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说:“你不吃,那我分给两个孩子了?”
贺东川求之不得:“行。”
苏婷便将榴莲肉拿进书房,兄妹俩都坐在里面,慢慢继续写作业,贺焱拿着本书随意翻看着,偶尔指点一下妹妹写作业。
看到苏婷进来,贺焱问:“怎么了?”
“你们爸爸接受不了榴莲的味道,这块你们吃了吧。”苏婷将盘子放到书桌上。
“爸爸回来了?”
“嗯,刚回来,”苏婷忍不住笑,“门外站着呢,你们先吃吧。”说完就退出去并带上了房门。
出去一看,贺东川果然还站在门口,虽然榴莲肉被拿进了房间,但客厅里味道还是挺大的,苏婷见了便说:“要不你去厨房待着吧,我开了电扇。”
七月份正是沪市最热的时候,坐着不动都能出一身汗,更何况她刚才是在厨房里忙活,不开电扇完全不行。
厨房里开了窗户,电扇又一直吹,再加上她刚炒完一道菜,应该没什么榴莲味。
苏婷这么觉得,但贺东川进去后仍能闻到从客厅飘来的味道,只是距离相对较远,又被食物香气冲淡,跟客厅味道比起来在可接受范围内。
贺东川摘到帽子,连着包一起交给苏婷,再解开两粒扣子,系上围裙开始炒菜。
油焖大虾要用大料煮,辣椒也不少放,香味非常霸道,很快挤占掉榴莲的味道,一直飘进书房。
一时间别说贺焱,连慢慢都没心思做题了,想吃龙虾。
香味在房子里飘了近半个小时,苏婷才到书房敲门,喊两人出来吃饭。
晚饭很丰盛,除了油焖大虾,还有两到荤菜,分别是青椒炒牛肉和炖排骨,再一盘清炒时蔬,以及凉菜拍黄瓜。
除了排骨和清炒时蔬是苏婷做的,其他三样都是贺东川的手艺,色香俱全,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贺焱拿起一只龙虾,边剥边说:“我在外面,最想念的就是爸妈做的菜。”
贺东川挑眉:“你在外面不是吃得挺高兴?”
虽然贺焱没有跟他聊吃的喝的,但苏婷没少跟他转述,所以贺东川知道儿子在深市待得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我那不是怕你们为我担心嘛,再说了,外面的饭菜,吃一顿两顿还好,天天吃真没意思,”贺焱面不改色道,“哪像您和妈做的菜,我百吃不厌。”
贺东川:“呵呵。”
甭管心里信不信,至少面上贺东川没拆儿子的台,问:“这段时间看得怎么样?以后打算干什么?”
其实贺东川并不是很赞同贺焱辞职的决定,只是他知道贺焱平时看起来很好说话,实际上很倔,下定决心的事,任谁来劝说都不会改变。
而且就像苏婷说的,贺焱现在还年轻,哪怕创业失败撞得头破血流,他也有时间回头。
所以,贺东川才没有反对贺焱辞职。
只是贺焱南下后,每次打电话回来说的基本都是吃吃喝喝那些事,贺东川不得不怀疑他是打着创业的名义去深市旅游了。
在这方面,他和苏婷想法倒是一致了。
因此,贺东川现在很想知道贺焱在深市的这段时间里干了什么,且有没有想好以后干什么。
他可以不过分干预孩子的人生,但如果贺焱想就此躺平,他肯定不会答应。
贺焱知道老爸的态度,没在这时候插科打诨,从头到尾把他这段时间的经历给说了。
内容很长,因为他的讲述,平时二十分钟左右能结束的晚饭,被拉长到了一个小时,但总结起来又很简单。
这年代的深市,可以说遍地是黄金,只要敢想敢干,就有发财的机会。
而贺焱,就是那个敢想敢干的人,而且他还有钱。
到深市落脚不久,贺焱就碰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有人低价进了一批问题产品,结果钱给了货到了,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问题比预计的要严重,维修起来投入也更大。而为了买这批货,他已经投入了全部家产,为了不亏得底掉,他开始琢磨着找冤大头将货出手。
而贺焱,就是他认为的冤大头。
只可惜他碰到了铁板,虽然贺焱看着很年轻,没什么社会经验,实际上他精着呢,迅速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想到了以低成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便压价买下了这批货。
