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宸理所当然地看了她一眼:“我辈苦苦修行,一大目的就是要修成人形;既得了人形,自然不独要学人的吃饭穿衣,也要学这万物,你看他的脸色多可怕。”芙宸敬畏地说,“视若无睹,旁若无人。以前是炙手可热,现在就是冷若冰霜。”
琳琅道:“如果他温柔起来……怕更可怕。”
芙宸同意道:“冷面冷心,突然转了性子,想想是有点可怕。”
琳琅忽地一笑:“不,我是说,比起他的愤怒来,他的温柔令人更难抵御。”
芙宸也掩口而笑,伸出手去替琳琅扶正了髻边的簪子:“幸好我没福气,只需要抵御你哥哥的愤怒。”
“得了,知道你不待见他了。”琳琅道,“你手下那些花枝招展里少了几位没到场,比方说,蔷薇和杏花呢?”
“蔷薇,杏花,都是凡人死后得了仙缘的,却对生前的夫君旧情未了,并不多看其他男子一眼。”芙宸说到这里耸了耸鼻子,“她们原本是人间后妃,可惜男人废物,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住,真不知看上他们哪一点了。”
琳琅道:“世人说耽于情而不悟,想必就是如此了。”
“让人盲目的不只是爱情。”芙宸加重了语气,见琳琅只顾捻着茶盏转动,俯首观察龙井的碧绿浮沫,似将她的重点当做了耳旁风,只得吁了口气道:“而且她们与你有点渊源。”
琳琅奇道:“我?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芙宸道:“公主不常在人间走动,所以不知道,人间对于你的传说有千百种,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你的美貌让帝王为你折腰。”
琳琅更不明白了,“帝王?为我?折腰?你这每个字我都听懂了,怎么合在一起好生糊涂?”
“唉,好大一笔风流债,偏偏本人居然半分不知道。你还记得四千年前你曾救过一落难的少年吗?”
琳琅道:“羞愧,我虽不常救人,但你突然这么一提,我是如何也想不起来的。”
芙宸再叹气:“我就知道。你救的那位是国君的太子,正在逃亡途中呢,你这一顺手可不止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还俘获了一个少年的芳心。”
琳琅:“……”
“后来他将你奉为国家的保护神,为你塑了雕像,放在寝宫中日夜相对,且终生没有娶妻。”
“那他的皇位传给谁了?”
“传给了他哥哥的儿子……你的重点不对吧!”
琳琅忍笑道:“很抱歉,你继续。”
“总之那之后,你的美貌广为流传,后人争相附庸风雅,以盼魔女的降临,哪怕他们知道你是魔尊的公主,却也忍不住做做美梦,说不定能做魔尊的驸马爷呢。”
琳琅虽然不知道这么奇怪的事曾经发生过,却突然想起往事来,低声道:“难怪有一段时间他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他?谁啊,你哥哥?”
琳琅揉揉额角:“那这和你那两个花仙子有什么关系呢?”
“唉,后来她们的丈夫也是人间帝王,非要让她们住在和你寝宫同名的宫殿里,还给她们一把剑,常常做舞,取个什么名来着……琅仙。这脑子,怪不得最后亡国了呢。”她又道:“都说由来意态偷不成,却不料倾国可以传倾城啊。”
琳琅摇摇头:“莫要取笑我了。”
芙宸便又否认道:“我说这些可不是挖苦你,要我说那些凡人还算有眼力见,你的确是六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啊!只不过西子捧心,本就是学不成的,何况以凡女来摹拟神女呢。她们都要等脱了凡胎、登了仙籍后,才及得上你几分。”
琳琅不赞同道:“焉知凡女就一定不如仙女呢?”
“人间夸女孩子漂亮,都说貌若天仙,这前提难道不是默认仙女最美吗?”
琳琅含笑道:“我就不说美不在乎皮相而在乎心灵那些陈词滥调了。我只请问一句,譬如说,人们夸风景好,说江山如画,夸山水画好,却又说画图逼真,那么,到底是自然的风景好呢,还是画儿上的风景好呢?”
“好吧好吧,我辩不过你,所以要赶你走了。”芙宸笑着推琳琅站起来,“就算你哥哥说只在天上待一刻钟,地下也是叁四天的工夫,我趁这时间回苏州料理事情,你可以下山游玩一下杭州。”芙宸想了想,击掌唤出一绯衣垂髫小女,“这妮子是个伶俐的,让她给你领路,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尽管跟她说。”
“我都多大岁数了,还能走丢了不成。”琳琅失笑,向女孩弯下膝盖去,“你好啊,你叫什么名字?”
