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相信。
如今姬明远已经死了。
徐清泽木然地回到家。母亲过来了,握着他的手,嘴巴一张一翕,絮絮叨叨地说着话。他向来最守礼,不知怎地却一句话都听不进。
等母亲重复问:“清泽,你是怎么想的?要不要见见柳先生的女儿啊?你也不小了,该成家了。”
是啊,他不小了,该成家了。
徐清泽茫茫然地想着。过了许久,他才应了一句:“一切听凭母亲安排。”
第201章 收服镇国将军(一)
挑、刺、划、点、翻、收!
姬瑾荣坐在台阶上,定定地看着校场中舞枪的飒爽女子。长枪在女子手中灵活异常,如龙如蛇。再细看,女子容色妍丽,美丽得叫人移不开眼。
这是姬瑾荣的母亲阮灵韵。姬瑾荣有些想不起来,他的母亲是怎么在幽深的宫闱里凋零的。这一刻的阮灵韵,依然明艳夺目,宛如盛开的花。
一套枪法舞完,阮灵韵擦了擦汗,纤足轻移,来到石阶旁。姬瑾荣只觉一阵幽香扑鼻,还没回过神,已经埋入阮灵韵柔软的怀抱之中。
阮灵韵以为姬瑾荣瞧得入神,笑着询问:“阿瑾乖,想学吗?这可是你姥爷传给阿娘的。”
姬瑾荣如今两岁半,长得粉雕玉琢、玉雪可爱,皮肤白里透红,眼睛黑溜溜的,有着说不出的灵动。他一手搂住女子的脖子,小脑袋埋进女子脖颈之间,软声说:“要学!”
男儿该学的,他都要学!
上一个世界任务完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也彻底成长起来。它们在各个世界都留下了分身,源源不断地为系统汲取能量。目前系统只差一小步就能彻底掌控主脑。这是他们彻底取代主脑的最后一个考验。
“初心”。
姬瑾荣伸手搂紧阮灵韵的脖子,语气坚定得不像个小孩:“我当然要学!”
阮灵韵是将门虎女,与他父皇姬禹是青梅竹马,后来进了宫,成了后宫中的一员。
姬禹对阮灵韵是有感情的,比如这练武场就是姬禹专门为阮灵韵而建。可惜后来姬禹行事越发荒唐,情事上也越发放纵,阮灵韵早已被他从脑海中剔除。
想到这里,姬瑾荣又有些心酸。因为他身体渐渐好转,阮灵韵再次拿起了红缨枪。他不再拒绝姬禹的恩宠,还主动向姬禹邀宠,在姬禹心情不好时拿起枪与姬禹比划,把两人青梅竹马的情谊放大到极致。这样的阮灵韵像朵火红的月季,艳丽逼人,叫人无法拒绝。
姬禹自然也不能。
他们之间本就有着青梅竹马的情谊,只是阮灵韵入宫后总是不开怀,姬禹冷脸看多了,心中的情谊也淡了。如今阮灵韵想通了,姬禹喜不自胜,这段时间竟独宠阮灵韵一人,别的地方都不去了。
姬瑾荣知道阮灵韵并不喜欢姬禹,会与姬禹修好完全是为了他。为了他能平平安安长大。姬瑾荣忍不住环抱住阮灵韵的脖子,在阮灵韵脸颊上吧唧一下,用力亲了一口。经历了那么多世界,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表露出来。
有些事你不说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有些事你现在不去做,以后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去做。
姬瑾荣忍不住往阮灵韵另一边脸颊也亲了一下。
阮灵韵被姬瑾荣亲得高兴,一手抱起姬瑾荣,一手放好长枪:“阿瑾真乖,去换一身衣服,我带你去向你皇祖母请安。”
母子二人动作都很麻利,齐整整地换上另一套衣裳,都是锦蓝色,样式虽不大相同,穿在身上却都衬得肤色凝白如玉。
姬瑾荣用软乎乎的小手努力扣好盘扣,仰头看着阮灵韵,不其然地对上阮灵韵那双漂亮得如同雨后天穹的眼睛。
很难想象有人会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她有着女人特有的妩媚,又保留着女孩的纯粹与天真,即使是邀宠也做得坦荡而轻松。
是为了他吧?
