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下午,慢慢终于下定决心,她要干一件大事——买雪糕吃!
虽然她觉得偶尔吃一次雪糕不会肚子痛被妈妈发现,但考虑到小卖部的老板都跟她妈妈认识,看到她买雪糕,说不定会跟她妈妈说,到时候她就露馅了。
所以慢慢为此制定了一次特别行动,让纪怡帮她买雪糕,并找地方偷偷吃完再回去,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啦!
到目前为止,行动都非常成功,只是雪糕真的好好吃,吃完一根,她还想再吃第二根,可是她又怕吃太多会肚子痛。
夏天气温高,雪糕化得很快,很快慢慢吃的速度开始赶不上雪糕化的速度,所以问题思考到一半,就被她抛到了脑后。
纪怡也一样,两人再顾不上说话,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十分钟后,雪糕吃完,慢慢从书包里拿出手帕,小心擦干净嘴角,并擦掉手上雪糕化的水,再舔舔嘴唇。
虽然嘴巴被擦干净了,但甜味仍停留在嘴唇上,她伸出舌头舔了舔,想起纪怡刚才的问题,轻声说:“一天吃一支雪糕,应该不会肚子痛吧?”
纪怡零花钱不多,只能偶尔买一支雪糕解解馋,所以她不敢确定,想了想问:“徐子龙好像每天都会买雪糕吃?”
徐子龙也是他们大院的孩子,同时他也是他们班最有钱的孩子。
这么说可能不太准确,因为慢慢也很有钱,他们每天的零花钱都是五毛起步,有时候能拿到一块。
但慢慢没那么爱吃零食,每天的零用钱能存下一半以上,而徐子龙一下课就会来小卖部买吃的,有一天他连续三堂课,因为吃零食被抓。
因为有一堂是班主任的课,她非常生气,罚徐子龙到教室外面站了两节课,并让他下午叫家长到学校。
徐子龙妈妈知道这件事后也很生气,连续半个月没给徐子龙零花钱,从那以后,他就不敢在课堂上吃东西了。
但他每天还是会买很多吃的,下课啦,放学啦,总能看到他吃东西的身影。
好几次放学回家,纪怡都看到徐子龙去小卖部买雪糕。
不止纪怡看到,慢慢也看到了,回忆着问:“他好像没有肚子通过?”
“没有吧,他每天都有来上课。”想到慢慢上次肚子痛是在晚上,也没有耽误上课,纪怡补充说,“而且每天都会买吃的,包括雪糕。”
如果徐子龙肚子痛,第二天他家长肯定不会让他买那么多吃的,就想慢慢,之后好几天都没吃过零食。
“那……”慢慢跟好伙伴对视一眼,“我们明天还来买雪糕?”
“嗯嗯!”
……
两个小姑娘商量好后,就手牵着手离开小树林,回到了大院。
这几年里,贺家换了两次房子,一次是八二年中两室换三室。其实早在贺东川刚升团职那会,他就有资格换三室,但那时候三室没有空房子,一家子只好在两室的房子里又挤了两年。
其实也没有一年,毕竟那会苏婷和兄妹俩都在市里读书,学期内他们一直住在市里,周六日或者寒暑假才会回来,再挤一年也就两三个月。
第二次换房是八五年,贺东川又升职了,能住的房子也从三室换成了四室。
四室房屋有两种可选,一种仍是楼房,一种是独栋,两种房子面积差不多大,但独栋带前后院,其他条件差不多。
部队在分房的时候,会优先把独栋分配给级别更高的军官,像贺东川这样刚升上来的基本轮不到。但他运气好,升职的时候刚好四室和独栋各有一套空房,为此他和苏婷很是纠结了一段时间。
当时孟秀珍挺纳闷,这两种房子条件上又没有差别,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独栋比楼房好吧?多了前后院呢。
问了才知道,他们犹豫的正是这前后院。
国人天性,到哪都要种点菜,驻地管得严,大家不敢去外面开垦荒地,但没少在大院内部满足种植欲。
克制点的会用家里不要的搪瓷盆装上泥土,在阳台上种葱和蒜,觉得阳台不够发挥的,会去楼下花圃,种点小白菜。
因为楼房这些的花圃都是公共区域,所以他们种了不敢施肥,否则让两个部门的人抓到,轻则写检讨,重则拔菜。
跟住楼房的人比起来,独栋那边更容易满足种植欲,毕竟院子是自己的,花圃是想种花还是种菜,全由主人家说了算。
施肥也同理。
这么一来,独院住得舒不舒服,就全看邻居自不自觉了。
邻居自觉的,不会在院子里施粪肥,碰上不好相处的,冬天还能过,到夏天日子就难熬了,一日三餐都别想吃好。
不过能住进独栋的,军官级别大多比较高,能升到这个位置的不说是人精,智商情商肯定没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自觉的。
但是吧,凡事总有例外,比如空下来的那套房子,左边的住户就不太听劝。再加上丈夫级别比较高,一般人得罪不起。
苏婷和贺东川盘算过后,觉得还是选楼房比较好。
反正房屋大小、住宿环境都差不多,而且楼房那套四室也在二楼,爬上爬下很方便,当然更重要的是,楼房空气好。
于是这些年里,他们家从十栋搬到了六栋,然后又从六栋搬到了一栋。
一栋在军属安置办的办公楼后面,面朝军属安置办站在楼下,右手边就是马路,马路过去是篮球场。
而纪怡家在后面,所以刚走进大院,两个小姑娘就分开了。
慢慢蹦蹦跳跳地上楼,走过楼梯拐角,抬头看到大门敞开着,她大声喊:“妈妈!妈妈!”边喊边往家里跑。
但直到她走到家门口,才听到苏婷的回应:“干嘛?”
