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次苏婷不说她忙了,改口说没灵感,一句话就把开新故事这件事拖到了年后。
主编很纳闷:“怎么会没有灵感呢?高考都恢复了,有很多故事可以画嘛,她不是画过爸爸不在家吗?新故事以妈妈要高考为主题,不也挺好?”
王静芳真心问道:“要不您写一封信,我帮您寄给她?”
主编哑然,片刻后苦口婆心道:“小王啊,你也知道,咱们出版社要换领导了,我跟你说老实话,我是很想再进一步的,你知道吧?”
出版社要换领导这事,王静芳影影绰绰听过些传闻,但上面没公布,他们底下这些人只能在心里瞎猜。
此时传闻被证实,王静芳表情立刻严肃起来:“我明白。”
“如果我能上去,副主编大概率会顶上我现在的位置,至于新的副主编,肯定要从你们这些编辑中提拔,我个人是很看好你的,你懂吧?”
“懂。”
“苏婷那边,你再去催一催?”
于是整个一月,苏婷每三天就能收到一个来自王静芳的包裹,包裹里装的东西五花八门,有首都特产,也有绘画用的纸笔,或者给孩子的玩具。价格都不算贵,处在退回去觉得大题小做,不退吧,又觉得心里难安的区间里。
除了礼物,信件也是每个包裹必备的,信件都不长,前几段基本都是问好,以及向苏婷讲述身边发生的趣事,但最后一段一定会是问她什么时候开新。
见识到编辑的花式催稿手段后,苏婷很庆幸,还好这时候没手机,交通也不便利,否则她真担心王静芳会一天三通电话,三天一次飞的来找她催稿。
但就算没有手机和飞机,苏婷也没有抗住编辑的糖衣炮弹,一月底最后一次给王静芳回信时,她投降说自己会趁年前这段时间好好构思,早日开新。
其次进入下旬后,录取通知书陆续到了。
大院里的军嫂因为有家庭,而丈夫工作稳定,没办法轻易调动,所以报考时大部分填的都是本地院校,所以被录取后,收到通知书的速度很快。
一月份还没过完,就有六个人收到录取通知书,而这时候,十栋一直没什么动静。
要知道他们大院总共才四十多不到五十人参加高考,过初选的大概就是一半,不到二十五人,六个人收到通知书,录取比例差不多四比一,已经非常高了。
眼看一月份就要结束,十栋三人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大家都觉得她们肯定落榜了。
一时间,三人每天一出门,就会收到众多同情的目光,还有人跟她们复盘,说她们基础都很好,但就是学校报高了,并鼓励她们明年把目标放低再考一年,劝道:“中专也是个学历嘛。”
江雅年纪小,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听到这些话背地里偷偷哭了好几次。
沈璇家里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因为林卫勇见她一直没收到录取通知书,有天吃饭时安慰道:“没考上就没考上,反正你学历够了,不影响升职,这次就当去玩一玩,以后踏踏实实上班,总有你出头的时候。”
本来沈璇心情就不好,听到这话心里更是郁闷,一时没忍住,问:“如果我明年还想再考呢?”