在意识到低调和闪避不会让他们母子二人远离纷争、只有在后宫站稳脚跟才能让他平安长大之后,阮灵韵决定为他争一争。
姬瑾荣被阮灵韵抱着前往宁寿宫,向太后请安。快到宫门时,姬瑾荣小声让阮灵韵将自己放下:“阿娘你这样抱着我,皇祖母会不喜欢我的。”
阮灵韵听到姬瑾荣奶声奶气的话,揉了揉他的脑袋:“机灵鬼,路上要人抱着,到这里才来装样子。”这话听来带着些嗔怪的意味,实际上却满含欢喜。
当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孩子机灵些。
阮灵韵牵着姬瑾荣的手,走入宁寿宫向太后请安。
太后年纪不算太大,约莫才四十来岁,还差几岁才到五十。她鬓边只有几根白发,其他还全是黑的。
原本太后脸色不大好,见阮灵韵和姬瑾荣来了,才露出一丝笑意。阮灵韵不是太后外家的人,但阮灵韵父亲与她从小一起长大,那份情谊是别人不能比的,瞧见姬瑾荣那双和阮灵韵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眼睛,太后就说不出地喜欢。
太后说:“来,阿瑾,到皇祖母这边来,皇祖母给你尝些好吃的,御膳房刚做来的,还热乎着呢。”
太后说话时有点儿乡音,阮灵韵听了眼眶不觉泛红,低着头不说话。
太后见状,便明白阮灵韵是思念家乡了。她招招手,让阮灵韵坐到自己身边,一双保养得宜的手抓住阮灵韵的手掌:“怎么?想你阿娘了?”
阮灵韵说:“让母后见笑了。”她眼角红通通,却并不落下泪来,反而还挤出一丝丝笑意,“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听着母后您说话就管不住自己的眼睛。是它自己要红的,我可没想着对着母后您哭,您知道我最烦哭哭啼啼的了。”
太后拍拍阮灵韵的手背:“我晓得。你进宫也好几年了,还没回家省过亲。这次我们阿瑾病愈,定然是玄清真人听到了你的祷念。你准备准备,过几日回家省亲,带上阿瑾向玄清真人还愿去吧。”
阮灵韵眼底掠过明显的喜意,却强压着欢喜说:“我得和陛下商量商量。”
太后最喜欢阮灵韵的知进退、识大体。她说:“待会儿他来了,我替你和他说。”太后最了解自己的儿子,她这儿子惦记着阮灵韵很久了,虽不至于为阮灵韵守身如玉导致后宫空虚,但这会儿好不容易和阮灵韵心意相通,肯定是舍不得放人的。
独宠几天不算什么,可这都一个多月了,再继续下去就太过了。凡事盈满则溢,对她儿子、对阮灵韵都不是什么好事。
且让阮灵韵回家省亲,好叫她儿子雨露均沾几天。
两人议定,等皇帝姬禹来了,太后就向他提起这事。
姬禹才三十来岁,身体不太好,一直服用丹药,唇色隐隐泛青。听太后说起此事,又见阮灵韵眼底略带着期盼,姬禹不由心软地答应下来。
姬瑾荣看向姬禹,黑溜溜的眸子满是好奇。
这是他的父皇,行事十分荒唐,是个实打实的昏君。诸王不服他,朝臣也不服他,朝野上下乱成一团,为了朝臣支持迎进皇后和妃嫔。后来姬瑾荣才知道,为了能“雨露均沾”,他这位父皇吃了不少壮阳助兴的丹药,久而久之竟厌了与女人交合,宠幸起一些清秀伶俐的小宦官。
那时他和魏霆钧还撞见过“活春宫”。
姬瑾荣在看姬禹,姬禹也在看姬瑾荣。
姬瑾荣出生后一直病恹恹的,姬禹心中不喜,几乎不曾关心过。
若不是因为姬瑾荣的病,他和阮灵韵也不会生了嫌隙。
姬瑾荣的病根是阮灵韵怀孕时落下的,是后宫勾心斗角的结果,阮灵韵痛恨姬禹这个罪魁祸首,自那以后再也没给过姬禹好脸色。
姬禹虽然身体病弱,但从小以太子身份长大,哪里讨好过人?