在贺焱以前,对方已经找了好几个冤大头,都没把货卖出去,所以双方你来我往,以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完成了交易。
拿到货后贺焱找人买了要用的零件,修好了其中两件产品,然后带着这两件产品找到零售商,告诉他们维修方法,并列出维修清单,以及需要投入的成本,以此跟他们谈合作。
最终,贺焱以高于上家的进货价,但同时比零售商进货价低很多的价格,将这批问题产品卖了出去。
听到这里苏婷问:“既然你知道怎么修,为什么不修好再卖出去?”如果维修好再卖出去,贺焱赚到的钱肯定比现在多。
“那么多货我一个人肯定维修不过来,只能请人帮忙,会增加人工成本,维修期间我得租场地存放货物,会增加场地成本。”
贺焱解释道:“而且在我花钱买下那批货的时候就露了富,当时没人有动作,是因为那批货有问题,卖不出价,但当时盯着我的人不少,一旦我有大动作,找人维修产品,肯定麻烦不断。”
虽然他身手不错,但毕竟是外地人,又是一个人在深市,再小心也可能中招。与其投入大笔资金修好那批货后被人黑吃黑,不如吃点亏,卖方法将货赶紧出手,带着钱跑路总比带着货更容易。
这笔生意做成后,贺焱又接连做了两笔小生意,挣的虽然不多,但他初来乍到,能挣钱就不错了,他个人很满意。
说这话时,贺焱表情虽然平静,但眼角眉梢都溢出了藏不住的得意。
苏婷看得好笑,问:“你这个月赚了多少钱?”
“直接说出来不合适吧。”
其实挣了钱贺焱是很乐意跟父母分享的,只是想卖卖关子,满足一下虚荣心。却不想他这么说后,苏婷直接略过了这个问题:“那你以后什么打算,就在深市发展了?有想好做什么行业吗?”
贺焱思索片刻说:“有想法,但还没考虑好,过阵子我打算去一趟港岛。”
“去港岛?”苏婷面露惊讶。
贺焱点头:“我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办去港岛的手续。”他是军人家属,去港岛要办的手续比一般人要复杂。
苏婷思索起来,良久说道:“多出去看看是好事,你打算去多久?什么时候出发?”
“去一周,等手续办下来就出发。”贺焱也不确定手续什么时候能办下来。
慢慢插话问:“哥哥又要出门了吗?”
“嗯。”
“我考试怎么办?哥哥你还能去送我吗?”
贺焱肯定说道:“能,慢慢考完试以后,哥哥才会出门。”
慢慢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放心什么?难道哥哥送你去考试,你就能超常发挥,考进年级前五,拿回存款?”苏婷说着想起来,“对了,这段时间你别带慢慢去小卖部,也别买零食给她吃。”
贺焱不知道慢慢偷吃雪糕的事,但听完苏婷的话后看向慢慢,见她一脸心虚,就猜到她肯定是闯祸了,犹豫了下说:“……好。”
他回答得太不干脆,让苏婷很难相信他能否坐到自己说的,便补充说:“这段时间慢慢你也自觉点,一旦被我抓到你背地里吃小焱买的零食,你那些存款别想要了,零用钱直接断到年底。”
确实打算阳奉阴违的贺焱听完,忍不住咽了下口水,给了妹妹一个同情的眼神。
看来妹妹是真的把妈妈惹生气了啊!
而慢慢在接收到贺焱的目光后,更加欲哭无泪,早知如此,当时还不如挨顿揍呜呜呜……
第137章 离别
贺焱回来待了没两天, 就有军嫂打听怎么回事。
这天苏婷去买菜,就被一名军嫂给拦住了,问都周一了贺焱怎么还不回去上班。知道贺焱要在家待一段时间, 苏婷就没隐瞒, 把他辞职打算做生意的事给说了。
当时在菜场里买菜的军嫂中,有个之前说机关单位虽好收入却很一般的人, 听完苏婷这话立刻改了口风,说贺焱太冲动, 生意哪是谁都能做的, 多少人创业未成亏得底掉,苏婷当家长的该劝劝他。
这话说的,苏婷听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没事,反正他去年跟同学一起做生意挣了钱, 就算这次生意失败,全亏掉也没事。”
去年贺焱跟同学合伙做生意的事, 大院里的人都有耳闻,但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小孩子搭伙能做什么大生意,就算赚估计也挣不了多少钱,都不稀罕打听,所以不清楚是亏是赚。
可听苏婷这话的意思,像是赚了,还赚了不少钱,大家不由好奇起来:“去年贺焱挣了多少钱?”