“阿措。”女孩抱着麻包,麻包里一株连土挖出的石榴树,正是方才谢磬救下的那一株。她用下巴点了一下怀里的石榴树,“这是我的朋友,她叫醋醋。不过醋醋受伤了,不能和你打招呼。”
琳琅温声道:“你去安顿好醋醋再来吧。”
阿措屈膝行了个礼,转身离去了。
芙宸道:“你似乎脾气养好了不少呀。”
琳琅道:“我以前脾气很差么?”
“脾气当然不差,就是不爱搭理人,说起来你哥哥现在更像以前的你,你现在更像以前的你哥哥?”芙宸道,“可了不得,不懂你们兄妹这是做什么。”
琳琅失笑:“或许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说的什么话!”芙宸抓住她的手摇了起来,“不管你是什么模样我都很喜欢,你哥哥嘛……心思比海深,我们不搭理他不就得了。”
“开个玩笑,我以前也不讨厌他的样子的,倒是他总爱逗我,让我多笑笑。”琳琅安慰地拍了拍芙宸的手背,道,“这一时半会儿,我们之间的结是解不开了,我有别的事情先要弄清楚。”
“你可要及时回来啊。你不回来,我不敢见你哥哥。你在这里,你哥哥就好像刀剑有了鞘,我才不怕落个炮灰一样的下场。”
琳琅警告她:“你最好别把我在他那里的分量看得太重要。”
芙宸道:“我猜他过去做下那些事情,无非是因为被功名利禄蒙了眼。但如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估计他也不能上下其手,咱们且拭目以待。让我放心的至少有一点,你跟他在一起,看起来心情比我想像的好。”芙宸快活地拍着琳琅的肩膀。琳琅身形比她高挑,这个动作完成得有点困难。
*
阿措领她出了芙宸园。时当盛夏,一出百花园的结界,蝉鸣就兜头洒了下来,一阵雨似的。
琳琅望了一眼天空,问道:“今天是几月几日?”
“六月廿一。”阿措答得脆亮。
琳琅道:“六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不知道他回来赶不赶得上。”
阿措叫了起来:“啊呀,真巧,莲花生日也是这一日!”
琳琅漫声应了一声,从孤山看去,西湖一碧万顷,沿岸点缀柳汀花坞,参差疏密之间是天然与人工的纤稂得衷。“他说得对,杭州的确有龙脉,如果说西湖是龙眼,那孤山就是龙的瞳孔。——难怪这地方养出了你们这么些钟灵毓秀的女孩子。”
阿措道:“我不是,我在禹城山长大的,我和醋醋小时候住在那。后来杭州建了园子以后,醋醋搬来了这里,芙宸仙子有时也派我来照顾花草。”
“禹城山?那倒是巧了,我哥哥的洞府也在那。”琳琅笑道,又再问,“那芙宸仙子自己常到杭州来么?”
“不常来。”
“那她怎么选定地方建园子的?”
“请人帮忙看了风水。”
“什么人?”
“听说是凤霞山将军。”
琳琅蹙眉:“是不是阚明达?”