于是姬禹一开始还好言好语地哄着,时间一久念头就淡了。
那么多年轻又灵动的美人等着他去宠幸,他又何必巴巴地去讨好阮灵韵?
近来姬瑾荣身体好起来了,阮灵韵终于想开了,主动与他修好。姬禹原想着再为冷落冷落她,好叫她不敢再摆冷脸给他看,可一见到人又恨不得天天腻在一块。
也许是因为爱屋及乌,瞧见姬瑾荣直直地看着自己,眼底一点畏怯都没有,越发喜欢这个不曾见过几面的儿子。姬禹说:“阿瑾也该开蒙了吧?”
“是的,”姬瑾荣清亮亮地看着姬禹,“我已经两岁半了!”
太后被姬瑾荣一本正经的模样逗笑了,打趣道:“哟,我们阿瑾都这么大了,确实是时候开蒙了。”
其实姬瑾荣这年纪还小,再加上从小重病缠身,并没有到开蒙的时候。只是被姬瑾荣满含期盼的眼睛盯着,金口玉言的姬禹不好把话收回,只好说:“那阿瑾先随你阿娘去省亲,等阿瑾回来了就去文渊阁拜见先生,和哥哥们一起进学。”
姬瑾荣自然是乖乖称谢。
请安之后,阮灵韵便叫人开始准备。作为四妃之一,她回家省亲也不是简单之事,若不是太后和姬禹都对她宠爱有加,她这辈子恐怕无法离开这座深宫。想到这儿,阮灵韵叹息一声,抱着姬瑾荣看内侍和宫女们来回忙碌。
第二日一早,阮灵韵得了出宫旨意,踏上回程。姬禹如今对她爱重有加,遣了虎豹骑开路,又点了近百名内侍宫女前后伺候着。声势之浩大,仗势之恢弘,足以媲美姬禹亲自出行。
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往北走,走向北边的朔北十三州。初时走的是水路,一路晃晃悠悠,一天一夜之后船才停下。姬瑾荣原本趴在阮灵韵怀里睡,一睁眼,只觉晨曦满眼,暖洋洋的,格外舒服。正是秋季,两岸树木凋黄,枯叶飘悠悠地飘落,在水面晃荡几下,随打着旋的水飘远。
阮灵韵也醒了,带着姬瑾荣更衣洗漱,才牵着他走出船舱。
姬瑾荣回握阮灵韵柔软又有力的手掌,仰头看去,只见岸上酒旗林立,十分繁华,竟是有名的“酒乡”肃州。据说肃州连沟渠里的水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是以满街的乞丐都喝得醉醺醺的,看不出是落魄之人还是世外之人。
这还是姬瑾荣第一次离开皇宫,看到肃州繁华如斯,姬瑾荣却并没有多高兴,十多年后,这酒乡就会被熊熊烈火吞噬,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
世事变化就是如此莫测。
姬瑾荣看向阮灵韵。阮灵韵的脸庞上也带上了几分哀愁。她看着人来人往的“酒乡”,叹息着说:“阿瑾,我就是在这个地方遇见你父皇,还有你魏叔叔和秦叔叔。”四人自幼相识,她跟着父亲在肃州停驻,喜欢穿上男装到处跑,对四周熟络得很,结识姬禹三人后便带着姬禹三人欢欢喜喜地玩耍。
四个人年纪都很小,没那么多心眼,相交时除了姓名不真,其余都非常真切。姬禹身体不大好,时常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她们三人玩儿,阮灵韵有些同情姬禹,不自觉地照顾着姬禹,还曾“英雄救美”救过姬禹两回。
没想到姬禹那时便上了心,登基之后竟将她一个低阶武将之女封为四妃之一,引来无数非议依然不愿更改。除了她之外,后宫诸人都是朝中重臣之女。
若说她们都是笼中之鸟,那么这些重臣之女都是从小静心饲喂在鸟笼里的金丝雀,而她却是到处撒欢的麻雀儿。关进笼中,金丝雀们适应得很快,她却一直与这幽深宫闱格格不入。
思及往事,阮灵韵心中惘然。若不是她一直不愿面对现实,也不会让姬瑾荣缠绵病榻那么久,从小受尽苦楚。如今姬瑾荣病愈,她必须好好应对才是。姬禹给她荣宠,她便受这荣宠,不是她不贪不争别人就会放过她——既然如此,那她就争!