苏婷笑呵呵道:“不多不多, 也就沪市两套房吧。”
沪市两套房的形容有点笼统, 因为不同地段, 不同大小的房子, 价格肯定不一样。像市中心的老洋房,一栋大几万是要的,但如果是地段不那么好的老公房,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一千多就能拿下。
但一般人挣了钱肯定是往高了说,如果贺焱挣到了大几万,苏婷肯定会说他挣到了两套老洋房。只说两套房,大家就都觉得贺焱估计只挣了两三千。
两三千也不少了,去年贺焱还没毕业呢,如果她们自家孩子能在贺焱这个年纪挣到两三千,她们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见大家都在夸贺焱会挣钱,刚才说丧气话的军嫂忍不住了,说道:“对他们做生意的人来说,几千块也不算多,前期投入都不一定够,要是亏了根本撑不了多久。再说了,贺焱去年能挣钱,是因为跟同学合作的吧,难道这次他同学也辞职了,跟他一起创业?”
“没有。”
“这就是了,去年他跟同学一起能挣钱,今年单打独斗可未必。而且他不是准备创业吗?怎么一天到晚在家里待着?别是已经把钱亏掉了吧?”
心里幸灾乐祸,面上却一脸语重心长:“我听说很多机关单位的人下海都是办的停薪留职,这样生意失败了,还能继续回去上班,你们家贺焱倒好,事情没办成,就把工作给辞了。他那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怎么说都是机关单位,办停薪留职总能有个退路,不至于像他现在这样,每天躺在家里玩,你说是吧?”
苏婷呵呵:“那你放心,他暂时还没把钱亏掉,不过就算亏掉了,以他的学历想找工作也容易,或者他想继续读书,我跟他爸也会支持,反正我们家人都聪明,只要他愿意,考国内最好大学的研究生肯定没问题,不像某些人,复读三次连个中专都没考上。”
虽然苏婷没有点名道姓,但大院里连续复读三年,次次落榜,连个中专都没考上的,满打满算也就一个人。
而这个人,正是一直说丧气话想贬低贺焱的军嫂的儿子。
并且她儿子本身对读书不感兴趣,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就打算去找工作,但她对儿子抱有很高的期待,逼着儿子复读了三年。
去年她儿子第四次落榜,她在家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做出决定——继续复读,直到考上为止。但她儿子早就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复读了,连夜收拾行李跟着同学南下。
当时这件事闹得挺大,她在家里哭诉不停,她丈夫奔波着找人,好不容易从儿子同学的家长口中问到联系方式,她又说要去南方把孩子抓回来。
但她儿子态度很坚决,说她要是找过去,他就继续跑,坚决不肯回到学校。
为此她丈夫跟她吵了好几天,后来又请了妇联和军属安置办的人轮番给她做思想工作,她才勉强同意让儿子留在南方。
她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但做生意有点天赋,去南方不到一年,就跟人合伙开了个门面做服装批发,生意很不错。
生意做起来后,她儿子没少往家里寄钱寄东西,时间长了,她的态度也开始软化,开始认可儿子的事业。
但她心里可能还是很介意儿子没考上大学这件事,所以一直想证明,就算她儿子不读大学,也比那些上了大学的孩子更优秀。
这半年里,她没少拉踩大院里那些上了大学,被分配到了不错的单位,但收入不高的孩子,从中寻找优越感。
虽然比她儿子小两岁,却跟他儿子同一年参加高考,并一举考上首都大学的贺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被拉踩最严重的对象。
之前她没有舞到面前来,所以苏婷懒得搭理她。可现在她都当着面贬低贺焱了,苏婷当然不会客气。
对方也的确被戳中了痛点,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气恼道:“会读书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读那么多书,还不是在家带孩子?你儿子读那么多书,还不是辞职下海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