正在吃饭的林卫勇咀嚼的动作渐渐慢下来,眉毛也渐渐隆起:“没这必要吧。”
虽然他们都不想吵架,说话时刻意收着情绪,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仍越来越浓,最终水也没能说服对方,陷入了冷战中。
而苏婷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也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视过高,实际上自己根本没那能力。
好在贺东川一直支持她考大学,并没有像林卫勇那样给妻子泼冷水,而是每天变着法子安慰苏婷。
今天说复大是名校,报考的人肯定很多,录取工作肯定比中专院校慢;明天说复大要寄出的信件肯定很多,邮局工作人员得多跑几趟,收件比其他院校要慢;后天又变成说不定复大早就把录取通知书寄出来了,但因为太早,而过年这段时间信件包裹太多,她的信被压在了下面,所以送来的速度比其他人慢……
于是苏婷忐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但他的花样安慰,依然是她每天的乐趣。
等到通知书送到那天,不止贺东川,连贺焱都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每天为媳妇/老妈没收到通知书而绞尽脑汁了。
嗯,在贺东川想了几天理由开始词穷后,年纪大点的贺焱被抓了壮丁,慢慢因为想法比较天马行空,没能晋升成为爸爸的智囊团之一。
贺焱:唉,都是聪明惹的祸。
慢慢拍着胸脯:万幸~
第107章 离谱
苏婷收到复大录取通知书没两天, 沈璇也收到了通知书。
她是被第三志愿录取的,可能因为前两个志愿滑档,才会比其他人要晚一些收到通知书。但就算是第三志愿, 她报的学校也比大多数军嫂要好, 所以收到通知书后,她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夫妻关系也有所缓和。
倒是孟秀珍,因为闺女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这个年都过得愁眉苦脸的。还没出年关, 就跑来找苏婷借复习资料,她想让闺女复读一年。
来借资料时她也是叹气连连,苏婷看了,想开口让她别那么担心,兴许是通知书还没寄到。前世她看过相关资料, 知道有些人是二月底甚至三月初才收到的录取通知书。
可想想自己之前的状态,哪怕理智上知道这件事, 感情上也日渐焦灼,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将自己所有的笔记和试卷都给了孟秀珍。
见她这么大方,孟秀珍也忍不住吐露了心里话:“你说要是再考,我是不是该让雅雅把目标订得低一点?”江雅第一志愿也是复大,二三志愿也都是外省的名校。
苏婷觉得以江雅的成绩,考复大虽然不太稳,但二三志愿是稳的。
七八年的高考在夏天, 如果真没考上, 以她的基础, 现在抓紧时间复习, 只要考试不掉链子,七月份再战说不定能上复大,实在没必要把目标订得太低。
但看着孟秀珍六神无主的模样,她没把这话说出口,斟酌着委婉说道:“我觉得你没必要这么早考虑大学的事,如果要再考,过几个月看她复习的怎么样,再考虑报什么大学比较好。”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就是……”就是什么,孟秀珍没说,只重重地叹了口气,“唉。”
苏婷劝道:“如果你实在担心,可以一二志愿随她报,第三志愿报个低的,其实以她的成绩,今年只要能稳定发挥,志愿再把握好一点,应该没问题。”
“也只能这样了,等要报志愿的时候,我再来问你。”虽然担心,但孟秀珍也知道苏婷的话有道理,抱起笔记和试卷准备离开,只是还没走出去,又想起来问,“对了,你什么时候去报道?”
“下个月月初。”七七届的大学生都是七八年春季入学。
“那还有一段时间,你房子找到了吗?”
苏婷要带着慢慢去市里住这件事在大院里不算秘密,消息刚传出去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说闲话,觉得一家人两地住,四年下来,感情都要淡了。
有人多管闲事,跑到贺东川面前嘀咕这话,结果他听了反问道:“你想跟你媳妇离婚?”
多管闲事的人一听就皱起眉头:“你怎么说话的?”
“你自己说两地分居不成,你媳妇随军前,带着孩子在老家住了那么多年,难道你对她还有感情?没有感情,可不就要离婚吗?”
对方被他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话说回来,如果是苏婷一个人,直接搬进宿舍住就好了,但带着慢慢就不好住宿舍了,就算她愿意,舍友也不会答应。
苏婷不想因为这些事跟人发生不愉快,所以开学后她不打算住校,而打算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为此年前她没少往市里去。
其实相较于租房子,苏婷更倾向于买房,但这不是动动手指就能搜索到大片房产出售信息的年代,买房只有两种渠道,一是有认识的人想卖,一手交钱一手过户,二是去房管局,那里又房产销售信息。