阮灵韵抱起姬瑾荣,说:“这是个很好很好的地方。”她带着帷幕,在内侍搀扶下下了船。
还未走出多远,有一身穿甲衣的人迎面而来,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顿片刻,双手抱拳,朗声向阮灵韵问好:“见过娘娘。”
不知为何,姬瑾荣总觉得那人的声音有些古怪。他挣扎着下了地,仰头一看,想起了这人是谁。这人是秦贺,是魏霆钧父亲的军师,若是他与魏霆钧父亲兵分两路,那秦贺也能指挥一路大军,决断与谋算的才能不下于魏霆钧父亲。
这就是阮灵韵刚才所说的“秦叔叔”了吧?
姬瑾荣感觉牵着自己的阮灵韵手掌也微微收紧。
阮灵韵静默很久,才说:“三哥,我们许久不见了。”若不是太后许她回家省亲,恐怕这一辈子都无法再见。若是早知会如此,她还愿意与姬禹三人相识相知吗?阮灵韵也不知道,她向秦贺介绍,“这是阿瑾,已经两岁半了。三哥你也成亲了吧?可有儿女?若是你有女儿,我们也许能做儿女亲家。”
阮灵韵的声音不疾不徐,却与平时有些不一样,明明是重逢后欢喜的对话,她说来却不见丝毫喜意,反而带着浓浓的哀伤。
等阮灵韵说完了,秦贺才缓声说:“没有。”
阮灵韵一怔。
姬瑾荣也一怔,看向秦贺。秦贺还不大,二十来岁,但也过了该娶妻的年纪。电光火石之间,姬瑾荣明白了秦贺和阮灵韵为什么给人的感觉那么古怪。
原来是这样啊。
前两年阮灵韵会心灰意冷,一来是因为遭了暗算害他缠绵病榻,二来是她并不那么爱姬禹。她所爱的另有其人。只是这时阮灵韵已经想通,见到秦贺自然只有怅然,没有喜意。
姬瑾荣正想着,又听秦贺说:“母亲身体不好,我在玄清真人面前立了誓,十年之内不娶妻。”他语气也平淡至极,连目光都没落在阮灵韵身上,而是含笑看着姬瑾荣,“殿下很可爱。大哥的妻眷倒是在岸上,我负责送他们回京,娘娘可要与他们见一见?”
姬瑾荣心头一跳。
秦贺口中的大哥就是魏霆钧父亲。他们回来以后,魏霆钧一直在朔北。他们虽然可以联系,但一直都没见过面,他才两岁多,周围一直有人守着,也不便与魏霆钧说话。难道魏霆钧回京了?
魏霆钧幼年一直跟着他父亲守朔北,姬瑾荣算来算去,怎么都算不出魏霆钧回京的时间。毕竟在他开始为争夺帝位谋划之前,他几乎是耳聋目盲的,对宫外的一切都毫无知觉。
更何况以前的记忆也做不得准了。
姬瑾荣不再多想,由着阮灵韵带自己去见魏家家眷。没走出几步,姬瑾荣就听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他仰头看去,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骑着枣红色的马儿由远而近。少年也就是十一二岁,所以骑的马也不高大,周围人没被惊扰到,只齐齐看着马上那飒爽的少年,觉得这小小少年英姿勃发,颇为俊俏。
不一会儿,那马上少年就到了他们眼前。少年翻身下马,向阮灵韵问好:“娘娘,我是霆钧。母亲在旅舍中听说你到了,让我务必来接你过去一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