慢慢跳进家里喊:“妈妈我回来啦!”
“听到了。”苏婷起身走到门口,从慢慢背上接过书包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慢慢回答说:“我跟怡怡在外面玩了会。”
苏婷不疑有他,边开书包边往里走,并问:“今天有作业吗?”
慢慢回答说:“数学有一张试卷,语文有一篇作文。”
“那你先去书房写作业?”苏婷问。
他们家只有两个孩子,睡觉三个房间就足够,所以搬进来后,苏婷和贺东川将书桌放进了最小的次卧,现在那个房间客房书房两用。
但因为大多数时候,没有客人在他们家留宿,所以房间被当成书房的时间比较多。
慢慢摇头说:“我不想去书房,妈妈我可以在客厅里写作业吗?”
“需要开着电视吗?”苏婷微笑着问。
慢慢一脸期待:“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苏婷一秒变脸,“你马上就要小考了,还想着看电视?贺淼淼我告诉你,这次考试你要是考不上重点初中,暑假别想看电视!赶紧给我去书房写作业!”
愿望落空,慢慢失落地拿着书包走进书房。
客厅里站着的苏婷则深吸一口气,早几年她真没想到自己也有为孩子成绩着急上火的时候。
贺焱小时候多好管啊,不用他们当父母的催,自己就知道努力,成绩常年年级第一,偶尔松懈了也不会掉出前三。
慢慢成绩波动就大了,好的时候能进年级前十,差的时候能掉到年级四五十。
虽然这些年军区小学的教学水平一直稳居县里第一,跟市里很多小学比起来也不差,但慢慢成绩太不稳定了,苏婷现在就怕她小考掉链子,初中考不上重点。
以前她还总担心贺焱摆烂,可现在回头去看,他就算摆烂,成绩也比慢慢强不少,高考更是稳定发挥去了首都大学。
她不指望慢慢考上首都那两所大学,能考上她的母校就行。
……
慢慢进屋后,苏婷也进了厨房忙活晚饭。
改革开放后的这十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把目光落到家庭内部,最明显的就是电器变多了。
十年前除了电灯,其他带电字的都不怎么常见,当初他们家搬过来,连买两台电风扇,都有军嫂话里话外说他们不知道节俭。
搬进六十七号后,有邻居串门,看到他们家有热水淋浴,语气里也满是羡慕。
可现在,大院里不说家家户户,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煤气灶,装上了淋浴喷头。
除了这些,什么电话电锅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不说一应俱全,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两样。
苏婷他们家是都有,这些年舆论越发宽松,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捏着钱不敢用,都是怎么舒坦怎么来。
因为这些大件都是陆续添置的,大院里也没什么人关注他们。
关注不过来啊。
早些年军嫂们八卦是因为工作机会少,很多军嫂都闲在家里,虽然家务活也不少,但做这些不耽误嚼舌根,自然一点小事恨不得说出花来。
这几年万元户遍地开花,部队里不少军官都蠢蠢欲动,想转业去做生意,更不用说没有工作的军嫂,心思都活泛起来。
下手快的政策刚明朗那会就有了行动,并迅速在大院外租下门面,下手慢的也都做起了小本生意。
可以说,现在大院里这些军嫂都一心搞钱,真没什么人有心思关注别人家添置了什么。
就算要关注,别人家的阵仗也比他们家大多了。
八十年代是风口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这个年代下海做生意,一头猪都能起飞。
这话很夸张,但也很写实。
大院里这些做生意的军嫂,不说个个都能挣钱,但只要踏实做生意,不搞七搞八,基本都能有个稳定收入。
事业起飞的也有,像孟秀珍,她八十年代初就想做生意,但因为顾忌着丈夫的工作,一直没行动。
但那几年里她没少看相关书籍,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县里、市里逛一逛,看那些生意红火的人卖的都是什么。
看来看去,孟秀珍觉得做吃食最稳妥,至于做什么吃食,她也考虑了很久。
政策明朗后,她火速支了个摊子,每天放学上学到军区小学门口卖炸串,后来门面盖起来,她也成了第一批租门面做生意的人。现在她不止在大院外面卖炸串,县里初高中校门口都有她开的分店。
挣钱后孟秀珍比以前舍得花钱,因为隔两天就要去县里门店看一看,有时候忙完了不方便来回,就在县里买了套房。大院里的房子也换了新家具,冰箱彩电洗衣机接连往回搬。
孟秀珍这都算克制的,大院里还有个军嫂,生意刚做起来,就把家电一次性买齐了,东西太多,百货公司的人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员开着卡车来送货。
卡车进大院的时候,军嫂们都沸腾了,慢慢一卡车家电啊!
这得是赚了多少!
跟这阵仗比起来,苏婷和孟秀珍他们这样蚂蚁搬家似的往里搬家具的行为,根本没在大院里掀起半点水花。
哪怕后来进到她们家,发现她们家里家电也齐全,惊讶一下也就过了,毕竟大院里家电齐全的人家多的不说,一个巴掌的数是有的。
有了电饭锅后,煮饭比以前可容易多了。
以前蒸饭需要先将米饭煮熟,沥干饭再隔水蒸,当然也可以直接蒸,但那样蒸出来的米饭不是夹生,就是容易糊锅,很难把握好度。
用电饭锅蒸饭能省略掉煮饭沥干的步骤,加水直接煮就行,都不用看火,反正煮好了会自己跳闸。
煮上米饭,苏婷开始准备晚上的食材。
这些年她的刀工不说练得炉火纯青,切起菜来也能算得上得心应手,以前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处理好的食材,现在十来分钟就切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