺东川,传到苏婷这,已经是第三手消息了。但就是这样,苏婷得到消息,也比报纸上刊登相关新闻早了两天。
行动很成功,警方不但将人贩子团伙一网打尽,还解救了三十多个被拐儿童。
看完报纸,苏婷心里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孩子们被救出来,这伙人贩子以后不能再作恶,难过人贩子关着的孩子就有这么多,已经被卖的孩子还不知道有多少。
贺东川见她叹气,安慰道:“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公安会根据他们的口供,继续追查那些被卖孩子的行踪,尽量把人都就出来。”
“我知道,只是……”
只是她觉得,估计那些人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拐了多少人,又把人卖到了哪里,能被救出来的人永远是少数。
但她知道警方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他们已经尽了全力,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皆大欢喜,他们也只能往好的方面去想。
隔天早上,苏婷就拿着报纸去找了妇联的赵主任,希望她能在去县妇联开会时,多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教育成果,以此说服县妇联的领导们重视这件事,多推广防拐教育。
赵主任听后,觉得苏婷想法很好,而且这事要是推广开了,功劳肯定有她一份,当天就带着报纸去了县里。
赵主任忙活时,苏婷也没有闲着,开始构思三火系列的第三个故事。
本来今年她想专心复习,不打算画新故事,但现在,她想为防拐教育这件事再多尽一份力。
第99章 新故事
跟第一个故事连载到后期一样, 第二个故事还没完结,就有读者往出版社寄催稿信。等四月初正式完结,催稿信更是像雪花一样飞来, 光寄给出版社的, 就有几麻袋。
看到这些催稿信,王静芳是高兴又烦恼, 高兴的是三火系列受欢迎,烦恼的是苏婷的速度, 而且按她之前的说法, 今年似乎比较忙,没时间画新故事。
烦恼的人不止王静芳,还有画报主编。
三火系列第二本连载期间,画报销量一直在爬坡,而且年后这几期的平均销量比第一本连载时的最高销量都高, 完结那一期更是迎来了巅峰销量。
正常来说,画报销量好他作为主编应该高兴, 但这不是故事要完结了吗?
想到第一本完结后的那半年销量一直落落落,主编心里都要有阴影了,再来这么一回,谁心里受得了?
于是,故事完结没几天,主编就把王静芳叫到办公室了,问她苏婷什么时候开新连载。
王静芳迟疑道:“她之前说今年比较忙,可能不打算开新连载。”
主编差点以为他听错了, 瞪大眼睛问:“什么?不开?”
“去年交稿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
主编靠回椅背抬手揉着眉心, 良久声音幽幽问:“她说过为什么不打算开新连载吗?”
“说是今年比较忙。”
“有什么忙的?她孩子不都大了吗?”
如果说使用一颗榴莲这个笔名时, 苏婷只能算是新锐作者, 有灵气,画出来的故事也有热度。那么三火系列的爆红,则直接将她从新锐作者,推到了画报当家作者的位置。
作为当家作者,主编对她的个人情况不说如数家珍,至少重要信息他都是清楚的。
主编很纳闷,怎么苏婷生孩子那一年还能保持更新,现在孩子大了,更新怎么反而跟不上了?
“难道她又怀上了?”主编问。
王静芳犹豫道:“应该……没有吧。”因为离得远,她也不是很确定。
主编想了想说:“你回去联系苏同志,打听打听什么情况,如果是又怀上了,你给她做做思想工作,克服克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