但在七十年代,家家户户基本只有一套房,甚至一家十几口挤一套房,没房可卖。这两年被下放的人陆续回城,原有房产陆续被归还,情况可能稍微会好点,但这些人被吓破了胆,就算要卖房也不敢太大张旗鼓,都是私底下找买家,交易方式回归到第一种。
但第一种方式,问题又来了,她和贺东川都不是本地人,来沪市一年多,朋友圈也没跳出基地,认识的家在沪市市区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而这不到一巴掌的人里,有朋友想卖房的……虽然苏婷没问,但可以想见不会多,甚至可能是零。
之所以没问他们,主要是在买房这件事上,苏婷想低调点,大院里人多嘴杂,不定会被传成什么样。
房子买下来后,该报备的他们会报备,到时候外面怎么传,她心里都不怵。可房子买下来之前,还是别宣扬的人尽皆知了。
经过以上权衡后,苏婷最终决定先租房,买房的事等开学她把学校周围摸清楚以后再说。
跟买房比起来,租房就容易多了,先确定租哪里,到地方后直接去街道办,他们那信息全,谁家有房出租,谁家自己房子都不够住,街道办的人都一清二楚。而且街道办是行政单位,信誉在,找他们帮忙租房子不用怕被坑。
虽然苏婷要求很多,要两室一厅带厨房的房子,还要房子环境好,邻居人品好,离学校近。
但她舍得花钱,第一次上门请人帮忙带了一盒松饼、一盒栗子蛋糕去。俗话说吃人嘴短,哪怕她要求高点,大家也愿意尽心给她帮忙。
更何况她开的房租高,这年头房租一般都不高,哪怕是两室一厅带单独卫生间的房子,租金也不会超过十块,而她愿意开到十五,要求高点也不稀奇。
因此不到三天,苏婷就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房子就在复大外面,步行过去不到十分钟,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房主原先是复大的一名教授,大运动初期被下放了,房子也被收走,改成国营厂的家属房,分配给了职工居住。
房主去年年底被摘帽,回来后就着手办理相关手续要回了房子,原先住着的国营厂职工则陆续被迁走了。
人虽然走了,但被改造的房子一时之间难以恢复原样,房主在校内有学校分的家属房,不想再花钱重新装修,就想把房子租出去。
房子是好房子,房主人也不错,是一名老教授,谈吐很斯文。
就有一点,因为房子才空出来不久,空下来的屋子都没被租出去,换言之,邻居人品无法保证。但房主说了,租房时会考察租客人品,如果对方住进来后,已经住进来的租客觉得不好,也可以向他提意见,把人请出去。
另外,房主并没有因为苏婷说房租能给到十五,就给她乱开价,按照市场价给她开的房租。
苏婷和贺东川没有立刻答应下来,直到把街道办帮忙找的房源都看完,确定没有更好的,才回头跟房主说定这件事。
之后再去市里,她就不是为了找房子,而是为了打扫卫生,和布置新的住处。
苏婷回答说:“已经找到了,就在学校外面,屋子也已经打扫好了,开学我带着慢慢直接搬过去就行。”
“那就好。”
……
孟秀珍找苏婷借到复习笔记没几天,江雅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她被录取的是第二志愿,可能是因为滑档录取,再加上学校在外地,所以通知书送达的时间比大院其他人都要晚一些。
本来江雅都要绝望了,这几天她已经听孟秀珍的话,重新投入到了复习之中。结果题目没做几页,就收到了通知书。
刚收到信的时候,江雅都有些不敢相信,担心信是寄错了,也担心这其实不是录取通知书。直到孟秀珍催促,她才颤抖着手拆开信封。
当看清信件内容,确实是写给她的,也的确是录取通知书,才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见她哭得不能自已,孟秀珍脸色当时就变了,也以为这不是给闺女的通知书,赶忙从她手里拿过信件,快速阅读起来。
看完后,她哭笑不得问:“都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你怎么还哭成这样?”
“我、我就是怕……”江雅哽咽着说,这段时间她的压力太大了。
虽然父母什么都没说,弟弟妹妹也轻易不敢招惹她,但她心里后悔啊,很多个夜晚,她都在想自己志愿是不是报太高了。
幸好……
幸好她最终还是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江雅控制不住,喜极而泣。
孟秀珍也红了眼眶,嗔道:“你这孩子,没考上再考一年就是了,更何况你考的不是挺好吗?”说着展开通知书,又仔细看了一遍。
从今以后,她闺女就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了。
还是名校大学生,比大院里那些早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都强。
越想,孟秀珍心里越美,再也坐不住,将通知书小心翼翼折好交给闺女,自己则拿着信封出去炫耀。
这段时间的冷嘲热讽她可是听够了,必须找补回来。
到外头炫耀痛快了,孟秀珍就去找了苏婷,跟她说了闺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事,完了再说一遍自己刚才的丰功伟绩:“你是没看到她们几个的脸色,精彩,实在精彩。”
“高兴了?”苏婷笑着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