“正是他。”
阚明达按辈分算,其实是琳琅的师叔,和她的师尊无道上神同出一门,此人却投机取巧惯了,不仅出卖过同门还挑拨过妖王来对付魔尊,后来不知怎的,倒上天做官去了。
琳琅道:“他心术不正。”
阿措道:“芙宸仙子也这么说,要我们避着他走。不过她又说这个阚明达曾在天尊座下听讲,看风水很准。”
琳琅低声道:“百花园现在出了事,这人就是第一号可疑。等哥哥回来,我得告诉他这件事。”
阿措道:“我没亲眼见过他,不知道他人品好坏、可不可疑。芙宸仙子刚在孤山上开辟园林时,杭州还不是现在的样子,所以没有其他神仙相中这里。后来西湖变漂亮了,大家才知道孤山的确是风水宝地,阚明达也的确有眼光。”
琳琅现出回忆的神色,道:“按人间的时间来算,我上次出魔域经过杭州,已经是千年前了,那时杭州因为离海太近,水源大都非咸则苦,居民不多,也谈不上什么景致。”
阿措道:“那你来的时候确实很早就,后来有一位杭州刺史,在西湖上修了石函桥和石函闸,那时西湖还叫做钱塘湖,又凿了六口井把湖水引进城里,杭州人从此喝上了清水。再后来,放钱塘湖水流进运河,灌溉了沿河的上千顷田地,杭州城便渐渐繁盛起来。不过芙宸仙子请阚明达看风水时,西湖因为长年不治理,已经被淤泥和葑草堵塞过半了。直到苏东坡来做杭州知州,修复了六井,开通了运河,疏浚了西湖,杭州才变成现在模样。你不是说西湖是龙眼吗?苏东坡也是这么说的:‘西湖像杭州的眉目,怎么能让它荒废呢?’”阿措指向横亘湖面的一道翠绿,“这条长堤,就是当时用从西湖挖出的淤泥葑草筑成,杭州人管它叫苏堤。
琳琅听完点头道:“你讲得真好。那么,我们去堤上走走吧。”
两人飞向苏堤的途中,阿措道:“在杭州,除了孤山百花园外,我最喜欢苏堤。近年来画家评出了西湖十景,其中第一就是苏堤春晓。”
“这样说,我来得不巧了?”
“春夏秋冬,每一时节都有每一时节的好处嘛。”
苏堤以春景着称,现在虽无春花烂漫,但也果然是夏柳阴阴,莺鸟滴沥,堤上六桥飞起的弧度如美人弓腰,但一派好风光。
阿措殷勤建议:“公主,你想到书坊去看看吗?前边不远处就有一家。白居易和苏东坡都是有名的诗人,他们的诗集这里卖得最多。”
琳琅反问回去:“你想到到书坊去看看吗?”
阿措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歪歪头:“被你发现啦?我正想去,有一本书,我想买好久啦。”
“那我也想去,”阿措小小欢呼了一声,琳琅对她莞尔道,“你可以顺路买你想要的书。”
此朝代,雕版术流行,造纸业发达,又正当文教盛世,因此书坊、书肆极为繁荣。苏堤绵延数里,堤上有供游人玩赏休息的六桥九亭,阿措口中的书坊即设在其中一座振衣亭里。两人一踏进书坊,伙计便熟络地招呼上来,对阿措道:“还有叁本《东坡乐府》,再晚,可就没有了。”
阿措拍着胸口:“幸好没来晚!”回头对琳琅心有余悸地道,“公主…琳琅姐姐可能不知道,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差不多四海之内人人都爱,杭州人对他又尤其爱戴,为这位父母官建过生祠的,所以杭州地面上他的诗集刊刻再多,一上市也会被哄抢得干干净净。”
“嗯,难怪你这样喜欢,又这样紧张。”琳琅说着,随手从架上抽了一本,却在看到墨蓝封面上“苏轼”两个字时道,“原来这位苏东坡的名讳是苏轼啊。”
伙计笑了,语气里隐隐有与有荣焉的骄傲:“苏公讳轼,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难道姑娘听说过当世另一个眉山苏轼?”
“应该不曾。只是我闲来读书少,不识苏公的大名,见笑了。”琳琅打开书,恰好翻到一首《江城子》道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阿措捧了另一本书,探头道:“这是东坡悼念亡妻的一首词。我没有这种经历,也不懂这种感觉,可是读的时候总会很难过。”
“这说的是夫妻恩爱不到头,再见时面目全非……我希望你永远不要有这种经历,永远不要懂这种感觉才好。”琳琅轻声说着,低头又翻了几页——这一页上是一首七律,末句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阿措道:“这是东坡因为乌台诗案入狱时,以为自己将死,写给弟弟子由的绝命诗。”
琳琅没有问什么是乌台诗案,只默默地再翻了一次,这次翻到了一首《水调歌头》,却仍旧是诗人写给弟弟子由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琳琅不觉出声念了出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可这天地间规矩太多,即便仙人乘风,又哪能做到逍遥游呢?”
————————————————
作者:文中并没有清楚的写出是哪朝哪代,不然我这样蹩脚的仙侠文会出现明显的割裂感……
只是借用了几位大文豪的名讳,比如提到的西湖刺史是李泌,还有白居易,苏轼等,我个人是非常崇拜的!
引用的几首诗,也都比较贴合两个主角现在的处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